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俄语前置词,在理解和表达上,似乎都很簡单,可是细细考察起来,其中所包含的问题,却也是值得研究的。这篇文章,就准备谈谈关于的理解和表达的几个问题。一、的意义 (一)大家知道,有两个基本意义:一个是“除……外”,实际意义则是句中論断既涉及被除外的事物,也涉及未被除外的事物(为方便起見,以下称第一种意义);另一个也是“除……外”,实际意义則是句中論断只涉及未被除外的事物,而不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考证“与”字入手,认为“与”是一个含有使令意义的动词,其含意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使”或“让”,故《鸿门宴》中“与樊哙……步走”句既不能解释为“(沛公)和樊哙……徒步逃跑”,也不能解释为“党与(随从)樊哙……徒步逃跑”,而应当解释为“(沛公)让樊哙……跑步跟随”。  相似文献   

3.
我们先看看不同语法学者对had better类属问题的论述。Michael Swan称其为“词组”,Paul Christophersen将其细化为“石化词组(petrified phrase)”,R.Quirk以前称它为半助动词,现在称其为“情态习语(modal idiom)”.Jan A vanEk直接把它归为“情态助动词(modal auxiliary)”.R.A.Close干脆回避归类,只说“在had better后接用不带t0…………  相似文献   

4.
在多重复句中,有一种多重复句,既含有转折关系,又含有因果关系,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虽然……但是,由于……所以……”;另一种是“由于……所以虽然……但是……”.这里讨论的是前一种情况,如:(1)有些人背上虽然没有包袱,|||(并列)有联系群众的长处,||(转折)但是不善于思索;|||(并列)不  相似文献   

5.
“一个人有两个我”──于连形象新论曾繁亭正如有些论者所言,于连既卑怯又勇敢,既虚伪又正直,既狡猾又诚实,既老练又天真,既复杂又单纯。由此,也就引发了对这一人物形象的种种争论。贬抑者称其为“资产阶级个人野心家”,褒扬者誉之为“共和主义英雄”,堪谓众说纷...  相似文献   

6.
<正> 关于丘逢甲乙未抗日护台斗争失败之后内渡的问题,历来评价颇多贬词。这是在丘逢甲生前就开始了的。“人间成败论英雄,野史荒唐恐未公。”对这一点,内渡后的丘逢甲就有过不少的感慨。在《答台中友人》中,他说:“渡江文士成伧父,归国降人谤义师。”又在《次韵答韫伯》中说:“千秋定论删芜史(自注云:近人书台事者多失实”)……。”还在《题凌孟徵天空海阔簃诗钞并答所问台湾事》中也说:“牙旗獵獵捲东风,旧事真成一梦中。自有千秋诗史在,任人成败论英雄。”丘逢甲之子丘琮追述说:“乙未事败后,讥先父者,或称其挟巨饷逃,或称其不死台事。”丘菽园也说:“君(指丘逢甲——笔者)曾语余以  相似文献   

7.
狡猾的妈妈     
“妈妈,小孩子是怎样来的?”(她又一次提出了这个可能每个小孩子都提过的问题。)“怎么,你们的生理卫生课没讲到这个吗?”(先推给学校再说。)“我知道是精子遇到了卵子,可我不知道它们是怎样遇到、在哪里遇到的?”“哦,这个嘛,是在一个容器里遇到的。”(大约……也算是如此吧……)  相似文献   

8.
“个”是使用频率最高的量词,与词类的搭配相当自由。“动 个 ……”中“个”后面的成分既可能是一般的可个称的体词性词语,也可能是抽象的不可个称的体词性词语,还可能是表示动作行为和性质状态的谓词性词语。如果“个”后是一般的可个称的体词性词语,大家一致同意“个”为量词,这时的“个”与其他位置上的“个”无异。可是,如果“个”后是抽象的不可个称的体词性词语或谓词性词语,人们的观点不太一致。作者用普通话、方言和古语相结合、印证的办法,得出“动 个 ……”中“个”后无论是体词性词语还是谓词性词语,“个”都是量词,同时也指出这一位置上的“个”在表意上有别于其他位置上的“个”。  相似文献   

