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效小学数学教学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学生认识事物、学习数学的基本依据,是学生数学素养的核心。有效教学的"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  相似文献   

2.
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学大纲》指导:"数学教学就是要使学生受到必要的数学教育,具有一定的数学素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形成用数学的意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转变了教学观念,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教学方法由"奉送真理"变为"教学生发现真理",教学评价从单看分数到综合评价学生能力。我在课堂教育中,采用主体教学法,注意创设学生读、讲、想、  相似文献   

3.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将"双基"发展为"四基",即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还要关注数学基本思想的渗透以及学生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如何有效引导学生掌握有用的活动经验,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猜想、探究和验证是一种有效数学活动的模式,该文以"掷一掷"一课教学为例,探讨如何让小学生在课堂中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4.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十分强调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的核心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启发学生去"探".当前,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课堂教学改革中,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势在必行.数学教学尤其需要积极引导学生探究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5.
该文结合"五年专"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教学现状及需求,阐述"先学后教问题式教学法"实施的必要性,从利用问题贯穿"先学"、"后教"整个学习过程,以及课程结构安排、课后作业的具体要求等阐述如何在五年专数学教学中实施"先学后教问题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问题意识;最后从问题的设计、先学、后教以及课后反思等方面提出思考,强调必须提高教师自身知识水平和组织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提出 1980年,英国数学教学协会提出了"问题解决"(problem solving)的观念,指出"数学课程应当围绕问题解决来组织",即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鼓励支持学生去构造和解决他们自己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数学源于生活,又广泛应用于生活.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是小学生的教学素养之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从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数学现实"有机结合起来,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可以消除学生对教学知识的陌生感,同时增强教学的应用意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如教学循环小数概念时,我先给学生讲永远讲不完的故事:"从前,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说从前山上有座庙……",通过实例让学生初步感知"不断重复",再举出自然现象"水一汽一云一水"的循环引出"循环"的概念,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虽然"失败是成功之母",但屡遭失败容易导致学生产生认识偏差,认为"反正我不行".特别是数学学科,学生一但认为"我不行",数学成绩更是一塌糊涂,更无兴趣、信心可言.从多年的教学实践看,我认为多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成就感,能很好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9.
创新是近年来教育中讨论最为热烈的话题之一.的确,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的学生数学基础知识扎实,但对富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问题的解决情况令人深思.故培养创新意识应成为数学教学的一大重任.数学教学要在突破"双基"的基础上,加强创新意识的培养,只有有了"双基"这个"源头",方有创新这股"活水".  相似文献   

10.
学生学习数学的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教师的任务不是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培养学生进行"再创造"。该文对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再创造",从在现实中激发学习动机、在冲突中激发求知欲望、在愉悦中培养学习乐趣、在趣味中领略数学知识等方面进行论述,并充分运用一些教学实例进行论证。只有学生学会"再创造",各种能力才会得到发挥,同时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和幸福。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从数学教学的需求出发,让学生从生活经验、生活实际中去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再创造”教育理论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再创造"教育理论作了初步的尝试,提出了粗浅的看法. 一、引入生活化的学习情景 <课标>明确主张"学生学习的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数学是生活的一分子,许多数学的发现都是来自不经意的生活中,如历史上有名的"七桥问题",就是由著名数学家欧拉将它转化成了"一笔画"问题,从而彻底解决了七桥问题.教学过程中,注意以学生的己有经验为基础,除教材所提供的素材外,还增加一些学生熟悉的、联系实际的具体情境,使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际生活中,诸如银行储蓄的利率问题,节日外出旅游选择哪家旅行社较为合算问题,有奖销售中的比例问题,出租车收入差价问题,上网收费问题等等,这些数学问题合乎时代,具有真实性,这对培养学生自觉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大有益的.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教育改革,总结了以往传统的教学观念,明确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核心观念、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是提高教学能力建设的重要理论根基.  相似文献   

14.
笔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再创造"教育理论作了初步的尝试,提出了粗浅的看法。一、引入生活化的学习情景《课标》明确主张"学生学习的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数学是生活的一分子,许多数学的发现都是来自不经意的生活中,如历史上有名的"七桥问题",就是由著名数学家欧拉将它转化成了"一笔画"问题,从而彻底解决了七桥问题。教学过程中,注意以学生的己有经验为基础,除教材所提供的素材外,还增加一些学生熟悉的、联系实际的具体情境,使学生了解现实生  相似文献   

15.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从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传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以问题为载体,给学生提供"摸着石头过河"的机会和平台,让学生亲身"下河"体验知识的产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何让学生在数学教学中"摸着石头过河"呢?我谈以下几点肤浅的认识。一、激发学生"摸着石头过河"的愿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前提,也就是说教师要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真正想"下河",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主动  相似文献   

16.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从数学教学的需求出发,让学生从实际中去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体现"数学源十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的乐趣.那么,如何使数学教学生活化?  相似文献   

17.
无论是听专家们讲新课程理念,还是读课标,无一例外的提到数学教育中要落实"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教学的领路人,引导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中,放心的让学生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  相似文献   

18.
数学来源于社会生活实际,又应用于指导社会生活实践。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长期以来,数学课堂教学形式上严格执行"复习旧知识——讲授新知识——课后练习"三步曲,数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考试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这种观念完全抑制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质疑、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创新意识,在教学实践中,我对教  相似文献   

19.
谭琼 《科学咨询》2008,(22):56-56
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入学开始多形式、多角度地训练其"说",培养其"说"的能力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美术课强调"美感",音乐有"乐感",语文、英语课重视"语感",数学课也应该有"数感".在《数学课程标准》中,第一次明确地把数感作为数学学习的内容提出来,这是前所未有的.新课程中有六个核心概念,它们是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把数感摆在首要位置,可见理解数感这个概念,并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数感,是新课程十分强调和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