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婴婷  冯舒明 《社区》2012,(18):24-24
今年初,上海浦东新区妇联家庭志愿者协会发起了“关爱独居老人陪聊服务”,通过社区内“小老人”关爱“老老人”,定时上门陪老人聊聊天,和老人一起回忆美好的往事,给独居老人以精神上的慰藉。  相似文献   

2.
浙江嘉善的志愿者按照一周一看望,半月一聊天,一月一清洁,一季度一评比的方式,给结对的独居老人家庭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和帮助今年初,上海浦东新区妇联家庭志愿者协会发起了"关爱独居老人陪聊服务",通过社区内"小老人"关爱"老老人",定时上门陪老人聊聊天,和老人一起回忆美好的往事,给独居老人以精神上的慰藉。  相似文献   

3.
我国城市地区的空巢老年群体占有较大的比重,作为社会中的特殊群体,他们面临更多的问题和需求,精神慰藉需求便是其中之一。空巢老人在精神和情绪上一旦陷入困境,便会长期陷入消极落寂的状态,这些会影响其身心健康和晚年生活质量。本文聚焦空巢老人精神慰藉问题的研究,以郑州市万福社区为研究对象,发现城市社区中空巢老人面临着人际交往、情感支持、文化娱乐、自我实现等精神慰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帮助空巢老人疏导消极情绪、缓解孤独感,使案主能够安享晚年生活,同时为改善城市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居家养老     
《社区》2014,(6):28-29
都说“远亲不如近邻”,独居老人作为一个特殊人群,他们的“近邻”——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知道辖区独居老人的情况吗?作为邻居,你知道旁边有独居老人居住吗?作为子女,你把家中老人的情况告诉过邻居、社区或物业公司吗?据笔者调查发现,以上种种情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5.
居家养老社区支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夏莹 《社区》2002,(23):53-54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中老年人口高龄化迅速发展,“空巢家庭”和独居老人的比重逐步上升,在东方传统文化的影响下,老年人希望居家养老,安度晚年,这是推进社区建设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认为:建立和完善居家养老的社区支持体系,势在必行。[背景资料]根据第3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老龄问题维也纳国际行动计划》中明确指出:“社会服务应以社区为基础,并为老年人提供范围广泛的预防性,补救性和发展方面的服务,以便使老人能够在自己家里和他们的社区里尽可能过独立生活,继续成为参加经济活动的有用公民。同时“应加强、努力发展家庭照料,以提供…  相似文献   

6.
日前,浙江省龙泉市龙渊街道贤良社区90岁的独居老人陈小霞到龙渊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向负责人徐志敏送上了“真诚服务暖人心,精心呵护似亲人”的锦旗,这是对龙泉市龙渊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致力创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充分肯定。据介绍,陈小霞老人独居在北河街上的一所老房子内,6月10日,徐志敏带着工作人员在陈小霞老人的房内姨了“专门”的电话,还送给她手机,送餐、家政服务和理发也是免费的,这些关怀让她感激不已。  相似文献   

7.
李树生 《社区》2002,(5):16-16
在新疆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社区服务中心,有一批负责咨询服务的工作人员,都是退休的老年社区志愿者。他们积几十年的知识服务于社会,坚持为人们提供法律、医疗保健、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人寿咨询和保险咨询服务,给沧桑的老人送来了春风,给孤独的心灵送来了慰藉,给困难的家庭送来了帮助。社区居民亲切地称他们是“活雷锋”、“贴心人”。蒲剑秋:“他人的快乐就是我最大的快乐”  相似文献   

8.
郑小莲  徐先春 《社区》2005,(18):28-28
现在的社区治安与计生工作较之以前更加丰富了,仅靠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往往无法捕捉到社区和楼道里发生的一些“动态情况”。担任这类排除安全隐患的综合管理工作,非楼道长莫属。楼道长一般是居住在本楼的退休居民,他们比较了解本楼道的一些“动态”情况,如张家的儿子结婚了;李家的女儿出嫁了;哪家的媳妇怀孕了;楼上哪家住的是孤寡老人;哪家是独居老人;同一楼道里的人都在哪儿上班;家庭情况怎么样;哪间房子是出租房,租房人的具体情况等等。上述这些情况中实际上就已包含  相似文献   

9.
周立  杨炳珑 《社区》2011,(13):20-20
“全区每个社区建立一个楼栋庭院自治理事会,志愿为楼栋庭院的居民服务,组织居民参加社区居委会开展的多项活动,并向社区居委会反映楼栋庭院居民的诉求和建议;每个街道分别建立3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为社区老人提供良好的养老服务……这些是我们东湖区点探索。”  相似文献   

10.
杨国良 《社区》2009,(4):24-25
“冷雪”、“冰块”、“大米”、“压道机”、“头发乱乱”、“卧薪尝胆”,这些活跃在沈阳市大东区莱茵河畔社区网络里的隐身人物,其实是社区里的热心居民。如今他们作为社区里的青年志愿者为邻居们提供了10多项义务服务,如维修电脑、卫生咨询、法律援助、理财讲座、美容美发等服务。  相似文献   

