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代士人素有游学之传统,东汉时游学尤盛且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东汉游学形成了"处士山积,学者川流"的盛况。其政治色彩表现为两端:一是游学成为干谒手段,游学重在(交)游不在(求)学,士人为能出人头地,多以游学的名义结交名士、朝臣,以邀名利,此乃东汉中后期仕路日益滞塞和士人心态急功近利、日趋浮躁所致;二是游学助长了汉末处士横议式的清议之风及党同伐异式的结党之风,一方面是以游学的太学生为主体、以批评朝政为中心内容的处士横议,一方面是师生之间、同门之间的关系从荣辱与共到越来越带有政治结党性质,隐然成为与朝廷分庭抗礼、与宦官集团势不两立的政治集团,汉末的党锢之祸遂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2.
郎镝 《延边大学学报》2013,46(1):126-132
王符所著《潜夫论》深淳整穆,时人誉为汉末清议政论文之翘楚.其“指讦时短,讨谪物情”,极言汉政得失.历史文化研究方法以时空两个维度作为历史分析的视角,以此理论分析史料,明确王符震灾亲历者的历史身份.从王符独到的平民视角中的灾情描述可以分析出东汉政权的震后“荒政”:从频黜“三公”这一政治现象,探讨“天人感应”衍生的“灾异说”政治思想内核的表象和“内外廷”之争的顶层政治权力分配的实质;从帝王和臣子对“罪己”、选拔“贤良方正”、“有道”士人进入统治阶层的“荒政”策略的分析,概括当时汉末统治阶层矛盾凸显的现实,分析其对汉末政治结构的破坏作用,为寻找并论证汉末政治社会衰变的重要节点提供历史证据.  相似文献   

3.
汉末政论文集《中论》、《昌言》因作者“介入”方式与程度的不同而分别彰显出浓厚的“君子”风范与强烈的“自我”意识,作者徐干、仲长统各自气质、学术思想和所处政治环境的不同是形成这两种不同特质的主要原因。对君子之道的推崇与对个体价值的认同是汉末士人突围政治困境的两种路径,即趋于上的道德精英路线和趋于内的自然名士路线;这两种路径都体现了汉末士人疏离皇权,欲以更高的姿态及更独立的精神参与政治的深层内涵。  相似文献   

4.
汉末魏晋,世纪末思想弥漫,究其原因,不外三点:首先,东汉末年,大疫流行,死人如麻,引起了士人集团对死亡的极度恐惧;其次,汉末政治,宦官横行,党锢之祸,士林血腥,有识之士已经洞观天下将乱,这更进一步加深了士人们的世纪末恐惧心理。此后,黄巾揭竿,董卓乱政,军阀混战,政治血腥,战乱分裂持续了80余年,整个中原大地千里坟场,万家丘墟。这种惨象使建安、正始文人,触景生怀,伤心绝望,慨叹人生苦短,生命无常。  相似文献   

5.
在曹魏政权建立、巩固的过程中,"破浮华交会之徒"和"唯才是举"是曹操消除汉末士大夫异己势力与选拔人才、构建势力集团的两个重要步骤.最终打击并清洗掉不愿臣服自己的以汉末名士为主的反对派,通过"唯才是举"的途径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政治集团,为汉魏更替做好了准备.  相似文献   

6.
从汉代"阳儒阴法"到魏晋"礼法之治",有两个变化:其一,"法"之地位的提高。从问题的提出到外化为政治实践,再上升到理性层面的认可,其中间环节正是汉末社会批判思潮。其二,"礼"之地位的突显。即在"儒"对"法"、"名"思想的涵摄中,礼因兼具"儒"的教化性、"法"的规范性和"名"的可检验性,因此成为融汇儒、法、名三家的思想资源,汉末社会批判思潮也正是这一融汇过程的中间环节。  相似文献   

7.
东汉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又一个繁荣时期,其政治、经济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是,随着社会问题的不断出现,社会危机日益加深,东汉王朝也从繁盛走向了衰落.汉末党锢之祸和黄巾大起义的冲击,终于使东汉走向了灭亡.  相似文献   

8.
汉灵帝设立“鸿都门学”宠用辞赋之士,招致了朝臣的激烈谏议,成为当时政治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同时也是汉末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历来学者虽有论及此事,但缺少深入的研究。本文首先从汉代文学与儒学的复杂关系入手,展示鸿都门学的设立在学术上多方面的背景;然后通过分析汉代选举制度的常规,指出激发“鸿都门学事件”之深层原因在于触动汉代以德行儒术为内容、以乡举里选为规范的人才选举制度。论文还认为鸿都门学事件与党锢事件联系在一起,与东汉以来逐渐形成的衣冠大族与单家寒门的社会阶层结构也有内在的关系。论文的写作目的也在于通过鸿都门学士事件的考论,展示汉代儒学与文学的关系、汉末文学的发展态势及其所处的复杂的政治与意识形态背景。  相似文献   

9.
汉魏之际政治与禁卫武官制度的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魏之际的政治剧变对禁卫武官制度产生了巨大影响 ,君权式微、京师被毁 ,使原来以侍卫君主、保卫皇宫和京城为职能的东汉禁卫武官制度无法正常运作 ,原有禁卫武官的职能难以实现。汉末的政治剧变为曹操势力的壮大提供了契机 ,曹操的州牧府→大将军府→丞相府→魏公府→魏王府幕僚制度是曹魏政制的基础和雏形 ,在州牧领兵体制下曹操幕府在军事征战中不断发展壮大 ,并形成了以统领中军随从曹操南征北战并保护其安危的霸府禁卫体制 ,曹魏王朝禁卫武官制度便直接脱胎于此。最初在曹操幕府中出现了统领中军的中领军及中护军 ,后又发展成为领军将军及护军将军。新生的领、护军制度与汉代制度也有一定渊源关系 ,护军之制可追溯到秦汉时期大将军出征幕府负责监察军法的护军或都护军中尉 ,领军之制则起始于曹操幕府设立之初的行中军校尉 ,校尉之制乃是对汉代八校尉、五校尉乃至汉末西园八校尉 (有中军校尉 )之制的承袭  相似文献   

