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麦子,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得者,代表作《大熊的女儿》《棉婆婆睡不着》《灰伯爵》等。王刊,中国作协会员、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代表作长篇小说《择校记》。儿童文学与儿童阅读教育是当下语文教育研究的热点,本文从作家视角出发洞悉儿童文学与儿童阅读教育,分享作家眼中的创作观、阅读观与教育观。  相似文献   

2.
鲁迅去世,巴金为之抬棺安葬。鲁迅将这"民族魂"传递给巴金,离世前夕称赞巴金是"屈指可数好作家之列的作家"。鲁迅逝世二十周年,上海各界隆重举行鲁迅新墓迁葬仪式和新纪念馆落成仪式。巴金致开幕词,突出了鲁迅先生一生追求真理、热爱青年和人民两大特点。鲁迅诞辰一百周年,巴金用血与泪的文字写下悼文《怀念鲁迅先生》。鲁迅的圣火照耀现代作家宝库,光亮着中国人民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3.
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八一年新版《鲁迅全集》中有关巴金的两条注释有误,兹列出并辩正。 1、全集第六卷第539页注③:巴金 原名李芾甘,四川成都人,作家、翻译家。著有长篇小说《家》、《春》、《秋》等。 2、全集第十五卷第363页巴金条: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巴金,一九○四年生,四川成都人,作家。一九三四年八月起与鲁迅交往。同年十月间往日本,文学社为他饯行  相似文献   

4.
民主革命时期,巴金以他的封建家庭系列小说驰誉文坛.这位辛勤耕耘的作家,几十年写过许多小说散文,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一直是世人公认的代表作.巴金在他所熟悉的题材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感情,喊出了整整一代青年的反封建的呼声.在《激流》完稿以后,隔了十年之久,他又写下了《憩园》,这个中篇在某种意义上可说是《激流》的姐妹篇,不那么为世人熟知,但却别具一格,独呈风采.《憩园》基本上由两个互相平行的故事组成,通过书中人物作家老黎的见闻经历把它们联结贯串起来.这种组接方式,反映了巴金的创作意图:他不准备在一个中篇的有限篇幅内,原原本本地描叙某个封建家庭兴衰盛败的历史,那是象《激流》三部曲之类的  相似文献   

5.
《张说之文集》载有《赠崔二安平公乐世词》一首、《十五日夜御前口号踏歌词》二首、《苏摩遮》五首、《破阵乐词》二首、《舞马词》六首、《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三首,合共六调十九首,都是齐言的六言、六言八句、七绝、七律、七言十长调等声诗歌词,多记录歌舞实况。除《乐世》一阕乃大曲摘遍,属小曲外,其他《苏摩遮》五遍,《舞马》六遍及三遍,《踏歌》《破阵乐》各二遍,有些还附有《臆岁乐》《圣代声平乐》《四海和平乐》等的和声结构,可以视作完整的大曲歌辞,配合乐舞演出,场面盛大,多达百人以上,且皆属盛唐著名的曲调。这批作品后人或认作词调,或不认作词调,倘依沈佺期《回波乐》、李白《清平调》等以声诗入词之例,那么张说的十九首作品自然可以认作词调,而张说可能更是唐代最早出现的第二位词人。张说词除记录唐代乐曲及歌辞实况外,描述歌舞场面,精彩生动,同时反映公侯生活、帝室风光、民殷物阜、四夷来服,诗家所谓盛唐气象,约略可见。  相似文献   

6.
在塑造女性美的作家中,巴金是个具有独特成就的作家.从《激流三部曲》到《寒夜》,他为我们塑造了众多的新女性的群象.笔者在这里,仅对《寒夜》里的知识女性形象的艺术美,作一些探讨,以求教于读者.如果说巴金在《激流三部曲》中塑造的新女性琴,是他将中国知识女性传统的美和时代的美融为一体,使她以自己的斗争,和青春的活力,从黑夜走向了光明.为新女性的个性解放,唱出了一曲动人心弦的赞歌,那么他在《寒夜》里,则是以深沉而热情的笔致,描写了新女性曾树生追求个性解放的坎坷遭际,唱出了一曲悲哀凄切的挽歌.从美学价值来说,曾树生是巴金塑造的青年女性群象中,最具有独特美的女性形象.她标志着巴金的创作,在探索女性美的艺术领域中,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相似文献   

