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两会之变     
朱永新 《决策》2009,(4):72-72
已经是第七年参加全国两会。每年两会,最期待也是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听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无论是总结过去,还是部署今年,总让我们感受到“中国力量”的精气神。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全国上下开展反腐倡廉的宣传活动,人们逐渐对‘公民是否应该更多地获知政府工作人员的信息”问题产生了思考。从法律的角度采说,本质上,这是一个关于公民知情权保障界限的问题,本文试从公民知情权角度来对这一热点问题进行论述,以期从“公民知情权”与“政府公务人员信息公开”之间找到平衡点。  相似文献   

3.
闲不住的手     
《领导文萃》2006,(10):40-40
安徽省长王金山近日批评一些掌握审批权的部门,管得太多、卡得太死,该交市场的没交、能放基层的不放。正如一些企业所说,不怕市场“看不见的手”,就怕政府“闲不住的手”。他强调,要管住政府“闲不住的手”。王金山批评的现象,由来已久。明明说是不审批,但借着备案、核准等由头,明放暗不放;放的都是一些无关痛痒、无权无利的事项,肥缺留给自己。“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检查、乱评比、乱培训”,新老“三乱”屡禁不止,也是政府的手“闲不住”的一个突出表现。管住政府“闲不住的手”,实质就是改革政府权力运作模式。闲不住的手…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管制型政府”与“服务型政府”定义、表现、特点出发,陈述了两种不同的政府形态,并伴有案例分析,展示出相应的观点与论断。  相似文献   

5.
姜俊刚 《秘书之友》2007,(10):17-19
政府办公室是政府机关的“心脏”和“窗口”,是沟通上下、联系左右的“咽喉”和“纽带”,是信息中心、服务中心、参谋中心、运转中心和指挥中心,具有参谋、助手、协调、服务、把关、督办六大职能,在推进政府工作的过程中具有特殊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张占斌 《决策》2009,(2):34-35
如果没有一个整体设计,层出不穷的垂直管理可能将基层政府的执政“要素”剥夺殆尽,发展的趋势是“地方政府日渐空壳化”,众多部门的垂直管理,损害了地方政府职权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7.
“一阵风”式公共政策的执行实则为“刚性执行”与“弹性执行”的恶性循环。如果将“刚性执行”主观转变为“弹性执行”就会出现公共政策执行波动,呈现出“刚性执行”、消极“弹性执行”相互交替的恶性循环。这一问题的产生在于中间层政府“不作为”引发的消极执行,上级领导“瞎指挥”造成的反抗情绪,利益博弈诱发的“联合作战”,下级政府懒政导致的政策环境缺失。为此,应提升公共政策的适用性和配套性,防止官僚主义和主观主义,加强对政府官员的监督与问责,增强下级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  相似文献   

8.
预见型政府是政府治理的新理念,它要求政府把关注焦点从“事后”治疗,转向“事前”预防,从而有利于政府花更少的钱做更有效的事情。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变革和转型的关键时期,建设预见型政府,既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客观要求,也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974家上市企业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分组检验了政府补贴与企业自主创新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在控制了其它相关因素之后,政府补贴对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投入和创新绩效的影响显著,政府补贴在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中发挥着“引导之手”的积极作用.但是政府补贴对国有企业自主创新投入和创新绩效的影响不显著,政府补贴在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中扮演着“纵容之手”的消极作用;(2)民营企业中高管持股会产生“利益趋同效应”,从而对政府补贴与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起到显著调节作用,而在国有企业却没有起到显著调节效果;(3)虽然从理论上看,独立董事的引入有利于配置更多的资源于创新活动和创造有利于创新的社会关系,但本文研究结果发现,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独立董事对政府补贴与企业自主创新之间的调节作用都不显著,都存在着“形式主义”陷阱.  相似文献   

10.
吕天玲 《决策探索》2013,(23):25-27
11月9日至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场“关键性会议”不仅确定了中国新一届政府未来5年甚至10年的执政方向,更就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总体部署。近日中央高层密集奔赴基层考察调研,在多个不同场合重申改革决心,向外界释放清晰信号。这个时点,“全面深化改革”已经成为热词,更加折射了公众对深度改革的强烈期盼。  相似文献   

11.
积极应对“入世”,加快创新政府管理已成为当务之急。而政府改革和治理方式的转变涉及诸多方面,首要的是政府部门和政府官员管理理念的创新。第一,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牢固树立“市场优位”的理念。  相似文献   

12.
“阳光政府”是政府权力依法公开运行、政务信息依法向人民公开、在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为民服务的政府,其本质是执政为民的政府。“阳光”,体现的是行政价值与原则的统一,并非信息公开、管理公正和透明的政府三个原则和理念的简单拼凑,而是以最大化的民主参与精神将三者有机的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3.
<正> 4月份,山东、广州、北京等地相继提出要建设“阳光政府”。但是,这“阳光政府”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政府呢? “阳光政府”首要的一点是要“政务公开,政治民主,赋予公民以知情权、参政权。”在当今这个突发事件越来越多的年代,政府信息的及时公开和公布,对突发事件的处理、社会和人心的稳定至关重要。保障公民享有法律规定范围  相似文献   

14.
洪艳 《管理科学文摘》2009,(13):280-281
本文从公共选择理论的“经济人”假说入手,分析了我国政府“经济人”特征的具体表现及其负面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弱化政府“经济人”特征的措施,以使其更好地行使权力,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对法治及“服务型政府”内涵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认为从法治的视角观之,“服务型政府”应该是有限政府、法治政府和责任政府。  相似文献   

16.
吴明华 《决策》2010,(4):38-40
“忽视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融资风险显然是不对的,但是,过份夸大其融资风险同样也是不客观的。”  相似文献   

17.
绿色信贷和绿色供应链是银行与企业应对生态环境日益恶劣的重要举措,政府部门的监管与引导更是绿色信贷和绿色供应链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 本文基于政府对银行与企业同时进行奖惩,通过建立政府、银行以及企业之间的三方非对称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三方参与主体的演化稳定策略. 研究结果表明: 无论政府选择何种策略,银行和企业总有一方会选择“不实施”绿色信贷或“不采取”绿色供应链策略; 从短期的角度来看,无论政府选择何种策略,银行和企业都会选择“不实施”和“不采取”策略;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在没有政府监管的情况下,银行和企业会主动选择“实施”与“采取”策略.  相似文献   

18.
车车 《决策与信息》2011,(4):237-238
现代国家的竞争是城市的竞争,而城市竞争的关键因素就是城市政府品牌的角连。本文从上海两个中心建设背景下“品牌政府”构建的必要性入手,分析“品牌政府”构建的核心因素体系,从而提出在“两个中心”背景下构建上海“品牌政府”的若干方略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政策质量是政府管理的输入变量,也是影响政府绩效的重要因素。政府绩效是政府管理的结果变量,受政策质量等多种前置因素的影响。提升公共政策质量,进而提升政府绩效势在必行。一是建立公共政策智囊平台,充分利用和整合智力资源;二是构建“问题—社会问题—公共问题—政策问题”的政策问题识别路径;三是建设政策仿真实验室,动态调整和修正公共政策;四是推行“前—中—后”的政策评估体系,多重把关政策质量;五是建立公共政策追责机制,激发提升政策质量的内动力。  相似文献   

20.
徐浩程 《决策》2009,(1):33-34
如果严格执行“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安徽不仅能有效地解决农民眼中的“天下第一难”——找政府办事,两且能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农村基层工作机制,推动乡镇政府的职蘸发生积极转变,切实做到从“管理型政府”转向“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