10.
汉末名士别传数量众多,重点记述了名士的异行、异能及对名士崇拜之风。它善于选取轶闻趣事,具有明显的虚构色彩,多用细节描写,运用了明显的小说笔法,成为以后志人、志怪小说及史书的重要素材。修史之风的流行,强烈的名士崇拜心理及人物评议之风的兴盛是汉末名士别传盛行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汉末至魏晋六朝,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重要阶段。汉末文人感于政治动乱,民生凋蔽,仕途偃蹇,往往用源于民间乐府的五言诗歌形式,反映苦难的现实,抒发忧愤的情怀,使五言诗成为这一时期重要的文学现象,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一个时代之学术是否繁荣,它之根本标志是什么?是林立的学派!学派众多是政治宽松的象征,是政治开放的结果。 在本世纪初,尤其是“五四”运动前后,社会历史发展到一个转折时期,各种思想、学术流派出现了“百家竞起,异说争鸣”的热烈景象。当时,哲学有李大钊的唯物史观与胡适的唯心史观之争;  相似文献   

13.
黄巾余部是汉末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失败后散在各地的黄巾力量,是汉末魏初黄巾大起义后期运动的主力军.黄巾余部研究是近年来有关汉魏之际政治与社会变动研究的一个新方面.鉴于此,为还原黄巾大起义的历史面貌,从黄巾余部的流向、结局原因、特点及影响四个方面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总体考察,并从政治史、社会史及思想史等方面对目前研究的不足给予补充.  相似文献   

14.
汉科研究:以购赏科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忠炜 《南都学坛》2012,32(3):1-15
汉代的科是律令的诠释、细化,也有弥补律令规定不周之用意;科通常由官吏奏请、皇帝批准并颁行,经由官府逐级下达而布告基层民众,专制一方的统治者亦可制定、颁行科。作为法律载体,科具有灵活性、针对性和孳殖性,故在汉末三国特殊的政治格局下,为各方统治集团所利用,成为法规汇编或编纂的代称,实现从如律令到如科令之历史转变。  相似文献   

15.
汉乐府民歌《陌上桑》是一篇很有趣味的作品,论者一般认为,其主旨是描写一个采桑女子对太守调戏的嘲讽,歌颂了劳动人民不畏强暴的精神云云。但透过该诗,结合当时社会现状等方面情况看,其实这首诗只是反映了汉代地方政治之一般特色。它虽是一首民间歌谣,其所反映的内容却与汉末政治社会之情况暗合。由此可以看出,它绝不是普通老百姓唱的,也不是歌颂劳动人民坚贞不屈、批判统治阶级荒淫无道,它只是熟悉汉代政治的地方大姓人家子女之间互相谐谑嬉笑的欢唱。  相似文献   

16.
汉末动乱,使传统的哲学思想发生了变化,建安文人的人生观也发生了变化。他们一变汉末文人的人生苦闷之叹而为积极进取的力量,追求生命的永恒。魏晋之际直至晋末,由于朝政迭移,加之社会思潮的影响,文人们没有了建安人那种建功立业的雄心,为保持生命之清白享受生命自由而彻底放弃社会,最后走上游仙、隐逸之途,从而实现了从追求生命永恒到生命自由的飞跃。  相似文献   

17.
在汉末动荡的时势中 ,“名微而众寡”的曹操之所以能够在同时代人中脱颖而出 ,得益于其卓越的政治智慧 ,概括地讲有以下五个方面 :⒈刚健有为 ,寻求平衡 ;⒉深谋远虑 ,时局在胸 ;⒊礼贤下士 ,用人不疑 ;⒋坚忍不拔 ,穷且益坚 ;⒌率先垂范 ,赏罚分明  相似文献   

18.
曹操“唯才是举”之政策,非特限于“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而为自己集团选拔人才,也非特仅如陈寅恪先生之所论,欲摧毁“士大夫儒家体用一致及周孔道德之堡垒”,而为寒族地主阶级在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领域内建立新秩序、新信仰。笔者以为,曹操“唯才是举”之政策,亦且还有针对汉末社会礼崩乐坏、上下失序之政治现实,及综核名实、矫正士风、整新吏治之作用目的在。因而笔者将前述三个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9.
本书主要向读者,首先是向攻读政治社会学的大学生传授这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全书共分两册。第一册介绍:什么是政治社会学?政治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当代社会学的主要流派;政治体系的相对自治;政治体系  相似文献   

20.
建安风骨与正始之音是汉魏之际出现的两股文学思潮。汉末在动乱中崛起的曹魏集团,弘扬了汉末“党锢之祸”中兴起的人文精神,在文学领域内抒写建功立业的悲壮情怀,哀悯民生痛苦,形成了慷慨仗气的文学风格。到了魏正始年间,随着曹魏集团内部司马氏一伙势力的强大和政治的黑暗,以阮籍嵇康、何晏王弼为代表的文人一变建安风骨的英雄主义情调,从讴歌建功立业转向抒写内心孤独,形成了远大遥深、离形得神的文学追求。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的转变,说明文学思潮的演变受着外部环境的制约与主体的左右,值得仔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