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模糊数学中的辩证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糊数学中的辩证法谢坚持从模糊发展到精确,从心中无数到心中有数,这是人类认识过程中的普遍现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为了分析和处理模糊现象,突破精确数学的框架,创立了一门新兴数学──模糊数学。它实现了处理模糊性事物在数学方法上的一次重大突破。模糊数...  相似文献   

2.
本文仅就模糊数学的模糊认识功能谈谈个人之浅见。 (一) 模糊数学是研究和处理模糊性现象的数学。在这里,概念本身没有明确的含义,模糊概念就是指概念的外延没有明确的限定而使所反映的事物变得模糊不清的现象。模糊性的根源在于客观事物之间存在着中间环节或中介过渡,存在着亦此亦彼的融合现象。正确  相似文献   

3.
任何事物都有模糊性,模糊性是语言的本质特征之一.模糊语言现象广泛存在于人们的语言运用之中,然而研究却起步较晚.1965年美国科学家查德(L.A.Zadeh)提出"模糊集"理论,诱发有关模糊问题的新学科,如模糊逻辑、模糊数学、模糊语言学等.  相似文献   

4.
教师授课质量的评价是对教师的一项重要考核,同时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模糊性,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本文对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了介绍,应用模糊数学的原理和方法,建立了适合于评价教师授课质量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5.
语言的模糊性是人类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弥补语言模糊性的可译性缺陷的方法是语义模糊——具体化,指代模糊——原型化,结构模糊——语域化,时间模糊——精确化。  相似文献   

6.
基于模糊数学模型的房产投资决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产投资项目本身具有模糊性。科学的选择投资决策方案是决定一个项目成败的关键。从模糊数学的基本概念和模型入手,指出了利用模糊数学模型的可行性、科学性,给出了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一般形式、基本步骤,并利用模型分析给出最终投资决策并结合实例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人们对认识思维中的精确性非常重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形式逻辑学可以说就是对这种精确的逻辑思维规律的描述。然而,对认识思维中的模糊性却长期被忽视,甚至被做为贬意的理解。随着模糊数学和模糊信息论的出现,对模糊性的研究才开始被人们重视起来。实际上,认识思维中的模糊性比精确性更基本、更具有普遍性。模糊性和精确性二者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模糊性与精确性应属于唯物辩证法的基  相似文献   

8.
模糊数学是研究和处理模糊现象的一种数学理论和方法。在研究对象无法用经典数学予以精确的数量描述的情况下,模糊数学理论便显出其自身的优越性。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如何对员工进行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是完善企业管理体制、增强员工创新活力的重要手段。本文分析了科研院所的业绩特点和现有绩效考核方法的不足之处,基于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了绩效考核的模糊评价方法,并举例介绍了该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人们普遍相信语言具有精确性,而忽略了它的另一个属性——模糊性。模糊性是人类语言的本质属性,是指在对语言所指对象的分析过程中所发现的不确定性,表现在语音、语意、词汇等方面,其中最突出表现在词及其意义方面。模糊性表现在实际语言运用中就称之为模糊语言。模糊语言作为反映客观世界、表达人类思维结果的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普遍现象,广泛地出现和使用在不同的方面和领域。除在语言学上,在文学评论、心理学、哲学和数学等学科上,越来越多的人也显示出对它的兴趣和关注。本文通过探讨模糊性这一语言特点  相似文献   

10.
“模糊性”是近年来哲学、思维科学、语言学、数学等学科所关注的问题。文艺学领域也有人注意到这个问题。本文尝试将“模糊”研究引入中国古典诗学领域,以期从新的研究视角探索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的艺术特征——模糊美。  相似文献   

11.
语言,从抽象角度来看,它是一种符号系统。仅凭这一点,我们便不难看出模糊语言学和模糊数学的师承关系:模糊数学的建立从理论上为模糊语言学奠定了基础。模糊语言学正是运用了模糊数学理论中语言变量及其一致性函数理论对语言现象进行分析的。我们知道,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运用的语言叫“自然语言”,其特点是带有模糊性。它是用字或词作为符号,并用它代表主客观世界的各种事物、观念、行为和情感,是社会成员交换信息的一种重要工具。如果使用计算机的话,则须编成刻板生硬的程序,用一系列符号去代表机器的动作和被处理元素的状态,这就是“形式语言”,其特点是精确性。  相似文献   

