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4年全国银行业监管会议,强调全面深化金融改革,重点将放在深化推进银行业开放,切实防范和深化金融风险隐患,努力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完善银行业治理体系,试办由纯民资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切实做好试点制度设计,强调发起人资质条件,实行有限牌照,坚持审慎监管标准,订立风险处置制度安排。本文研究目前已经通过国家工商总局预核名称的70余家拟成立民营银行发起人主体,探讨私有制产权、存款人保险制、法人公司治理、委托代理制、职业契约制、社会责任在民营银行的应用,以及"三会一层"在权  相似文献   

2.
香港金融管理局银行监管体系研究及经验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香港金融管理局的监管政策为重点考察对象,以香港金融管理局的《监管政策手册》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总结了香港银行业积极主动灵活的监管方式、循环式的监管程序和科学缜密的监管方法这三个优势后,针对内地银行业的现状,从监管透明度、监管方式的积极与互动以及与国际接轨这三个角度,指出内地银行业监管存在的差距并给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扩展成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其影响深远,这就暴露出金融监管的一系列问题。我国在金融危机发生过程中也受到了波及,因此,完善我国银行业监管,防止监管不力造成的金融危机就变得尤为重要。为了更加深入了解银行业监管的作用,完善银行监管机制,本文以金融危机作为背景,分析我国银行业当前监管中的漏洞,并提出改革银行业监管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我国经济不断深化发展的同时银行业风险在不断增加,有的还出现了违法行为,从而导致银行业金融风险堆积,更有些银行已经退出了市场。2015年出台及正式实施的存款保险制度使银行业风险监管、预警、定价和处置机制逐步完善。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问题银行市场退出机制的比较,对存款保险制度下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的分析,提出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监管的一些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表明,不同金融领域的改革对城市化的影响存在差异。放松利率管制,降低银行业进入壁垒,加快银行业私有化和发展资本市场对城市化具有正向影响;加强银行业监管对城市化具有负向影响;降低信贷控制和法定准备金要求,放松资本账户管制对城市化不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我国银行业在金融业中一直占最大比重,银行业在经济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旦银行业出现危机,必将对经济的整体运行产生巨大的冲击。银行监管对于一国经济的稳定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通过加强银行监管来控制和化解我国银行业存在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正> 国际巴塞尔协议是80年代以来,加强国际金融统一监管的一个划时代文件,对于指导和监督银行业在日益不稳定的金融环境下进行公平竞争和安全经营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我国银行业正处于与国际金融渐趋接轨阶段,因此,引入巴塞尔协议已成为历史的必然。 一、巴塞尔协议的主要内容及其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我国银行业的监管无论是从范围上还是在导向上都经历了重大而深刻的变革,而贯穿于这一系列变革始终的情绪是"金融业全面开放之后银行业对银行监管力量的挑战的忧虑"。因此加强银行业的监管就有  相似文献   

9.
我国银行监管如何有效发挥监管效能,防范金融风险,提高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是当前我国银行监管当局的首要课题。新加坡在金融自由化的过程中,金融管理局(MAS)形成了一套高效的银行监管制度。在我国银行业加速开放的今天,研究新加坡的银行监管经验无疑可为我国目前的银行监管体制改革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分析了我国银行业是否存在基于规避监管动机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并探究了其与应计盈余管理手段的替代性。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业存在基于规避监管的动机,针对满足资本充足率的要求,进行整体真实盈余管理的现象;并且真实盈余管理与应计盈余管理,存在着相互替代关系。对后续银行监管者在政策制定和监管实施方面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王国刚 《管理世界》2019,35(7):15-25
新中国70年的历史中,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时期: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银行体系探索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银行体系时期、构建中国现代银行体系时期。70年间,尽管历经磨难曲折,但中国银行业不忘初心、风雨兼程,既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己任,有效支持了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又积极推进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体系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给发展中国家的银行业改革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中国银行业70年的发展经验主要有5个方面: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第一要务,坚持符合国情的银行业发展模式,坚持发挥国有银行的功能,坚持稳步推进金融创新,坚持依法严格监管。  相似文献   

