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今日南国》2009,(12):F0003-F0003
今年以来,德保县把推进“项目建设年”、“服务企业年”和“城镇管理年”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推行“三零”服务,即定期走访“零距离”、项目审批“零障碍”、企业经营“零干扰”,促进经济实现“弯道超越”发展。今年1月~5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9.43亿元,同比增长61.9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52亿元,同比增长121.7%;财政收入完成1.488亿元,同比增长54.86%。  相似文献   

2.
发展我省乡镇企业的策略思考潘筱培,黄儒伟(贸易系)我省1993年乡镇企业总产值约达1010亿元,比1992年增长85.6%,其中工业产值687亿元,增长85%;出口交货总值165亿元,增长74.78%;利税总额预计可达77亿元,增长39.2%,实现了...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兴安县委、县人民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以“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为工作重点,找准加快发展的突破口,加大步伐向“三化”一流县的目标迈进。2007年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58.71亿元,同比增长2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36.56亿元,同比增长93.6%;完成财政收入3.56亿元,同比增长28.55%;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启东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学规划引领跨越发展,以结构优化促进持续发展,以科技进步推动创新发展,以共同富裕谋求和谐发展,以统筹兼顾实现全面发展,既追求发展的速度,又追求发展的质量,努力实现启东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0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3亿元,增长16%;实现预算内财政收入26.2亿元,增长30.8%,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2.2亿元,增长32.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小康核心指标位列苏中苏北各县市前列。  相似文献   

5.
罗永东 《今日南国》2008,(20):29-31
近年来,荔浦县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锐意进取,务实开拓,奋力推进富裕文明和谐新荔浦建设,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2007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833亿元,同比增长16.8%。财政收入3.02亿元,同比增长24.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55亿元,同比增长36.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94亿元,同比增长1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万元,  相似文献   

6.
2006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着手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浦口区珠江镇2006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6.48亿元.同比增长12.6%:实现财政收入2.1亿元.比上年增长25%:固定资产预计投入14.3亿元.同比增长30%;合同利用外资、实际利用外资分别达3000万美元、2000万美元;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7150元.比上年增长11.5%;经济、党建、精神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实现“全区领先.省市进位”的目标。重点抓好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7.
臧正金 《金陵瞭望》2011,(19):13-14
区第八次党代会以来.栖霞围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创造了栖霞历史上又一个黄金发展期。2010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5亿元.是2004年的2.7倍,人均超过1万美元;规模工业总产值达1582亿元.是2004年的2.5倍.位居全市前列;财政总收入突破70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33.3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5.3%、18.6%。  相似文献   

8.
2006年.江宁区湖熟镇紧扣经济发展中心.把握区划调整大局,坚持合并兼顾发展.发展促进整合,较好地做到了区划调整与经济社会发展两不误、两促进.全面打开了谋发展、促进步、共和谐的良好工作局面.继续保持了“三个文明”建设健康、快速、协调的发展态势。2006年.湖熟镇各项经济指标均超额完成。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9亿元,同比增长18.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6.8亿元.同比增长31%;财政预算内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农民人均收入实现7100元。  相似文献   

9.
横扫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仍在扩散和蔓延中,然而一个个好消息却从深圳研祥集团不断传出:2008年度研祥集团收入46.72亿元,同比增长144%;今年一季度集团销售额为15.63亿元,同比增长151%……笔者发现,坚持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是研祥集团能在金融危机中实现逆势飘红的制胜法宝,值得企业界同仁深思。  相似文献   

10.
《今日南国》2009,(14):18-20
近年来,玉州区委、区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围绕“工贸强区”发展思路,以解放思想、创新观念、狠抓落实为动力,努力推动全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在2004~2006年连续3年荣获广西经济发展“十佳”县(市、区)的基础上,2008年,玉州区经济社会又取得了新突破,实现了科学发展,被评为广西科学发展十佳县(市、区)、建设平安广西活动先进县(市、区)。据统计,2008年,该区生产总值160.04亿元,增长108%;财政收入6.84亿元,增长14_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4.4亿元,增长17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02元,增长11.1%;农民人均纯收入4907元,增长17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25亿元,增长234%。全年单位GDP能耗13513吨标准煤,下降7.13%;二氧化硫实际排放量1.287万吨,化学需氧量实际排放1.858万吨,均完成年度计划目标。  相似文献   