7.
杜甫白话七律的变革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甫白话七律的出现,主要是针对盛唐七律高华典丽风格的变革与发展。首先以日常生活为题材,采用白话语料与民歌句式;其次在华州正式拉开了白话七律的序幕,成都草堂七律进入了对田园生活的叙写;复次草堂、夔州七律大量口语虚词的运用起了重要作用,使白话七律趋于精熟。这虽然不是杜甫七律的主体风格,但平添了一种陌生的新面貌,对中晚唐与宋代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巴金《随想录》揭示了作家在非常岁月里的心路历程,从中引发对知识分子立场问题的思考。巴金在"文革"前期陷入盲从、丧失自我立场,需从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传统中寻找根源。通过写作《随想录》,巴金努力挽救知识分子奴化形象,维护自我独立人格;《随想录》体现了作家进行自我剖析与自我忏悔的艰难性,在建立中国知识分子自我意识与独立人格的路途上,巴金以写作《随想录》迈出了勇敢的一步。  相似文献   

9.
巴金的《寒夜》与曹禺的《北京人》都较多地出现了老鼠的意象,它们在这两部同时期的作品中出现,却有着许多不同之处,分别表现为作用、情感和象征等方面,亦可从中探讨出巴金与曹禺这两位作家创作风格的差异及原因。  相似文献   

10.
巴金的《家》是以反封建传统的主题赢得几代青年读者的。作家创作这部小说时,还是一位刚刚从一个封建大家庭中挣脱出来的青年,他满腔热血沸腾,“矛头就针对父母包办婚姻、干涉子女自由等等封建流毒”大声疾呼,回顾旧家,只觉得“门开着,好象一只怪兽的大口。  相似文献   

11.
巴金以文学创作的实绩知名于世。他的不朽 ,首先是他为中国文坛奉献出《家》、《春》、《秋》等等一系列震撼中国现当代几代读者人心的史诗般的巨著。同时 ,巴金本人又是一个善于进行理性反思和总结的作家 ,他在文学作品出版之时或者之后 ,一般都有谈论作品创作的理性文字公诸于世。巴金的美学思想在晚年臻于成熟和深刻 ,其中有不少专门命题和问题值得认真研究。本文主要对巴金的“我不是文学家”和“说真话”这两个非常著名的命题 ,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2.
学芝  春雨 《山西老年》2012,(4):29-30
马识途,我国当代革命家,著名作家,书法家。2011年11月25日,电影《让子弹飞》的原著作家、98岁的马识途在北京参加第八届中国作家协会代表大会之际,做客中央电视台,谈起当前文坛现状,思维清晰,他那种"年轻"的状态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3.
1 吴梅村的诗作中有两首吟咏的都是吴昌时,而且作于同时,一首名《鸳湖曲》,一首名《鸳湖感旧》。鸳湖,亦名南湖,在浙江嘉兴。吴昌时的竹亭湖墅就建在此湖之畔,故梅村诗以鸳湖为题。以上两首诗,《鸳湖曲》是歌行,重在叙事,《鸳湖感旧》是七律,意在抒情。其中,《鸳湖曲》更著名,富赡精工的语言,绮丽浓艳的色泽,圆流转走的韵律,哀怨怅惘的情调,使得它足以和《圆圆曲》媲美,同样成为“梅村体”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14.
我们应该意识到,写作是什么。它是一种艺术创作,它含着虚构性乃至作家的臆想。以巴金的作品对比现实生活,我们发现他的写作中存在着对理想自我的乌托邦幻念。巴金早期和晚年靠坚强意志支撑着的写作生活和作品中的宏大誓愿,多多少少都会在现实中趋于瓦解。首先是巴金《激流三部曲》中觉慧精神与党新性格所代表的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如我们在《家》中所感受的那样,巴金体现在作品中的认识既有时代的深刻处,又是以其年轻难以真正体察现实人生的全部含义作为代价的。巴金在1957年7月《谈〈家〉》中说:“然而幼稚和大胆救了我。在这一…  相似文献   