12.
朱贺 《经营管理者》2012,(9):145-146
面对目前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经营风险、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及监管要求,为保持较好的竞争力和工作效力、避免本位至上等大企业病成为制约企业健康发展的障碍,许多组织和机构适时提出了"开展整顿机关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水平"的要求;2012年初,中国银监会下发了《关于整治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规范经营的通知》,要求在银行业系统全面开展"不规范经营"专项治理工作。本文就当前形势下如何做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服务做一简要探讨,不到之处,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3.
不断进步的信息网络技术与不断获得创新的金融相结合就产生了网络银行。对于银行业的发展以及创新来说,网络银行的出现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虽然网络银行给银行业带来了很多好处,但同时也给银行业带来了一定的风险。这些风险除了会对银行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还会给金融业中的监督管理体系带来巨大的挑战。对于网络银行的监管已经不能继续用以往针对传统银行的监管体制和制度了,所以,必须要建设能够与网络银行相适应的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4.
王煦 《经营管理者》2013,(19):48-48
现如今金融监管成为了各国金融当局稳定金融体系、促进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之一。在中国加入WTO以后,银行业作为我国金融业的主要机构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与此同时,我国银行业的竞争理念和格局正在变化,境内外金融市场间的相关性也在加大,金融交易更加复杂。因此,提高监管有效性是当前银行业监督管理面临的主要任务。本文系统性地归纳和整理了前人对于银行监管效率及相关问题研究的文献,从银行监管的有效性理论方面进行阐述,并尝试性的找出了影响银行监管有效性的因素及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工商工作要坚持监管与发展、监管与服务、监管与维权、监管与执法的统一。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也是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坚持把履行市场监管职能与促进发展、服务大局、消费维权、依法行政有机结合起来,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着力点,也是工作目标和基本职责,是新形势、新任务对工商系统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6.
根据我国加入WTO时的承诺,2006年末我国已实现银行业的全面开放。伴随着国际金融一体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建立健全我国银行业监管的法律体系显得尤为重要,事关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和经济稳定。本文拟从我国银行监管法制存在的现状和问题入手,通过分析我国在银行监管方面的不足及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对我国银行监管法律制度完善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为建立完全竞争的金融市场搭建了国际化的制度平台。有助于银行业走国际化道路,提高银行业管理水平。但在具体实施过程当中,在金融资产风险管理;贷款利率管理;计算金融资产减值所采用的估值技术和计量模型;系统改造存在的高风险、高成本;新会计准则与税务政策的衔接;新准则与监管口径的差异;从业人员素质等方面存在着尚待解决的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18.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国际银行业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塞尔协议的阶段性成果既是一定时期内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经验教训的总结,也代表着银行业监管原则的发展趋势,成为许多国际性银行遵守的共同原则和国际银行监管框架与风险管理原则发展与演变的重要标志。作者以2003年4月公布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第三次征求意见稿为代表的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监管原则为分析框架,研究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下国际银行业的不同影响和反应,并针对中国银行业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局的正确领导下,宜昌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为核心价值,坚持"抓监管、保安全,强服务、促发展",认真履行监管职责,提高队伍素质,转变行业作风,稳步推进全国最佳食品安全放心城市建设。我局先后被表彰为"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先进单位"、"宜昌市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三万工作先进单位",2013年再次荣获"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称号,群众食品药品安全满意率全  相似文献   

20.
银行业是服务企业的主力军,企业也是银行业发展的基础,两者的关系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此,商事登记改革与银行业的发展血脉相联,休戚相关。通过这次改革,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性转变,监管模式由以罚代管向信用监管转变,减少了对经济的直接干预,刺激了市场活力和中小企业创业激情,给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文通过对深圳市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三大法宝”商事主体经营异常名录、年度报告制度、信用信息平台的介绍,结合银行信贷业务实际研究“三大法宝”对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