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5 毫秒
1.
本文系统地回顾、反思“金学”近四百年的历史,对《金瓶梅》研究史划分为古代批评时期、现代批评时期和当代批评时期。对新时期“金学”学术模式:实证分析、社会历史批评、文化分析、文(?)本体分析进行了评述,从而指出“金学”存在的欠缺、不足以及对其加以突破超(?)的途径、方法。本文还评析了《金瓶梅》文本批评内在构成的问题,认为《金瓶梅》文本的释义和重构应成为“金学”的首要问题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金瓶梅》问世四百余年来,一直是为人们所注目的一部“奇书”,以它特有的价值和诸多的奥秘所引起的争论,历时之久,分歧之多,毁誉之鲜明,在中国乃至世界小说发展史上堪称一大奇观。近十年来,对《金瓶梅》本身的研究,以及考证作者、成书、版本等问题,依然是“金学”界研究探索的热点。而朱俊亭、毛德彪却另辟蹊径,致力于“金学”基础性研究,并推出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金瓶梅注评》(以下简称《注评》。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11月出版)。众所周知,《金瓶梅》是一部伟大的著作但也是一部难读的著作。  相似文献   

3.
太平天国时期,在云南和四川暴发的李、兰农民起义的领袖是李永和与兰朝鼎,还是李永和与兰大顺?兰大顺是不是兰朝鼎?假如不是,那兰大顺又所指是谁?这些问题,在我国史学界一直有不同的看法和争论。一九七九年十月,《近代史研究》创刊号发表了罗尔纲先生的《兰大顺问题考》一文(以下简称《考》),对李、兰起义史事中的一些重要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李、兰义军首领为李永和与兰大顺。兰大顺不是兰朝鼎,也非兰朝柱,而是另一人兰朝璧;太平天国辛酉十一年,在四川丹棱牺牲的不是兰大顺,但究系何人,文章未置可否。对此,我有一些不同的看法,特提出来同罗老商榷:第一,李、兰义军的领袖是李永和与兰朝鼎,不是《考》中所说:一八六四年在陕西称兰大顺、后据刘蓉奏稿又名兰朝璧的人。第二,一八六二年冬率义军由川东北入陕,后曾占领西乡、洋县、周至的,是兰朝鼎的族兄,义军兰朝柱所部。一八六四年在周至被多隆阿军所困而突围的义军中,称兰大顺的统帅也是兰朝柱。现将我这样判断的根据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一九三六年十月十九日,伟大的鲁迅先生不幸病逝。噩耗传来,举世致哀。全国各地报刊纷纷发表哀悼文章,深情缅怀鲁迅先生光辉战斗的一生。阿累的《一面》,就是当时许多悼念文章中杰出的一篇。它发表于一九三六年十一月五日出版的《中流》半月刊一卷五期上。 《一面》这篇回忆性散文记叙了一九三二年秋某日作者在内山书店遇见鲁迅并接受鲁迅赠书的动人情景。热情地赞颂了“伟大的人民公仆”鲁迅先生站在前进行列的最前面,同情、帮助劳苦大众的“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高贵品质和关怀、激励劳苦大众起来与敌人英勇战斗的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5.
“易诗学”的诞生──评黄玉顺《易经古歌考释》余有仁(四川省新闻出版局)持续数年的“易经热”,现在该是收获的季节了。最近巴蜀书社出版的黄玉顺著《易经古歌考释》(下称《考释》)一书,就是一项重要的成果。该书从《周易》古经里发掘出六十多首殷周诗歌,加以考证...  相似文献   

6.
(一)《资本论——原始积累章》和《共产党宣言》 一、四十年前,在《资本论》思想指导下,参加了实际斗争的行列,但是系统地读《资本论》,十九年前才开始。这以后,曾长期地作过一些由《资本论》引起的历史和哲学的探讨,没有重读《资本论》。感谢促进者,这一回又翻开了《原始积累章》,并联系地读了  相似文献   