9.
一九八六年十二月二十二日,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以隆重的仪式,签署了“一九八六国内税则”(以下称“新税则”)。该法案在美国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1 就在这一年五月三日,英国著名杂志《经济学家》曾刊载了一篇讨论美国税则改革的“文章,其副题是:“信不信由你——美国参议院在考虑一套新税则,既简单,又公平,又  相似文献   

10.
《声无哀乐论》(下称《声论》,凡引该文,均不另注),是“中国美学史中的一篇重要文章”。作为研究中国哲学、美学和艺术的重要文献,它的理论价值是人所公认的。但是该文既主张“声无哀乐”,又承认音乐欣赏过程中人的情感发生是宏观存在的现象;既认为“心之与声,明为二物”,“殊途异轨,轨不相经纬”,又承认“然声音和比,感人之最深者也”。由此颇遭人诟病,被讥为“二元论”,“自相矛盾”等等。近来不少论著对此持有不同见解,探讨渐趋热烈。然而要在嵇康本人的认识范围内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注意他提出的“导情说”理论。对此,研究者已有涉及,但似注意不够,致使问题的解决不尽人意。本文拟就此贡献一点浅见,或可有益于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1.
答同学问     
承询拙作《王国维评传》(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181页,新版同)称《颐和园词》为七言排律,是否有误?谨答于次:按:陈寅恪在《论再生缘》这篇著名论文中写道:“《再生缘》之文,质言之,乃一叙事言情七言排律之长篇巨制也。”又说:“弹词之文体,即是七言排律。……白香山之乐府及后来摹拟香山,如吴梅村诸人之七言长篇,亦可适用微之、惜抱之说也。”最后称:“如《再生缘》之文,则在吾国自是长篇七言排律之佳诗”王国维的《颐和园词》,作于壬  相似文献   

12.
法学学术论文的写作 ,虽然没有固定的模式 ,但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欲写出高水平的法学学术论文(亦称“法学学术理论文章”) ,必须既具有较高的思想理论水平和坚实的法学专业基础知识功底 ,又掌握并且能较熟练地运用写作技巧。现就与此有关的问题 ,阐述如下。  一 概述学术论文 ,也称学术理论文章。它是指在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领域内用来进行科学研究和描述科学研究成果的论文。法学学术论文 ,是指在法学领域中对某个学术理论问题进行专门的系统的科学研究 ,并且表述某些研究成果的论文。“学术” ,是指有专门的、系统的学问和方术。“理论…  相似文献   

13.
《史记·西南夷列传》把西南夷又分成“西夷”和“南夷”。司马迁作这种划分的基准是西汉时期的巴蜀;巴蜀以南的夜郎称“南夷”,以西的邛、筰、冉、駹、斯榆(徙)称“西夷”。《史记》中还有“僰”的记载,或称“僰中”,或称“西僰”。对于僰是属西夷,还是属南夷,人们看法不一。辨清这个问题,对于研究僰人的族属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辛弃疾以豪放词著称于世,所谓“龙腾虎掷”(刘熙载《艺概》)“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四库全书提要·稼轩词提要》)……人们也往往将辛弃疾归于豪放一派,赞誉“豪放唯幼安称首”(王士稹《花草蒙拾》)。这是指辛词的风格基调和总的艺术特征,无疑应予首肯。然而,作为一个大家词人,辛弃疾词又呈现着多样化的风格与特色,他还有不少写得词意柔婉、情致缠绵的作品,“其间固有清而丽、婉而妩媚,此又坡词之所无,而公词  相似文献   

