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太平天国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一次农民战争,明显地对清王朝的衰亡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在清史编纂工程中应将其放在重要的位置上给以足够充分的客观陈述。太平天国运动从总体上说是民族矛盾与社会矛盾交相激化的结果,就其是非而言,民众反抗清朝的暴虐统治,即可肯定其为“是”。就其功过判断,太平天国之功主要表现在对清朝统治的勇敢挑战和沉重打击,影响不仅表现于当时而且更为彰显于事后。在清史编纂工程中,对于太平天国的功过应作实事求是的客观陈述,既不溢美,也不苛求。  相似文献   

2.
清朝所承续的明朝布政司省制,存在着无法囊括卫所系统、责任划分不清以及部分布政司辖区过大等问题。清朝以督抚十八省取代原来的布政司省制,保障了“中央—直省”集权财政体制的形成。正是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出现了大量实土卫所统归省管,江南、湖广、陕西三省分省,以及直隶省制建设等高层政区变革。乾隆朝众多官方文献都有意对新形成的督抚省制加以诠释,有序的高层政区设置是清朝“正统观”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清初的省制调整是一个改革先行、认识总结滞后的事件,它为清朝“大一统”国家的塑造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清朝入关后,通过圈地、投充与设立驻防等手段,在直隶省形成了旗人社会,该社会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并受到一套专设体制的约束.相对外省驻防,直隶旗民间交流充分,经历了一个冲突-磨合-融合的历史过程,不仅令旗人逐渐汉化,对直隶产生了归属感,也使民人认同并接受了旗人的存在,使直隶在民族革命时成为宁谧之地.  相似文献   

4.
<正> 太平天国军兴以来,在它的告谕中往往要求“士农工商,各安其业”,又在1854年颁布的“照旧交粮纳税”政策中,准许地主收租,承认地主阶级的合法地位,这就使人怀疑太平天国究竟对地主阶级采取什么态度?它对封建主义打击的程度又如何?笔者曾收集太平天国前后期在各地的有关资料,今择其要,略加论述。关于准许地主收租与实行“着佃交粮”的问题,与此有关,但另有专文,此文不加详述。一、太平军对官僚、富绅与团练的打击镇压太平军是一支反封建的农民武装,拜上帝会的教义又视妖魔为“该诛该灭”,它以“阎罗妖”影射清朝最高统治者,号召“天下凡间我们兄弟姊妹所当共击灭之惟恐不速者也。”太平军所经之处,揭擎“奉天诛妖,斩邪留正”的义旗,以清方官吏、地主豪绅为“妖”,痛加诛锄。太平诸王对下级的谕文中,要求“遇妖即诛,见民必救。”故太平军所克之处,  相似文献   

5.
周学熙与近代直隶工商经济的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学熙是我国近代著名的企业家和经济学家。清末,他在直隶任职期间,在迎合清政府“新政”的同时,结合直隶省的实际创立了直隶工艺总局。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和企业管理经验,选用德才兼备的人才,兴工振商,有力地促进了直隶近代工商业的发展,探讨和研究周学熙大兴工艺的创举和工商管理经验,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发展和改革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6.
太平天国政权性质,是史学界长期有争论的问题之一。争论的焦点是:太平天国的政权是农民政权呢,还是封建政权?持农民政权说的同志所持的理由是:这是一场农民革命运动,它的斗争矛头,始终指向清朝统治者。据此,太平天国政权具有农民革命的民主主义因素,是“劳动者专政”。持封建政权说的同志所据的理田是:太平天国从永安封王的第一天起,就打上了封建政权的烙印;它的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都是封建性的,与清朝统治者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只不过是较之开明一些而已。笔者认为,太平天国政权不仅是一个短暂的农  相似文献   

7.
白坚同志的《太平天国改“六经”为“六韵”考》一文(见本刊1980年第4期),为证明罗尔纲先生所提出的洪秀全《改定诗韵诏》中的“诗韵”就是《诗经》,引用了洪仁玕《钦定军次实录》两段批评“八股六韵”的话为新证,下结论说:“‘六韵’即‘六经’无疑。由此可见,改‘六经’为‘六韵’,确是太平天国当年故事。在《改定诗韵诏》中,《诗韵》即《诗经》也可以论定了。”对此,特提出不同意见如下: 一、洪仁玕所批评的“六韵”,并非“六经”,而是指科举考试的试贴诗。试贴诗源于唐代,直到明清仍与后起的八股文相辅而行,是科举必试的项目。因其通常规定为六韵,也有八韵,故多被称为“六韵”。这与制艺文章有八股或六股,而通称为“八股”是同理的。太平天国制度有不少异于清朝之处,但其科举考试形式基本照搬清朝。张德坚《贼情汇纂》(下简称《汇纂》)说太平天国“试文亦如八股,诗则试贴。”(《太平天国》(三)112页)  相似文献   

