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求阙斋读书录》注解了阮籍82首《咏怀诗》中的52首。曾氏对阮诗的解读以章句为本,重视对诗中意象的分析,重在其讥刺寄托的揭示。  相似文献   

2.
乐书     
宗璞 《社区》2012,(5):6-7
多年以前,读过一首《四时读书乐》,现在只记得四句:“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熏风。”这是春夏的情景.也是读书的乐境。“绿满窗前草不除”一句,是形容生意盎然的自由自在的情趣。“瑶琴一曲来熏风”一句,是形容炎炎夏日中书会给人一个清凉世界。这种乐境只有在读书时才会有。  相似文献   

3.
唐朝伟大的诗人杜甫曾经在一首诗里写过这样两句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自古至今,许多的文人学者对这两句诗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尤其是其中的“破”字。有人认为破字强调的是读书要读懂,有人以为破字乃是说读书要读透,也有人说破字是强调读书要把书读烂,还有人认为破字是告诫后人读书要多读。  相似文献   

4.
下列三首诗都是与读书有关的:劝学□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冬夜读书示子聿□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观书有感□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5.
乐书     
宗璞 《社区》2008,(11):7-7
多年以前,读过一首《四时读书乐》,现在只记得四句:“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熏凤。”这是春夏的情景,也是读书的乐境。“绿满窗前草不除”一句,是形容生意盎然的自由自在的情趣。“瑶琴一曲来熏凤”一句,是形容炎炎夏日中书会给人一个清凉世界。这种乐境只有在读书时才会有。  相似文献   

6.
年前,我国首个“农民读书节”在四川省隆重举办。以“读书、明理、和谐、进步”为主题的读书节,办得丰富多彩:开展了“十佳农民读书之星”、“书香农家”的选评活动,举办了“农民最喜欢的100  相似文献   

7.
舞墨翰墨飘香醉晚秋,著花老树俏枝头。人逢盛世春常驻,一任龙蛇笔底游。 咀韵谋篇创意锁眉丘,觅句寻章挠破头。一首好诗锤炼就,绽开笑颜乐悠悠。 读书华年误读五车书,白首方知腹壁虚。夜诵诗文朝览史,亲朋莫笑读书愚。 玩球轻松高雅自从容,场上厮杀趣味浓。翁妪相争共笑语,潇潇洒洒学孩童。老年乐(四首)@孙玉安~~  相似文献   

8.
古今名人读书大都有自己独特的方法,而且因人各异,精妙独到,别有意味。 为我所用读书法清代诗人郑板桥曾写过这样一首诗:“读书数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他还说:五经,二十一史,句句都读,便是呆子。汉魏六朝,三唐两宋诗人,家家都学,便是蠢材。由此可见,郑板桥强调的是读书求多是无用,而应当精选出自己有用的书,要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9.
叶榆 《百姓生活》2011,(10):6-7
“父母在远方,身边无爹娘,读书无人管,心里闷得慌,安全无保障,生活没希望。”这是流传于江西农村的一首顺口溜。  相似文献   

10.
乐书     
宗璞 《社区》2012,(14):7-7
多年以前,读过一首《四时读书乐》,现在只记得四句:“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熏风。”这是春夏的情景,也是读书的乐境。“绿满窗前草不除”一句,是形容生意盎然的自由自在的情趣。“瑶琴一曲来熏风”一句,是形容炎炎夏日中书会给人一个清凉世界。这种乐境只有在读书时才会有。 作者写书总是把他这个人最有价值的一面放进书里,他在写书的时候,对自己已经进行了过滤。经常读书。接触的都是别人的精华。读书本身就是一件聪明的事,也是一件快乐的事。陶渊明说:“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金圣叹读到《西厢记》“不瞅人待怎生”一句,感动得三日卧床不食不语。这都是读书的至高境界。不只是书本身的力量,也需要读者的会心。  相似文献   

11.
朗读教学的重要意义,未能引起语文教师的普遍重视,因此,在谈范读之前也略书一二,以求引起重视,便于搞好朗读教学。“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这些几乎成为古今读书人尽人皆知的格言警句,是古今读书人的经验结  相似文献   

