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画说世     
《中国社会导刊》2011,(1):11-11
恶搞的恶搞 垃圾短信和垃圾电邮的猖獗令人发指,有关管理部门的手机和互联网用户难道收不到“垃圾信息”?  相似文献   

2.
2008年3月20日,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分别公布垃圾短信投诉号码,并对央视2008年度3·15晚会曝光的7家公司所开展的短信业务予以关闭。在所谓的垃圾短信中,除了色情和诈骗等不法信息之外,很大一部分属于利用短信来发送广告信息的范畴。通过手机短信来开展“无线”营销活动,是近年来伴随着人们手机普及率越来越高的市场背景下产生的,而且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用。  相似文献   

3.
周汉华 《现代交际》2005,(10):10-11
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遭遇:手机不断收到各种垃圾短信、家中经常接到推销电话……前不久,近六百位明星电话遭遇网络曝光,再一次引发人们对个人信息随时都有可能被盗走与滥用现象的担忧。越来越多的个人信息被泄露让人们不胜其烦。  相似文献   

4.
一条锁链,最脆弱的一环决定其强度;一只木桶,最短的一片决定其容量;一个人,素质最差的一面决定其发展。在波涛汹涌的短信大潮中,难免泥沙俱下。不良短信、垃圾短信也可谓甚嚣尘上,风起云涌,引来一片喊打之声。垃圾短信确应清扫出门,然而,清扫的方式却可商榷。  相似文献   

5.
曾经,他晚上睡觉时是习惯关机的,因为如果开机会常常在深夜接到一些垃圾短信,他的睡眠从小就不好,如果中途被吵醒就很难再睡着。  相似文献   

6.
熙熙攘攘的街头,一辆不起眼的小车中。可有谁知道,只需要几秒钟,车内传出的阻断电波,就会让方圆几百米的手机信号在神不知鬼不觉中消失,这就是传说中的“伪基站”。伪基站屏蔽手机信号后,将大量垃圾短信群发至手机。调查发现,老年人受诸多因素影响,更容易掉进伪基站设下的诈骗陷阱……  相似文献   

7.
垃圾短信扰民已严重影响到社会正常秩序,已符合所有犯罪都具有的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的特征.而目前我国对此尚无专门刑事法律规范,单靠现有法律并不足以打击此类犯罪活动。因此,有必要通过立法将群发垃圾短信活动明确定为犯罪行为.从而依据法律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8.
短信是种新文体 手机是个人的便携通信终端,短信就成了最即时的聊天方式。如今的短信已经变成了一种文体,显然这是科技进步造成的额外效应。这个额外效应首先就表现在语言的变化上了。  相似文献   

9.
几乎每个手机用户都受过垃圾短信的骚扰之苦,“躲都躲不掉”成为共同的无奈。  相似文献   

10.
张鸣 《炎黄世界》2010,(2):53-53
有报道说,日后用户如发一条黄段子,手机短信功能将被停。若要重开’得匕公安局交检讨,保证不再发黄段子才行。现在恋人之间、夫妻之间,短信来往,经常会有黄的内容,荤的玩笑。此项禁令一旦实施起来,估计再想这么干,就得直接打电话了。可是,再一想,这种做法,能仅限于短信吗?更让人担心的事,也许还在后面。按这个管制的思路走下去,手机交谈、煲电话粥,  相似文献   

11.
妈妈发来的那条短信一直存在我手机里,转山的路上,我不敢再看第二眼。 短信是8月24日凌晨4点39分发来,当时我正在人生第一次露营的帐篷里呼呼大睡,一声清脆的铃声把我吵醒。  相似文献   

12.
心彰 《当代老年》2014,(3):56-57
前几年儿女给我购置了手机,开始我只会开关机,接打电话,再就是看看时间。后来学会了发送短信,没事坐下来,给外地亲属或亲朋好友发条短信,顿觉拉近了距离。去年我这个手机又升级了,添加了“微信”这项功能。微信,不仅可用文字短讯交流,也可用声音对话,还可发图片、动画表情交流。微信聊天不仅可以多人群聊,  相似文献   

13.
章立早 《职业》2011,(10):42-42
一毛钱的感谢 几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到一家公司参加面试。这家公司很特别,把面试的地点放在离公司很远的地方。到了面试的时间,工作人员提出了一个很奇怪的要求:“现在你们都用手机发一条署名的短信给经理,向经理询问公司的地址。经理就会告诉你们是否被录取。”  相似文献   

14.
王月 《现代交际》2005,(10):64-64
一切都从那个错发的短信开始。听到短信提示音,我正睡眼蒙胧。从枕边摸索到手机,瞥了一眼就将手机扔到了一边。但是发短信的人,显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紧接着又发来第二、第三个短信。那天心情还不错,又有点儿无聊。怎么说呢,阳光灿烂的早上,没有约会,也没有值得牵挂的人,一觉醒来后的心情,美好里带着些失落。  相似文献   

15.
"金小姐,我们老板很喜欢你,就是想和你吃个饭,希望之后能和你单独相处一下,我们不差钱,什么价格,金小姐可以说。多少都可以,决不还价。"4月7日,女明星金巧巧手机失窃,其手机内的一条短信被曝光。  相似文献   

16.
青年短信文化探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近年来,网络掀起了一场生活方式的革命,确立了"第四媒体"的地位.据专家预测,依托于移动通信网络和互联网的短信将成为新的媒体--"第五媒体",短信将成为新的生活方式.在善于追逐时尚的青年"手机一族"中,短信作为一种新的文化方式已被普遍接受.短信文化在青年中流行离不开社会背景,更有深刻的心理学基础.短信文化是青年人际沟通的新形式,是解读青年的语言符号,也是研究青年文化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17.
34岁的罗素娟一边吃着早餐一边往单位方向赶,进电梯之前,她的手机响起了短信提示,她以为是丈夫杨松光发来的。杨松光去深圳出差已经数日,罗素娟甜甜地一笑。将手上还没吃完的早餐扔进垃圾桶.然后从上衣口袋里摸出手机。  相似文献   

18.
手牵手的情口述:草木女老公在洗澡,他放在客厅里的手机连续提示着有短信到来。我终于按捺不住好奇,打开一看,吃了一惊:"习惯了被你牵手的感  相似文献   

19.
舟渔 《女性天地》2007,(7):8-10
“爸,我拿金牌啦!你看见了吗?”2007年3月23日下午,在澳大利亚墨尔本,16岁的中国选手何姿在第12届世界游泳锦标赛女子跳水1米板决赛中夺得金牌,她激动地拿出手机给父亲发短信,看到“短信已发送成功”,她吻了一下手机,流下了眼泪。  相似文献   

20.
随着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手机已成为我们工作、生活、娱乐的必备品。手机像互联网一样,让人与人之间跨越了时空的限制,沟通无极限。手机以其变化多端的外观,丰富多彩的功能,推陈出新的技术不断吸引着人们的视线。便捷的操作界面、温馨的短信、快捷的上网、悦耳的铃声、迷人的游戏,让人由衷地感叹通信业的发展速度。据统计.2003年移动电话用户达到2.69亿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