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实施独生子女政策以来,产生了大量的独生子女三口家庭。随着独生子女长大成人、结婚成家,数以千万计的独生子女父母迈入老年,其独特的“四二一”家庭结构使得他们养老问题尤为突出。从养老的角度来看,国家近年大力推行的“二胎政策”也是为了相对缓解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压力。在此大背景下,本文基于CGSS2013年综合调查数据,以城市独生子女父母为调查对象,对其“养老主要由自己负责”以及“养老主要由子女负责”两种养老观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结合这些问题对我国城市独生子女父母面临的养老困境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的人口增长得到了有效控制,在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十分普遍.但是,随着独生子女父母老龄化的发展,独生子女家庭的问题日益凸显,独生子女所承担的养老任务更为艰巨.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国家支持、老人以及独生子女积极参与和配合的新型城市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3.
独生子女政策是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核心,由此形成的独生子女家庭对传统家庭结构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作者对独生子女的家庭研究着眼于"四二一"家庭结构的分析.主要探讨"四二一"家庭结构的形成、家庭结构、代际关系和养老问题.作者对现有观点进行了归纳梳理,对比分析了各家学说,认为应当尽快构建与新的家庭结构相适应的社会养老体系.  相似文献   

4.
依据北京市西城区、宣武区1 789户首批独生子女家庭的调查数据,描述独生子女父母对不同家庭结构和自理情境养老方式的选择.从调查结果看,选择6种居家养老方式的累计高达71.17%,选择3种社会养老方式的累计为25.95%,社区托老仅占2.56%,其他方式占0.33%.进而分析不同养老方式所需条件,提出未来养老方式构想.  相似文献   

5.
各地动态     
<正>河北将为独生子女父母提供养老补贴据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计划,未来三年河北省将建立健全家庭养老支持政策,积极探索为独生子女父母、无子女和失能老人提供必要的养老服务补贴和老年护理补贴。随着独生子女家庭在家庭总量中占比量增大,传统的"养儿防老"模式已显得势单力薄,以前人们担心的"四二一"家庭养老呈现"倒三角"结构引发的问题正在成  相似文献   

6.
独生子女家庭养老备受社会关注。舟山作为计划生育政策执行好的城市,独子家庭比例较高。家庭规模缩小,传统家庭赡养功能被削弱,加之社会养老准备不足,"空巢"现象突出、养老产业滞后、医疗护理服务缺失等,造成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系列问题。为此,必须弘扬传统敬老美德,保障老人正当权益;改变传统养老的陋习,创新养老模式;大力发展中介机构,全面推进"银发工程";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独生子女家庭养老政策;制定鼓励政策和措施,开发并利用老人发挥余热。  相似文献   

7.
我国慈孝传统文化延续数千年后,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出现日益受到挑战和冲击。父母的慈爱逐渐演变成溺爱,使独生子女迷失自我,认为父母所给一切都理所当然,忽略回馈。现代社会节奏快、竞争激烈,独生子女生活和工作压力增大,面对父母养老有心乏力,最忽视关心父母的精神生活。拜金主义盛行、旺盛物欲充斥社会,慈孝传统文化氛围不断丧失。加强慈孝文化建设,父母应重视家庭教育,以身作则;媒介应宣传引导,营造舆论氛围;法规应保障落实,真正形成震慑;政府应积极规划、推行社会化养老。  相似文献   

8.
日本护理保险制度对中国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养老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日本老年护理保险制度的介绍和特点的阐述,分析了日本老年护理保险制度对中国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养老的启示以及可行性。认为日本的老年护理保险制度在缓解老人日常照料困难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帮助,但是,受中国城市独生子女的居住方式、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等问题的限制,目前在中国城市独生子女家庭中推行护理保险制度还存在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失独妇女和失独家庭的统计范围和概念进行界定,利用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对全国失独妇女的状况、失独家庭的总量及结构特点进行分析,与独生子女家庭结构特点进行对比,对失独家庭形成的因素和存在的困难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30~64岁失独妇女约为67万人,其中城镇失独妇女比例为58.09%,乡村为41.91%;失独家庭面临着经济困难、无人养老、心理脆弱等难题,尤其是乡村失独家庭的困难更为突出.因此,本文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一是要完善再生育服务和收养政策,做好失独家庭的心理疏导;二是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减轻家庭医疗负担;三是加强养老保障工作,提高扶助标准.  相似文献   

