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湾入闽旅游市场趋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入闽旅游客源市场对福建旅游业的发展有相当明显的影响。以1998–2005年台湾入闽旅游人次占赴大陆比例及台湾赴大陆旅游人次为依据,应用灰色系统理论构建GM(1,1)模型预测入闽旅游客源市场趋势,通过后验差比值C和小误差概率P分析表明,模型精度高;用该模型预测了福建"十一五"台湾入闽旅游客源市场规模,并结合调研情况综合分析台湾入闽旅游市场特征,为福建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企业对台宣传促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固始王氏入闽,是在特殊的历史地理背景下发生的历史事件。此次移民.使福建人口结构和人口区域分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而促进了福建地区经济的开发,给福建在宋元时期的发展奠定了历史基础。  相似文献   

3.
汤氏起源于中原,唐时郡望为河北之中山、范阳,但此后便不断南迁。目前,全国汤氏第一大省为福建,占全国汤氏总人口的15%。唐代是汤氏入闽的高峰期,除唐初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的汤智公、汤简公兄弟外,唐宪宗年间有太师汤泽率其子孙移居闽浙两地。正是汤氏族人代代南迁繁衍,才形成今日福建成为汤氏之第一大省。明清时期,汤氏族人也是随同浩浩荡荡的垦殖大军渡台开发台湾的,其中既有闽南人,也有客家人。大体与迁台同时,汤氏族人从清代起就有拓展海外的记载,其中应以闽南汤氏族人为多。这些迁居海外的汤氏族人活跃在当地的各行各业,为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福州文化圈可以从方言区、行政区、风俗区、建筑风格区等方面分析:1、方言区方言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社会的分化和人们的迁徙。福建汉语方言的形成,首先应迫溯的是汉人及汉语入闽历史。据考古推测,商代晚期中原汉人已进入福建,福建与  相似文献   

5.
对隋代以前移民迁入福建的史实,虽已有若干研究论著问世,但一些重要方面仍未有全面论述,近年来“四姓入闽”一类错误的旧说又颇为流行。本文从文献记载的辨正和行政区划的设置过程两方面,论证了从东汉后期至永嘉之乱以后迁入福建的移民基本都是平民,并无高门大族,主要来自浙江和江西,数量相当有限,“四族”是南朝时就形成的土著家族,并非外来移民。  相似文献   

6.
走进福建武夷山下的天心村,这里历史悠久的茶叶生产和茶文化氛围,令人耳目一新。天心村是武夷山市革命老区村,1932年9月,方志敏率领红十军入闽作战,攻打赤石、星村等重镇,支援闽北红军巩固苏区。  相似文献   

7.
在福建民间信奉的神祇中,有相当数量是外来的制度化宗教的神祇。这些神祇随移民入闽后,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实现了本地化(亦称在地化)。通过考察道教神祇王天君(王灵官)在闽地传说的变异和功能的拓展,论证神祇本地化的重要表现,是信民为神祇编造其与闽地、闽人相关的传说内容。  相似文献   

8.
在漫长的洪荒年代,勤劳勇敢的闽族先民依靠富饶的海洋资源,艰苦卓绝她开创出独具福建地域特色的海洋文化。经过先秦发展,从秦汉到隋唐五代,伴随中原百姓南迁入闽,大陆文化与海洋文化进一步融合。降至宋元,福建古代海洋文化得到全面发展。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开始走向衰弱,面向海洋的福建地区中外文化交流、生活方式、社会生活出现新的变化,呈现出一条福建古代海洋文化历史发展的轨迹:源于先秦,成于汉晋,兴于隋唐五代,繁荣于宋朝,发展于元代,盛极而衰于明清。  相似文献   

9.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闽西根据地消费合作社谨言,中流闽西革命根据地位于福建省西部,西连赣南,南接粤东,崇山峻岭、绵延全境。辖有长汀、龙岩、上抗、永定、连城、武平、宁化、清流、归化(明溪)、漳平诸县,1929年3月至6月间,红四军三次入闽,在闽西广大地区开展...  相似文献   

10.
朱子学研究的新突破─—《朱子大传》评介杨艾湘《朱子大传》(束景南著,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年10月版)是一部史思深沉、诗情激越的宏篇巨著。本书一出版,便得到海内外同行专家的高度赞扬,现已荣获两项国家级的图书大奖:第七届“中国图书奖”与第一届“国家图书...  相似文献   

