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学生对荆楚文化的整体认同—类别认同—子类别认同的现状。方法:选用单类内隐联想测验法(SC-IAT)、 内隐联想测验法(IAT)和情感错误归因法(AMP)对湖北省的62名大学生进行了三个实验研究。结果:(1)大学生对荆楚文化 持积极的内隐认同态度。(2)相较于荆楚精神文化,大学生对荆楚物质文化认同度更高。(3)大学生对荆楚生活饮食、自然景观 和遗址建筑的认同要显著高于历史文物、民间服饰。建议:重视大学生对荆楚精神文化的认知,并加强荆楚历史文物、民间服 饰的保护与创新。  相似文献   

2.
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是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她在作品中刻画了大量生活在社会边缘的女性,她们坚持不懈地与命运抗争的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结合莱辛几部有代表性的小说,从女性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困境、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困境,以及爱情困境和身份认同困境几个方面阐述其小说中的女性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3.
舒婷诗歌的文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舒婷的诗歌蕴含着浓重的传统文化精神。这种文化精神主要体现于她对坚守传统知识分子的人文秉赋、具有传统文化意义的男性品格,如忧国忧民、建功立业、昂藏于世、不甘沉沦等阳刚内涵的表现与肯定;体现于她对男性中心社会给予的女性规范的自觉认同和对传统文化给予的女性性别角色与社会角色的趋同与反顾。  相似文献   

4.
1.近代市民群与城市的近代化1.1城市居民对自己生存空间的新认同。城市居民在对新环境认同的时候,仍对原来的农业社会怀恋着。因此他们的这种认同包括得意与无奈两方面。得意之处为:(一)交通的便利。在中国的江海中最先出现了轮船,然后行驶了火车、汽车、自行车、摩托车。其便利为自古所无。(二)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三)物质生活的领先性。近现代的物质使用潮流总是由城市向农村扩散,城市居民的物质消费总领风气之先。城市在中国农村的包围之下,虽如点点孤岛,但实为处处模范样板。这使都市人引为骄傲。无奈之处为:(一)居…  相似文献   

5.
《幻灭》里静女士的意义不是传统观念上的政治理念的符号,而是20世纪20年代末期女性叙事的两个极地之间的脆弱的中间地带。她三次精神幻灭的实质是她在女性自我与集体力量、在自由和规范之间痛苦挣扎后的绝望。她的悲剧结局表明作者在张扬"五四"以来的女性独立思想的同时,又对消解女性意识的新的男权价值观的认同,显示了作者头脑里的男权主义思想积淀。  相似文献   

6.
《奇异的插曲》是一部著名的女性心理探索剧,也是一部以主人公尼娜为代表的女性的悲剧。心上人戈登的阵亡,使她疯狂地对周围所有男性进行掌控。这既是她努力挣脱精神藩篱的手段,又是她精神生态失衡的表现。现代文明在带给人类物质丰盈的同时,更带来了全面的精神危机。人类只有回归童年、回归自然,才能走出精神困境,重新找回失落已久的和谐与幸福。  相似文献   

7.
王安忆以“中性”状态进行写作,女性经验被主流话语遮蔽。王安忆关注女性的内心世界,以“城市”为窗口,从女性个体对孤独这一生命原生态的反叛与认同,对母性的拒绝与回归中,对于家庭的独立与依附中,实现她对城市女性生存意义的体认与终极关怀,并找出一条救赎之路——建构女性自己的精神空间。  相似文献   

8.
陈若曦在20世纪80年代创作了优秀的长篇小说《突围》《远见》《二胡》和《纸婚》,通过婚恋与情爱故事探究海外华人女性的精神求索历程。在这类移民小说中,陈若曦塑造了一系列在中西文化冲击融会下艰难成长的华人女性形象,她们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积淀,却又置身于美国那种需要独立拼搏的西方文化中,勇敢地放弃父权社会中的爱情与婚姻,选择有尊严的独立生活来抗争,从而达成自强,遂成为她笔下女性形象的鲜明特征。小说中她们从迷茫到自立的成长历程,也是她们在异国生存中的一种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的变化过程。这种身份认同,源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扬弃,进而达到融入异域环境;这种文化认同,源于对西方文化的包容,进而达到接纳,促进了个人自强,蕴含着作者独特的呼唤女性自主精神升华的关怀意识。  相似文献   

9.
能够使用互联网、电子媒介等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是“80后”女性在网络空间中建构代际意识、文化身份认同和自身话语空间的契机。以用户性别区分的文学频道分野,以及“有爱”又“有钱”的作者-读者双向交流和支持模式,也在客观上促成网络女性文学的生长。女性进行网络写作与网络阅读伊始,网络女性文学就成为女性倾注想象和自我表达的重要方式,它在文类、主题、趣味、表达技术上的多样化演变,无不凝聚着新世代女性繁复的精神图谱。在经历短暂的对“爱情神话”迷信的精神蒙昧期后,新世代女性告别了建构性别气质和自我认同的初级阶段,觉醒的女性意识小径分岔。网络女性文学在精神面向及其话语表达上分别表现为:对个人渺小感的体认和天命难违的顺应,崇尚生存至上、叙写丛林竞争的暗黑趣味,颠覆性别气质及其话语秩序的叛逆戏仿,以及重建启蒙理想和现代价值认同的全新尝试。网络女性文学的精神轨迹和多重话语与新世代女性社会阅历积淀程度和自我意识觉醒程度有关,每一重精神面向及其话语都可以在同声相和的网络趣缘文化场域中引发话题讨论,促进女性观念的震荡。  相似文献   