11.
思同 《金陵瞭望》2005,(3):57-57
2004年,南京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实现了分设第六年稳定快速发展。全系统全年对系统外批发销售卷烟26.48万箱,同比增长10.38%;实现税利8.1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1%,其中利润7.06亿元,同比增长29.58%,继续保持了全市卷烟市场的稳定和繁荣。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海门市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按照“崛起苏中争第一,瞄准苏南争进位,融人上海争发展”的工作思路,坚持以人为本,紧紧围绕“两个率先”的奋斗目标,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显著增强。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海门经济已连续10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年均增幅达11%以上。2003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65.7亿元,增长13.9%。目  相似文献   

13.
溧水县永阳镇围绕“十一五”末在全市率先实现工业销售过百亿元镇的目标。综合实力得到快速提升。2006年.全镇工业销售收入达34亿元.同比增长5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9亿元.同比增长53%:实现财政收入2.05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增值税指标增幅达60%,在全市涉农街道综合实力排名中列第六位。今年.继续全力打造“四大品牌”.强势推进工业发展。2007年1—3月,全镇完成工业开票销售、工业固定资产投入、财政收入达到9.31亿元、2.5亿元、512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94.8%、204.1%、45.1%。  相似文献   

14.
《源流》2006,(2)
近年来,阳春市注重发挥地域优势,实施“一乡一品、一村一业”特色农业工程,初步实现了特色农副产业规模效应,增加了农民收入。2004年全市“一乡一品”实现总产值35.7亿元,比上年增加2.8亿元,增长5.5%;农民人均纯收入3247元,比上年增加126元,增长6%。目前,全市形成优质水果、特色蔬菜、蚕桑、甜玉米、南药、花卉等六大特色产业。  相似文献   

15.
《今日南国》2006,(3):F0004-F0004
柳州,“十五”期末再次把一张精彩的答卷交到世人面前:社会经济发展全面提速,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2005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19.96亿元,年均增长12.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7.3亿元,年均增长30.1%;财政收入80.18亿元,年均增长19.3%。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47%。“十五”时期成为柳州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社会进步最明显、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体现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理念,柳州“十一五”提出了  相似文献   

16.
江宣 《金陵瞭望》2010,(11):35-36
一组数据展示出南京市江宁区的领跑业绩:2009年.江宁实现GDP503.4亿元,比上年增长18%:地方财政总收人120.9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1.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5.5%和30.1%。  相似文献   

17.
陈明 《金陵瞭望》2011,(13):54-55
2010年以来.金城集团党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特色载体为抓手.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强势给力经济发展.大力发展航空机电、车辆(专用车、摩托车、电动自行车)、轻型动力、国际贸易、三产,全年实现销售收入77.13亿元.同比增长36%:实现利润1.84亿元.同比增长23.74%.经济总量创历史新高。先后被评为全国重合同守信用单位、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中航工业“五五”普法先进集体、江苏省文明单位。  相似文献   

18.
《金陵瞭望》2007,(1):6-8
2006年,市委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以迎接省、市党代会召开为契机.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圆满完成了市委十一届十三次全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一五”发展的良好开局。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74亿元,同比增长15.1%,实现财政收入600亿元,同比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7%,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以上。在省定全面小康建设指标体系中.21项指标已达到目标要求,实现程度达84%,为2007年全市总体全面达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段令人欣喜的强势发展——防城港市防城区继获得2006年“广西县域经济进步奖”、2007年“广西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之后,2008年,各项经济增长指标再列广西前茅。2008年,防城区实现生产总值50.71亿元,增长16%;财政收入4.03亿元,增长40.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6.33亿元,增长44.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88元,增长22.9%;农民人均纯收入4715元,增长20.4%。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工业基础进一步加强。完成工业总产值56.27亿元,增长28.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3.01亿元,增长40%。连续两年获得“广西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  相似文献   

20.
古语云:“郡县治,天下安”;“国家之强,在于州县”。作为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部,县域经济在国家宏观调控、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承上启下、沟通城乡、总揽农村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是“五个统筹”的最直接操作平台,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截至2005年,我国共有县级行政区划单位2862个,全国县域内陆地国土面积874万多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国土面积的94%;县域内人12总数达9.18亿,占全国总人12的70.24%,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8.81万亿元,占全国GDP的48.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