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冯超 《决策与信息》2010,(1):176-177
一定程度的产能闲置在应对未来市场需求变动、推动竞争和增加福利等方面具有积极影响,而闲置过度,即形成的产能过剩就会抑制经济的正常发展。在金融危机后时代,盲目投资与重复建设等问题也相伴而生,加上我国内生消费动力的不足,产能过剩已初现端倪。产能过剩会带来物价水平下降,形成通货紧缩压力、形成大量产品积压、扭曲投资与消费预期、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等不利影响,对此我们应采取积极的态度,理性追求GDP、合理投资、提升内部消费动力、加强政府的引导干预、创造良好的国际国内市场转移环境等,有效控制产能过剩,促进经济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从产业发展的特征看,钢铁行业在我国属于充分竞争行业。国有大型钢铁企业和民营钢铁企业都占据重要地位。当前钢铁市场的现状是什么样?这种市场机制是否能发挥积极作用?这两个问题是"市场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的前提条件。如果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的市场都是扭曲的,那就根本谈不上资源的合理配置,更谈不上发挥市场作用去化解产能过剩。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尤其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我国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现象更加突出。导致产能过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受市场经济发展自身规律的影响,也与我国现实产业经济发展、政府行为等有关系。治理我国当前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既要进一步刺激国内需求,健全行业信息发布制度,加强抑制重复建设的政策导向,还要采用行政调控手段合理干预,各部门共同采取措施抑制产能过剩。  相似文献   

4.
《领导决策信息》2010,(13):26-26
据3月18日工信部发布的《中国工业经济运行2010年春季报告》显示.2010年1-2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速达20.7%,从2008年同期开始呈现明显的“V”形轨迹。但在国内工业整体回暖的同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依然严重。  相似文献   

5.
在世界金融危机还没有完全消散的情况下,我国纺织业正面临着重要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在当前情况下正确处理我国纺织业正面临的产能过剩问题是我国纺织业的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中国纺织业产能过剩产生的主要原因,指出一些使纺织行业走出当前困境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正工业经济第一大省江苏再次"率先",不过,这次是"割肉"。经过长达一年时间的调研与反复论证,江苏成为了全国第一个祭出《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实施意见》的省份。江苏涉及产能过剩化解的包括钢铁、水泥、平板玻璃、船舶等四大产业。目前,涉及产能过剩行业的企业普遍面临  相似文献   

7.
如何从矫正制度性缺失来破解我国环境污染较难根治且易于反复之谜是我国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尝试从行业和企业两个维度,基于中介效应模型,以产能过剩偏向性为视角来廓清中国环境污染治理之殇,并以顶层设计为抓手来明晰环境污染治理之道。研究发现:(1)产能过剩与环境污染的关系依赖于产能过剩在行业和企业维度上的偏向性,产能过剩是影响我国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不同维度产能过剩的偏向性能够对环境污染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2)产能过剩偏向于污染密集型行业主要通过能源结构锁定效应和产业结构固化效应而加剧环境污染,产能过剩偏向于国有企业主要通过技术结构低端化效应而影响环境污染;(3)产能过剩偏向性作用于环境污染的路径不仅存在显著的市场化程度的调节效应,还存在着严重的区域异质性、水平异质性和阶段异质性。文章为推进制度变革、优化存量产能和有效治理环境污染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陈中  任晓 《经营管理者》2013,(11):20-20
面对钢铁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矛盾,国务院近期提出指导意见,要求“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批”过剩产能,5年实现三大目标: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行!U,产能规模基本合理,发展质量明显改善,长效机制初步建立。  相似文献   