7.
在延安整风的时候,我还上小学,什么都不懂,但已经开始生吞活剥地贪婪地读起了《新民主主义论》和《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越读越爱读。读着这两本书,好象有一股热流在周身回旋,精神振奋,思想开朗。这两本书指引千千万万的青年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培育千千万万的革命者加入了无产阶级先锋队的行列,培育了整个一代共产党人,也指引我走上了革命道路,培育我成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一员。在延安整风时,还流行着一本坏书,叫做《抢救失足者》。这本书,虽然强迫要人们读,但都很讨厌它,不少青少年都  相似文献   

8.
《金瓶梅》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瓶梅》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思考许建平曾庆雨一、何谓“金学”象称红楼梦研究为“红学”一样,人们也习惯称金瓶梅为“金学”,而且这个称谓向来很严肃,没有一点随意、玩笑的意味。作为一门学问,须有其独立性和内在的规定性,有与其他小说研究所不同的地方,将这一研究...  相似文献   

9.
四、论今本《顺宗实录》不能称为“韩改本” 这里需要进一步辨析的是瞿林东同志在《北师大学报》1982年1期所发表的《关于<顺宗实录>的几个问题——兼答张国光同志》一文的问题。瞿文评我企图推翻“南宋以来的旧说,并替今本正名为韦本”,是“失于深考,不可信从”。但他已不得不把今本《顺宗实录》改称为“韩改本”了。他说:“司马光所说的略本应为韩改本,即路隋  相似文献   

10.
我在90、91年发表了《美也是一种使用价值》(《天津社会科学》90年第4期)、《论美即对象的功利价值》(《云南社会科学》90年第6期)和《挣脱美与用的困扰》(《文艺研究》91年第4期)三篇拙文,明确提出美用同一观后,在学术界引起了清一色的反对意见。有的先生批评我说,把美的本质界定为用,界定为广义的功利价值,就是把美和用混淆了起来,实际上是一种方法性错误:既然美的本质就是用,就是广义的功利价值,人类为什么还要使用“美”和“用”这两个概念呢?又有的同志直接反对我所提出的“美也是一种使用价值”的命题,说我在这一命题下面已经把美混同于“经济学意义上的使用价值”,混同于“物的  相似文献   

11.
关于《书供》原稿的真伪问题,我在1979年曾写了一篇题为《李秀成书供原稿考辨》(简称《考辨》)与荣孟源同志商榷,刊登在《近代史研究》1981年第四期上。还在《考辨》未发表之前,《学术月刊》1981年第三期发表了罗尔纲先生的《李秀成自述原稿注序》(简称《注序》)一文。全文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就是评论我和荣先生关于《原稿》真伪问题的讨论。在《原稿》确系李秀成的真迹这个问题上,罗先生和我的看法是一致的,但他不同意我所说的“曾国藩对它只有删改,并未撕毁”的论断。他持三点理由就这个问题来和我商榷。本文就是对罗先生“商榷”的再商榷。  相似文献   

12.
读周钧韬、鲁歌编的《我与金瓶梅》,览海峡两岸二十几位学人在金学之路上的艰难跋涉,不禁感慨系之,有所欲言。《金瓶梅》的成立时间,聚讼纷纭,迄无定论。大致说来,约在明万历至隆庆之际,即十六世纪末至十七世纪。这表明,这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由文人个人独辟蹊径创作的长篇小说”,“中国十六世纪末叶的大百科全书和整个甲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生活的宏伟画卷”(见本书  相似文献   

13.
《顺宗实录》是韩愈的史学代表著作,它记载了顺宗朝(永贞元年,即公元805年,一月至八月)的史实,历来学者对该书的真伪、好坏持有不同的看法。本文想就此问题进行讨论,以求教于韩学研究的方家们。一、论《顺宗实录》的真伪目前我们所见的《顺宗实录》载于《韩昌黎...  相似文献   