8.
由林风祥、李开芳、吉文元等统率的太平天国北伐军,于1853年5月出师北征,不到五个月的时间,就由江苏经安徽、河南、山西,再入河南经武安进入直隶境内,於9月29日攻克清军驻守的军事重镇临洺关。自太平军攻克临洺关,至1855年3月7日清军攻陷连镇,长达近一年半的时间里,太平军一直是在直隶对清军作战的。太平天国北伐军长躯直入,深入畿辅之地,震撼了清王朝的统治中心。为阻止北伐军的进攻,清政府不得不调兵遣将,拚死抵抗。咸丰帝一方面命皇叔惠亲王绵愉统重兵驻  相似文献   

9.
1960年2月出版的《安徽史学》创刊号上,刊载了罗尔纲同志的一篇长文:“捻军正名——一个有关立场问题的名称的商榷”。我在反复读了这篇文章以后,逐渐地产生了几个疑问。现在提出来,请罗先生和其他同志指教。罗先生认为,在我国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活跃于安徽、河南、江苏、山东一带,其中主要是安徽的蒙、亳地区的起义农民,即通常被称为捻军者,不应称为捻军,而应“在(捻军的)不同阶段中,对它提出不同的称请”——如1855年张乐行号为“大汉明命王”后,就应称为“大汉起义军”或“大汉”;1857年“加入太平天国”后,应称为“太平天国张乐行部”或“太平天国龚得树部”等;1863年蒙、亳军队数万人请“遵王赖文光领导”后,应称为“太平天国新军”或“太平天国鲁王任化邦部”、“太  相似文献   

10.
王禹偁三次谪官缘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王禹偁一生中三度贬官宄缺峁俚睦戳ヂ?这对于正确认识和评价王禹偁,进一步掌握他的思想发展的轨迹,是很有必要的。王禹偁“始贬商于”,是在宋太宗淳化二年(公元991)。商州之贬的缘由,据《宋史·王禹偁传》记载,王禹偁“判大理寺,庐州妖尼道安诬讼徐铉,道安当反坐,有诏勿治。禹偁抗疏雪诬,请论道安罪,坐贬商州团练副使。”《东都事略》及当时或稍后的一些笔记如《邵氏闻见录》、《玉壶清话》等也有大体相同的记载。王禹偁为徐铉雪诬,  相似文献   

11.
城市起义,是指市民武装夺取城市政权,摆脱封建中央政府的统治。太平天国时期的上海小刀会起义在这方面颇具典型性:小刀会经长期酝酿、扩展势力后突然举义,使清朝官府“戎兴肘腋,猝不及备”,上海县城遂落入起义军手中。同期的闽南小刀会起义也可算是以厦门为中心的城市起义,与上海起义的性质基本一致。在中国历史上,反封建起义最初一般都是啸聚山林、占山为  相似文献   

12.
1891年(光绪十七年)冬,在长城外的热河东部发生了一次较大规模的人民武装起义,起义者以“仇杀天主教,仇杀蒙古王公,仇杀贪官”为号召,在“东连奉省,西接热河,南靠迁安,北通藩部,方圆数千里”的辽阔地区毁教堂、拒官兵、焚衙署,致使直隶、奉天两省都受到波及。这次大起义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和帝国主义各国宗教的侵华势力,清王朝调动直隶、奉天两省和热河地区的清军残酷野蛮地镇压了这次起义,被屠杀的起义人民达20000余人,可见这次起义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至今还未编入一些  相似文献   

