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首姝嫚 《社会工作》2011,(11):26-26
一 灾害救助是为了使陷入困境的灾民获得衣食住行、医疗等方面的基本生活保障,同时使灾区社会发展尽快恢复正常化、秩序化的一项重要制度。我国现有的灾害救助工作体系已经比较成熟,但仍有一些方面有待于改进。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灾害救助主体包括政府、社会团体以及个人,为了更好地发挥合力,要加强三者之间联系,建立横向的灾害救助体系;此外,需要引入专业社会工作方法,在纵向上建立以提高个人自助能力为基础的救助网络,以形成立体化式的救灾网络。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灾害救助主体包括政府、社会团体以及个人,为了更好地发挥合力,要加强三者之间联系,建立横向的灾害救助体系;此外,需要引入专业社会工作方法,在纵向上建立以提高个人自助能力为基础的救助网络,以形成立体化式的救灾网络。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已经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对刑事被害人实施社会救助。但存在的问题是:在治疗费用、生活照顾和心理救助方面考虑不够。完善刑事被害人社会救助制度的基本思路是:在医疗保险制度中明确规定,刑事被害人也属于医疗保险的保障范围;建立刑事被害人生活照顾制度;建立刑事被害人心理救助制度。  相似文献   

5.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灾害救助制度、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农村特困户救助制度和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制度已在全国颁布与实施;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法律援助等专项救助制度也在全国得到大力推进;社会救助单项制度亦在不断健全与完善,相互之间也越来越衔接与配套,这些都标志着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已步入了制度体系建设的新阶段,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6.
虱外灾害社会救助制度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给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分析中国社会救助制度存在的问题,总结并借鉴国外社会救助制度的成功经验,对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灾害社会救助制度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到6月下旬,湖北省宜城市的十大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已经全部建立并付诸实施。3.2万城乡弱势群体分别从政府编织的社会救济、灾害救助、社会援助“三位一体”的救助网络中得到周密呵护,在全省县(市)域率先实现了老有所养、田有所帮、居有新房、病有所医,学有所成,经验被省民政厅推广。  相似文献   

8.
2003年8月救助管理制度颁布实施以来,在扶危济困、应急救助、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农村社会救助现状及贫困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明霞 《社科纵横》2007,22(5):18-20
本文从甘肃整体以及数个市县为基本数据采集单位,对甘肃农村社会救助现状进行全面的论证和分析,发现甘肃实施的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特困救助、医疗救助、灾害救助、教育救助、法律援助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救助政策,对保障农村鳏寡孤独的生活、赈贫济穷、稳定社会秩序、保护生产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分析了致贫原因,以便对制定完善的农村救助体系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0.
"十一五"期间,被称为经济发展的"减震器"和解决贫困问题的"最后一道安全网"的社会救助制度在山西省得以逐渐完善,社会救助水平不断提高,但终因社会救助缺乏统一的救助法规、现有政策法规出自不同部门、社会救助工作的具体实施多重部门操作等原因,目前社会救助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不到位的地方。本文立足于山西省社会救助现状,针对目前山西省社会救助立法、实施现状和存在问题,对建立山西省新型社会救助法律制度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1.
2005年以来,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区建立以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为基础,以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司法援助等专项救助为补充,以慈善救助、礼会互助为配套的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有效地保障了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发展。但是,当时的社会救助工作大多呈现救助手段单一、救助内容单一、救助形式单一,一般都停留在向困难人群发放金钱和物质救助上,没有考虑不同救助对象之间的特殊需要。  相似文献   

12.
内地灾害救助的发展及与港、澳的比较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地的灾害救助从灾害管理到灾害的统计、核定、评估,应急预案和响应,从生活救助到恢复重建,从资金物资储备到捐赠,已经形成了较具规模的主体框架,并在救灾实践中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当然也存在着一些局限。香港、澳门的灾害救助有着各自的特色,香港基金式管理方式和澳门部门联动与灾民中心,为内地灾害救助体系的发展提供了很多思考。  相似文献   

13.
韩作珍 《社科纵横》2007,22(5):21-22
建立新型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是甘肃省当前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应从政府救济和社会救助两个方面入手,构筑包含生存权益保障系统、生活支撑保障系统、突发应急保障系统、时令解困保障系统、特殊补充保障系统与外部环境保障系统六个方面完整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框架,并提出了建立健全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的制度环境和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鞍山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坚持传统救助管理模式的基础上,立足现实与长远,把救助工作的触角延伸到社会各个角落,从十个方面创新了救助管理工作,有效地拓展了救助服务范围,初步探索出一条由民政、公安、卫生、财政等多部门联动的社会化救助管理机制,使救助管理工作的一些难点、盲点问题得到有效破解。  相似文献   

15.
我国经济与社会开始全面进入后转型期,贫困呈现出新的特点。转型期构建的社会救助体系需要加以完善。社会工作在社会救助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但是其边缘化地位限制了其作用的发挥。积极推动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既能够使社会工作得到发展和社会认同,更重要的是为后转型期应对贫困问题提供了积极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对中国新农村建设中社会救助体系框架与对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明霞 《社科纵横》2007,22(11):34-36
社会救助是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农村社会救助的内涵、框架、特点进行了深入具体的探讨,并对构建新型农村社会救助体系进行了大胆设想,以便能够促进农村社会救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救助管理办法》“是专门为陷入困境的公民提供临时性的、最基本生活保障的一项制度安排,是要维护遭遇身无分文、举目无亲、走投无路之难的公民的生存权利和人格尊严,使其免于饥寒交迫,流落街头”。由此可见,《救助管理办法》是要解决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在丧失自救、他救能力时,顾全体面和人格尊严,避免流落街头问题的。它包含了五个方面的要素:一是受助对象遇到无力摆脱的生存危机,行将出现或  相似文献   

18.
李学举部长曾在全国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建立社会救助体系,实质是一种社会救济的长效机制,解决的是困难群众天天困难的问题,使解决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有制度保证。应该遵循“单项突破,系统完善,点上突破,面上扩展”的思路,使各单项社会救助制度互通,互联、互补,构成一个有机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9.
一场50年一遇的雪灾,给咸宁市工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咸宁市民政部门面对恶劣天气,市、县、乡三级启动灾害应急救助预案,动员社会力量,与雪灾抗争,经受了大雪的考验。目前,全市灾后重建已全面启动,灾区人心安定,社会稳定。在经受大雪考验的同时,救助领域在抗灾应急方面的一些隐患也暴露出来,值得深入反思:  相似文献   

20.
灾害救助中中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互动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求是学刊》2017,(5):67-75
当前,我国救灾领域的社会资源控制主体日益多元化,特别是在汶川地震以后以非营利组织为主体的社会力量在灾害救助全过程中呈现出持续性深度参与的态势。但是,由于我国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对于非营利组织参与灾害救助缺乏系统的制度规定,自发无序、救灾效果不明显等问题逐渐显现。因此,以汶川地震以后芦山地震、岷漳地震、鲁甸地震三次重大自然灾害中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互动为典型案例,根据当地社会组织的发育情况和政府部门的协调能力,探讨和总结出群团组织协调模式、半官方NGO协调模式、民政部门协调模式三种互动模式。在此基础上,逐步探索出针对灾害救助中各阶段的不同特点,使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之间形成深度良性互动,进而能够充分激发社会资本活力的差异化立体灾害救助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