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论失地农民利益保障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失地农民的数量不断增加,但大多失地农民的正当利益并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失地农民的利益受损,主要表现在征地补偿费低、失地后生活无保障、失地又失业、有病无所医现象普遍等方面。本文针对失地农民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失地又失业的原因,提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失地农民的利益保障体制,即建立“经济补偿、社会保障、就业服务”三位一体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在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失地农民的数量不断增加,但大多失地农民的正当利益并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失地农民的利益受损,主要表现在征地补偿费低、失地后生活无保障、失地又失业、有病无所医现象普遍等方面.本文针对失地农民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失地又失业的原因,提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失地农民的利益保障体制,即建立"经济补偿、社会保障、就业服务"三位一体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我国失地农民权益保障存在的问题、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概述了失地农民数量大,就业不稳定,征地补偿标准偏低,安置方法单一,失地农民生活无保障,参保率低等问题,剖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创新完善涉及失地农民利益受损的相关制度和努力构建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长效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利益损失及对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姚蕾 《兰州学刊》2005,(2):214-21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耕地被征用,同时不可避免产生了为数众多的失地农民.失地农民的增加一方面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隐患.本文根据失地农民利益受损的现状,分析了失地农民利益受损的根源,并提出了现阶段保护失地农民利益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5.
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已经成为新的社会热点,其潜在的影响力已经威胁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覆盖面窄、利益受损的现象,暴露了政府作为社会保障主体责任的缺失,而管理缺位、保障缺责的政府短期保障行为机制是造成这一弊端的根源。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长效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是消除失地农民后顾之忧,促进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6.
论土地征收制度的完善与农民权益的保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我国有关土地征收的法律制度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失地农民利益受损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成为社会矛盾激化的因素之一.论文从失地农民利益的保护现状出发,针对我国现行土地征收制度在失地农民权益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完善农村集体土地征收制度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土地征用制度不完善使得地方政府对土地过度非农化,容易导致社会不公和矛盾激化。政府垄断征地行为中的农民产权主体利益受损是问题的直接原因,必须在充分尊重失地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实现安置对土地的"功能性替代"。以江北产业集中区为例,在对现有安置方式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包括保障、补偿及安置等多种方式"三位一体"的综合安置体系,提出了保障失地农民生活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柳萍 《兰州学刊》2015,(2):198-203
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导致大量的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致使失地农民的数量不断扩大,失地农民权益损害日益严重。文章从征地制度、农村土地制度、城乡二元化的结构体制等几个方面,对我国失地农民权益受损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更好地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为积极有效地解决失地农民问题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大量农业用地转为城市用地和建设用地,失地农民增多在所难免, 但这与实践中存在的侵害失地农民利益现象并无直接因果关系。导致侵害失地农民权益现象存在的根本原因 是现行土地征收法律制度存在重大缺陷。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发展的要求,以保障农民权益为核心,全面改革征地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0.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问题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城市化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之路。但是 ,以牺牲农民利益发展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的思路和做法 ,令人担忧。失地农民问题实际暴露的是中国土地制度问题。缺乏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和处置权是造成失地农民问题的制度原因。要解决好失地农民问题关键是尊重和保护农民对土地的财产权。建立保障农民利益和经营自主权的土地制度以及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 ,同时 ,鼓励失地农民自主创业 ,增强就业与再就业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