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是20世纪初东亚文坛上最具有影响力的小说之一,人物形象广受评论界的争议,直到目前为止莎菲形象都难以评判. 文本陌生化的创造了一个女性形象,以莎菲女士的爱情观和心理历程作为主要内容,字里行间呈现的全是作者漂泊的生活体验,生活的重压使她难以坚持下去. 莎菲的女性形象介于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之间,内心虽想做一个正经女人,但是也有着追求享乐的情感,这种人格分裂,也是当时社会转型期青年常有的感情. 为进一步的研究《莎菲女士的日记》中莎菲形象,文章简单回顾了《莎菲女士的日记》的作者经历,重点从陌生化的艺术手法、主题思想以及艺术形象来进行解析,希望能为相关人员带来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2.
1944年伊夫林·沃在完成《重游桥头堡》一书中马奇曼去世前的这一章节前,得知大规模进攻日开始的消息。这天傍晚,他封扎了稿件后,便在6月6目的日记中吐露:“我唯一担忧的是,大规模进攻会使圣·伦纳德大学我的打字员感到不安,或是担忧我的手稿能否邮寄给他”。  相似文献   

3.
宋江形象是复杂多变的,他既是一个历史的、客观的人物,同时又有作者对他的塑造,其间也伴随作者一些主观情感色彩,可以说,宋江这一形象承载着多种视角。结合文本探求宋江前期形象,认为这一阶段宋江形象特点主要是孝与义。  相似文献   

4.
郁达夫是现代日记文学的始作俑者。郁氏日记的形象主体并不是现实的翻版,而是自我的幻象,是小说中零余者形象的补充和延续。郁氏日记文本兼容史料和审美双重性质,其审美特性包蕴在对自身生存状态、生命意义的思考和感悟中。  相似文献   

5.
二战结束后,"原爆"的深远影响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同时期描写女性原子弹受害者的作品相比,《梦千代日记》以其独树一帜的对原爆受害者形象的理解与刻画,在诸多同类作品中脱颖而出。本文通过对作品主人公梦千代形象的分析,讨论了作品引发社会共鸣的历史文化原因,及其艺术表现手法的突破与局限。  相似文献   

6.
在晚清中国人眼里,英国不再是夷模鬼样的异国形象,相反成了"乌托邦"理想国。文章通过比较早期驻英使臣郭嵩焘和薛福成在其出使日记中对英国形象的塑造及其对英国和本国关系的摆放,论述了晚清去"夷"化后的英国形象。郭嵩焘笔下的英国成了一个处处胜过本国的典型的"乌托邦"异国形象,而薛福成则把其亲见的英国塑造成一个能够与历史上的中国媲美的"乌托邦"形象,以此方式尽可能地保存和维护了关于本国的神话。  相似文献   

7.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不少学者注意到古人日记对历史研究的文献价值,开始搜集和利用包含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文化科技等方面内容的日记,将之作为重要的史学资料。这些资料被用来与史实文献进行对照,从而探讨相关历史现象和问题,其中记录明清时期的日记和以南方区域为背景的日记尤其受到关注,这与日记文学的发展状况相呼应。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作家之中,胡适的日记写得最多最勤也最连贯(中间只有少量的缺失),总计约在350万字左右.胡适日记的特点是:(1)丰富性,个人经历包括思想演变、社会现象包括重大事件、人际关系等等,无不尽记其中;(2)准确性,即可作为一部信史;(3)以思想札记与叙事为主,某些篇章又有一定的抒情意味.鲁迅的日记以记事为主,而且大都很简略.虽无个人情感的抒发与内心世界的展示,但它对研究鲁迅的行止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依据.由于记述简略,所以又必须将日记中的点点滴滴与鲁迅的其他文章,以及他人的记载结合起来,对某件事情方能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郁达夫日记是真正意义上的“日记文学”,也是作者的“生活记录”.郁达夫本着固有的真率态度,“全部揭开在大家的眼前”,为人们研究郁达夫提供了最可宝贵的未曾涂改的第一手资料.他又是用散文笔法来写日记的,许多日记摘录出来就是一篇篇绝佳的散文作品,既有议论更有情节有细节有心理活动,情景交融,形象生动,人物的音容笑貌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9.
林语堂著《吾国与吾民》1939年增订版塑造的浴火重生的中国形象,较其1935年初版中混乱而无望的中国形象,所描写的形象可谓是焕然一新。而这一形象的变换是相关的历史事实、舆论氛围、读者需要、作者心态等因素多方影响的结果,从而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0.
撰成于 1 897年的《辛卯侍行记》是一部日记形式的历史地理著述。以往的学者仅仅看重该书的史料价值。本文从更深层次上揭示了该书的特点 ,认为作者的著述目的是强国富民。笔者评述了该书提出的强国富民的方法、解决西北民族矛盾的措施 ,以及丰富的历史地理记载和对有关地区历史问题的独特看法  相似文献   