13.
清朝设官,不是一刀齐的。比如,一般说一省设一巡抚,二三省设一总督,其实不尽然,如直隶、四川都没有巡抚,却各设总督一人。山东山西上面并无总督。山东济宁有河道总督,江苏淮安有漕运总督,东三省以前各设将军一人,管理地方,清末才改设督抚。福建在台湾道改省后,撤去福建巡抚,改设台湾巡抚。湖北、武昌和广东、广州都既有总督,又有巡抚,即所谓督抚同城。广州还有将军,将军是管辖当地旗兵的,但地位最崇高。曾国藩攻太平天国,打下南京,向北京清廷告捷的奏折,系由荆州将军官文领衔,曾国藩并不列在第一名。  相似文献   

14.
清季直隶练军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朝同治初年,清政府在直隶绿营中挑选精壮士兵,仿照湘淮勇营营制,编练“直隶练军”。随即各省也陆续仿行,“练军”遍及全国,直到本世纪初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在急剧变化的近代中国社会,练军的出现与衰落与晚清政局和近代中国军制的演变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仅拟对直隶练军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5.
关于曾国藩的政治思想,以前人们也多有论及,但一般都侧重于揭踞他的屠夫面目,这未免过于简单化。实际上,在道光末年以后,曾国藩巧妙地将中国封建政治中传统的“王道”与“霸道”统治术融会贯通,交替使用,发挥了暂时挽救清朝统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等率领的太平天国北伐军,从1883年5月自浦口出发,征战在安徽、河南、山西、直隶等省。这支部队攻占河北深州后,却没有北攻清京,而是挥兵东进,10月攻占天津附近的静海、独流两地,并改变了原来打运动战的战略,在静海、独流驻扎。此后,北伐军军势军威一落千丈,而清军则从疲于奔命、防不胜防的狼狈局面中解脱出来,从容调动各路大军,包围扎驻在静海、独流的太平军,并最后消灭了这支军队。对这一历史现象,太平天国历史研究者众说纷纭,其中很少对北伐军战略的转  相似文献   

17.
太平天国起义初期,湖南绅士为了稳固封建的统治秩序,加强对地方社会的控制,疯狂地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其中尤以湘乡、新宁等地的团练武装最为突出。他们在办团过程中,开创的“以书生训山农”,注重对团丁进行封建道德和伦理观念的思想教育工作,推行宗族组织和保甲合一政策,为曾国藩创办湘军提供了良好的范例。  相似文献   

18.
笔者就清代直隶建置的变迁查阅了《清史稿·地理一》(见中华书局标点本第八册)。发现其中错误多处,现做如下校正。 1、清初直隶的总督。该书称:“清顺治初,定鼎京师,为直隶省。置总督一,曰宣大。驻山西大同,辖宣府。顺治十三年裁。”事实上。清初在直隶设有两个总督。一是宣大,一是天津。《大清世祖章皇帝实录·顺治元年》六月己未明确记载:“令故明太子太傅左都督骆养性仍以原官总督天津等处军务。”不久,骆养性因擅自迎纳南来的左懋第、陈  相似文献   

19.
清朝统治者们始终都非常重视对蒙古族等制驭统治政策的经营。他们在认真研究总结历代中原王朝对北方游牧民族经略制驭政策得失的基础上,早在后金政权初创之际,就十分注意按照蒙古社会组织经济制度等特点,制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蒙政策。其后在实施中经过不断充实、调整、完善,使其成为清朝统治蒙古的主要法规,在有清一代延续近三百年贯彻始终。清朝统治者经历了一百余年时间,才逐渐完成了统一蒙古各部的大业。为此,他们对蒙古实行的统治策略是:既要使其永远不能成为威胁清朝统治地位的北部边患势力,又要通过怀柔笼络蒙古封建主,令其有效地控制蒙古的铁骑劲旅,使其成为清朝统治中国各族人民的一支重要的军事力量,进而使蒙古成为清朝帝国北部疆域“不设边防以蒙古为屏藩”的忠顺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20.
关于太平天国的基层地方政权组织——乡官制度问题,近年来,渐渐引起学者们的重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见于各种历史书刊的有关论文,就有张振鹍:“太平天国的乡官制度”;曹国祉:“太平天国的地方政治制度”;郦纯:“乡官制度”;另外还有许多学者如范文澜、罗尔纲等,也都在他们的著作中对太平天国的乡官制度附带地有所论述,他们都认为,太平天国的乡官制度是一种由人民自己来推举基层地方行政人员的民主制度;太平天国的各级乡官极大部分都是由劳动人民来充当的。太平天国乡官制度的创建与实施,是太平天国革命创造性的表征之一,因此,很好地、深入地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