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随着企业竞争的加剧,人力资本的重要性不断提高,而培训作为人力资本的增值方式备受企业青睐。但在许多企业的培训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培训不培训一个样、培训后员工流失等不合理现象,企业虽然将培训提到重要的高度,但往往收不到预期的效果。那么,怎样才能提升培训的效果呢?这就要抓住培训中的几个关键点,从而使培训工作分清轻重缓急,科学开展,  相似文献   

2.
“培训员工、赢得竞争”是企业的永恒主题。培训的目的和意义在于通过人才的培养来提升员工的胜任程度,使之能更好地完成组织目标,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企业培训真正的价值体现是在于帮助企业达成经营业绩、实现战略目标。科学的培训发展体系可以清晰企业对员工能力的战略需求;帮助员工清楚自己与岗位所需能力的差距,并提供每个岗位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包”  相似文献   

3.
王保国 《人才瞭望》2010,(4):100-101
众所皆知,21世纪企业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企业人力资源的造就与开发,而培训又是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知识更新越来越快的时代,人只有通过不断培训来提升自己.才能成为真正有用的人.世界上很多大公司的成功经验表明.不花时间和金钱去做有效培训.企业很难实现发展目标。培训是企业持续竞争力的“发动机”,培训费用的投入,不是泼出去的水,而是存下来的一份对未来的期望,一份未来的效益。  相似文献   

4.
王呈芳 《人才瞭望》2009,(12):96-97
21世纪企业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企业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而培训又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知识更新越来越快的时代.人只有通过不断的培训来提升自己.才能成为真正有用的人才。世界上很多大公司的成功经验表明.不花时间和金钱去做有效培训.企业很难实现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5.
国内企业,在观念上重视培训的越来越多,各类培训项目“呼天抢地”地在企业问风行,但是真正从中尝到甜头的企业却没多少,许多企业迷失在一个又一个培训的陷阱中。企业培训之所以会迷失在陷阱中,就在于培训的目的和观念不明确。因此,企业在培训之前,有必要先明确培训的目的和观念,然后针对培训目的和企业特点采取相应的培训方式和手段。  相似文献   

6.
企业竞争已经转向人员素质的竞争,“人”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培训作为提升员工素质的有效手段,已被广大企业采用。现在不少企业花大力气招聘教师、大规模开展培训。从现今职工培训的整体结果看,职工受教育人数之多、办学规模之大、效益之好,是建国以来的最佳时期。然而事实证明,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钱白花了。譬如国家经贸委要求企业副科级以上干部参加的工商管理培训,企业为此投资不少但其效果并不理想,培训投资变成纯粹的费用,变成了昂贵的糖果,吃不吃效果都一样,另外还有许多培训基本不起什么作用。  相似文献   

7.
郭婕 《人才瞭望》2005,(5):75-75
目前,中国企业求助咨询公司,借助外脑促进自己的成长已呈现日益上升的势头,这可以说是社会和企业的一大进步。然而,我国培训行业市场还处于发展期,市场法则等方面很不健全,竞争还处于一种无序状态,特别是国内企业对培训价值、培训方法等方面缺乏正确的认识,对培训发展起了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8.
现代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从某种意义来讲,也是企业培训的竞争。未来企业,获得优于竞争对手的唯一途径,就是比竞争对手学得更快。重视培训、重视员工全面素质的提升和企业文化的认同,把企业建成学习型组织,通过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从而最终实现企业与员工“双赢”,是企业获得发展的最根本手段。  相似文献   

9.
苏华 《人才瞭望》2005,(12):74-74
“人力资源”这个词进入我们的意识也就几年的时间。在我们还没有弄懂这个词的意思的时候,似乎所有企业的人事部都已经改名了,叫做“人力资源部”。无论是“人事部”还是“人力资源部”,企业培训都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因为培训是企业生存与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这对于实践性较强的营销企业来说显得尤为重要。现在大多数企业都很重视营销培训,但在具体的实践操作过程中,企业领导们总是把对培训的重视与投入只停留在口头上,而营销决策者也不知道怎样去定位自己的企业培训。  相似文献   

10.
王印久 《人才瞭望》2006,(11):77-77
企业培训经理一直困惑于混乱的培训行业。固然,江湖培训讲师、不良培训机构自然离不开其特有的商业气息,企业培训也离不开必要的外部学习资源。但如果企业培训工作受到了外部不良环境的影响,甚至畸形发展,那么我们说企业自身也脱不了干系。如果要实现培训管理的真正突破,培训经理人自身提升的同时,也必须实现培训外部资源整合的突破。  相似文献   

