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洛神赋图》是东晋画家顾恺之的著名作品之一。顾恺之,字长康,小字虎头,江苏无锡人。是东晋时期杰出的画家、美术理论家。他的绘画理论著作主要有:《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画论》等。他的传世作品有《女史箴图》、《列女仁智图》、《洛神赋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众多的旅美画家中,陈雄立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不仅出版了《陈雄立画集》、《陈雄立新作选》、《陈雄立旅美画选》等精品集萃,而且有《画鹿技法》,《陈雄立画作评析录》等专著传世。他的作品先后在澳大利亚、泰国、日本、德国、美国等国展出,其精品还被各国政要和博物馆收藏。  相似文献   

3.
娱乐广场     
选助手宋代有位知名的画家,他有3位高徒。一天,他把3个弟子叫到跟前吩咐:“你们跟我学画业已3载,也该出去自己闯荡了,只是我还想留一个徒弟在身边当助手。现在我请你们以《鸡》为题作一幅画,技艺高者可留下。”画家言明两天后看徒弟们作的画。第三天一大早,画家抱了1只母鸡去看画,他先走入大徒弟的画室,撩开画帘后老母鸡便冲着画“咯咯咯”地直叫。原来,大徒弟画的是一幅《群鸡争食图》。画家微微一笑,点了点头。接着他又来到二徒弟的画室,刚一揭开画帘,老母鸡便扑腾着往画上扑。原来,二徒弟画的是一幅《饿鹰抓雏鸡》。画家不由赞道:“妙也!…  相似文献   

4.
今天,我看了《好孩子画报·画月亮》。文章写了三个鼠娃喜欢画画,见到画,就照着画。鼠妈妈说:“你们要到大自然里去画真的东西,先去画月亮吧!”鼠大娃先去画,他画了月牙。几天后,轮到鼠二娃去画,他画了半个月亮。鼠小  相似文献   

5.
徐迟同志在《向着二十一世纪》这篇短文里说,在粉碎“四人帮”以后,他问津于自然科学,对他来说这是一个新的领域。“那里呵,真是风光如画,美丽无比。人物峥蝾,情节感人。真正神奇,无法形容的丰富。”(见一九七八年一月十七日《人民日报》)徐迟同志勇敢地进入了这个领域,画出了那美丽、神奇、丰富的世界。他写的报告文学《地质之光》,是进入这个领域的第一篇  相似文献   

6.
小白兔会画像。他给他的许多朋友,比如小花鹿呀、小猞猁呀、小紫貂呀都画过像。画得好看哪,跟本主儿简直不差分毫。这些画像登在《森林日报》上,读者们都夸好。  相似文献   

7.
吴志菲 《新天地》2016,(1):10-11
《庚申年》猴票是中国邮坛的一个传奇,也让黄永玉的名字为大众所熟知.其实黄永玉除了猴票外,他还创作设计过1958年发行的《林业建设》邮票和1986年发行的《白鹤》邮票. 黄永玉感叹:“现在画的猴子和以前画的猴子不一样,这次是画两枚邮票,其中一枚邮票画的是一个猴抱着两只小猴;另一枚邮票画的是一个猴拿着桃,尾巴挂在树枝上,就是想让人看着高兴、喜庆.”  相似文献   

8.
梁启超著有许多著作,而在《清代学术概论》、《古书真伪及其年代》等著作中集中了其易学思想,他重视《易》义理的阐释,也不否认《易》的占筮,他强调"卦起源于谁画无法确定",认定"十翼"不都是孔子所作,又根据《易》是不同时代、不同人所作而认为《易》是很凌乱的。  相似文献   

9.
他把好几幅画在地上摊开。小店原本就挤,三张画铺在地上,我们就不能转身,一转身就要踩到画布上了。“这一幅,”我指着凡·高的《星夜》。他说:“一百块。”我说:“六十块。”他做出夸张的痛苦的表情,指着地上的《星夜》说,“你看看你看看,画得多么好,画得多么像,就是颜料钱也不止六十块呀小姐。”我说,“那好,我们再逛逛。”他一把拉住,说,“算了算了,就六十块吧。”  相似文献   

10.
把盏畅饮,酒意阑珊时,周玉莹说:“我不画如来佛。如来在西天,离百姓太远了。我画罗汉,罗汉不轮回,就在老百姓之中;当然,我还画锺馗——他替老百姓驱魔打鬼!……”我为这话而感动,而更感动则是拜读周先生的慷慨豪作《锤馗百图》、《十八罗汉》、《兵圣孙子》、《达摩面壁》等巨制时的灵魂飞逸、神思震撼的那一份儿愉悦与快感。周玉莹,山东思县人,1942年10月出生於济南,19岁当兵,45岁转业,现为青岛画院副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已出版们人画集3种、在国内外举办个人画展12次。专攻古代人物,书李白、画杜甫、画苏东坡、书苏武…  相似文献   

11.
一、“画他的眼睛”“画眼睛”的手法是鲁迅先生在总结刻划人物经验时说的。原文是:“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倘若画了全付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赵树里对人物肖像的描写向来惜墨如金,可以说非点睛之笔而不运腕挥毫,“画眼睛”是赵树理刻划人物的第一个特色。例如在《表明态度》里对永富老婆的描写: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字润之(一作润芝),早年他撰写文章时,"泽东"、"润之"常缀作笔名,如《湘江评论》上的多篇文章就以"泽东"为笔名。"二十八画生"(因繁体"毛泽东"三字共二十八画)是毛泽东最有特色的笔名。1915年他在长沙第一师范读书时,写《征友启事》首先署用,与纵宇一郎(即罗章龙)互酬诗作及在《新青年》上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皆署此名。  相似文献   