11.
筱筝 《社区》2013,(19):36-36
随着老龄化形势的日趋严峻,独居老人成了城市里不可忽视的群体,如何让独居老人吃上一顿营养丰富的热饭,是考量一个城市民生建设的标准。一些城市社区陆续开办起爱心餐厅,以解决老人吃饭问题,但是,不少社区在开办过程中都遇到了经营困难,如资金、人员等问题。江苏省扬州市不少社区的爱心餐厅也相继开张,探索破解经营困难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12.
莘雯 《社区》2010,(9):8-10
单亲家庭的孩子总会因失去一方关爱,而受到额外关注。而同样失去一方关爱的“单亲老人”。却没有那么幸运了。他们或丧偶,或分居,或远离子女,或身在异地。在生理衰退期,在精神寂寞时,能给予他们照顾与慰藉的,并无他人。长期独居使单亲老人倍感孤独,作为子女,除了一些金钱和有限的时间。还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呢?  相似文献   

13.
从社区照顾的理念出发,探讨了完善我国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建设问题。认为我国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建设应该以生活部分自理的半失能老年人为服务对象,以向这些老人提供生活照料、保健康复、精神慰藉服务为功能定位,依据街妙社区内的人口总数与老龄化程度综合确定建设规模,房屋建设内容应包括生活服务、保健康复、休闲娱乐和辅助用房等。  相似文献   

14.
《社区》2008,(10):22-23
2008年1月18日,在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江厦街道义工俱乐部表彰大会上,首个由全国劳模名字命名的服务品牌——“夏慧星文明车队”成为俱乐部的新成员,他们将为遇到急事难事且出行不便的高龄老人提供服务。至此,海曙区江厦街道全方位的助老服务网络形成。 近年来,江厦街道立足基层,关注民生,不断挖掘、整合辖区内各类人力服务资源,组建了江厦街道居家养老义工俱乐部,从老年人最关心、最需要的“医、食、住、行”出发,切实为老人提供周到、便捷、温馨的社区为老服务。截至目前,义工俱乐部已有近千名成员,他们被分成生活养护照料、医疗保健咨询、爱心帮扶援助、精神文化娱乐等4大块、共40个服务团队,在生活照料、帮困扶贫、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用爱心编织起了一张温馨服务网。  相似文献   

15.
社区呼唤民间组织的尽快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民巍 《社区》2003,(8):12-14
作为社区居民,如何安排我们在社区里的生活,我们是否能安于“老死不相往来”的生活状态。在衣食饱暖之后,在享有健康与社会保障的同时,更有人希望在精神领域获得安宁和快乐——究竟由谁来提供这些服务,造福居民、有益社会、有益社区?社区民间组织兴许能够在社区担负起这样的历史重任。为此,我刊报道一组浙江省宁波市社区民间组织培育活动的事例,借此抛砖引玉,和广大社区工作者共勉。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卢湾区老龄委制作了淮海中路、瑞金二路、五里桥、打浦桥等社区联网的“社区老龄之窗”,即机构动作、为老服务、信息平台、依法维权等四大板块,为广大社区老年人提供完善的服务。做到服务内容全方位,服务对象全覆盖,服务渠道全畅通,服务时间全天候。在区老龄委的统筹下,淮海中路、瑞金二路、五里桥、打浦桥等社区从实际出发,构筑了三张社区为老“服务网络”:第一张为老“服务网”,由居民区的块、组长、楼组长组成,对孤老、特困老人、独居老人、高龄老人实行“每日见面制”,至少每日去探望一次;第二张为老“团队服务网”,由老年协会组…  相似文献   

17.
葛美琴  于海燕 《社区》2014,(28):17-17
江苏无锡市北塘区双河社区是20世纪80年代建成的老社区,共有居民8050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2098人,占总人口数的260/00独居空巢老人485人,纯老家庭459户963人,是个老龄化程度较高的社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重,独居空巢老人的生活服务已逐步成为当前社区服务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18.
张君明 《社区》2008,(22):4-4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昱东街道荷花池社区出现了不少“邻里聊吧”,居民们在聊吧里经常聚在一起、读书读报、谈天说地、唱戏哼曲、交流理财经验等,每个聊吧都有精神关爱员,针对不同对象的兴趣爱好,开展精神慰藉和集中活动。社区出现“邻里聊吧”,这是可喜的和谐之音。  相似文献   

19.
郑拓疆 《社区》2012,(13):15-15
家政服务中的一些危险工作如爬高擦窗等服务项目,养老服务员不愿干;社会对养老服务员不尊重,她们宁可自寻家政公司,也不愿当政府购买服务的养老服务员;有些老人经常把额外服务强加到服务社服务员身上……招聘了200人,最后留下来的只有40人—— 两年前,我参观了上海闽行区某街道社区,了解了该街道的社区居家养老情况:街道有2.4万老人,推出“9075”养老模式,即90%居家养老、7%托老所养老、5%养老院养老。街道层面成立居家养老服务社,为60周岁以上,需生活照料的本区户籍老人服务,首先是对其中低保和低收入的老人、优抚对象服务,为社区孤老和对社会作出特殊贡献的老人提供帮助,经评估参加居家养老。助老服务员是从万人就业项目中招聘并经过一定培训的人员,  相似文献   

20.
臧龙海 《社区》2013,(4):17
2012年12月18日上午,辽宁省辽阳市白塔区跃进街道邮电新村社区会议室里,来自社区的20多位侨属聚集一堂,横幅上写着"辽阳市白塔区跃进街道邮电新村社区侨属一家亲成立大会"。会议不大,却引起了全市的强烈反响,因为这个小小的会议关注了一个社会问题,那就是社区里许多老年人因为儿女到国外去发展打拼、求学深造或者定居生活而成了空巢老夫妻、空巢独居老人。这些老人们因为年龄渐大身体趋弱,谁来关心他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