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文言文自主阅读的能力,首要解决的应是对关键词语意思的推断,陌生的文言实词的出现,无疑是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拦路虎”,所以掌握正确的推断文言实词的方法是关键。笔者在多次对学生答题情况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学情,总结了以下几种较为常用的推断技巧,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出台以前,传记作品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一直未受到注意,虽然高考文言文的考查经常选择人物传记作为阅读材料,但这些古代人物传记多是作为掌握文言文实词虚词句式,培养筛选信息和理解分析归纳概括能力的范例而被使用。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出台以后,"新闻与传记"是选修课程的五个系列之一。新课改后的高考语文试卷在实用类文本阅读中也体现了人物传记阅读的考查,基于这种背景,有些学校开  相似文献   

3.
象声词具有重音而不重义的特点,并且在充当句法成分时一般带有特殊的语法标记,因此,根据"概念意义 语法功能"的词类划分标准,将象声词列为实词或者虚词的下位词类,甚至跟实词和虚词相并列,其实都是不妥当的。鉴于除了词的概念意义之外,语音、字型和专门符号也能够在语言运用中承担语法功能,针对象声词的分类问题,引入"语音 功能"的词类划分标准,将汉语象声词独立为一个大类,与实词和虚词的上位词类相并列,不失为一种妥当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4.
实词在具体的语境中演化为虚词从而引起语篇、句法和形态结构的紧缩或简化。我们称这种现象为“语法化”。本文支持“语法化本质是语用法的规约化”的观点,试图从语境的角度,利用英汉两种语料,对这一观点加以阐释。并设想了此视角会在语言教学及跨语言理论研究方面的可能贡献。  相似文献   

5.
高玉 《江汉论坛》2023,(7):5-13
国语建立之后,国民学校通行白话教育,这标志着白话时代的开始和文言时代的结束,但这并不意味着文言文就不再是应用形态,事实上,文言教育包括阅读和写作在民国教育体制中一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文言写作也是一种广泛的现象,大量的人仍然沿用文言写作。新中国成立之后,文言文仍然是考察汉语水平的一个重要内容,只是主要限于阅读方面,文言文写作不再是汉语教育的内容。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文言写作从来没有中断过,并且类型和形式也丰富多样,既有典雅的文言文,也有浅近的文言文,还有半文半白的汉语。1990年代以来,用文言写作的人越来越多,不仅“古典”领域的学者广泛地用文言写作,甚至出现了小学生也用文言写作的现象。近百年文言写作是对几千年文言文的承接和延续,不仅续接语言,也续接中国古代思想文化,是对现代汉语有效的补充,为丰富汉语包括现代汉语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从历史角度出发,对各时期实词与虚词划分标准问题作了简明综述,并予以扼要评述,以期使人们对实词与虚词划分标准问题有更明确与客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关于现代汉语词类系统的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划分现代汉语词类,应以语法功能为根本标准,并注重划分的层级性。首先根据词能否作句法成分,分为实词和虚词。实词根据独立使用的能力以及与其他词组合的能力分为独立词、半独立词和组合词。独立词只有叹词;半独立词只有拟声词;组合词分为体词、谓词、饰词、代词,其中,体词分为名词、数词,谓词分为动词、形容词、状态词,饰词分为区别词、副词,代词分为代体词、代谓词、代饰词。虚词分为介词、连词、助词和量词。  相似文献   

8.
黄育红 《船山学刊》2003,(4):146-149
词分虚实。在语言表达过程中,虚词只是作为辅助的语法手段。在任何一种语言表达体式中,实词、虚词都是结合一起,共同起到表情达意的作用。唐代近体诗的出现,由于对平仄、对仗要求甚严,故不能像古体诗那样任意使用虚词。但是,在唐代近体诗中,有许多虚词的运用,其美学意义甚至超过了实词。  相似文献   

9.
“皆”类副词指古汉语中表示总括的范围副词。对于这类副词,一些古汉语语法著作或虚词专著列举的数目多少不一,杨树达《高等国文法》列举了十六个,何乐士等《古代汉语虚词通释·前言》列举了二十多个,等等,但常见的是十多个,其中“皆”、“俱”、“举”、“悉”、“咸”、“尽”从先秦直到近代的文言作品中出现最频繁,我们对这类副词粗略地进行了一番考察,虽然例证没有尽举,但反映的情况却是整体的。  相似文献   

10.
文言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提高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为批判地继承祖国的文化遗产打基础。为了完成这项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字词语句的讲析,切实弄清每一句话的意义。如果在讲解中能够有选择地抽绎出一些语言规律来教给学生,那就可以使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得更快、更扎实。汉语没有形态变化,组字成句时,虚词发挥着重大的作用。虚词虽然不多,但是使用频率大,用法复杂多变,比较难于掌握。为了弄清一句话的确切含义,必须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给予充分的注意。本文打算对比地分析一下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中的“其”字,以期有助于该文的讲解。  相似文献   

