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984》不仅是一部反乌托邦作品,在文学审美意义上更探讨了人在西方文明解体背景下的生存状态。本文通过文本细读,从空间视角切入,分别解读三种空间的互动关系,从而揭示以往研究的盲点,进一步阐发《1984》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英国著名政治讽喻作家乔治·奥威尔的长篇小说《1984》与中国最具创造性的作家王小波的中篇小说《2010》进行了比较研究.《1984》作为《2010》的前文本,无疑为《2010》的解读提供了参照;但与此同时,《2010》的出现也丰富了读者对《1984》的理解.文章从反鸟托邦小说、黑色幽默风格和所蕴含的身体政治理论三个方面解读了两部作品的异同,通过多元共生的文本观及文学增值的现象,对比两个文本并弘扬文本所蕴藏的对自由的渴望及对人性的关怀.  相似文献   

3.
奥威尔的《一九八四》是西方文学中反乌托邦小说的经典之作。小说在三大帝国构成“静态”平衡的国际体系前提下,以主人公温斯顿和大洋邦的统治者英社为基点,塑造了五种历史与记忆的空间。从记忆参与政治建构的角度看,在这些记忆空间中,英社和温斯顿分别以记忆操纵和个体记忆为途径,来构建各自的历史叙事,以达到争夺大洋邦统治合法性的目的。通过两者的鲜明对比,奥威尔深刻揭示了人性与记忆、历史与极权统治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4.
乔治·奥威尔在他的《1984年》中,运用黑色幽默手法将一个极权的、泯灭人性的未来社会描述得淋漓尽致,其中的嘲讽、反英雄、夸张、谬论方法体现了黑色幽默艺术技巧。  相似文献   

5.
《1984》中的女性形象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社会性别的角度来审视《1984》,其女性角色之形象特征从两个方面被构建:首先,在小说中被以老大哥为代表的现代极权主义构建;其次,男性叙事者本着男性中心思想预设了这些女性的形象特征。《1984》中的女性形象处于一种被双重塑造的处境。  相似文献   

6.
《动物农庄》和《一九八四》寓真实于寓言与虚构中,体现政治小说的艺术性,使读者产生惊讶。小说从合情合理的视角,打破常规叙述,使熟悉的历史事件陌生与离奇化,使惯常的事件组合陌生化,使语言表达奇特化,故意不用读者熟知的通用名称,在语言与阅读者之间设置障碍,延长了读者消解过程。以苦涩、嘲讽与愤怒为一体的幽默,追求悲剧意味的喜剧风格,增强象征性与寓意性。运用扭曲的图景,将变形、变态的痛苦寓于深刻悖谬中,以达到讽刺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7.
乔治奥威尔及他的政治讽刺小说《1984》在英语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独特地位。作为反乌托邦小说,小说表现了扭曲真理、控制语言、监控个人隐私等集权统治模式,揭示了极权主义恐怖政治对人性的摧残。世上只要有极权主义肆虐,奥威尔的《1984》就不会过时,就还有阅读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部遵从现实主义原则创作的历史小说,<张居正>当然力求真实地、本质地再现明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新政"的历史,但这样的历史是不容易(甚至不可能)、也不必要通过文学的方式"还原"和"再现"出来的.作者之所以要写这样的历史,说到底,还是为了表达他对于这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理解和看法.而这种理解和看法,事实上也就是作者心目中那段历史的本来面目.从这个意义上说.与其说熊召政写了一个历史人物张居正,不如说他是借张居正这个历史人物,表达了他对于中国几千年来极权政治的一种阐释、理解和评价.<张居正>写尽了极权政治模式的种种精细微妙、机巧诡谲之处,也写尽了这种极权政治模式的种种风翻云卷、潮起潮落的机运.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把<张居正>看作是一部政治小说,是中国极权政治的一种历史寓言.作者的意图或许不仅仅是为了歌颂张居正这样一位封建时代的改革家.而是通过张居正的悲剧结局葬送那个极权政治的时代.  相似文献   

9.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凭借小说《盲刺客》获得了2000年英国最高文学奖项:布克文学奖。小说以“俄罗斯套娃式”的叙事方式展现了后现代语境中人类精神世界的悖谬。文章从小说的文本形式切入,结合人物的心理分析,揭示了主人公艾丽斯和劳拉屈服与反抗内化的精神信仰,这种屈服与反抗在《盲刺客》中得到了统一,达到了悖谬共存的状态。  相似文献   

10.
电影《紫色》改编自美国女性主义作家艾丽丝·沃克的小说,从性别角度审视电影《紫色》,电影台词揭露了女性鲜明的人格特征,呈现了电影中的四个主要黑人女性茜莉、索菲亚、秀格、奈缇的反抗意识之觉醒与改变的过程。而这四位女性的反抗方法也各不一样,只有采取正确的方法和途径进行反抗,才会最终赢得尊重,获得幸福。  相似文献   

11.
多丽丝·莱辛《十九号房》中女主人公苏珊的悲剧是由最初的分工不公直接导致的,而根本原因则在于传统男权观念的影响。作者通过对苏珊悲剧命运的详细描绘揭示了一种带有普遍性的生存状况,并进而启发读者思考:作为一个生活在男权传统之下的女性该如何保持自我。  相似文献   

12.
乔治·奥威尔的反极权主义思想是其作品《一九八四》的一个显著主题.小说文本中“正统思想”与“非正统思想”这一二元对立和“双重思想”的解构主义本质,折射出“非正统思想”的潜在强大威胁力,以及“双重思想”作为极权社会的统治手段不断在威胁其统治地位的事实,揭示了“思想”对人自身和极权主义统治的致命性.“思想”的解构本质削弱了奥威尔所渲染的极权主义恐怖氛围.  相似文献   

13.
《古诗十九首》中近4成诗歌述说人生苦短、及时行乐,它以人生观、人生方法论构成了较系统的颓废思想,与汉末民歌一起形成了普遍的颓废思潮。悲怆的情感抒发使《古诗十九首》更具思想和艺术感染力,颓废在弃旧中为创新铺平了道路,对文学上的建安之风和哲学上的魏晋玄学有开启之功。汉末颓废诗歌在世界颓废主义文学中,也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梁启超的《古诗十九首》研究与他的其他文学研究一样 ,以宽阔的视野 ,传统与现代结合的理念以及较强的系统性和理论色彩著称。作者以进化论史学观为武器 ,重视史料的排比和证据的收集 ,用直觉和考证并举之法 ,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古诗十九首》从时代、作者到思想、艺术等各方面问题 ,是运用综合分析之法研究文学的范型。  相似文献   

15.
《古诗十九首》是汉末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作,它真实地展示了汉末下层文人的生存状态和心灵历程,抒写了他们在饱偿人间忧患之后真实的内心情感世界以及对生命意识和人生永恒价值的深邃思考。  相似文献   

16.
《诗经》《楚辞》共同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写悲抒情传统,然而汉代由于大赋兴起却逐渐淡薄。《古诗十九首》延续了《诗经》《楚辞》抒情特色,采用悲情意象和鲜明的对比,运用大量叠字,甚至以乐写悲,营造出浓重的悲怨底色。这种写悲抒情传统极大影响了建安诗歌,同时对后世文学而言又具有典范性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7.
取象思维方式产生于《易经》,是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之一。《古诗十九首》借助取象思维方式,或传达男女之间的相思,或抒写行客望归之感,或诉说面对现实所产生的种种失意感伤和愤懑不平,或在慨叹无常人生的同时思考生死忧患。另外,《古诗十九首》中这种取象比附的思维方式对后世五言诗,尤其是对魏晋五言诗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