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7 毫秒
1.
面对美国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战和文化渗透,加拿大提出了文化主权概念,并制定了相应的保护文化主权的政策,尤其注意扶持、保护本土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与此同时,加拿大还推动发展了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媒介素养教育,并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加拿大抵制美国文化渗透的历史和加拿大媒介素养教育兴起的经验启示我们,在当前我国加强文化建设的进程中,要特别注意思考文化保护与科技发展、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文化主权与文化霸权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媒介素养教育的建构主体直接关系到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理应成为媒介素养教育讨论的核心问题。国家是大陆地区媒介素养教育的建构主体,体现为政府行为。学校媒介素养教育是建构的主要场域与途径。  相似文献   

3.
媒介素养是大学生应具备的素养,媒介素养教育是当今高校教育的组成部分。本文旨通过随机调查的形式,了解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状况,为今后的高校媒介素养教育提供思考。  相似文献   

4.
新媒介环境下,媒介“应用”是青少年与新媒介关系的重要表征,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也因此有了新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超越保护主义是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选择;以个人本位为价值取向的体验学习是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恰当的方法选择;依托学校教育模式,提高媒介素养教育的地位,加快媒介素养课程建设,正确组织体验学习活动,是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正确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5.
媒介素养是指社会公众认知媒介、参与媒介、使用媒介的能力。媒介素养是身处在数字时代的人们所必备的能力之一,学前儿童媒介素养能力的培养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我国当前的学前儿童媒介素养教育存在教育的承担主体模糊、媒介教育者对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解失当、媒介素养教育内容偏失等问题。笔者针对上述问题,从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自上世纪末,国内学界对媒介素养教育问题的探讨不断深化,但较多关注媒介素养教育现状,缺乏对中国媒介素养教育历史的梳理与研究.本文大体以中国大众传媒的发展历程为线索,从大众媒介意识的初步培养--正式开始--发展形式及民国时期学界关于"媒介素养"及"媒介素养教育"的探讨等方面,对我国1949年以前的媒介素养教育萌芽进行初步的考察,以此来探索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本土化道路.  相似文献   

7.
我国目前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令人担忧。本文从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入手,对高校媒介素养教育对大学生学生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进行探讨,并从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两方面分析如何构建高校媒介素养教育。  相似文献   

8.
以个人媒体的兴起为主要特征的Web2.0技术让互联网的信息传播更加复杂和多样,对人们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应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对在校师范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这不仅是我国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突破口,也是培养媒介素养教育师资的重要途径,更是当代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经之路。鉴于Web2.0时代师范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重大意义,各高校应在师范生教育中利用Web2.0技术实施混合式教学,针对师范生开设与媒介素养教育相关的课程,并利用活动或讲座对师范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  相似文献   

9.
媒介素养教育是关乎公民媒介知识、技能、批判力培养的教育活动。在发展的过程中,媒介素养教育遭遇了时代困境,为促进其健康发展,需要通过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途径、教育对象和教育效果这五个方面的范式转换,来构建媒介素养教育应然的范式。在媒介素养教育实践中,要着力依托学校教育、社会组织、全民性的媒介教育体系来探寻支撑教育范式转换的应然路径。  相似文献   

10.
当今时代,以电视、网络、智能手机为代表的媒介深刻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行为习惯和交流方式,媒介素养是二十一世纪合格公民必需具备的素养之一。国内外学者对媒介素养的定义、目的、内容以及公民媒介教育的意义和实践路径等进行了大量研究。通过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梳理国内外媒介素养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发现当前国内外学界对媒介素养的研究尚存在着一些缺陷:缺乏对老年人群媒介素养的研究、本土化研究程度不足、将媒介素养教育上升到全民教育的研究相对较少等。在媒介素养后续研究中,应加强对社会其它群体媒介素养的研究、强化媒介素养理论研究的本土化、树立全民媒介素养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1.
媒介素养教育的模式转变与实践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介素养教育是一种为使受众具备媒介素养而开展的教育.目前欧美国家的媒素教育在教育模式上已超越了传统的保护主义,进入到强调受众主动探索的新阶段.在教育目标上,已从"保护"这种单一目标扩展为包含"预备、保护、享用"的三重目标.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的发展趋势从宏观上看.在于追求与"学习型社会"完美对接的终身教育;从中观上看,在于通过媒介素养课程的设置,融入已有的教学体系中;从微观上看,在于引入建立在学习者主动实践与反思基础上的行动学习法.当前国内媒介素养教育依然处在初始阶段,需要通过社会力量多元化和媒介素养教育政策化等途径来真正落实媒介素养理念.  相似文献   