11.
札记四则     
一、关于“今王”句“今”字的释义《孟子·庄暴见孟子章》的“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一句(以下简称“今王”句),赵歧无注,孙奭的疏见于一章,而对于该句的“今”字的释义,近年来颇为流行的看法是:“今”,应作假设连词,义同“如”或“若”。有的文言读本和语法专著,也持有这观点。如吉大韩峥嵘同志的《古汉语虚词手册》(八四年版)在例举该句时,还将  相似文献   

12.
虚词包括哪些内容,看法还不一致,古代把代词归入虚词,现代有人把副词归入虚词。以虚词不能单独充当句子一般成分为基本根据,我们认为汉语虚词包括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和叹词五类。汉语虚词的产生是相当早的。“实始作为南音”的“候人兮猗”之歌中的“兮”和“猗”,可能就是最早的语气词。此外,甲骨文里已有介词“于、在、从、自”和连词“则、及、乃”等。古人造字时就已兼顾到实词和虚词了,由此可以设想,早在远古时期,虚词便已产生了。  相似文献   

13.
字的通假是文言文里常见的语言现象。所谓通假,就是在古汉语的书面语言里,音同或音近的字的通用和假借。而假借却是传统文字学中的“六书”之一,实际上是古代总结出的一种造字方法。《说文·叙》:“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大意是语言中某些词有音无字,只好借用一个同音或近音的字来表示。两者从形式上来看,极为相似,但究其实质,却是完全不同的。可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们在阅读文言作品、从事教学和语言习惯中往往混淆了这两个不同的概念,以至于造成了许多谬误,产生了许多模糊认识。因此,笔者以为:对通假和假借进行辨析、加以区别,实在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讲解文言诗,也如讲解文言文一样,必先弄通词义和句法。比如《论语·子路》:“求也,无乃尔是过与?”若不先弄通词义句法,就会把“无乃”解作“恐怕”,把“是”解作无意义的助字,把“过”解作“责备”,错误地讲解成为:“求啊,恐怕要责备你吧?”(见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上册)若搞明白词义句法,就知道“无乃”即是《庄子·胠箧》:“不乃为大盗积者邪”句中的“不乃”,作“不就是”讲的;就知道“是”字,即《管子·幼  相似文献   

15.
汉语虚词在古代有各种称谓,如“辞”(词)、“声”、“语助”、“语辞”、“助字”、“虚字”等。虚词同实词一样,是词汇的构成部分,而虚词的运用,则是汉语重要的语法手段。历来对于虚词的界说各不相同,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虚词一般只有语法意义,表示各种关系和语气,很少有词汇意义。汉语虚词向来就很发达,在甲骨文里,各类虚词就已出现了。我不受年。(《殷契粹编》)王固日,乃兹亦出杀。(《卜辞通纂》)来雨自雨。(《殷契粹编》)从向归。(同上)余其从多田于多白正孟方。(《殷虚文字甲编》)今日壬申其雨?(《殷虚文字乙编》)上面句中的“不”、“乃”、“亦”是副词,“从”、“自”是介词,“于”是连词  相似文献   

16.
黎千驹 《云梦学刊》2005,26(1):120-123
现代汉语各级语法单位之间的模糊性包括语素与词之间的模糊性、词与短语之间的模糊性、句子与句群之间的模糊性;现代汉语词类的模糊性包括实词与虚词之间的模糊性、各类实词之间的模糊性、各类虚词之间的模糊性、各类实词与各类虚词之间的模糊性。  相似文献   

17.
文言,魂兮归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言和白话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两种语言形式。由于“五四”时期提倡白话、反对文言,从而导致了文言文的最后终结,并对现当代文学产生了相当严重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新文学的历史与现实的回顾与分析,提出了打破白话垄断的主张,倡导文言文的回归与复兴。  相似文献   

18.
论实词虚化     
实词,虚词,这词类上的两大分野,我们的古人早已注意到了。训诂学的早期阶段,《尔雅》、《说文》以及汉人的随文注释,既训实词,也训虚词,只是对虚词的训释略而不究,语焉不详。到元代,就有了训释虚词的专著,如卢以纬的《语助》。明清及其以后,王引之的《经传释词》、刘淇的《助字辨略》、杨树达的《词诠》、裴学海的《古书虚字集  相似文献   

19.
《诗经》中,在描写事物的状态或比拟声音的时候,常用一个单音节实词在前面或后面加上一个无实在意义的虚词构成相当于双音节词的结构,我们将之称为重言变格。判断重言变格取决于这种结构中的两个单音节词。一般说来,其中无实在意义的单音词有“有、斯、思、彼、其”等,而另外一个有实在意义的单音节词必须是形容词,且这个单音节形容词要与重言的特点相符,不能直接表示事物性质或状态。共有“△其”式、“其△”式、“有△”式等9种形式。  相似文献   

20.
夏洁 《南方论刊》2008,(10):56-57
汉语中的虚词和实词有严格的区分,但在现代汉语特别是口语的发展过程中,一些虚词出现在句中实词的位置上,临时性地取得了充当句子成分的资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