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汉语句法成分语义关系复杂,"V+着+A"结构本身看似简单,实际上在结构形式和语义性质上十分复杂,21世纪以来学界对"V着A"结构也进行了专门性的研究,本文拟在前人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简要阐述"V着A"结构的语义指向关系。  相似文献   

2.
讨论了汉语中的"N的V"结构成立的情况,并列举了N与V的语义关系以及"N的V"结构产生歧义的原因和消歧的办法,指出该结构从整体上看是名词性的,其中V脱落了一些动词的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3.
浅谈"自V"     
"自V"是古代汉语一种常见的结构,"自"是兼类词,"V"是动词,"自"与"V"之间的关系随着"自"的词性变化而变化.当"自"是指示自身的代词时,"自"与"V"的关系比较复杂,常见的有主谓结构"自V"和动宾结构的"自V"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4.
"XX地V"为状中偏正结构,"XX"为"名 名"/"数量名 数量名"/"数量 数量","V"为光杆动词,"地"音"de",书面上写作"地".把三种不同形式的"XX地V"结构放在一起考察,分析了其句法、语义和语用上的共性和个性,指出这种特殊形式的结构有一定的语用价值和修辞作用.  相似文献   

5.
"V就V在P"格式是现代汉语常用固定格式,但从语义和认知语用角度对此格式的研究较为薄弱.本文在分析该格式中V的语义特征的基础上,认为能进入该格式的V主要是性质形容词、具有状态和结果意义的动词和"(没)有 抽象名词"短语.该格式中V所具有的语义特征符合人类认知规律中的"凸显性"和"象似原则".  相似文献   

6.
格雷马斯的<结构语义学>为翻译视点转移提供了理论依据.得体的视点转移发生在关系结构的两个端点之间.如果超出结构边界,译文就难免偏离原文"A/r(S)/B"的语义关系结构.在本研究中,"A"被设为表述项,一个显现概念,"B"被设为被感知项,一个隐性概念,"r"是连接"A"和"B"两个端点的语义关系轴.翻译视点超越了这两个端点,译文就不可避免地会偏离原文视阈.一旦"A1"成为翻译焦点,"B1"随时可以取代"A1"成为的新表述视点"A2",原文"A1"转化为译文的隐性感知项"B2".这种情况下,采取翻译视点转移可以最终达到视阈融合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VP到底"可表空间、过程或程度,"到底VP"可表主观时间和确认等意义.导致"VP到底"语义差异的主要原因是V的语义特征,导致"到底VP"用法差异的主要原因是VP的时体特征.此外,"到底"和"说"等言说义动词紧密结合,还可表总结及本质分析的篇章功能.汉语"到底"的语义演变,充分体现了汉语方所成分去范畴化的连续性,以及空间认知模式在汉语表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论语>"其N"结构中的"其"大体上都起指代作用,也有的进一步虚化. "其"的功能与具体指代对象都是可以推定的.首先,"其"起指代作用有一定的作用域.作用域则随"其N"在句中的位置及其与谓词的语义关系发生变化.其次,在确定作用域后,"其"的具体指代遵循五大原则同层原则,整体原则,就近原则,直指原则,同类原则.在作用域与五大原则的制约下,"其N"结构中的每一个"其"的功能与具体指代都具有唯一性.  相似文献   

