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文月娥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3):136-139
接受美学给翻译研究带来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译文读者接受之维。从接受美学来看,林译小说在晚清的成功主要归功于林纾古雅的文笔、合宜的翻译选材及其中国语境化的翻译方法,这使得译文不仅迎合了当时读者的期待视野,且提升了读者的期待视野。林纾翻译的成功也给当代翻译实践提供了借鉴:译者在翻译时,要站在译文读者的角度来考虑译文的"可接受性"和译文的"异质性",要根据读者期待视野与原文文本之间的审美距离来选择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
康凤英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4(5):24-26
鲁迅小说创作引域外小说的炬火,又融铸了中国白描写意的手法和意境追求,开创了中国现代白话小说创作的先河。他在用小说直接为现实社会人生服务的同时,又努力使艺术与功利均衡融合,展现了高层次的美学追求。他在小说的体式上不断创新,创造了简约精深而又意境深邃的现代小说的典范。其以艺术与功利均衡融合为美、以不断创新为美、以简约精深为美的艺术追求,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林译小说与中国文学的现代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岚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12):71-75
作为中西文学真正交流的开始,林译小说与中国文学现代性有着密切联系。在文学实践上,林译小说打开了中国人的世界文学视野,将小说纳入了正统文学观;林纾以其翻译实绩丰富了近代小说的类型;外国小说的叙事也引起了林纾对传统文学叙事功能的新理解,催生出中国现代小说的第一人称与日记体。 相似文献
4.
刘凤芹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2):66-70
按照接受美学的观点来看,文学作品的接受效果取决于读者的接受意识。在文学逐渐为读者疏离的今天,路遥小说之所以依然具有极大的艺术魅力,正是因为其既契合了读者的审美经验和文化心理,又以“召唤结构”超越了读者的期待视野。从接受美学角度探析路遥小说魅力所在,对我国当下文学的创作与接受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潘红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2(3):52-57,69
从文体学的视角,对英国作家司各特所著小说Ivanhoe以及林纾的译本《撒克逊劫后英雄略》的语言特点进行对勘,并将林译本的文体特征置于林纾所处的特定时代来进行观察,以林译小说的文体得失来揭示林译小说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6.
许娟莉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4(6):158-161
当代微型小说的发展已引起学界高度重视,主要侧重于作品的研究,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对其进行评价还不多见。读者不是一个被动的阅读者,而是能动的参与者,一篇微型小说没有读者接受只能算作文本,读者对文本的接受要通过三个层次来完成,期待视野,审美距离,召唤结构。在每一层次的接受中读者都有思想、情感、审美、创作的投入,只有这样,文本才能成为作品。从这个过程中也可看到微型小说的特色、优势和不足,从而,对作者的创作产生一定的互动影响。 相似文献
7.
通过考察林译小说在近代出现的社会、文化环境,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学变革、向西方文学学习等因素对林译小说出现的推动作用,并从林译小说与当时文学环境契合的角度分析其译文盛行的原因,说明文学的大环境对具体文学作品命运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林纾及林译小说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存在.林译小说在清末民初之所以能成为“畅销书”,除了外部的时代社会原因外,最关键的是他出色的译笔和极富林氏特色的“思想性误读”.林译小说中的“思想性误读”,根源于他的中西文学相通观及“中体西用”、“以中化西”的矛盾思想.因此,他的这种“思想性误读”,与其说是出于林纾营销策略的考虑,莫如说是其文化心理结构的自然显现. 相似文献
9.
小说文体有它独特的本质的规定性,但小说家在进行小说创作的时候往往偏离这种规定性,造成非文体化,而这正是小说文体审美张力的重要体现。小说家对于“第二视野”的描绘和20世纪影视艺术的发达是造成非文体化的主要原因。非文体化主要表现为小说的诗化和散文化、小说的戏剧化、小说的绘画化、小说的音乐化等,它拓展了小说的文体空间,而读者和批评者对非文体化小说进行接受和批评的观念亦要转变 相似文献
10.
