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认知语法主张用象征单位来解释语法。从认知语法的角度阐释认知语法中自主/依存关系在语音极和语义极中的体现可知:在语音极中,元音和事物是自主的,而辅音和关系却是依存的;在语义极中,无论什么时候两个成分组合成一个配价关系,如果一个结构D依存于另一结构A,那么在某种程度上,A是对D中一个凸显子结构的阐释。在此基础上,将自主/依存关系输入到语音极和语义极的语法中,例如对词根与非词根、中心词与边缘词、补足语与修饰语等的区分上,可知自主/依存关系的输入对上述关系的区分简单易行、通俗易懂、合情合理,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2.
夏保利 《郑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9(1):62-65
介绍了动词配价语法的概念以及基本内容和特点,指出目前在我国英语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只注重句法,而忽视语义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所造出的句子大部分只符合语法而不符合语义,而且明显具有母语的特点。通过动词配价语法与传统语法的比较,指出如果在以传统语法为主的英语教学中引进动词配价语法中有关知识,可以帮助培养学生的语感。 相似文献
3.
张亚军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1)
句法结构是验证配价的重要依据,但不能作为配价确定的标准。配价是语义平面的概念,词的语义结构包括常数与变量两方面,变量则是确定词的配价的基础。语义结构决定词的价量与价质,价质在句法平面体现为一定的价值与价能。有价词语与受其支配的价质构成句位,现实句都是体现某一句位的变体。语义结构到句法结构的映现反映了价量、价质到价值及价能的实现。语义配价有其心理基础,可以从认知心理学及心理语言学方面得到解释 相似文献
4.
杨渊昊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在基础德语的教学中已经基本采用配价语法,但在教学实践中存在很多问题,以至教材出版不久就必须重新编定。配价语法与传统语法到底有那些区别呢?在教学中怎样把它们有机结合起来,是本文需要着重分析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配价语法理论框架下的汉语双宾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永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5(4):52-55
把动词配价理论导入汉语双宾结构的研究,分析一价动词、二价动词、三价动词对双宾结构的语法配置功能,讨论动词的配价结构与双宾结构的各种语义和句法关系,区分双宾结构的典型形式和非典型形式,变价形式和非变价形式,认为动词的双宾结构不全部是其配价结构的投影,最后推导出基于配价语法理论的汉语双宾结构的鉴定标准,试图赋予其新的语法分析理念。 相似文献
6.
刘凯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4,32(2):86-88
配价语法直接源于法国语言学家特思尼耶尔(LucienTesniere)的从属关系语法,配价理论一出现就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并不断得以丰富和发展;关于配价的性质国内学者见仁见智,认为是句法的、语义的、句法语义的都有;关于配价的原则和方法更是五花八门,深浅详略各不相同;笔者以为,配价就其性质来说是句法语义的,纯语义或纯句法的说法缺乏足够的解释力;在确立配价的原则和方法上,解释力和可操作性是第一位的;目前配价研究中术语使用和语义格界定分类的混乱现象应该受到一定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汉语“配价”语法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叔湘先生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提出类似"配价"的概念,可惜一直未引起语法学界的注意,直到20世纪80年代,朱德熙先生第一次运用配价概念,从那时起,配价语法逐渐成为中国语法学界研究、讨论的热点之一,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汉语"配价"语法研究理论对国外理论的借鉴;二是汉语"配价"语法研究20世纪80年代后全面展开及取得的相关成就;三是汉语"配价"语法研究相关的理论分歧。 相似文献
8.
论汉语动词配价的确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红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47(1):53-56
汉语动词的配价是一个有相当语义基础的句法范畴,它又有深刻的认知原因。确立动 词的配价要将认知框架和句法框架结合起来,两者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我们采用“理 想化认知模式”来指派格角色,然后在静态的理想句中提取“价”。配价成分的句法位置和 格角色要依具体动词而定,不能一概而论。 相似文献
9.
赵倩 《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Z1)
语法研究中的配价思想是源于化学学科在其领域外的跨越式发展,从其被引入语言学界的研究应用以来引起了各家广泛的争鸣和探讨.基于汉语的自身特点,本文探讨了配价理论的形成和引入,以及针对典型问题提出在对外汉语实际教学应用中应重视对于"相对关系"的概念的掌握,从而实现真正融合配价摄入与实际输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彩凤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40-41,44
相对于动词和形容词的配价研究,名词的配价语法研究成果很少。袁毓林先生对名词的配价研究成果最多,提出了降级述谓结构。本文介绍了降级述谓结构,分析了名词歧义现象及出现的原因、名词和动词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12.