12.
课堂教学是由多因素构成的、具有整体功能的复杂智力活动系统。由于受观测手段和科学水平的限制,人们至少在现阶段对该系统的认识还是模糊的。 长期以来,人们对该系统的评价多采用组织同行专家听课、评议、了解学生学习的反映和学生学习的成绩后,用“好”、“一般”、“差”等评语做定性评价。对课堂教学这样作出的评价客观性不够强,准确性不够高,不易得到令人信服的评比结果。 笔者想从课堂教学系统本身所具有非确定性这一特点出发,借助于能表现事物模糊性的数学工具——模糊数学对课堂教学系统以定量评价,可能更为客观些、更准确一些。模糊综合评判的思维和模式如下: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数学发展的一个最新分支——模糊数学进行了哲学探讨。本章讨论了模糊数学创立的原因、模糊数学的特点、模糊数学的本质、模糊数学对哲学认识论的意义以及模糊数学对人工智能的影响。本文的结论是:模糊数学的出现是人类认识在数学领域的—个重要发展,是用数学符号解决推理问题的重要成果。它适应了人工智能发展的客观需要,为计算机模仿人脑进行推理、完成复杂的选择和识别提供了数学工具。但是,模糊数学并没有整个地改变人类认识,并没有消除关于量的规定性和认识的精确性。它只能加深入们对人类自身认识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高校人才招聘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人才在高校的竞争中的作用愈来愈明显,而高校在人才招聘中,许多因素具有模糊性,这些因素与评判等级之间存在模糊关系。为了反映各因素的重要程度,改进和完善对引进的高校教师进行定量评价的方法,引入了模糊数学方法,用模糊数学建立综合评判模型对应聘人员进行评价、选拔。  相似文献   

15.
隶属律──模糊思维的基本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隶属律是模糊思维的基本规律。它要求在同一模糊思维过程中,任何思维对象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被断定属于或不属于某类事物。作为一条思维规律,它的客观基础或“原型”是事物的模糊性。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度方法为隶属律提供了直接的科学证明。违反隶属律会导致模糊思维的谬误,如“排中”错误、不允许“两可”错误、无断定错误和“因人而异”的错误等。  相似文献   

16.
给出了具有圆弧型破坏面的边坡工程极限平衡分析中计算随机模糊可靠度的方法,将模糊数学的原理与可靠性理论结合起来,推导出了以模(糊事件)精(确概率)指标表达的边坡工程随机模糊可靠度公式,既考虑了岩土边坡工程材料的模糊性,又满足了稳定性定量评价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一九六五年,美国控制论专家查德,提出了弗晰集合(模糊集合)的概念,使人们在辩证地认识客观事物的明晰性与模糊性的相互关系方面大大前进了一步。弗晰集合的提出,标志着模糊数学作为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的诞生,使自动控制、计算机、系统研究等领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不仅如此,其影响所及,还在理论上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使模糊语言、模糊逻辑、模糊控制等方面的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那末,它与文学创作的关系怎样呢?有些什么规律性的东西值得我们注意?本文想就此作一点粗浅的探讨,希望能使这一问题的研究逐步有所深入。  相似文献   

18.
在人类思维机制中,人们认识世界经历了从模糊到精确的发展过程,如今又突破精确的数学框架,转而进入到一个新层次的模糊演进过程。今天,模糊论方法不仅具有与系统论、控制论方法同样的重要意义,而且已日渐成为人们把握认识事物规律的能动认识论。 那么,什么叫模糊性[Fuzziness)呢?所谓模糊性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关于对象类属边界和性态的不确定性。在图书分类标引中,存在着大量的模糊性现象,这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探讨的理论课题。  相似文献   

19.
试论言语交际中的模糊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模糊现象是客观世界的普遍现象,模糊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在言语交际中,语言的模糊性在认知系统发生作用,形成一种制约言语活动(从编码到解码)的机制——模糊机制.言语交际的实践证明:模糊语在语用上有正负值之分,带正值的模糊语能丰富语言的表现活力,因而有助于交际的成功.  相似文献   

20.
模糊性是人类自然语言的客观属性。因此,人类语言中存在着数量众多的模糊性词汇或表述。而作为人类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数字也已不再只是表示精确数量和顺序的符号,它也具有所有语言所共有的特性——模糊性。本文从模糊语言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英汉数字语义模糊性的对比分析来进一步探讨语义模糊性的民族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