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共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关系到人类福利的重大政策实践问题.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至今,经济学家对公共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本文对上述实证研究文献的研究方法、研究成果以及存在的各种争论进行了梳理和评述,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谭光荣 《学术界》2007,(5):158-162
近几年来,我国税收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的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此,本文从财政支出、收入角度分析了税收收入高速增长对经济产生的影响,并通过对我国1994-2004年税收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相关性及经济结构对税收收入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提出在我国近几年的税收增量中,经济增长只是其中的一个影响因素,而经济结构变动对税收收入增长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西方学者时收入分配影响经济增长效应的研究由来已久.古典经济学家多是从收入分配的角度切入,研究收入分配影响财富增长的效应问题.自1955年库兹涅茨提出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倒"U"结构以来,经济学家们热衷于检验其存在与否,研究结果莫衷一是.20世纪90年代前后以来,收入分配影响经济增长效应的理论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研究结论多倾向于认为,收入分配不平等对经济增长具有负效应.  相似文献   

4.
知识、R&D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诞生,经济增长又重新成为宏观经济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文献的评述来说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基本假设的现实合理性和人口规模、R&D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内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指出解决内生经济增长理论难题--人口规模效应问题的全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保建云 《学术论坛》2007,30(7):81-86
文章在对计划经济时期中国与越南经济增长特点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相关统计数据,从实证角度对经济转型期中国与越南经济增长进行比较分析,认为在计划经济时期,无论是经济增长绩效还是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和成熟程度,中国计划经济体制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在经济转型时期,越南的相对经济规模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经济增长相对稳定,经济增长波动周期相对较长、波动幅度相对较小,一个重要原因是越南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学习了中国成功的经济转型经验,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越南没有经历过中国所经历过的各种国内外政治经济和市场约束;虽然中国的经济增长仍然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和先发优势,但这种比较优势具有逐渐递减的趋势,中越两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差异会逐渐趋于缩小.  相似文献   

6.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一直是现代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自亚当·斯密以来,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一直围绕经济增长的机制、源泉和动力等问题展开,有关经济增长的研究也主要集中于经济增长数量问题,而忽视经济增长质量的研究与判断.  相似文献   

7.
从20世纪90年代到进入21世纪,中国与其他亚洲经济转型国家的居民收入差距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转型国家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与转型密切相关.中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过程、基础与趋势与其他经济转型国家不同,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和贫困的关系也不同于其他经济转型国家.对中国与其他亚洲经济转型国家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进行比较研究能够得到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文章认为 2 0世纪世界经济增长率引人注目 ,但经济增长率巨大的国际差异也是惊人的。作者对此进行了实证分析 ,并指出各国经济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邹勇  肖燕 《江淮论坛》2007,(3):45-48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是国内外学者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安徽省1990-2005年的金融和经济发展数据,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安徽省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人均GDP对国民生产总值的作用力度较强.在此基础上,为安徽省金融发展如何更好地促进经济增长,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一直处于持续上升态势,但不同区域间出现了经济增长的差异性,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存在由于影响要素繁多而难以从一种视角予以解释。随着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着眼于人力资本视角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不断增多;但单纯以人力资本数量指标难以有效解释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问题,有必要将人力资本承载个体与其行为模式相结合进行研究,从而体现企业家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一个国家整体的能源消费水平是国内各地区能源消费水平的总和,国内各地区能源消费的情况依赖于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基于1988~200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单位根和协整检验方法,研究我国区域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是对我国整体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问题研究的继续深化与完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区域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明显差异.建立能源主管机构、调整各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是促进区域之间的能源合作、实现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2001-2008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内向型FDI、自主R&D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本文发现,由于“竞争效应”和“技术差距”的存在,内向型FDI对我国经济增长呈现出显著为负的影响;我国自主R&D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我国的R&D产出弹性与美国、法国的R&D产出弹性相当,高于英国、日本和德国的R&D产出弹性.本文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内向型FDI与自主R&D对我国当前经济增长的贡献,为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贺俊  刘庭  毕功兵 《江淮论坛》2006,98(5):22-26
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可谓众说纷纭。目前的定量分析一般都是根据统计资料研究经济增长与人口增长的相关性,而这种研究方法会因统计样本和统计方法的差异而产生不同的结论。本文首先应运经济增长理论与模型分析人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希望得出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一般性结论;其次结合实际进一步分析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潜在可能的积极作用;最后在考虑我国国情和世界人口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提出调整人口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江西社会科学》2014,(12):48-53
经济增长质量可以从有效性、协调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和福利性这五个方面进行衡量。文章从这五个方面出发构建由27个基础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计算各指标权重,运用集对分析法评价我国1990—2012年的经济增长质量,并将经济增长质量与增长数量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自1990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质量水平在波动中上升,经济增长的有效性和福利性得到较大改善,但是经济增长的协调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不理想,经济增长质量与增长数量也存在着不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精辟阐述了今年我国经济运行出现的良好势头,全面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和经济增长的新条件,并展望了21世纪初中国经济发展的态势,认为中国经济尽管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但仍可以在较长的时间里保持7%-8%左右的较快增长速度.同时,也提出我们的经济发展观要更新,要淡化对速度和数量的要求,强化对结构和质量的要求,要用较快经济增长的提法代替高速经济增长的提法.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有关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的研究文献有很多,但对于环境质量、经济增长及货币政策之间关系的研究则极其少见.文章试图进入这一新的视野,探讨环境质量、经济增长与货币政策三者关系.通过研究1990~2006年间我国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情况,得出结论以银行信贷扩张为代表的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是以环境污染的上升为代价的,但在与废水、废气、废渣之间的各自关系上则表现出差异.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中国数据研究了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制度水平与投资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紧密相关,并发现制度因素能够解释经济产出绝对水平的差异,但不能解释经济产出的增长率的差异。基于实证结果,本文提出两个假说,一是制度改良的边际报酬是递增的,二是一次性提高制度水平具有水平效应,而无增长效应。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时间序列数据,对我国就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进行检验.实证结果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步伐长期存在一定的不协调性,但在短期却表现出明显的互动性.这说明了我国经济增长受就业的城乡二元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影响是比较大的,经济增长模式并没有发生实质性转变.最后对此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对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依据人力资本、现代经济增长等理论,认为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有显著影响。但是,我国教育资源配置不平衡、教育系统内部体制不健全以及市场机制不完善等原因,使我国教育支出的溢出效应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因此,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探究教育支出的溢出效应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1997-2006年全国31个省(市)面板数据,对国内东、中、西三大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对我国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它可以通过技术进步与创新、深化分工、提高生产效率、产业集群、改善地区投资环境以及与工业、其他服务业的互动共同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同时,生产性服务业对我国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