9.
产能利用率已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顽疾"和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但从已有研究来看,工业产能利用率的空间特征还有待进一步探索。本文对中国2010~2015年各地区的工业产能利用率进行了整体评价,并依据莫兰指数对工业产能利用率的空间特征进行了验证和分析。研究表明:2010~2015年中国工业的平均产能利用率在71.60%~79.90%之间,具体而言,中部地区的产能利用率优于东、西部地区。同时,莫兰指数的结果说明中国工业产能利用率整体上不存在空间自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企业规模、地方政府干预与产能过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能过剩是本届政府亟待解决的重要经济问题之一,而产能过剩现象具有非周期性和长期性的特点,这与地方政府的干预行为有密切关系。鉴于此,本文试图从财政视角,借鉴Bernanke等(1999)和Fernández-Villaverde(2010)的分析框架,引入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两种不同规模的企业,尝试构建一个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来探讨中国非周期性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模拟分析发现,为了追求GDP和税收的最大化,地方政府干预(如政府购买和政府补贴)进一步加强,并向大企业、重点企业倾斜,但在促使其产量增加的同时,也出现了投资过度,从而导致了非周期性的产能过剩。为此,要破解产能过剩难题,有必要设计出有效的约束和激励机制,规范地方政府行为,防止地方政府干预过多和大企业投资过度。  相似文献   

11.
12.
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司长陈斌在各个场合都是被媒体记者"围堵"的对象,这位掌管着中国产业布局的官员在2010年9月明确警告:在地方政府的推动下,  相似文献   

13.
《领导决策信息》2014,(39):15-15
正化解产能过剩是促进经济结构升级的重要抓手,也是对创新政府宏观调控的挑战。然而,化解过剩产能在一些地区却成了"叶公好龙"。日前,《经济参考报》记者赴东、中、西部十余省份采访此事,从走访情况分析,通过政府干预化解当前部分行业过剩产能,需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处理好运用行政手段与发挥市场作用的关系。防止把化解产  相似文献   

14.
《领导决策信息》2013,(41):27-27
2013年10月15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将遏制重复建设、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工作列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业界对产能过剩的担忧是双重的:既担忧过剩疾患本身,也担忧政府治理过剩再操行政之刀,重伤经济之本。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应放在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改革框架下求解。兼并重组是途径之一,并  相似文献   

16.
中国工业产能过剩问题仍存争议,其背后原因在于可靠产能利用率数据的缺失以及由此导致的实证研究缺乏。本文基于生产函数理论,进一步扩展成本函数法的产能测度框架,试图解决要素价格水平变化、成本函数形式单一以及内生性问题导致的测度偏差;同时,借鉴生产率分解框架对产能利用率变动来源进行分解。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进行了相关分析,其中需引起重视的结论主要有:(1)并非政府文件认定的典型产能过剩行业产能利用率最低,尚存在89个四位代码行业产能利用率低于这类典型过剩行业,两者的区别主要是政府认定的过剩行业中只有国有企业存在明显过剩;(2)政府文件认定的典型产能过剩行业中,企业进入退出以及产能扩张行为均直接推动了行业产能利用率的增长,这与现有认识相悖,意味着政府长期在这类行业中推行的产能管制政策需要进一步审视。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厘清过剩行业的相关事实,并为后续实证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对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的实地调研,以及国家统计局的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分析了当前我国产能过剩的主要特征、产生原因,以及存在的经济风险。本文发现我国产能过剩行业主要有三大特征:一是产品同质化程度高,二是享受过多的政策优惠,三是由于国内或国外原因导致市场需求骤降。我国本轮产能过剩是经济周期因素与经济体制原因等多种因素的叠加结果,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因此,不能完全依靠市场自行化解,短期内需要通过扩大需求、促进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等多种措施相结合的方法促进供需平衡;但长期看,必须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有利于防范和化解产能过剩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8.
19.
以我国2010~2019年工业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使用数据包络法,探讨产能过剩对微观企业盈余质量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研究发现:(1)产能过剩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促进了企业的盈余管理;股东社会网络为企业带来信息、资源、声誉、治理等优势,对产能过剩与盈余管理之间的正向关系产生抑制作用。(2)产能过剩会导致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可支配的现金流水平降低,从而增加企业的盈余管理。(3)在外部宏观政策优化时,企业的研发支出高或盈利能力低时,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低或高管持股比例低时,股东社会网络更能发挥抑制作用,以减弱产能过剩对盈余管理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20.
韩学广 《决策与信息》2010,(12):234-234
在主要以政府投资带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下,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不足,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方式单一、低效,资源环境约束机制尚不完善,再加上竞争方式的同质性,我国的产能过剩问题反复消长。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淘汰落后产能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