李康熙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4):74-78
从认知语法的角度出发分析翻译单位的本质,认为各种翻译单位理论的根本分歧源于对语言单位的组构性、可分析性以及独特性的认识差异。最后指出译者应根据源文具体语言单位的上述特征选择合适的翻译单位。 相似文献
13.
俞建梁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3):72-74
认知语言学取得了巨大进展,其研究对象已扩展到句法、语篇、语义、体验性、图式、思维等方面.王寅教授近著《认知语法概论》,对Lannacker等学者的认知语法的有关研究作了全面介绍和总结,并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将认知语法研究水平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4.
构式是语言使用者学得的形式和语义/功能的配对,包括语素、词、熟语和句式等语言单位。论元结构构式是用来表达基本句子的形式和意义的配对,它本身具有独立于动词的意义。动词与构式整合时,要遵循语义一致原则和对应原则。在从事语言研究时,我们既需要认真研究论元结构构式,同时也需要认真研究动词和论元以及句子所出现的语用环境。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见证人类思维进化史的活化石。本文从语言发展的象似性、类比机制、语序和语法化等认知语言学概念入手,通过探究英语屈折形式的由来,英语屈折形式在与外来语接触过程中所经历的历时变化,获得对人类语言发展进程的比较全面的认识。进而探究认知语言学是如何把人和世界以主体和客体纳入语言研究领域因而获得了强大阐释力的。 相似文献
16.
陈风华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4):90-96
多媒体语境大学生视觉素养的认知建构是信息社会知识快速发展的时代诉求。研究结合多媒体认知理论、视觉语法框架、概念隐喻理论和《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以下简称《教程》)考察大学生视觉素养的概念隐喻认知建构过程及范式。主要发现:首先,《教程》设计目的是通过图像帮助大学生全面和准确理解图文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夯实其视觉素养建构的认知水平;其次,《教程》通过知识视觉化和图文关系建构概念隐喻认知模型,有助于大学生看懂和听懂图文内容,从而显著提高其视觉素养及听说能力。为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如何有效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果提供了新的探索视角。 相似文献
17.
吴伟华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4(1):40-46
近年来语法研究热度不减,但语法教学在英语专业中却呈现被边缘化的趋势,语法教学亟需在语法理论的支撑下探索一套高效可行的教学模式。根据英语专业学生的语法水平和认知特点,以认知语法的原型观、整合观和体验观为指导,借鉴OBE成果导向理念,将能力等级量表整合为具体的教学目标,据此反向设计基于语篇的情境化教材,开展以阅读和写作来驱动语法知识应用的教学活动,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法知识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8.
空间关系及其语言表达的认知语言学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克定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8(1):1-8
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空间参照框架理论和图形-背景关系理论探讨空间关系及其语言表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空间关系是人对客观事物在空间中的方位、存现或运动状态的能动认知的结果.在空间关系所涉及的三要素中,目的物和参照物是基本的,是人观察和认识的基础,而人则是赋予事物以空间关系的关键.空间关系并不是存在于客观世界的自然之物,而是人类的能动识解使然.人们在识解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时,总是以一事物为参照来确定另一事物的空间方位.不同的识解方式和参照点形成了三类空间参照框架:相对参照框架,内在参照框架和绝对参照框架.人们在运用语言表达空间关系时,总是把目的物看做图形,把参照物看做背景,并以后者为参照来确定前者的空间位置.看做图形的目的物具有未知性和凸显性,看做背景的参照物具有已知性和确定性. 相似文献
19.
以生成语法的发展阶段为顺序,论述了生成语法自诞生以来对语义态度的变化,并认为生成语法坚持语义内在论,生成语法的语义观与其内在语言观和句法自治论存在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汉语语法学中的"动词中心说"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玉屏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6,26(5):83-87
该文通过对汉语语法学中“动词中心说”之来源和现状的多方面考察,将出现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动词中心”学说区分为朴素的动词中心观和源于西方语法的“动词中心说”。前者指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前出现在吕叔湘等人的语法论著中的有关“动词中心”的观点,后者指八九十年代以后随配价语法等西方语法理论引入国内的“动词中心说”。并分析了二者的主要差异:1、侧重点不同;2、概括对象的范围不同。此外,该文还论及上述两种“动词中心”理论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