10.
对南京市高淳县的抽样调查表明,农村50岁以上独生子女父母家庭成为空巢的超过六成,主要原因是子女外出打工或就业。该群体大多数人觉得2个孩子对于养老来说更好,但靠子女养老的观念已大为减弱。这些家庭的代际经济互动开始由父母养育子女为主转向子女对父母反哺为主。近七成独生子女父母赞成与子女分开住,超过一半的人明确表示即使子女今后迁往城镇,他们也不会到子女家住,但同时他们并未显示出对社会养老保障的信任,这种窘境使这些曾为人口控制作出突出贡献的老人面临严峻的养老挑战。  相似文献   

11.
独生子女父母作为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积极响应者,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牺牲和贡献。独生子女家庭本质上是风险家庭,在一个高风险的现代社会,失独家庭的产生不可避免。随着第一批独生子女的父母逐渐步入老年,失独家庭的养老问题愈发凸显。本文从政府责任的视角,分析在失独家庭养老问题中政府责任的法律基础以及目前我国失独家庭扶助法律法规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政府在失独家庭扶助中应该承担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城市独生子女大学生幸福观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城市独生子女大学生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幸福观的比较研究 ,发现二者在对幸福的认知、幸福评价和获得幸福的途径等方面基本一致 ,但在对社会的依赖性和追求幸福的灵活性以及对未来幸福的信心上独生子女大学生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3.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中国避免了严重的人口危机,但也带来了独生子女家庭的不稳定以及随之而来的"失独"问题。一胎政策、当今社会的高风险性、不合理的家庭教养方式、"失独"老人社会保障的缺失等原因使得"失独"问题日益严重。这一社会问题的缓解,需要国家在宏观方面调整生育政策、完善社会保障措施,也需要独生子女家庭改变家庭教养模式提高独生子女的抗压能力,另外还离不开"失独"老人之间的互助。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失去独生子女群体社会保障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迄今为止,对于失去独生子女群体社会保障问题,学术界已经做了多方面比较深入的研究。已有的研究分别从失独者、失独家庭和失独群体三个角度界定了“失独”概念;分析了失独群体产生的原因,其中,计划生育政策是其最深层的原因,社会和自然风险的日益增加则是其产生的潜在的原因。研究还发现,失独群体在社会中处于弱势地位,失独不仅损害了家庭的经济功能,导致家庭子女赡养功能的缺失,而且部分失独家庭还存在着瓦解的隐患。因此,从社会保障的角度,有必要提出保障失独群体的对策与方案。  相似文献   

15.
失独家庭理论的研究最初以问题视角为主,对全面认识和了解失独家庭相关问题具有启示意义,但问题视角对失独家庭成员的潜能和资源的挖掘缺乏关注,而优势视角对失独家庭的问题研究则是一个弥补。在实务研究中,研究者通过实际的干预,探索相关实务介入方法,实现了失独家庭问题研究从“理论”向“实务”的范式转换,但就整体而言实务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在失独家庭的社会政策研究中,研究者从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2个范畴探讨了现有政策的不足并提出了完善的建议,但是失独家庭的社会政策定位尚不明确,并且相关具体政策的研究相对缺乏。因此,失独家庭的研究可以通过增加行动研究的数量、深化相关实务研究、加强失独家庭的分类研究、明确失独家庭社会政策定位和细化相关社会政策的研究等方面来拓展失独家庭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老龄社会关怀的中西差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崇祖尽孝与敬神博爱的文化根源差异;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的实践形式差异;德行不朽与回归上帝的终极目标差异。人口结构老龄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共同背景决定着中西老龄社会关怀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并将趋同。  相似文献   

17.
大学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身体素质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淄博地区大学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身体素质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淄博地区大学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身体素质方面有着共同的一般发展规律;同时由于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生活环境、生活条件等方面的差异,他们的身体素质在某些方面有明显不同,主要表现为独生子女比较重视营养、体格比较健壮、体育达标率较高等。根据大学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身体素质发展上的共同特征和不同特征,家庭和学校应当共同努力,采取相应措施,力争培养身体健康、体格健壮、运动素质优良的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18.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又现实的问题。推进老年公寓建设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有效举措,但目前却面临政策的不配套和人们认识上的误区。因此,我们应做到:转变观念,加强领导,把老年公寓建设纳入政府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合理规划,科学设计,保证老年公寓为老年人提供无障碍的生活;放宽眼界,统筹发展,大力通过老年公寓建设培植和发掘老年消费市场。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人口老龄化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是非常必要的。人口老龄化将对社会生产经济负担、家庭结构、中年妇女、老年服务等方面带来一定的影响。为此 ,我们建议应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是重视老龄化问题 ;二是实施老年人再就业工程 ;三是创造老年人服务产业 ;四是建立老年医疗保健制度 ;五是建立老年群体自我服务体系 ;六是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优势 ;七是发展经济 ,为迎接人口老龄化高峰的到来打下雄厚的物质基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注老龄化问题 ,这是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共同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