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短波     
《四川统计》2008,(1):40-40
2007年四川财政收入首破1300亿,2007年四川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规模实现双突破,四川省教育厅要求中小学德育课要融入十七大精神,成都首家村镇银行——邛崃国民村镇银行正式营业  相似文献   

2.
四川是农村劳动力大省,农村劳动力数量占西部12个省、市、区的24.8%,占全国的7.7%。多年来,四川为把农村人口包袱变为人力资源优势,再把人力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在农村劳务开发的道路上做了艰难而富有成效的探索,转移和输出的农村劳动力数量、劳务收入逐年增加,2004年分别达到1490万人、576亿元,劳务收入已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3.3%,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已成为农民增加收入、转变观念、获取信息、重新创业的重要渠道,民工潮也有力地推动了我省城市化进程。但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需要有关各方广辟渠道…  相似文献   

3.
马绍兴  王成富 《四川省情》2007,(6):13-13,12
四川是农业大省,也是劳动力资源大省。多年来,四川省立足于省情大力加强劳动力资源开发,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同时努力维护农民工权益,经过不懈的努力,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相似文献   

4.
2008年,四川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高达2023.4万人,其中省外输出1181.1万人。来自省农劳办的统计显示,截至2009年1月15日,返乡的四川农民工总数已达117万人。2009年3月的省政府就业专题会议透露,返乡农民工超过200万。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四川劳务输出产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正模 《四川省情》2006,(10):29-30
四川是一个内陆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全省8700万人口中农村人口即约5000万,其中有3900万农村劳动力。而四川耕地总量相对人口和劳动力偏少,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劳动力的剩余保守的估计都在1/3以上。因此,在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农村劳动力转移一直是影响城乡经济发展的主线。四川早在上世纪90年代即成为我国跨地区劳务输出的主力,为我国劳务输出最多的省份,人员分布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其中最集中的是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据统计,2006年上半年四川共输出劳动力1633万人,占全省农村劳动力的42.5%,其中省外877万,省内820万人。2006…  相似文献   

6.
四川建筑业发展的问题及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新亚 《四川省情》2008,(10):42-43
四川是建筑业大省,建筑业在全省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提供就业岗位、加强新农村建设、带动农民致富增收方面的拉动关联作用尤为突出。2007年,全省建筑业总产值已突破2000亿元,达到2092亿元,同比增长19.3%,其中省外实现产值532.57亿元,同比增长20.3%,完成建筑业增加值近700亿元。2003年至2007年,全省共完成建筑业总产值7898.4亿元,年均增长15.7%,完成增加值2784亿元,居全国第7位。全省成建制输出劳务350万人,实现劳务收入380亿元。每年建筑业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7%。但总体来讲,大而不强仍是四川建筑业目前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情》2021,(5):19-20
◆2020年四川省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2573.4万人,同比增长3.7%◆198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成为主力军◆截至2020年底,全省创办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区533个,入驻企业19861个,实现产值1759.9亿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冲破城乡二元体制藩篱,掀起了流动迁徙大潮,从最初的涓涓细流汇集成川流不息的农民工大潮,规模之大、贡献之大前所未有。农民工的历史贡献不容忽视农民工是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农民工规模大、稳定性强,能够常年保持较长的有效工作时间,加上劳动者素质稳定提升,为我国快速成长为世界制造业强国作出重大贡献。通过代际接力和“进退有据”的制度设计,农民工为城市建设和服务产业提供了源源不竭的人力资源,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8.
省内快递     
四川电煤提高20元/吨综合省发改委、省经委意见,从1月1日起至4月15日的枯水期,四川电煤提高20元/吨,省物价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暂时还没有调整电价的方案。今年气费垃圾处理费适当上调从省物价局获悉,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今年预期将调控在3%以内,天然气价、垃圾处理费、梯级电价将会作适当上调。全省物价部门还将通过强化成本约束,防止垄断行业的不合理成本通过价格转移到消费者身上。车购税成全省主力税种省国税局最新统计显示,2006年全省国税收入突破500亿元,继连续3年高速增长之后再创历史新高,车购税规模和增收贡献位列增值税、消…  相似文献   

9.
《统计与社会》2009,(1):18-18
2008年,全省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进展顺利,劳务输出规模和劳务收入较上年有一定增长,全省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首次突破百万人次。  相似文献   

10.
.单位 生产总值亿元 人均生产总值元 生产总值增长速度% 工业增加值亿元 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 全口径财政收入亿元 一般预算收入万元 工商税收占全部税收的比重% 全口径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实际利用域外资金额亿元 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城乡居民人均年末储蓄存款余额元 城镇化率% 城镇登记失业率% 转移农村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比重% 人均用电量千瓦时 每万人在校中学生数人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 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  相似文献   

