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4 毫秒
1.
从哲学层面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以人为本为“核心”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发展方式,核心论是对中心论的发展和超越。中心论方式下的发展,是粗放式、外延式的发展,是见物不见人的发展,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天人关系及人我关系的日益紧张。核心论方式下的发展,是内涵式、集约化的发展,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其发展的结果是让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更加和谐的状态。因此,就中国发展方式的转变而言,用核心论统领中心论,用人的全面发展统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已是摆在我们面前唯一正确的抉择。  相似文献   

2.
社会共识是社会存在的必要条件,是不同主体在共同利益基础上对各方利益的接受和认同,其形成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价值观、理性认识能力的影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阶段,社会大众围绕各种重要问题形成共识,是“中国梦”实现的重要保证。然而,社会共识的凝聚面临着多重挑战和困境:社会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导致社会共识形成方式多样化;传统价值观的消极方面依然影响人们的社会共识形成方式;西方强国向中国输入价值观破坏大众在关键问题上的共识形成;社会原子化、个人主义泛滥致使人民群众对共同利益认同困难。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应对挑战,摆脱困境,消除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努力实现共享发展利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人们的理性认识能力,凝聚新的社会共识。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社会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治理回应,社会治理共同体又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发展目标,彰显着中国特色的人民性、共享性、包容性和系统性。明确中国社会治理共同体的特色内涵与时代特征,可更加包容系统地整合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经验成果,并进一步归纳出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发展路径。社会治理共同体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主线,秉承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的科学规范,践行党建引领五社联动的方式优化,从贴近群众、扎根人民、回应基层的方式,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社会治理的稳固根基与人民共识。  相似文献   

4.
中国信仰常常为民间信仰、民族民间信仰与宗教信仰三大类型,并且把中国人这三种信仰方式与国家、社会、个人等重要概念相提并论;在这些信仰类型及其互动的过程中,如何践行社会主义主流核心价值观,建构与核心价值观公共认同及其共识的信仰方式,将是核心价值观如何在信仰层面得以实践的重要方式与社会基础与重大问题,特别是在连接国家与信仰者个人之间的社会价值观层面,真正建构社会层面的信仰认同,使每一种信仰方式都能够体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此乃当代中国信仰实践与信仰共识的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当代中国信仰复兴与建设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5.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普世价值"的传播和蔓延,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带来冲击和消极影响.从价值哲学视角科学评析普世价值,承认价值共识,此为破;科学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与逻辑结构,内化认同并外化践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此为立.正确把握普世价值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破立"关系,具有重要的正向性价值和肯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6.
政治共识一般包括基本价值共识和程序性共识。前者是内容,后者是表现形式,前者决定后者,后者对前者具有一定的反作用,双方统一于政治实践之中。政党制度与政治共识之间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就中国情况而言:一方面,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是中共和民主党派在追求民族独立这一基本价值共识过程中所形成的程序性共识的重要产物,与此同时,改革开放以来,中共与民主党派基本价值共识的发展有力促进了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发展;另一方面,在目前中国社会利益与结构以及社会思潮发展日趋多元化、异质化背景下,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则有利于在有效整合社会多元思想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基本价值共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体验"探讨的是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程中的价值观、社会心理、生活态度等精神变迁与状况,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从基本内涵、研究对象、研究特征来看,"中国体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有很多共同之处,借鉴"中国体验"研究的思维方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应在建构主体、核心价值理念方面实现微观化,关注人的价值观和社会心理的变化,重心下移,建构领域微观化。所谓建构主体微观化,就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的主体按政府公职人员、农民工与产业工人、教师和学生、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等进行群体划分,通过关注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不同个人来采取不同措施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所谓核心价值理念微观化,就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的各个环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如此,社会主义价值观才能真正成为广大人民的共识与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性社会建设工程。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回应了中国文化建设和社会现实的需要。这就需要在认同方面,从追求社会主义理想事业、最广泛的人民群众共识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入手,着眼价值共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方面,注重从思想理论教育实践方面抓起、从贯彻执行力度抓起、从意志培育养成抓起,积极落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中国和平发展战略,为中国的国际法学提出了一个划时代的研究命题。中国和平发展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外延,其核心是中国努力争取一个持久的和平国际环境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且又以自身的强大来维护世界的和谐以及促进全球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由此可见,和谐世界是中国和平发展的国际社会基础和终极目标之一。然而,和谐世界又必须依仗国际法来构建、维持和完善,从而国际法也就同样构成了中国和平发展的外部法律基础。中国和平发展与国际法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相互影响,彼此作用。中国和平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价值冲突"可谓是对当代中国价值观境遇最深刻和最典型的表述,而"孝"恰恰处于冲突的中心地带和节点区域,是解读冲突状态的一个恰当的"视窗"。"孝"作为元共识的整体性式微、作为"重叠共识"的非均衡性发展,以及在实践层面的双重演化,充分折射了当代中国社会价值冲突的复杂性、深刻性。面对复杂的冲突局面,任何单一、生硬的"价值规范"都是徒劳。我们需要构建包括元共识(态度性共识)、主导性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愿景共识(中国梦)在内的整体性共识格局,从而实现对冲突的调适,达致合理多元主义的事实。  相似文献   

