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十大关系     
最近几个月,中央政治局听了中央工业、农业、运输业、商业、财政等三十四个部门的工作汇报,从中看到一些有关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问题。综合起来,一共有十个问题,也就是十大关系。提出这十个问题,都是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围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过去为了结束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为了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我们就实行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方针。现在为了进行社会  相似文献   

2.
论十大关系     
最近几个月,中央政治局听了中央工业、农业、运输业、商业、财政等三十四个部门的工作汇报,从中看到一些有关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问题。综合起来,一共有十个问题,也就是十大关系。  相似文献   

3.
论十大关系     
最近几个月,中央政治局听了中央工业、农业、运输业、商业、财政等三十四个部门的工作汇报,从中看到一些有关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问题。综合起来,一共有十个问题,也就是十大关系。 提出这十个问题,都是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过去  相似文献   

4.
论十大关系     
最近几个月,中央政治局听了中央工业、农业、运输业、商业、财政等三十四个部门的工作汇报,从中看到一些有关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问题。综合起来,一共有十个问题,也就是十大关系。 提出这十个问题,都是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过去为了结束帝国主义、封  相似文献   

5.
论十大关系     
最近几个月,中央政治局听了中央工业、农业、运输业、商业、财政等三十四个部门的工作汇报,从中看到一些有关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问题。综合起来,一共有十个问题,也就是十大关系。提出这十个问题,都是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过去为了结束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为了人民  相似文献   

6.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这一重大战略决策的过程中 ,必须涉及十个方面的重大关系 ,即西部大开发与东部继续发展的关系 ,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 ,内因与外因的关系 ,局部与全局的关系 ,现有人才与外来人才的关系 ,“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的关系 ,劳动密集型企业与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关系 ,既得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人力资源开发与自然资源开发的关系 ,以及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关系。正确处理这些关系 ,才能圆满实现西部大开发的宏伟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7.
这篇学习《论十大关系》的参考材料,由我校政经系、哲学系、历史系和马列主义教研室部分同志写出初稿,经我省第四次理论讨论会讨论修改,本刊现刊载此征求意见稿,供参阅。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校教育的改革,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但在深化改革中,也要注意处理好一些问题和几个关系,即1、教育体制改革和教学改革的关系;2、高等教育改革与市场的关系;3、发展、效益与质量的关系;4、教学、科研和校产的关系;5、基础课改革与专业课改革的关系;6、联合办学各方的关系;7、物质利益与精神支柱的关系;8、学校和二级单位(系、部)的关系;9、收入分配中,教学人员、行管人员和后勤人员三者的关系;10、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与教育教学改革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和谐发展,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历史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新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经济发展条件下,用系统思想和全新理念指导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和跨越式发展,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周期性长,任务艰巨。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需要正确处理各种关系,以保证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等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由毛泽东概括出来的经典著作。陈云作为第一代和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主要成员,对毛泽东十大关系思想的形成、丰富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论新时期的“十大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协调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关键是确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改革观与稳定观。正确处理增长速度与发展方式的关系,关键是确立好字当头、好字优先的经济发展方针。城乡关系要尽快实现从四元结构向一元结构转变,解放农民、服务农民、投资农民、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善待农民。地区之间的关系,要更关注人类发展水平趋同,更关注按照自然承载能力进行开发。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要两条腿走路,把改善民生作为政府的最大政绩。人与自然关系要和谐相处,实行绿色发展战略,建设绿色中国,实现绿色现代化。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两者各得其所、两手都要硬,相互紧握、相互促进。中央与地方关系要克服两个不对称性、发挥两个积极性,形成中央决策、部门指导、省级政府负总责、地市级和县市级政府实施的分工合作体系和激励相容机制。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要促进文化建设的大发展、大开放、大繁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转变,中国将成为新兴的第二强国,需要调整定位,从配置国内资源转变为配置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总之,我们一定要把一切积极因素与和谐因素调动起来,统筹和兼顾各种重大关系,为实现2020年富民强国目标,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世界强国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2.
論十大关系     
最近几个月,中央政治局听了中央工业、农业、运输业、商业、财政等三十四个部门的工作汇报,从中看到一些有关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问题。综合起来,一共有十个问题,也就是十大关系。提出这十个问题,都是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过去为了结束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为了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我们就实行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方针。现在为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同样也实行这个方针。但是,我们工作中间还有些问题需要谈一谈。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  相似文献   

13.
运用教育学的理论,认真研究江西农业大学在改革发展中出现的十个问题,开拓、创新,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高度提出正确处理这些问题的十大关系.  相似文献   

14.
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社会生产按产品的最终用途划分,可以分为生产资料的生产即第一部类和消费资料的生产即第二部类这两大部类。第一部类的产品用于生产的消费,第二部类的产品用于个人的消费。我们通常所说的重工业基本上是属于第一部类,轻工业和农业基本上是属于第二部类。在扩大再生产的条件下,从两大部类之间的对比关系来看,存在着生产资料的生产比消费资料的生产增长得更快的客观规律。这是因为社会扩大再生产的进行,一般总是伴随着技术的进步,而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由此所引起的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15.
一、历史背景《论十大关系》是伟大领袖毛主席一九五六年四月二十五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当时,我国基本上完成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但是,它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除了生产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一九五六年四月二十五日,毛泽东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论十大关系》。当时,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国内的主要矛盾由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转化为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任务提上了日程。这篇讲话以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为鉴戒,总结了我国经验,在理论上提出了如何根据我国情况进  相似文献   

17.
《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篇经典著作,其中的许多深刻思想和正确原则对实践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后来由于种种复杂原因,其正确的思想理论并没能够成为全党牢固的共识。而在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论十大关系》重新发出其真理的光芒,彰显出其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8.
《论十大关系》中的和谐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同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著作.文章所论述的十大关系大致划分为经济关系的和谐、政治关系的和谐、民族关系的和谐、国际关系的和谐等思想.这些不仅是我们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之义,而且对我们如何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是一篇重要的经济哲学著作。《论十大关系》所遵循的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以及运用矛盾规律、矛盾分析方法解决经济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的思维方法、工作方法,等等,对于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经济利益是经济关系的核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至少有十大利益关系。一,中央与地方的经济利益关系;二,国家、企业和个人的经济利益关系;三,地区与地区的经济利益关系;四,工农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五,行业与行业的经济利益关系;六,企业与企业的经济利益关系;七,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八,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经济利益关系;九,要素与要素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十,国内与国外的经济利益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经济利益关系,对于加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调整各种经济关系,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