12.
总数达二千多首的<钟树梁诗词集>中有许多组诗组词,组诗如<读杜诗七首>、<咏蜀中女才人九首>、前后<步少陵〈秋兴〉韵八首>、<读书杂咏八首>等,组词如<十哀词>十首、<红楼人物赞>二十四首、<金庸小说人物咏>十三首等.这里要谈的是他的另一组词共四首,即<钗头凤·街首清洁工>、<西江月·民间交通员>、<临江仙·擦鞋人>、<鹧鸪天·卖报学生>.所咏人物都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小人物,是民间的弱势群体.钟先生在诗词集<自序>中说:"诗缘于情,无情即无诗.  相似文献   

13.
王世兴是我区土生土长的回族作家。一九三○年二月出生在宁夏银川市郊区。一九四四年,考入宁夏师范简师读书。一九四八年考入兰州师范高师读书。他在学生时代就对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作了较为广泛的涉猎,并背诵了近百首唐诗、几十篇古文。如《长恨歌》、《前出师表》、《后出师表》、《滕王阁序》、《游褒禅山记》等等。养成了他  相似文献   

14.
蒲松龄是小说家,也是诗人。此文选取聊斋诗八首,小加讲析,以见其对读书生活、对朋辈亲友、对社会现实、对古代女性之情感;兼赏其模山范水、书情写怀、体人察物、手挥目送之艺境。  相似文献   

15.
以书下酒     
姜铁军  姜书航 《可乐》2011,(3):29-29
"《离骚》少所喜,年来久未温。姑作下酒物,绝胜肴馔陈。愈读饮愈豪,酒尽杯空存。"这首诗是称赞北宋诗人苏舜钦的。苏舜钦年轻时,到生活条件很好的舅舅家读书温习,准备考试。舅舅问他:"夜晚读书,给你准备点什么夜宵?"苏舜钦说:"给我准备一斗酒就好。"一斗酒按当时的计量单位算就是十斛,不是个小数。舅舅问:"一晚上你喝得了这么多吗?"苏舜钦说:"读书无酒,好像吃菜无味,有酒才会读得好。"  相似文献   

16.
黄金未为贵,安乐值钱多。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黄金并不贵重,安乐价值更高。天下所有的事都是下等的,只有读书最为崇高。注解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此句为《神童诗》的第一首中的后二句。品:等级。  相似文献   

17.
藏名诗小札     
鹿耀世 《社区》2014,(11):12-12
我在青年时代,即酷爱读书、写作,从事书籍艺术设计二十多年以来,与书的感情更是朝夕相伴、须臾不离,每当师友赠我文集画册,我总会兴之所至地写首藏名小诗寄出,还有我的一份祝福……  相似文献   

18.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可是,语文教师最头痛的是怎样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许多专家、老师为此花了不少心思,得出了许多可贵的经验。有的揭示了阅读与写作的联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有的揭示了写作  相似文献   

19.
朱熹穷“理”三清山——兼论《读书有感》诗的哲理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宋淳熙三年(1176),朱熹登游怀玉山脉主峰三清山后而作的《读书有感》诗,不仅是宋代哲理诗的名篇,而且是朱熹“穷理致知”治学的一个明证。这首诗写成于儒道学术史上有名的“鹅湖之会”后一年,表明朱熹的理学思想从此而飞跃飚升,进入到一个新的高度。本文从《读书有感》诗的写成年代、朱熹穷“理”三清山的史实和朱熹理学思想飞跃的契机动因三个方面加以论证,以揭示朱熹“格物穷理”哲学思想核心的确立与完善的“顿进”过程。  相似文献   

20.
吟诵是一种传统的读书方法,是以语言为本位的艺术;新吟唱是20世纪80年代产生的一种学习古典诗词的方法,是以音乐为本位的艺术。传统吟诵在吐字发音、用气方式以及音色等方面与新吟唱均有所不同。从传播的角度看,传统吟诵是读书的方法,是教学的手段,举一反三是传统吟诵最突出的特点;新吟唱则不具备这些优势,不能以同一曲调去吟唱第二首诗词。传统吟诵与新吟唱是两种不同的艺术,有着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