11.
李玉 《人才瞭望》2004,(10):88-88
在企业竞争日益表现为人力资本竞争的今天,培训无疑是企业培养高素质员工并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然而,一些企业负责人和人力资源管理者对培训的认识仍不乏误区。  相似文献   

12.
现在企业之间的竞争其实就是人才的竞争,谁掌握了人才这个资源,谁就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其中员工的培训又可以分为对员工技术知识的培训和对员工进行企业文化的培训,如果员工的价值观与企业文化相适应,则会随着企业的发展一起成长,使企业可以健康持续地发展。一个好的组织文化能够大大减少企业的培训费用,使员工按照内部和外部的环境要求进行自我的培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泰善 《人才瞭望》2004,(6):40-40
国内许多企业对培训的态度是“我们自己来培训”.拒绝与咨询公司合作.在企业内部培养培训师或聘请专业培训师进入企业,成为企业一员进行培训。这种方式虽然有利于员工素质的提高,但是这种闭关自守的做法长期下去.企业文化容易固化,企业员工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丧失了活力,积极性受到打击,与培训的目的背道而驰。许多企业已经意识到并走出了这个误区,更多采取了与咨询公司相结合的培训方式。  相似文献   

14.
企业培训“外包恐惧症”有七大表现:一是一些讲师的组织性太差了,完全是按照自己的理论,不明白我们需要什么,不能根据现场的反馈及时调整。二是很多培训供应商都会将旗下的讲师能讲的课程汇总,做成一份菜单供我们选择,强调“他们有什么”,而忽略了“我们要什么”。三是在培训样品的提供上,培训师讲得有血有肉,很精彩,听起来也很实用。一旦让他们为我们正式培训后,味道完全走样了。  相似文献   

15.
李速 《人才瞭望》2006,(12):62-62
对于企业来说,通过培训可获取企业竞争优势。但对于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到底如何进行?这里推荐几种行之有效的模式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培发 《人才瞭望》2016,(1):62-63
虽然大多数企业都越来越重视培训, 但是企业培训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似乎都难以解决,这些问题使得一些培训经理无所适从.有些问题虽然存在, 但它不是企业处于本阶段所能够解决并需要解决的. 真正有效的做法不是试图一下子解决所有问题, 而是把脉自己企业培训的现状处于哪一阶段, 然后解决这一阶段所应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如今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松散的厂商关系难以适应发展的需要,战略伙伴型的厂商关系已是大势所趋,而企业培训经销商却是构筑这种关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IT企业在全球化经营过程中,需要对传统的销售管理模式进行升级,提高经销商的速度、效率和市场反应能力,这就要求对经销商进行培训,让它们拥有自己的技术支持和服务方式,实现自我增值和企业的渠道增值。通过经销商培训全面提高经销商整体素质,逐步实现经销商从“搬运工”到“专家”的转变,从而实现渠道增值,使用户在售前、售中、售后的全程服务过程中享受到“用户无忧”,得到真正的实惠,最终实现企业的增值。  相似文献   

18.
怎样让培训的效果更有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竞争程度的加剧.企业之间的竞争格局也在发生着转变,由原来以产品、技术为核心的竞争转变为以人才为核心的竞争,这种竞争格局的转变使企业清醒地认识到未来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因此企业对人才的挖掘、培养和再教育也会越来越重视,尤其是近几年来,企业对人才培训的需求不断上升.而对培训的工作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由于培训工作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学科,这对企业和培训工作者而言还缺少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美国一位经济学家认为:21世纪及其以后的竞争优势的关键“将是高层领导建立能够产生智力资本的社会结构的能力。就智力资本而言,我指的是专有技术、专门技术、脑力资源、创新构思。”有能力的企业领导者也会创造一种氛围使其利益相关者(员工、客户和供应商)能够以最高的效率工作。战略领导的关键在于长期维持突出业绩的能力。为此,许多企业从人力资源部门分解出培训教育部,来对员工进行系统地教育培训。有的企业建立了自己的大学或商学院,配备了豪华的教学设备,为员工的学习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学习基础。由此可见,我们的企业已经开始意识到员工学习培训的重要性。但是调查发现,能够真正通过培训达到预期效果的企业不到35.4%,培训效率的低下,培训效果的拙劣已经极大地伤害了部分企业的培训热情。  相似文献   

20.
蔡阳阳 《人才瞭望》2013,(12):85-85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励的今天,企业领导都意识到培训的重要性,但真正做的时候,培训似乎真的成了一种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