15.
1935年,在叶圣陶主编的《中学生》“地方印象”专栏,马识途以对故乡风物的回忆散文《万县》参加征文活动并获奖。1938年,首次使用“马识途”的名字在《新华日报》发表报告文学《武汉第一次空战》,并于同年入党,这三件事似乎已喻示着马识途今后人生的基本运行...  相似文献   

16.
教学简讯     
1986年3月14日下午,文学院中文系84级部分同学,结合《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教学,就巴金的思想发展、文学创作及其与外来思潮的关系,在任课教师的带领下,访问了我国著名的比较文学专家、现代文学教学科研的老前辈、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贾植芳教授,贾先生的助手、年轻的巴金研究学者陈思和同志也在座。通过两个多小时的座谈,同学们反映,不仅提高了对巴金创作的认识,开阔了学识视野,  相似文献   

17.
《南都学坛》2017,(1):48-56
杜甫七律的声律体制是:1.确立四种正格律句和三种变格律句,其首创丁卯句法对后世影响深远;2.正体七律(全诗由正格律句或由正格律句加变格律句构成,且粘对无误)共计117首,占总数(151首)的77%;3.拗体七律34首,有四种类型:局部失粘、首联或首句非律句、对仗使用非律句、全诗多用拗句仅保留中间两联词性相对,皆事出有因;4.失律度为23%,低于初唐的39%,盛唐的27%,为七律声律定型于大历时期起到重要作用;5.使用四种平仄格式,主次合度。其韵律体制是:1.严格依照《唐韵》押韵,仅有1首出韵;2.限押平声韵;3.以首句入韵为主要格式,共115首,占总数的76%;4.使用韵部覆盖面大,而以使用宽韵为主,亦有所偏好。其对仗体制是:1.对仗规则严密,杜绝一联中重复用字;2.对仗数量超出额度;3.对仗种类多样,追求工整,最先将"狭义当句对"引入七律。  相似文献   

18.
《红楼梦》家族自叙传对现代文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个人经历为隐线,以家族生活为背景,从而拓展出人生与社会的画面,是《红楼梦》“自叙传”写作模式的重要特征,这一特征为现代作家所继承与发展。巴金的《家》是典型的以大家庭为题材的“自叙小说”;曹禺写《雷雨》,不仅受自己最熟悉的生活环境影响,也深受《红楼梦》等古典文学作品的影响;张爱玲是《红楼梦》迷,《金锁记》折射出《红楼梦》对张爱玲的影响是在心灵深处,而不在简单的笔法描摹。巴金、曹禺、张爱玲等一批现代作家,凭借“第二自我”披露出自我情感的隐秘,并以多元的人物性格折射出家族衰败的必然命运,从而带有《红楼梦》影响的自叙家族史话痕迹。  相似文献   

19.
一九五八年七月一日,毛泽东主席写下了七 律《送瘟神二首》,并在诗前加了一段十分感人的前言:“读 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病,浮想联翩, 夜不能寐。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 毛泽东主席为何格外关心余江县血吸虫病的问 题,又如何为该县消灭了血吸虫病欣喜得“夜不能寐, 欣然命笔”呢?笔者采访了原卫生部副部长徐运北同 志,得知七律《送瘟神二首》诞生的原委。  相似文献   

20.
蒙古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在长期的生活斗争中,创造了自己灿烂的民族文化。蒙古舞,是我国文艺百花园中的一朵鲜花,它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据文献记载,在古代蒙古人的生活里,不论是举行部落庆典,缔结联盟,还是班师出征,两军对垒,都离不开舞蹈和音乐。解放前,在蒙古族聚居的农村和牧区,一直流行着《安代舞》、《筷子舞》、《祭马舞》、《倒喇舞》、《打草舞》等。解放后,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又创作出许多优秀的蒙古族舞蹈作品,如在第五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鄂尔多斯舞》曾获金质奖章;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挤奶员》舞荣获铜质奖章;第八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盅碗舞》荣获金质奖章。不仅受到各族人民的喜爱、而且在中外文化交流上做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