10.
赛珍珠、张爱玲笔下的母亲都有自私、利己性的一面。但由于赛珍珠思想中的人道主义和宗教精神,使她以爱为良剂,最终赋予了母亲崇高的精神境界。而张爱玲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明的双重失望,使她根本就不相信母爱的存在。她认为对母爱的提倡说明了“母性”一方面是男权社会为女性设置的角色定位,另一方面,是处于边缘地位的女性对男性话语的无可奈何的认同,充分表明了“母爱”的虚妄性。  相似文献   

11.
杰基·凯1998年发表的同性恋小说《小号》获得卫报小说奖和国际都柏林文学奖候选提名。小说回顾了一名黑人女性通过易装,成功地扮演了丈夫、父亲和爵士乐小号手的角色。《小号》不仅是一个社会性别表演的文本,也是用"躯体"写作,书写女性经验、解构和颠覆父权、反抗制度化的性别二分对立模式的女性主义之作。它告诉了我们:性别不是所"是"(being),而是所"做"(doing)。性别身份是主体通过一系列模仿和学习建构的,而不是与生俱来的。本文主要探讨约瑟的跨性别生活对妻子的性别身份认同所产生的影响,一方面她拒绝社会的女同性恋标签,坚称婚姻的正常,另一方面她又难以逃脱真相的尴尬。  相似文献   

12.
陈若曦的小说创作与她的人生经历几近同一,大致分四个阶段:上世纪60年代初,陈若曦参加台湾现代主义文学运动,写出了她早期的现代派小说;70年代中期离开大陆之后,陈若曦笔录"伤痕",书写乌托邦理想的幻灭,这些作品奠定了她作为小说家的地位;80年代旅居加拿大与美国期间,陈若曦关注身处异国他乡的女性所面临的婚姻困境;90年代重返台湾之后,陈若曦仍致力于描写女性的生存状况以及她们如何寻找精神归宿的历程。"女性"与"政治"是陈若曦小说最关注的主题,而她的每一次选择既是对既定生活方式的突围,又是对传统文化理想的认同和回归。  相似文献   

13.
艾丽斯·沃克的《紫颜色》中的黑人女性在权力规训与暴力的压迫下,身体处于缺失的状态。身体的不在场使得她们无法认识世界而不得不接受白人强加的知识。然而,面对镜子和开放的大自然以及在唱歌、跳舞中,黑人女性重新发现了缺失的身体,并通过对身体的认知产生了自我意识。黑人女性身心合一的认知方式颠覆了白人身心二元论的桎梏,建立了与非洲黑人的联系,获得了自我认同、集体力量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湖南省300名大学教师职业认同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高校教师职业认同总体水平较高;(2)在高校教师职业认同的各个因素中,教师对职业期望的认同明显高于职业认识、职业技能和职业情感,而对职业价值观的认同度最低;(3)教师职业认同存在显著的年龄和职称差异。  相似文献   

15.
在小说《维多利亚与斯塔夫尼家》中,多丽丝·莱辛以独特的视角、细腻的笔触,塑造了黑人女孩维多利亚这个人物形象。维多利亚梦想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拥有属于自己的物质空间和精神空间。作品彰显了作家的女性主义思想,体现了她对女性命运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采用内隐联结测验(IAT),回避社会赞许效应等干扰因素,考察了当代大学生对于女性印象的内隐态度,发现他们更认同与现代女性形象即他们女性印象是积极地,独立自主的。且这种内隐认同态度不存在性别差异、城乡差异及文理科差异。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探讨了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对男性幼教师范生专业认同的影响机制,采用问卷法对761名幼师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男幼师生的专业认同、专业效能感、学业成就显著低于女幼师生,而职业性别刻板印象水平显著高于女幼师生;职业性别刻板印象能显著负向预测男幼师的专业认同,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影响专业认同的路径包括:(1)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直接影响专业认同;(2)通过影响专业效能感间接影响专业认同;(3)通过影响专业效能感来影响学业成就进而影响专业认同。基于上述影响机制本研究提出如下心理干预策略来促进男幼师生的专业认同发展:第一,通过教育淡化性别差异认知来降低社会文化中的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第二,学校可减少物质文化环境设置上的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线索;第三,采用自我价值肯定干预、性别角色干预、内隐能力观等干预策略改变男幼师生的社会认知以抵御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简·奥斯汀是时值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英国女作家,她的小说创作体现了女性话语的优雅。在小说中,言说自我的女性话语,既是作者理性优雅的表述,也是女性气质、女性形象的优美勾画和对女性身份的探寻。其不同于男性话语的女性话语,充满了超乎于物质与世俗之上的自我和“他者”的精神情感交流,其中的女性的自我,包含着关爱人类的宗教情怀和母性温柔。现就奥斯汀小说的女性意识作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19.
《欢乐之家》中的女主人公丽莉.巴特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老纽约"上流社会,她渴望精神自由却无法摆脱物质享乐。通过不断的反抗和斗争,丽莉以死亡逃离了物质社会,换取了精神的纯洁。根据精神分析理论,丽莉的逃离是必然的,而"精神共和国"也不可能脱离经济基础而单独存在。丽莉"精神共和国"的追寻之路尽管辛酸,但其中却蕴含了作者对女性生存状况的思考,体现了日益觉醒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20.
采用大学生专业认同问卷、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简式版)和感受到的社会偏见问卷对310名特殊教育专业大学生进行调查,以探讨特殊教育专业大学生专业认同、人格类型与感受到的社会偏见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特殊教育专业大学生的专业认同与前途偏见、专业偏见呈显著负相关,与严谨性、宜人性、开放性和外向性4种人格呈显著正相关,而与神经质人格呈显著负相关;(2)严谨性、宜人性和开放性人格对特殊教育专业大学生的专业认同具有直接效应,神经质和外向性人格的特殊教育专业大学生通过感受到的专业偏见间接影响其专业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