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德荣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5-11
以现代化为核心的 2 0世纪三次巨变 ,不仅超越了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变迁 ,而且也超越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三次巨变既各具不同的历史特点和历史地位 ,又有着历史逻辑的必然 ,是 2 0世纪中国历史发展特殊规律的反映。 相似文献
2.
黎见春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S5)
二十世纪的中国发生了三次历史性巨变,毛泽东在三次历史性巨变中前承孙中山未竟之业,后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业。毛泽东对第二次历史性巨变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制定了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战略和策略方针,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革命实践中成熟起来的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南。第二次历史性巨变对我们的启示是:1. 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2. 坚强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是推进中国社会巨变的有力保障;3. 发挥创新思维,敢做前人未曾做过的事情 相似文献
3.
林志友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2):55-57
中国共产党在80多年奋斗历程中经历了三次历史性伟大转变,即从大革命的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抗日战争的兴起;从十年内乱造成的严重挫折和损失到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三次历史性转变孕育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两次历史性飞跃所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是对三次历史性转变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 1 0 0年来三次历史巨变的考察和思索 ,提出了“对三次历史巨变理论成果”、“对伟大人物与时代关系”、“对实事求是的理论地位”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5.
刘建宁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4,20(5):63-68
邓小平对 2 0世纪中国历史作出了巨大贡献 ,是站在世纪前列的伟人。他拨乱反正、实事求是 ,开创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 ;他提出“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道路 ;他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为实现祖国统一打下了基础 ;他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揭示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他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对祖国人民的无限忠诚 ,是中华民族振兴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通过90年的不懈奋斗,在推进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道路上实现了三次历史性跨越。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的28年,推开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藩篱;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奠定了民族复兴的基本前提和重要基础;改革开放的30多年,开辟了实现民族复兴新的历史纪元。三次历史性跨越的递进叠加作用,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7.
郝明工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20-25,37
“2 0世纪中国文学”论没有解决世纪文学史的断代问题 ,而 2 0世纪的中国文学则是对中国文学现代化第一个百年断代的世纪文学史的命名补正。根据文学运动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多重关系进行时期的分化与命名 ,不仅可以避免年代划分与命名的时间遮蔽 ,而且还可以避免以政治时期来对文学时期进行划分和命名 ,从而赋予时期以时代性与年代性的双重内涵 ,以显现出 2 0世纪的中国文学运动的自主发展在不同时期的具体样态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学发展的基本历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侯怀银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5(6):1-6
本文对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学发展的基本历程进行了具有实证性质的考察和研究。提出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学的发展基本上经历了三个阶段以引进为主要特征的初现阶段;以模仿为主要特征的初建阶段;以“中国化”为主要特征的初步探索阶段。经过近50年的发展,教育学的主要学科都已在中国形成,并初步建立起了学科体系。此外,本文对教育学各学科在中国的形成时间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9.
徐慧琴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
20世纪出现了大量的游记散文选本和登载游记散文的刊物、报纸副刊,在细细品读之下,发现了游记散文创作中存在的若干缺失,本文主要就游记散文的矫揉装束之态、人格力量孱弱和边界望乡之险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0.
贾玉民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5)
中国“工业文学”已有百年历史。20世纪以来,它经历了萌芽、起步、发展、繁荣、迂回、歧途、振兴七个发展阶段,形成了自己的格局与风貌。中国“工业文学”的发展尚不能令人满意,这与社会发展状况、作家主体存在、指导思想方面的偏颇有关。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与社会领域问题的增多,工业文学必将走向新的繁荣。 相似文献
11.
第二次革命和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开端和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显元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3):6-11,20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革命。在社会主义社会建立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二次革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第一次革命向第二次革命的转变,成为第二次革命的开端,十一届三中全会是第二次革命进程中的伟大历史转折,同时也是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开端。当前,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正在进行中,继续发生层次性和阶段性的理论飞跃。这些部分质变的积累将最终使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得以总体性完成。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的中国启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启良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5)
20世纪中国思想文化界的主题是启蒙,但百年的启蒙工作并非顺坦.作者通过对百年中国启蒙思想史的梳理,认为其原因既在传统的思想语法之束缚,又在现代学人对影响中国文化定向的一些关键问题缺乏深层次的理性判断,特别是作为启蒙思想者,其自身却又大多处在待启蒙的思想状态. 相似文献
13.
封磊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64-67
20世纪20年代,甘肃社会问题极为严重,有天灾更有人祸。探讨这一时期的人祸问题有其必要,然多数学者更多关注20世纪30年代或抗战时期,对这一时期鲜有涉及。本文拟从兵燹匪祸严重、烟毒泛滥、捐税繁重三方面论述20世纪20年代甘肃社会的"人祸"问题,并分析其内在联系与特点。 相似文献
14.
赵建坤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4(1):122-126
20世纪以来关汉卿的文学史叙述起于平淡,继之绚烂,复归于平淡,历经曲折和起伏。此中之演变既有学术理念变迁的原因,也与时代独特的意识形态因素相关。支撑和转移关汉卿评价的诸多要素与条件直接导致各时期文学史叙述的差异性。关汉卿地位之升降转移正折射出文学史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15.
何云峰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8(4):1-4
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和平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三场伟大革命。三场革命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辛亥革命开启了现代化潮流的历史闸门,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现代化的基本前提,新和平革命实现了现代化进程中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6.
《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7,(4)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这是孙中山领导的.他首先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号和人民的悲惨境遇,但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中国新闻史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丁淦林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6)
中国新闻史研究起步于20世纪初,从20年到90年代取得了三次突破性的进展,最近20多年来出现了繁荣的局面。在新闻传播学的各个分支学科中,中国新闻史已经成为基础扎实、稳定发展的学科。但在继续前进的道路上,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18.
林玉山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3):114-119
20世纪 ,中国在汉字的简化与整理、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语言文字规范化和推广普通话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 ,取得很大的成绩和很好的经验。回忆 2 0世纪汉语言文字规范的进程 ,对新世纪的语言文字规范工作将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徐艳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5(3):59-61
民族主义对20世纪的世界有三次大的冲击一是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冲击,表现为两次大战的爆发,结果是欧洲的衰落,美国的霸权开始确立,同时欧洲产生新型的民族主义;二是对亚非拉国家的影响,表现为亚非拉各民族的觉醒和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三是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冲击,表现为苏联东欧的全面演变。此后,民族主义取代意识形态,成为国际交往的一个核心因素。 相似文献
20.
刘年喜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0(5):127-128
《20世纪中国存在主义文学史论》一书,把存在主义文学作为一种文学史思潮,放在20世纪中国的“现代性”进程和20世纪中国文学的整体格局中进行考量和审视,视其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一种结构性存在,对其发展历史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梳理和考辫,极大地拓展和深化了学界对20世纪中国存在主义文学的研究,为认知20世纪中国文学提供了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