13.
经律习诵是北宋国子监画学课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必修和选修两类。前者包括《说文》、《尔雅》、《方言》、《释名》四种经部小学类典籍,通过习修可以使画学生"通画意",提高准确认识和把握绘画对象的特征及鉴评绘画的能力,其中《说文》"书篆字"的要求也有助于技法水平的提高。后者为习诵经书或读律,根据画学生的身份分为士流、杂流两种情况。这种分类兼顾学生的文化基础和未来前程,既有专业方面的考虑,也有政治方面的原因。从专业角度看,修习儒家经典可以加强和提高画学生对绘画理论的认识;从政治方面看,国子监画学的创办是崇宁兴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除了培养绘画人才之外,还在于能够从中选拔优秀者直接授官从政,故须画学生熟悉必要的儒家经书或朝廷律令。画学的这种课业安排对徽宗朝及宋室南渡后的官方绘画创作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范宽。名中正,字仲立,因性情宽和温厚,世人呼为“范宽”而传之。加北宋三大山水画家之一。画初学李成,继师荆法,后又深悟“与其师人,不若师造化”,遂迁居终南,太华等地,于岩隈林麓之间,常“危坐终日,纵目四顾”领略大自然的真趣,对景造意,范的画落笔雄健凝练,喜以两点,豆瓣、针头等皴法为之,也因他生活在北方的关陕一带,画风画貌如北方人的雄壮。他传世名作《溪山行旅图》、《雪景寒林图》等。《溪山行旅图》是一幅气势雄壮、动人心魄的巨构。此画为绍本立轴,纵206.3厘米,横103.3厘米。这幅画的构图饱满,突兀欲倾的大…  相似文献   

15.
艺术是窥视人生的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状态的窗口。画家就从这些窗口看到世间万事万物种种众生相。人生有光明也有黑暗,林林总总不一而足。从一部中国绘画史看,固然有许多画家表现堂皇富丽的宫廷生活,或端庄或华美,如阎立本作《历代帝王图》,而周昉作《簮花仕女图》。但是,直接描绘普通城乡人民生活的艺术,还是近代的事,首创者是陈师曾。他当年赴日留学归来,用中国的毛笔宣纸,画《京华风俗图》数十幅,开中国画家直面人生、  相似文献   

16.
法国画家雷杜德,他一生就是画花,尤其是玫瑰。任凭法国大革命政权更迭,人头落地血流成河,他只管画他的玫瑰,整整20年,以一种"将强烈的审美加入严格的学术和科学中的独特绘画风格"记录了170种玫瑰的姿容,绘成了《玫瑰图谱》。  相似文献   

17.
扬无咎是南宋初期著名墨梅画家、词人、书法家,其词、画、书法尤为人所称,时有"逃禅三绝"之誉。其词清丽婉雅,格调殊工;其画清淡野逸,格高韵深。以《柳梢青》与《四梅图》为代表的词画艺术,真正达到了"词中有画、画中有词"的极高境界,并将词、画、书法三者完美地融为一体,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南宋词人刘克庄、周密、陈允平,元代诗人虞集、张雨、柯九思,明人文徵明、文嘉、徐守和、徐贲,清人宋荦、宋韦金,乃至乾隆皇帝等,或题跋、或追和,蔚成词坛画苑千古佳话。  相似文献   

18.
东山魁夷是名满天下的日本在世画家。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时,日本政府曾将他的《春晓》作为珍贵礼品送给毛泽东主席。他的画色彩清纯、意境空寂,有一种童贞般的纯洁、美丽。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曾说他的画是“日本古典美的精魂”。但对他的散文,我们一直所知甚少。而他的散文与其绘画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探寻这种关系,我  相似文献   

19.
学术界对于《种芹人曹霑画册》的真伪莫衷一是,认其为真或倾向为真的学者大多从拍卖记录、书画鉴定、曹雪芹的交游者等角度来考察,从画作本身来分析者较少,且多针对单幅画或者某一首题诗进行分析。目前,学界尚未有对八幅画作进行整体性研究的成果,更缺乏将《种芹人曹霑画册》和他创作的《红楼梦》小说联系分析的论述。笔者认为,《种芹人曹霑画册》与《红楼梦》有一定的联系,其中隐含了不少《红楼梦》的情节和人物元素,可与之对看。  相似文献   

20.
人有时候触景生情,由此及彼,莫名其妙第联想起一些似乎不怎么沾边的事儿。看宋野岩的画时就有这种现象发生。明明看着他的画,正在赏着他画面的构图、笔墨、气息、神韵……时,与此同步,心里竟会联想起一些与小宋画面无关的事儿。如:人与人之间的天赋、品味、智商平等吗?若平等,为何世间还有先知先觉,后知后觉,不知不觉,胡知乱绝……等种种区别?先前读《中庸哀公问道九》时,也曾见过的孔夫子作过类似的区分。夫子曰:“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困而不学,斯为下矣。”当时,就对夫子所言的“生而知之”这种说法深感奇怪和疑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