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代诗词中存在一种对名篇佳句进行修改的现象,这些修改既促进了原有作品的传播,也使其自身随之广为流传.从传播学角度来看,这种现象与其传播源多为权威人物以及符合两面之词理论有关.  相似文献   

2.
词话作者在词话中大量记述自己的作品,这一文学现象包含着古代文人学者朴素的传播意识.为了更好地传播自己的作品,词话作者运用的传播方法、技巧主要有两个,一是利用"晕轮效应"原理,或把自己的作品与名家作品相比较,或追作、补作名人作品并把它们附在名人作品之后;一是通过记录逸闻轶事和谶诗等加强其故事性、传奇性和神秘感.与词集等传播媒介相比,词话在传播己作方面具有其特点和优势,因而成为词话作者传播己作的理想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3.
4.
唐宋诗词作为承前启后的传世之作,其传播是极具典型性的。作品依托帝王、名士、歌者这几个关键的传播介质,在不同场合和渠道进行着动态的组织、互动与传播,并以题壁、题红、题扇等方式实施着静态的转换、保存与传播。在大量的诗话、词话、笔记和作品等史料的基础上,对不同传播环境和传播介质的特点与效果进行对比,着重分析唐宋诗词的动态创作活动及其由动转静的过程,并试图从通过传播模式的研究,探求其传播规律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丹道世界的诗歌媒体”和“文人笔下的内丹诗词”两个方面,展示了中国古代内丹养生诗词的风貌与特点,指出内丹养生诗词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类型,它既是道士阐述内丹理论,总结修道经验的媒介,又是文人抒发胸臆,表现生活情趣的工具,因而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一份值得我们珍视的文学遗产。  相似文献   

6.
关于毛泽东诗词跨文化传播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跨文化传播学基本原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以来毛泽东诗词的跨文化传播历程进行回顾与考察,我们认为,毛泽东诗词的跨文化传播,在不同历史阶段为我国在国际社会赢得一定“文化权利”和“文化地位”,建构良好的“国家形象”,实现中外“文化交流”与“文化合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更好地跨文化传播毛泽东诗词,对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外向宣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图腾传播是以图腾为载体的人类早期的传播活动。它传播了人类早期的亲属观、生育观、和谐观、禁忌观和命名观,具有区分部落群体、维系社会稳定、协调成员关系、传承民族文化等功能。  相似文献   

8.
森林是人类的摇篮,人类的成长繁衍与对森林的利用密不可分。对森林的采伐是森林利用的第一步。中国历代有以伐木为主题的诗词,通过这些诗词,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伐木者的构成、伐木的目的,可以探究作者蕴含于伐木诗词中的情怀以及朦胧的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9.
10.
毛泽东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政治家、革命家、思想家和军事家,也是伟大的诗人。他所创作的诗篇,既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史诗,又是闻名中外的千古绝唱。他的诗气势磅礴,激情奔放,深刻地概括了中国革命的风云变换,是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的有机结合,具有高度的思想性与艺术性,熔铸了毛泽东的思想与实践、人格和个性。毛泽东诗词的传播先后出...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的楼居文化,渗透到诗歌中,形成了诸多楼意象。从不同角度,可分为有出典意象与无出典意象、显性意象与隐性意象、静态意象与动态意象等,涵数10种之多。从语言学能指与所指的关系看,能指无限,所指有限,中国古代诗歌在形式上呈现出一种语言的狂欢。对中国诗歌的欣赏与阅读,必须超越诗歌的当下性、现场性,超越语言形式上的狂欢,去寻找隐于其后的历史的、文化的意蕴,开拓所指的有限,实现与无限能指的对应。这样才能真正领悟中国诗歌的魅力所在、精髓所在。  相似文献   

12.
"五四"前夕诞生的中国新诗与中国古典诗词的关系,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笔者通过对两者关系的考察,认为两者之间既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又有重大的变异与发展,笼统地说"断裂"不完全符合历史实际。  相似文献   

13.
“五四”前夕诞生的中国新诗与中国古典诗词的关系,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笔者通过对两者关系的考察,认为两者之问既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又有重大的变异与发展,笼统地说“断裂”不完全符合历史实际。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妇女诗词艺术情感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妇女诗词艺术情感是古代妇女婚姻生活情感的艺术表现,以“深情”、“忧愁”、“悲苦”、“怨恨”为主要特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独特的审美价值,构成一道独特美丽的风景线,给中国文学史宝库增添光彩。  相似文献   

15.
韩非子作为先秦法家之集大成者,其传播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传播体制有着深远的影响。韩非子的传播思想建立在“人性自为论”和“君权中心论”的基本假设之上。为了达到“富国强兵”的政治目的,韩非子建构了一个以“法”、“术”、“势”为核心,“法术之士一国君、国君一臣子、官吏一民众”这三个层次自上而下的社会传播体系,体现出高度一元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周迪灿 《老友》2011,(2):21-21
洪都学会聚诗仙,老朽涂鸦愧汗颜。百态人生多感悟,夕阳美好颂今贤。  相似文献   

17.
在教育传播过程中,传播媒介和传播技术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先秦时期,我国示现媒介系统的口语传播具有简练、形象的特点.殷商时期我国较为成熟的文字,使再现媒介系统传播处于世界领先的水平.在教育传播媒介及其载体和传播技术方面,汉代创造的质优价廉的"蔡侯纸",使纸质手写书籍媒介发挥了巨大的教育传播功能.唐五代时期雕版印刷技术及宋以后活字印刷技术的发明与应用,在教育传播领域引起了一场技术性革命,推动了我国古代教育传播事业的繁荣.  相似文献   

18.
十五世纪前 ,中国对世界数学的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 ,而十五世纪后 ,现代数学产生于欧洲。中国数学要对世界数学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必须传到欧洲。本文从历史发展的过程出发 ,讨论了中国数学向印度、阿拉伯等国家的传播并通过上述国家传播到欧洲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五四"以来传统诗词曲折发展的历程及兴盛、衰微的原因探析,阐明了"五四"以来诗词兼融传统与现代的人文精神:忧国忧民、自由民主、博爱宇宙万物的终极关怀及艺术方面形成绚丽多姿的风格流派.并重点阐述了现当代诗词与古代诗歌在继承的基础上开拓创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文人与诗妓──诗妓在诗词传播中的作用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妓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存在 ,它作为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一个畸形阶层 ,本是因士大夫文人阶层的需要而生 ,因与文人士大夫阶层的紧密联系而发展 ,其特殊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方式使得她们在信息传播渠道欠发达的古代社会中自觉不自觉地扮演了诗词传播者的角色。她们在中国古代的诗词的普及化传播中 ,起到过重要的和独特的作用 ,甚至对中国古代文学样式的流变产生过独特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