11.
一、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特点1、转移进程加快。劳务收入快速增长。调查表明。劳务输出已成为我县农民增收的新的增长点,尤其是自2000年以来,全县劳务输出的数量和外出务工收入不断增长。据抽样调查显示,2004年,转移的农村劳动力约占全部农村劳动力总量的25.34%,比2000年的23.76%提高1.58个百分点。外出农村劳动力全年人均寄回带回现金达3989.71元,比2000年增加741.88元.增长22.8%.  相似文献   

12.
信息短波     
《四川省情》2006,(2):54-54
全省农民一年少缴80亿经省政府督办室、省地税局、省税改办等检查核实,2005年全面停征农业税及附加后,减轻农民负担26亿元,人均减负18.68元,亩均减负23.34元。2005年四川财政收入创十年来新高2005年,四川省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突破800亿元,达到830.4亿元,增长23.6%,增速创十年来新高。成都位居2005中国城市诚信政府排行榜第9名“2005年(第四届)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结果表明,成都在“中国城市整体竞争力”中排行第22名;在“中国城市成长竞争力”及“中国内地城市投资环境”中均排行15名;在“中国城市诚信政府”排行第9名,名列中西部地区第1…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情》2023,(2):6-7
<正>春节“返乡潮”+“旅游热”,使四川旅游消费市场相当火爆。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四川共接待游客5387.59万人次,旅游收入242.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73%、 10.43%,分别恢复到2019年春节的89.73%、84.75%,两项指标增幅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4.
2006年,四川外贸实现历史性突破,全省进出口总额达到110.2亿美元,同比增长39.5%,纵向比较,2000年四川省进出口总额仅25.5亿美元,6年间,全省外贸对外贸易年均增量超过14亿美元,年均增长达27.62%,进出口总额终于突破100亿美元大关,具有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15.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状况的重要途径。笔者以农业大省黑龙江省为例,就如何做好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应加快转移步伐。现状黑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占比较大,仅2004年全省农村劳动力就达943万人,其中富余劳动力47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0%。2005年,全省转移农村劳动力357万人,比2004年增加112万人。在转移的357万农村劳动力中,向乡内转移的约有90.5万人,占转移总数的25%;向乡外县内转移的70.5万人,占19.7%;向县外省内转移的97.9万人,占27.4%;向省外…  相似文献   

16.
信息短波     
《四川省情》2006,(11):51-51
四川保费年内将突破200亿今年前三季度,四川累计实现保费收入180.5亿元,同比增长32.17%,增速全国排名第2位,保费收入年内将突破200亿元。这是继2002年保费收入突破100亿元后,四川保险业取得的又一重大成绩。四川已有2772个乡镇完成“公推公选”据省委组织部的消息,截至9月中旬,全省除民族地区外,已有2772个乡镇完成了“公推公选”工作,占全省乡镇总数的63%。峨眉山成中国最令人向往的地方由中国旅游电视协会及十多家省级电视台、中视星国际影视中心共同举办的“2006年中国最令人向往的地方暨全国优秀旅游电视展播”结果显示,峨眉山一举夺得…  相似文献   

17.
王磊  王楠 《四川统计》2014,(8):41-43
四川电引言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由2000年的209.7亿元增至2013年的5722亿元,在全国排名由第十上升到第六,已形成较完整的产业体系。四川电引言息产业需在此基础匕进—步提升产业层次,提高带动力和竞争力。 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和自我发展,四川省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和实力不断增强,结构布局持续优化,已形成较完整的产业体系,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然而与先进省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自主创新和后续发展能力也亟待提升.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内蒙古农村、牧区劳动力大量涌向城市,其中绝大部分完全脱离农牧业生产.虽然这种劳动力的流动能够给农村牧区带来经济收入,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农村牧区转移劳动力的知识、技能与所从事岗位不适应问题、转移劳动力子女教育问题、劳动力输出地人才流失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处理不好,会给整个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也妨碍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9.
《青海统计》2008,(3):44-44
随着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的加大,我省农牧民收入快速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现代化的家用电器拥有量不断增加。调查资料显示:2007年,全省农牧民平均每百户年末拥有洗衣机56.67台,比上年增长23.64%;电冰箱27.83台,增长35.76%;摩托车65.5辆,增长15.25%;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136.83部,增长24.96%;彩色电视机90.5台,增长4.62%;摄像机0.83台,增长66%;热水器0.67台,增长2.9倍。  相似文献   

20.
农村劳动力外出的动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劳动力外出的规模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根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2006年农村出乡镇从业的劳动力总数已达1.3亿人,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26%,占城镇从业人员的46%,广泛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