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近年,青少年留学呈现出大众化、低龄化等趋势。本文拟将根据部分调研数据,对"留学低龄化"作出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
抗战时期,《申报》虽因战争的因素数度停刊,但其对留学活动的报道仍能反映当时的留学概况。在抗战前期,《申报》对国民政府的留学活动报道较多,而在抗战后期,《申报》因被日军完全控制而对伪政权的留日活动报道较多。报道的内容包括留学政策、留学生的考选和派遣、留学教育统计、留学生的爱国举措、对留学生的资助和救济、对留学生及留学制度的看法等,这些内容是对抗战时期留学教育研究的一个极好的补充。  相似文献   

3.
莫斯科东方大学旅莫支部成立于1922年底,负责管理在莫斯科东方大学的中共党团员留学生。在其存在的4年时间里,旅莫支部通过开展各种组织活动来提升党团员留学生的理论水平和行动能力。但是,错误的指导思想、过于严苛的批评方式以及鼓励相互监督、告密揭发的弊端,使旅莫支部招致莫斯科东方大学校方和众多留学生的不满,最终于1926年5月被撤销。  相似文献   

4.
自澳大利亚全面推行国际教育输出以来,留学教育逐渐成为第三大创汇收入,由于其地缘优势,所接收的海外留学生主要来自亚洲国家,其中以中国留学生居多.文章分析了中国学生澳大利亚留学热的原因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并预测了澳大利亚未来留学教育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张泽宇 《河北学刊》2004,24(1):198-203
晚清留俄教育发端于19世纪下半叶,兴起于20世纪初,由早期的京师同文馆专派发展为中央地方合派、官费自费并存,其管理、考核、经费制度逐渐完善。留俄教育是留欧教育的组成部分,因此与留学英、法、德、比有一定的共性;同时,鉴于俄国特殊的国情,留俄教育具有一系列相应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留学人数少、规模小,留学地点集中,费用相对低廉,所学专业取向比较明显,留学生社会参与少,等等。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时期,南京国民政府中止了向日本派遣留学生。山西在日军的统治下建立了日伪山西省公署,在日伪华北临时政府安排下,曾先后向日本派出了四批共44人的留学生。在此期间还有部分在省外就学的山西籍学生通过其它的途径留学日本。抗战期间的山西赴日留学,是非常时期的一个特殊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7.
论人类历史上的留学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放鸣 《江海学刊》2007,(1):164-170
留学运动是人类不同文化间进行交流的重要形式,在人类文明史上,特别在世界近现代文明史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由于文化差异、历史背景等原因,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不同历史阶段,留学运动的规模及其所产生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在中世纪前后,各国间的留学交流是松散的、小规模的、时断时续的,政府间的留学生派遣还比较少见;文艺复兴以后,欧美诸国的留学运动以意大利为中心,人数有所增加,留学内容则以人文主义科学为主,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其人数、规模仍然比较小。资本主义扩张时期亚非各国的留学运动,以日本较为成功;特别是中国晚清的留学运动,人数众多,规模宏大,时间集中,地域广泛,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最大的留学运动,不仅给中国,而且给世界历史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王秀丽 《齐鲁学刊》2008,2(1):59-64
晚清贵胄留学是近代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政策形成大体经历三个阶段。清廷派遣贵胄留学生的目的在于为大清帝国培养统治精英,归国之后充实高级官员队伍。但大部分贵胄留学生派出之后,没有来得及为清廷效力,清朝便亡。由于种种条件制约,归国的一部分贵胄生也没有实现清廷振兴政治的预期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讲,贵胄留学是失败的。  相似文献   

9.
从1875年起,福建船政局先后选派107名学生赴欧留学,这是我国派出的首批留欧学生.与客闳所率的赴美幼童不同的是,船政局派出留学生有一个明确的目的,那就是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达到"师夷长技以制夷",带有很强的实用性.这些留学生学成后都能返回祖国,为国家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国防能力的增强做出了很大贡献,其中一些人成为我国政治、军事、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杰出人才.  相似文献   

