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威 《职业》2008,(10)
一、职业人学历结构与低学历群体分析在中国的学历教育中,由低到高依次是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包括硕士、博士).  相似文献   

2.
元祥 《职业》2008,(11):46-46
在人才市场越来越买方化的今天,不少大学生求职都有一些失败的经历。尽管招聘者的权力对求职者的去留具有决定性影响,但求职者因自身问题而导致应聘失败的也不在少数。招聘方的行为我们无法左右,但自身的错误总是可以避免的。只要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就可以大大提高求职成功的几率。  相似文献   

3.
“名校情结”愈演愈烈 “就因为鸡蛋大小的一个圈,我就彻底没戏了。”说起不久前在北京农展馆招聘会上的遭遇,河北某高校的研究生李晓明(化名)显得挺委屈。  相似文献   

4.
李冰 《现代交际》2003,(7):25-25
求职面试中,若想在较短的时间内成功地推销自己,机智、得体的语言是关键,作为一名求职者,在求职面试中应掌握下面的“先后艺术”。 先闻后切 求职者应该仔细观察、倾听和获取主考官发出的各种信息,然后作出准确判断。当主考官提出一些过于简单的问题时,求职者应考虑对方是否在考察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位求职者到一家大公司应聘管理人员,主考官  相似文献   

5.
病毒一:求职面试的虚假和浮躁面对着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招聘会,大学生求职哪个不是场场不落,送简历如撒传单。正所谓浮必显、躁必急,因此各类“毒素”也慢慢渗入了人才市场——假学历、假文凭、假证书以及装帧精美的虚假简历,甚至徒具其表的各色人才“包装”。例如,某外资巧克力厂商的招聘会上,一名应聘女学生向面试经理特别提出自己从头到脚连眼睫毛都是咖啡色的。  相似文献   

6.
一家公司要招聘一名推销员,应聘者如云。通过口试笔试,主考官从应聘者中挑出了八名候选人。主考官告诉这八个人,将由公司总经理对他们分别进行面试,以确定最后录用谁。面试在三楼的总经理办公室进行。不过,主考官提醒大家,总经理很忙,有很多事务要处理,如果敲门里面没人应,就说明总经理正忙着,没时间,大家可以回到楼下的休息室里等待。 第一位应聘者来到三楼,敲了敲总经理办公室的门,里面没人应答,这位应聘者只得下来了。第二位应聘者上去敲总经理办公室的门,里面仍是寂静无声,他也只得离开了。接着第三位、第四位……大家…  相似文献   

7.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职场专家预测,某些特殊群体身上的“金子”将被用人单位所青睐。  相似文献   

8.
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有一部分求职者身上存在明显的缺陷。是坐以待毙,还是绞尽脑汁迎难而上?有道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带着缺陷求职并非天方夜谭,只要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扬长避短、执著追求、创造机遇,成功总会垂青你。  相似文献   

9.
对大部分毕业生来说,网上求职并不陌生,然而实际运作中,苦于“没有渠道”,缺少方法。其实,网上求职是要讲究一点技巧的,其“笔技”可有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职业时空》2005,(17):42-45
健康的重要性一、健康最重要在人的一生中,最值得珍惜的东西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有的人说是快乐,有的人说是金钱,有的人说是家庭。您的答案是什么呢?曾经有人用“10000000000”来比喻人的一生,其中“1”代表健康,各个“0”代表生命中的事业、金钱、地位、权力、快乐、家庭、爱情、房子……纷繁冗杂的“0”充斥了人们的生活,“1”常常被忽略,但“1”一旦失去,所有的浮华喧嚣都将归于沉寂。  相似文献   

11.
王媛媛 《职业》2014,(4):28-28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深入发展,其对人才的要求也逐渐提高。拥有能力是一个点,职业规划是一条线。如何让这条线呈“台阶式”的上升,就需要认真、踏实地将每个细节做到位,在发展的关键时期不放松。  相似文献   

12.
笔者在与诸多学校(以专科学校为主)社工专业学生及刚踏上社工实习岗位学生的接触中了解到,学生在从“学校人’到“职业人’的转变过程中存在一个“断层”。这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以目前i户上部分社会工作专科学院及学生为例):  相似文献   

13.
柳哲 《职业》2014,(10):17-17
随着现代传媒业的迅猛发展,报纸、电视台、网站等如雨后春笋般创办起来,“新闻线人”也应运而生,成为不可或缺的一个新的职业群体。我当兼职新闻线人要从一个故事说起。2003年,我在北大参与《青年时代》杂志的采编工作。有一位名叫“爱心女孩”的网友是个残疾女孩,来北京治病,请求我帮忙。她身残志坚、乐于助人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我,我忍不住打电话给媒体,希望报道一下她的故事。  相似文献   

14.
黄国栋 《职业》2013,(23):26-27
“企业学历”办学源于台湾,在厦门得到新的发展,作为校企合作的创新,值得职业学校进行积极尝试。本文提出“企业学历”办学模式具有可操作、效益好、易推广的优势,并探究了“企业学历”办学提升拓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舒玲玲 《职业》2011,(12):4-6
从3Q7S管理到QV德育,他们一直走在中职学生德育工作阵地的前沿;从对"优质"的再定义到对"职业化"的新诠释,他们始终致力于优质职业人的品牌打造。作为浙江科技工程学校德育团队的主力阵容,为引导学生成为一个精神上绝对富有的人,QV德育工作室的老师们贡献着全部的智慧与青春。  相似文献   

16.
王景龙 《职业》2014,(10):68-69
防范诱人高薪和头衔中的骗局城市男孩王某毕业三年,去了多个招聘会,递出数十份个人的信息资料,却一直没有找到招聘单位。一天他在网上看到了一则招聘“男女公关”的广告,广告称某公司招用“男女公关”二人,月薪五万。对于王某来说“五万”是一个极有诱惑力的数字。王某立即按广告上留下的地址,去某高档写字楼应招。办公室富丽堂皇的装潢,公司老总西装革履的气派让应招者王某头晕目眩,登记、面视、审核、录用、签合同,忙活了一天,收取报名费、审核费、押金等费用五千元后,公司让王某回家等上班的消息,一等半个多月没动静,当他去写字楼询问时,方知租住该楼的人们早已去向不明。  相似文献   

17.
孙友益 《职业》2010,(6):60-61
在下并非一个不求安稳的人,只是认为一个现代人,不到外面世界去挑战一下自己的生存潜力,就会觉得这一生中少了精彩一笔。  相似文献   

18.
在社区里,像小柯一样的青年还有很多,他们被贴上“失学”、”失业”、“失足”的标签,隐蔽在家里。他们失落、迷茫,需要你我的鼓励、引导与接纳。  相似文献   

19.
赵畅 《炎黄世界》2010,(1):54-55
“相”官绝不唯学历,英雄何必问出身。我们自应坚持做到重学历又不唯学历,重学历更重能力。  相似文献   

20.
正值校园招聘黄金季节,在这场愈演愈烈的招聘求职大战面前,应届毕业生各自出招应对,有的主动出击,有的多点开花,有的“曲线救国”,有的重点聚焦,也有的不紧不慢。“过来人”更是拿出样板理论,言传身教。总之一句话,希望各位应届毕业生求职路上一帆风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