15.
《离骚》云:“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脩之故也。”又云:“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脩之数化。”又云:“怨灵脩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灵脩”一词,《离骚》中凡三见。王逸注谓:“灵,神也;远也。能神明远见者,君德也,故以谕君。”(《楚辞章句》)朱熹的说法同王逸基本相似:“灵脩,言其有明智而善修饰,盖妇悦其夫之称,亦耗词以寓意于君也。”(《楚辞集注》)清代楚辞研究者亦认为:“灵,善也;脩,长也。称君为灵脩者,祝其所为善而国祚长也。”(王夫之:《楚辞通释》)“灵脩者,大夫颂其君之词,即借以为称其君之词。”(王邦采:《离骚汇  相似文献   

16.
一、称“汉字”,还是称“华字” 笔者认为称“华字”较好,理由有二:一是现在所使用的方块字,已相当普及于我国众多民族中,事实上已成为我国国民最通用的文字,而仍界定以为“汉字”,颇觉其不能适应历史发展的现实。二是这种方块字既是从我国的象形文字演化而来,那么,我国务古老民族均应是其创制的参与者;又在此后的年代中,我国历经了多次的民族大融合,对其文字发展和成型,各民族也是参与了的,限为“汉字”,稍觉偏狭。我们自称“中华”,外国也称我们为“华人”。如将“汉字”改称“华字”,名称既不违俗,含义亦较周延,不仅符合我国国情,还有助于民族团结,利于普及。  相似文献   

17.
“克姆丹”之称研究是一个老问题,一般认为“克姆丹”(或译“库伯丹”)之称来源于汉语某词的译音,是中国古都长安城的专名。但是,“克姆丹”之称究竟是某一具体词汇的音译,至今还没有拿出服人的证据,而且,在阿拉伯等西方的一些著述中,“克姆丹”之称往往又是东南沿海某大河的名称。另外,阿拉伯人格尔德齐于公元1050年曾著一书,书中记载著者本人通过中亚经河西走  相似文献   

18.
“河南曲剧”(下称“曲剧”),即以往的“高台曲”。它是植根于辽阔中原大地上的一株艺苑香花,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由于它较早地而又较集中地在南阳、洛阳等地区流传、发展,故而有“南阳曲子”与“洛阳曲子”的称号。又因南阳一带盛行“大调曲子”(下称“大调”。即“古子曲”),所以又有着“南阳大调”与“洛阳小调”(下称“小调”)之  相似文献   

19.
现阶段妇女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妇女进行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下称“四自”)教育,旨在引导妇女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下称“四有”)的新人。自1983年中国妇女第五次代表大会提出“四自”口号以来,各级妇联组织采取多种形式对妇女进行“四自”教育,引导大批妇女步入了“四有”、“四自”新女性行列。创造了许多经验,但从实际工作中也发现一些问题。如:教育对象重点为成年妇女,教育内容和形式缺乏系统性,施教者主要是妇联组织等,因而存在教育力量形单力薄、教育效果治表不治本的情况,不利于从根本上提高妇女素质,实现妇女“四有”。笔者以为“四自”教育要从小抓起,从基础抓起,联络社会各方力量尤其是学校,加强基础教育阶段女性的“四自”教育,既治表又治本。本文仅就为什么和如何加强基础教育阶段女生的“四自”教育谈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20.
自从“三”被苍颉老爸(“仓颉老爸”,既用语幽默,又含文化底蕴)造出来以后,就一直不服气,整天拉长着脸。他想:“凭什么我总是排在‘一’‘二’的后面,当个‘季军’!”既没有“一”的洒脱利落,又没有“二”的出双入对。于是,“三”决定离家出走,自个儿闯荡江湖。(自然引出下文又点题。因为只有“离家出走”“闯荡江湖”才会有“奇遇”。)“三”来到了一所学校的外面,听见里面的孩子正在早读。于是“三”一溜烟窜上了窗台。“三人行,必有我师……”“三”字听到自己的名字,往桌上一看,只见《论语》写着这样一句话。“三”是又惊又喜,忙问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