对《红岩》的接受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云贵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44-48
长篇小说《红岩》有着丰富的审美质素,开阔的社会生活画面,传奇的审美趣味,革命者感人的精神品格以及精彩的革命语录等,这些合力促使这部小说成为了中国当代文学接受史上的奇迹。 相似文献
11.
陆国飞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4,31(4):23-27
晚清时期,林纾的小说翻译影响之大可谓空前。大量的小说翻译实践使林纾形成了特色鲜明、自成一体的翻译小说话语系统。当然,林译小说的话语系统不是单一的话语形式,而是一种多维的"话语"形式,其中林纾的序跋话语、译本书名话语和译文文本话语极富特色,是构成其话语系统的主要元素。 相似文献
12.
文如其人:林纾的侠义书写小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建新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1):32-35
译坛泰斗林纾不仅在他的"聊斋体"小说中刻画了为数不少的侠士,而且本人具有极其鲜明、可敬可佩的侠义风范.其人其文,无异于书写了晚清民国又一段"文如其人"的千古佳话. 相似文献
13.
从胡庚申提出的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角度系统地解读林纾的翻译特色。借用“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原理,就林纾对内对外的适应、选择进行介绍和阐释。就内而言,分析林纾如何在低级需要、高级需要和能力层面进行选择性适应;就外而言,重点讨论林纾如何适应翻译生态环境中的社会、时代需求和民众需求并选择翻译。以期对林纾的翻译有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试图为翻译评价提供一些新的有价值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张洁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101-103
林纾是我国晚清时期的翻译奇才,他的翻译作品典雅流畅,风行一时,因而他的翻译思想、翻译动机、接受环境、对原作的"误译"和"不忠"等都被深入研究和评价。他也因为对原作的"误译"和"不忠"而饱受争议。从翻译学文化操控派代表人物勒菲维尔的改写理论视角来看,林纾的"误译"和"不忠"往往是他刻意选择的结果,这实质上就是一种改写,是他在当时社会文化的操控下,对原作做出的赋予其二次生命的调整,即是林纾在中国当时社会意识形态、诗学观等因素影响下对西方文学所进行的改写。 相似文献
15.
副文本与翻译研究——以林译序跋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月娥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1):45-49
副文本理论关注处于正文本边缘的其他文本形式,也给翻译研究带来了新的视角。在翻译研究中,译序跋是呈现译作、译者及当时社会语境的最重要的副文本。《林琴南书话》是林纾翻译副文本的大汇集。通过对其中翻译副文本的统计分析,发现:林纾翻译副文本既有指向“书里边”的内容,完成对读者的作品导读;又有指向“书外边”的内容,折射出了当时历史语境下林纾的翻译目的功利性、翻译规范、文学比较观以及林纾翻译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6.
特定历史文化语境对严复与林纾翻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近代中国特定历史文化语境对严复和林纾两位伟大的翻译家翻译目的、原著选择、语言运用以及他们的翻译方法的影响。阐明了严复和林纾翻译的社会效应,即他们的译文对当时人们思想意识形态的更新,对社会的政治、经济的改革方向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反作用力。认为对译本的评论不可和这一译本产生的特定历史文化条件所决定的客观因素以及译者本人的主观意愿相分离。 相似文献
17.
18.
张胜璋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4(2):290-294
林纾的文体论是其古文论的重要部分,在某种意义上超越了之前及同时代的文体研究,直接承继《文心雕龙》的文体论传统。在风云变幻的20世纪之初,既有着对中国古典文体论的撷精取宏,又不乏顺应时变的更新迹象。在对古文体的分类释名,各类文体的创作方法,以及文体的风格和修辞,他都有着自己独有的理解和作法。 相似文献
19.
沈从文小说的审美品格在叙述特征、人物塑造及文体风格上,寻求内心安宁和精神平衡,以富有意味的形式来表现充满"微叹与沉默、色与香、爱和怨"的生命意象,在充满希望与绝望、坚定与犹疑、单纯与复杂等相互交织的生命审美意识中努力地记录着自我、民族乃至人类的"生命流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