9.
部分同时是俄语简单句中动词谓语与时间状语之间的一种时间关系.这种时间关系主要通过由静词性组合与动词构成的结构来体现.本文介绍了表示部分同时时间意义关系的结构"3A+N5+V"、"BO BPEMЯ+N2+V",对结构的组成要素从语义和语法上做了分析,并对两个结构处于同义时的情况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0.
行为完成时间是俄语简单句中动词谓语与时间状语之间的一种时间关系.这种时间关系主要通过由静词性组合与动词构成的结构来体现.本文介绍了表示行为完成时间意义的结构"3A+N4+V"、"B+N4+V",对结构的组成要素从语义和语法上做了分析,并对两个结构的异同之处及不同使用场合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1.
"大教授""重大嫌疑人"等结构中,有义素从中心语的词义、语素义中析出并参与定中关系的建构,本文将这种现象称为"义素析出".义素的析出是以语法组合为前提的,语法与语义关系不一致是激发义素析出的根本原因,析出义素是定语与中心语组合的语义基础.实际上,"大"修饰的是"教授"的析出义素[+学术成就],"大教授"指学术成就很大的...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当前网络媒体频繁出现的五花八门的"××门"事件说起,追溯了"××门"词族的缘起与演变,分析了其结构特征和语义特征及构成理据.文章认为"××门"作为一个词语模其结构和语义都已较为稳定,"门"已经获得了一个独立后缀的地位,成为一个极具能产性的汉语构词语素.在汉语语境下它将会衍生出更多的"××门",以此丰富汉语,丰富人们的语言生活.  相似文献   

13.
当代汉语流行结构“零X”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媒体上我们经常遭遇到"零X"结构,"零X"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其中的X有单音节、双音节和多音节,尤以双音节为最多;在"零X"结构中,"零"与X的组合有一定的选择性,X在词性上多表现为名词性和动词性的词或短语;"零X"结构在句法功能上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不论X为何性质,"零X"结构在句中可直接作谓语中心语;"零X"结构在语义表达上多数是比较明晰的,但随着人们对该结构类推使用的增多,我们注意到某些"零X"结构的语义表达呈现出复杂性,我们在理解和运用中应多加注意.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系统功能句法的角度分析英语中“N+to+V”结构中的动词与名词的关系。本文主要区分了四类“N+to+V”结构,并就动词与名词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本文从形式入手分析,但研究的重点在于语义和功能,同时也探讨了名词词组以及小句复合体小句间关系等问题,并再次验证了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对指导语言学习与教学方面的优势和强大作用。   相似文献   

15.
"V+你的+N!" 句式是一种具有特殊表义功能的肯定祈使句,语义成分"你的"表层义值虽然虚化但实际蕴涵却很丰富.在该句式中动词"V"必须能形成"你+V+N"的语义结构,"N"在此句式中还隐含着被主观肯定的语义条件.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观点和语篇分析的方法考察汉语"A+的+H"结构的认知意义和语篇状态,探讨了这种结构的语义与形式问题,对理解和运用这种结构有一定的益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当代汉语中一种新的短语结构"打……牌"(以下称"打X牌")为研究对象,在对其句法分布、语义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其形成机制与篇章功能.就其形成机制而言,"打X牌"首先模拟了原型词"打牌"的语义和框架,伴随着"打"、"牌"以及这一结构的虚化,形成了"打X牌"短语结构.这其中既有语言自身演化的规律--隐喻机制的作用,也有语用需要的驱动;此外,"打X牌"在篇章结构中也有其特殊的功能."打X牌"因其结构能产性强、表义简洁丰富而广泛用于社会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汉语中,有一种由名词"时、时候"放在各类谓词性成分之后构成"VP时"、"VP的时候"的句法结构,在句中充当状语,一般语法著作都认为其语义性质是表时间.笔者认为该结构有表"时间范畴"和"条件范畴"两种语义功能,文章试图探讨形成"VP时"结构语义功能差异的内部机制并系统描写其不同范畴下语义功能的类型.  相似文献   

19.
现代汉语"V+到"结构句法平面简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讨论了充当"V+到"结构的主语和宾语的有关情况,尤其对其在句子中充当句法成分的情况进行了较详尽的分析,如作主语、宾语、谓语、定语等.还归纳了"V+到"结构构成的各种句式类型.  相似文献   

20.
关于定名间"的"字的结构规律研究主要有结构松紧说、语义关系松紧说、音节数调剂说等.本文通过单个名、形、区别词作名词的定语现象的分析,认定名词组合间有无标记"的"取决于定名在语义上是否匹配语义组合自然的,定名间通常不出现"的"字;反之则需要"的"字来作标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