11.
“彼茁者葭”“正义”匡谬“彼茁者葭”是《诗·召南·驺虞》中的一句诗。对该诗中“茁”字的解释,其“传”“笺”与“正义”并不一致,下面分别列出:传:“茁,出也;蓖,芦也。”笺云:“记芦始出者,著春田之早晚也。”正义曰:“言彼茁茁然而始生者,南草也。”对毛...  相似文献   

12.
<正>云南民族大学伍琼华研究员主编的《中国南传佛教资料辑录》由云南大学出版社2015年7月出版。本书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南传佛教文献资料收集整理"成果,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出版基金资助出版。学者对中国南传佛教的研究为时尚短。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前,尚未有学者对中国南传佛教进行专题研究。此后的研究成果散见于从事边疆史、民族史及人类学、社会学研究的学者如:田汝康、姚荷生、江  相似文献   

13.
早期闽籍僧人大都驻锡外地,不归闽中,大量僧人的回闽弘法还要从唐代开始,刘轲《福州法华院记》是反映唐代福建佛教转折时期的珍贵文献。通过辑佚和疏证碑文,我们发现,在唐初天台中衰的背景下,福州法华院成为东南地区弘传天台法门的重要道场,刘轲碑记为迄今发现的天台宗传闽最早文献;从唐代中期开始大量僧人回闽弘法,而闽中三大师是第一批,这促使了福建佛教重镇地位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正> 棉花原产于印度,分南北二道传入我国。北道约于南北朝时由印度经过中亚传至新疆吐鲁番盆地。《南史·高昌传》记载:“高昌……其地高燥,……多草木,有草实如茧,茧中丝细如(纟卢),名曰‘白叠子’,国人多取织以为布。”南道又分为二路:一路从越南经海道和陆路传入闽广地区;一路则由缅甸传入云南。但何时从南道传入,则史无明文。因此考证棉花从南道传入我国的时间和地区,是解决棉花何时传入我国,最早在什么地方种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宋元时期的闽台交往与东洋航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古代福建是闽越人的故乡.汉武帝无鼎7年(前110年),中原汉廷的军队击渍闽越王余善,将大部分闽越人内迁江淮流域,终止其独立状态,从而开辟中原人口入闽定居的新纪元。之后,历魏晋南北朝隋唐各代,一次又一次的人口南迁浪潮,推动福建的开发日益成熟.盛唐以后,闽南三江流域——木兰溪、武荣江(后改称晋江)与柳营江(后改称九龙江)也相继获得发展.人口定居的前锋,由陆上沿海带,延伸至近海诸岛屿.唐德宗贞元19年(803).柳冕任福建观察使.“会冕奏闽中本南朝畜牧地,可息羊马,置牧区于东越,名万安监,又置五区于泉州,悉  相似文献   

16.
闽台姓氏大多同中原地区有着密切的关系,历史上中原人口三次大的入闽浪潮,正是这种关系的最佳注脚  相似文献   

17.
福建南少林拳棒文化源远流长世界闻名,已经成为了中国武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福建南少林武术文化概念的认识,分析福建南少林武术文化发展的现状与优势,提出福建南少林武术文化推广与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同志教导我们:“中国革命斗争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①“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的地位,就没有人民的地位,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就没有革命的胜利。”②并指出:“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是战争解决问题。”③五十年前,震撼福建的闽西武装暴动和毛泽东、朱德、陈毅同志率领红四军入闽,创建闽西革命根据地的革命实践雄辩地证明这一光辉思想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相似文献   

19.
隋唐时期佛教诸宗派在福建的传布初探王荣国隋唐时期,中国佛教发展成熟,其主要标志是形成了天台宗、三论宗、华严宗、慈恩宗、净土宗、律宗、禅宗和密宗等中国式的佛教宗派。由于隋唐统治者的倡导与扶持,佛教各宗派在全国各地流行。本文要探讨的是,这些宗派在福建的传...  相似文献   

20.
苏味道考     
苏味道是初唐武后时期的重要诗人,与杜审言、崔融、李侨台称“文章四友”。他位履宰相,是武后时期政坛显要。对于这样一位重要诗人,其生平事迹于《庸才子传》中却无记载,也未引起今人的足够重视。一些史书虽有记载,却书焉不详,甚至有相互矛盾之处。本文拟对其生平事迹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考证。一门贯与家世关于苏味道的籍贯,《;B唐书》卷九十四《苏昧道传》(以下简称州B传》)载:“苏味道,赵州奕城人也。”唐代架城县属河北道赵州所辖,其地即今河北省石家庄市南之滦城县。对味道的籍贯,《新唐书》卷—一四《苏味道传》(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