12.
媒介素养:一种正在兴起的教育实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大众传媒对青少年影响不断加大的背景下,20世纪早中期西方一些国家首先提出媒介素养教育的话题.本文清厘了媒介素养的概念,并具体分析了所包含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概述其在一些国家的实践和推广.由于在我国信息素养教育已经有一定的研究和实践基础,本文还将两者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网络化已成为大学生的一种生存方式,但网络媒介的双重属性决定了它对社会生活的负面效应不可避免,引导大学生适应媒介化社会生活势在必行。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逻辑起点在于:网络行为异化造成大学生社会角色迷失及其人格支离破碎;网络行为约束机制缺失冲击着大学生网络道德构建;网络媒介负外部性侵蚀着大学生身心健康。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构建立体化媒介素养教育模式,应着力于培育大学生的媒介伦理素养与主体意识,增强责任意识,理性使用网络媒介;大力强化教育管理者的网络媒介素养,提升实践育人能力,发挥协同效应;全力优化网络生态,降低网络环境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影响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在信息时代,信息的收集与获取与人的发展关系重大,作为应对信息社会的一项重要策略,终身学习体系的建立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教育公平是现代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信息社会,教育公平应该重点考量能否公平地满足人们终身需要学习的机会。媒介素养是终身学习所必备的素养,培养人们具备基本的媒介素养是信息时代实现教育公平的前提。中国迫切需要构建媒介素养教育体系,重视和发挥教育所具有的减少贫富差距、增进社会公平的功能,以应对信息社会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相似文献   

15.
关于我国早期媒介素养教育的发端,目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为推前时间而混淆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二是只注重媒介素养教育思想而忽视其实践。基于有关史料可以确定,在我国,作为一种通识教育的媒介素养教育,其教育思想萌芽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媒介素养教育实践肇始于20世纪30年代初期。  相似文献   

16.
随着媒介化时代的到来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势在必行。学校、社会和家庭必须共同努力、多元合作,为中小学生构建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良好媒介环境,保障媒介素养教育的有效开展,切实提高中小学生的媒介素养,使他们学会利用媒介来服务自我和完善自我,以促进中小学生的身心和谐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大众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得信息和沟通思想最重要的渠道。媒体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人们对媒体也更加依赖,由此产生的媒介素养成为当代人的重要素养之一。应廓清媒介素养的内涵,追溯媒介素养的产生和发展轨迹,梳理媒介素养在我国的研究和实践现状,以提高我国新闻传播者的媒介素养水平,最终实现推动我国受众整体媒介素养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受众媒介素养的提升,是社会转型时期的迫切需要。农村受众媒介素养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各方配合与协调。本文在定量研究的基础上,从政府、传媒、学校、家庭以及农民自身建设的角度提出建构农村受众媒介素养教育体系的初步设想,以逐步建立起符合中国语境的媒介素养理论和实践体系。  相似文献   

19.
媒介识读的核心是批判性解读媒介信息的能力。媒介识读教育在实践中形成了系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是国外实施媒介教育的一种常见模式。作为抵消大众媒介对少年不良影响的手段 ,媒介识读教育逐渐受到日本社会各界的重视。日本的媒介识读因电视的介入而得以推广 ,但也因此被打上了深刻的媒介意志的烙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