11.
我国大企业要走创新型企业扩张道路,就要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架构.创新,不仅关系到国家竞争力的提高,也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所以,必须关注企业扩张与企业创新效应;企业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的变化;企业扩张与企业规模扩大,才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走创新型企业扩张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的发展思路长期陷在"合肥中心经济圈"的传统思维模式里,经济发展规划也一直摇摆不定,由此导致安徽在中国经济腾飞的加速跑中落后了.作为"中部崛起"的主战场,安徽应加快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在发展路径选择上做到:把握"中部崛起"的契机,推行"东向"发展战略;重点打造沿江城市群,全力融入"长三角";创新发展思路,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通过发展产业集群提高区域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商业业态是一个城市或地区经济开发的重点内容。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商业业态开发应该提前全面规划,西安、宝鸡和天水等城市在经济区建设中的业态开发应“区别定位、错位发展”,建立各自相应的业态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4.
以高校学术期刊的发展为大背景 ,从谋略的角度 ,对其施谋的主体、对象、目的、焦点进行了深入探讨 ,指出了高等学校学术期刊发展 ,施谋主体要充分明确学术刊物的目标定位和高度重视学术的原创 ,施谋对象要加大对高校学报的经济投入和注重栏目的合理设置。与此同时 ,还要注意分析其施谋的目的与焦点 ,并选择对全局最有意义的突破口 ,全面提高学术刊物的质量 ,进而实现对高校学术刊物学术地位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资源和环境状况决定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中国改革的必由之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是立法变革。中国行政立法的方向应实现由以GDP为中心向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转变,中国行政立法的理念应由末端治理向全程治理转变。在具体的立法变革上,应抓住行政立法领域的拓展和行政立法内容的创新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比较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跨世纪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实施知识产业战略。以知识产业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力求尽快地把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增长,建立在知识的生产、传播与使用的基础之上,带动全国走向知识经济。  相似文献   

17.
结合当前连云港还处于城镇化发展初级阶段的实际 ,阐述了要将连云港建设成为我国中部沿海开放城市和国际性海港城市 ,必须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 ,特别是要配合东陇海线开发 ,加强沿线城镇体系建设。进一步论述了连云港城市化的定位应体现在沿线节点城市功能、作用的发挥和带动上 ,其重心应体现在中心城市的加快建设和发展上 ;连云港城市化基础应体现县域城镇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农村工业化水平的加快和提高是根本 ;连云港城市化核心应体现在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培育和增强上。  相似文献   

18.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并提出“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要从宏观、中观、微观、开放经济等方面着眼:着力推动宏观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提高生产效率、投资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 着力推动中观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现代化、产业链现代化,实现产业结构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着力推动微观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出大量高质量发展的微观主体,筑牢高标准市场体系的微观基础; 着力推动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以高水平的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着力推动人民生活高质量发展,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 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支持体系的完善,为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产业、创新、人才、基础设施和体制机制支持。  相似文献   

19.
实现延安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实现延安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要以富民为先为根本目的,以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南北区域经济共同发展、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基本前提,以加快改革、扩大开放为强劲动力,以化解采油权上收、退耕还林断补两大政策风险为重要保证,以构建延安创新体系为主要抓手,以加快产业培育、强化产业支撑为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20.
社会总生产是商品生产和生态生产的统一,社会总生产速度应是商品(或产品,即货物和劳务)生产速度与生态生产速度、生态效率的统一。经济增长的百分比,归根到底应取决于商品生产的生态成本增比、生态生产决定的生态财富增比和生态效率增比三个因素。两种生产平衡协调的目的和标准是社会总福利最大化。要科学界定生态生产、生态效率和生态福利等概念。要把握好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与生态的均衡条件,社会生态可接受阈值,当前生态不平衡时期经济发展速度的生态约束条件,生态文明发展的条件,尤其是生态制约下商品经济最佳发展速度的基本均衡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