10.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留学派遣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元青 《广东社会科学》2005,4(6):105-111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由于教育方针、教育宗旨的进步,留学教育受到较大重视,先后出台了各种有关留学的政策,包括特别官费留学政策,一般公费留学政策,自费留学政策等等。此外,北洋政府还沿袭了清末的庚款留学政策,有些地方当局对留法勤工俭学等较大规模的自费留学进行了赞助和支持。从总体上说,这些留学政策系统、规范,既鼓励留学,又严格派遣资格,同时相对于清末注重实业留学的政策,这一时期对留学生的学习科目没有特别的限制,而给留学生留下较为自由的学习空间。这些政策较之清末无疑有着鲜明的进步,大大推动了近代留学运动的发展,同时为其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留学教育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当代留学教育的发展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联系日益频繁和紧密 ,留学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其发展趋势及其呈现出来的发展特点 ,使得留学教育相对于以往任何一个时期 ,对国际关系的影响都要更深远 ,更具全方位性。  相似文献   

12.
高留成 《河北学刊》2005,25(1):156-159
唐宋时期,为数众多的日本留学僧始以各种方式和途径前往中国学习宗教理论和传统文化。在唐代,日本来华留学僧以官派为主,以"求法"为目的;到了宋代,日本来华留学僧则以"自费"为主,前期的主要目的是"巡礼",后期又转而以"求法"为主要目的了。日本留学僧返国时,不仅带走了许多中国物品,而且还把中国人的一些生活方式带到日本,客观上促进了两国间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3.
李喜所 《河北学刊》2006,26(2):98-103
由容闳奠基的中国留学教育大致只有一个半世纪多一点儿的历史。期间涌现出清末、“五四”前后、20世纪80 年代三次留学潮,出国的留学生达百万以上,形成了一支学贯中西的新型知识群体,直接影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国政治、经济、教育、国防、思想文化以及文学艺术等领域的现代化进程,留学生贡献良多。留学生与中国现代化呈现一种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4.
杨涛 《河南社会科学》2012,20(10):72-74,108
从1872年幼童留学美国开始,近代中国派遣留学生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虽然历史背景、时代需要、政府政策以及培养目的不同,但不同几个阶段的留学生,都通过自己在各个领域的努力,从观念上、制度上乃至政策上,对近代西方教育的导入在不同层面上做出了风格迥异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郑春 《齐鲁学刊》2012,(2):129-134
在划时代的五四文学革命中,具有留学背景的现代作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五四作家的留学背景因素在两个方面表现突出:其一是对国外先进文艺理论的灵活吸收、直接运用;其二是对外国文艺理论的融会贯通、综合运用。五四时期的留学生群体从西方窃得火来,首先点燃自己精神的火炬,然后以强烈的新鲜感重新领悟生活,进而呈现出广泛的精神兴趣、深刻的精神追求和丰富的艺术创造力。他们把民族视野融入世界视野,在中西融合中推进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进程,这种浓郁的主体意识与强烈的开放意识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建立在宽阔的胸怀和厚实的中外文化知识基础之上的"支援意识"。文学革命之所以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掀起巨大的波澜,并且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很重要的原因是引进了新的思想资源,而新的思想资源的引进则与文学革命倡导者的留学背景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宋剑华 《晋阳学刊》2009,(5):105-111
《围城》是一部以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为题材的批判小说,它以“出国留洋”问题、“高等教育”问题、“现代女性”问题为切入点,深刻反省了启蒙现代性所带来的真实效果。作品文本的中心主题是对现代知识精英的神话揭秘,其辐射意义至今仍对我们具有思想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五四文学革命在短时期内取得了极大成功 ,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五四文学革命的主将大都在国外接受过西方式的现代教育。西方现代教育赋予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全新的文化视角 ,使他们能够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对中国现代文化变革进行深刻的反思 ,从而促动了五四文学革命和中国现代化变革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8.
中国留学生研究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喜所 《文史哲》2005,(4):109-115
中国留学生的研究从清末露出端倪,至“五四”之后的20年代逐步向前发展,初步奠定了根基;新中国成立后到“文革”时期则基本停滞,20世纪80年代重新崛起,发展势头强劲;90年代之后持续升温,研究队伍和研究领域都有大的拓展,成果斐然。台湾和香港的研究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比较活跃,国外的研究则主要放在曾留学他们国家的中国留学生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相似文献   

19.
郑春 《文史哲》2004,(1):111-115
浓郁的建设意识和建设渴望,是具有留学背景的现代作家群体值得高度关注的一个特点,是他们取得卓越成就的力量源泉。这种意识不仅醒目地书写在他们的口号和旗帜上,也突出地体现于他们艰苦细致的建设实践中,并且与其知识结构中较为严格的现代科学基础训练和相对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