14.
这个问题要从经济学研究对象谈起。几十年来,对这个问题争论不休,多数人包括我在内,一直认为应是生产关系,并以为这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后来注意到马恩的观点也是发展的。无论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序言和导言、《资本论》的初版序言来说,或者从恩格斯的《反杜林论》第二篇来说,实际都是说对象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见《序言》和《导言》),也就是“生产形式以及与它相关的生产条件和交换条件”(见《初版序言》),或者说“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各种社会进行生产和交换并相应地进行产品分配的条件和形式的科学”(《反杜林论》)。我在《复旦大学学报》1983年第2期一篇论文中论证了这个问题。我这种想法是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启发:内容与形式总是辩证地统一,内容决定形式,形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全国核心期刊之一、湖北省优秀期刊《江汉论坛》创刊四十周年纪念,我看到《论坛》的“简介”,认为序言中肯定该刊“为繁荣社会主义的学术理论事业,培养和壮大社会科学研究队伍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这段话,讲得十分中肯;尤其感到亲切的是其中述及《论坛》“在文学领域,在全国较早地组织了对《水浒》的研究,极大地推动了湖北乃至全国对《水浒传》和施耐庵的研究”话语,引起了我的回忆:我认为在我国古典文学领域:有一部对人民精神生活、社会风尚影响极其深远,内容甚为复杂而在讨论中分歧意见又最多的名著,那就是五百年来家…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江汉论坛》创刊四十周年。我的哲学生涯几乎是和《江汉论坛》同步的,和《江汉论坛》不可分离地联系在一起的。1958年我从学工转到习文,读到创刊的《理论战线》。1962年从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毕业回到武汉,毕业论文就是在《江汉学报》上发表的。这是我的处女作。自此以后,我先后在上面发表过七篇文稿。《江汉论坛》成为我发表作品最多的刊物。也就是说,我得益于它是最多的。因此,我总是怀着感激之情面对《江汉论坛》,它是我的又一个读研究生的学校,编辑同志是我不倦的老师。记得1962年在武昌饭店开社联大会,把稿件交给编辑时…  相似文献   

17.
近十余年来,《金瓶梅》研究渐成显学,出现了一批可喜成果,罗君德荣的《〈金瓶梅〉三女性透视》(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年4月,以下简称《透视》)即为其中颇有新意的一种。《金瓶梅》为我国小说史上划时代之作,它的一个突出特色是浓墨重彩刻划出了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等女性形象。把妇女作为作品主人公来正面描写,这在我国长篇小说中是第一部。研究《金瓶梅》不能不注意到这一点。在先贤及时贤的“金学”论著中,涉及此点者多矣,而探颐索幽,论之以专书者,尚不多见。《透视》选择这一角度解读《金瓶梅》便抓住了作品特点,便于深入开掘,避免浮泛之论。  相似文献   

18.
杜国庠同志逝世已经将近二十年了。他早年在潮汕的革命活动给我走向革命道路的启蒙作用,至今不能忘怀。一九二六年,我在金山中学工作的时候,就是由于他对我的帮助,使我开始阅读一些新的革命书刊,如《幻洲》、《少年先锋》和《向导》等,从而懂得一点革命的道理。  相似文献   

19.
<正> 王统照属于我国新诗开拓者的行列。他从1919年开始,就一面写小说,一而写新诗。解放前他共出版过五本新诗集:《童心》(收入1919——1924年的诗作)、《这时代》(1924—1932)、《夜行集》(1933——1936)、《横吹集》(1937)、《汪南曲》(1936——1938)。严格地说,王统照的新诗创作起点并不算高;但他能够踏踏实实地攀登不懈,不仅在思想上紧随时代的脚步,而且在诗艺上苦心探索,很值得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20.
杨刚 《松州学刊》2001,(6):61-61
在我的办公桌上,有一种杂志“读不旧”。时问不同、方法不同、目的不同,读后的收获也不同,给人一种常读常新的感觉。这种杂志就是《松州学刊》。自1996年6月份与它相识到如今,我已珍藏近30期《松州学刊》,整整齐齐地码在办公桌一角,闲暇时细读细品,需要时信手拈来。在我看来,每一期《松州学刊》都有新的内容,值得我们去研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