11.
论中国在南海U形线内“其他海域”的历史性权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基于重大历史利益对南海U形线内"附近海域"和"相关海域"外"其他海域"主张历史性权利十分必要。重大历史利益带来的比较优势及其合法性、历史性权利模糊性带来的弹性空间和南海其它周边国家权利主张欠合理性带给中国的优势都让此主张较可行。中国在该海域可考虑:在"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前提下,提炼其享有的重大历史利益并整理相关证据;阐明所主张的历史性权利的内涵;适时正式提出历史性权利主张;统一各种维权执法行动。  相似文献   

12.
试论西安近郊文物大遗址区的经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西安市城市近郊文物大遗址的特殊性和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的分析,指出西安市城市近郊文物大遗址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和经济发展的可行性,并进一步提出西安市城市近郊文物大遗址区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创新动力论:历史动力研究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创新在社会发展、历史进步中作用的日益凸现,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创新已经成为历史进步的直接动力。确立“创新是历史进步直接动力”的思想,以之分析推动历史进步的主体,评价推动历史进步合力中的核心力量、主导力量,进而倡导创新、激励创新、推动创新,对于引导社会更快、更好、更节省、更顺利、更稳定、更和谐地可持续地发展是具有重大意义的。这一观点的提出,是对唯物史观的继承和发展,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对于贯彻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自黑格尔把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概念以来,历史哲学的发展存在着两个谱系:一个是马克思在继承黑格尔史学理论基础上开创、并由列宁等人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世界史观;另一个是以巴勒克拉夫等人在批判黑格尔欧洲中心主义史观基础上开创、并由沃勒斯坦等人发展的全球史观。这两个谱系对20世纪的中国历史哲学的研究均产生较大的影响。我们应当积极吸收马克思主义世界史观和全球史观的理论成果,不断实现分析范式和研究方法的创新。  相似文献   

15.
论文将怀旧视为一种集体事件和文化景观,由于历史街区在现代城市中代表传统的力量,因而文章从历史街区的怀旧这个侧面引出当代中国城市美学的现代性问题.论文首先回顾了历史街区保护的制度化过程,然后深入分析了当代中国城市历史街区的命运抉择,指出由于大规模的旧城改造、仿古建筑的大量臆造以及保护理论的矛盾性和复杂性,当前我们对城市美学现代性的认识进入到一种误区,在规划思想的转变尚未完成、理性异化和感性迷失的状态下,历史街区的保护已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最后,文章认为当代中国城市美学的现代性应转向对人的关注,提出历史街区的保护要回归到以人为本的理念,并在此基础上构筑新的城市美学  相似文献   

16.
知识分子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占据重要的历史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对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问题都有过许多论述,这些论述虽然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不同的历史任务,产生过一些认识上的偏差,但最终得到了深化和发展。研究三代领导人的知识分子思想,对我们以全面、历史和发展的观点去理解党的现行知识分子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对天津历史风貌建筑铭牌英译混乱现象进行分析并试改译,进而强调基于平行文本仿写理念进行外译并呼吁多个城市或地区联合共建历史风貌建筑翻译语料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铭正也难”,历史风貌建筑铭牌等专业英文标识语的规范化运用和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在改革开放的二十几年里,在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引导下,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不仅和马克思历史选择论是一脉相承的,而且对其进行了不断的丰富和发展。为此,我们就马克思历史选择论作进一步的研究,对邓小平的创造性发展进行深入的分析,揭示出历史选择的可能性和限度,从而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就成为一个迫切而意义重大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之中,由此而来的是整个社会的转型与发展,高等院校作为社会中重要的一部分,担负着培养人才的历史重任.人才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新世纪我国的发展,因此,我们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必须主动转变,必须对以往的做法进行再认识和反思,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才能完成这一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20.
192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打响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徐特立在南昌起义前策反姜济寰,对起义的成功具有极大的意义。在中国共产党党史的南昌起义这一节,应该有徐特立、姜济寰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