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4 毫秒
1.
偷渡大姐大     
蛇头之“母” 程翠萍看上去豪不神奇,只是一个粗壮的、没有受过教育的普通妇女。她在纽约唐人街上卖了13年的布和小吃。那里的人们常常能看到她在大街上,硬把行人拉进自己的布店里。到了中午时分,她会在一家福建菜馆里切菜、洗菜,等着客人上门。 就这么个平常女子,在很多人眼中却是“恩人”,施舍给他们怜悯和未来。这些追随者们都叫她“萍大姐”,因为在暗地里,她是一个国际性偷渡网络的头目,积敛了4000多万美元的横财。多年来,人们对她望而生畏,叫她“蛇头之母”。偷渡者的偷渡组织 程翠萍曾经也是个充满梦想的偷渡者。她…  相似文献   

2.
她长得很漂亮,有着一双容易令人信任、会流泪的眼睛。怀抱孤儿侃侃而谈的时候,她像个圣母。她曾是“公益”的化身,从事着慈善事业。这原本是光荣而又神圣的。然而,她却把这份慈善事业引进了商海……她的名字叫胡曼莉。“中华绿荫儿童村”令她名声大振1992年9月胡曼莉创办的“中华绿荫儿童村”在武汉诞生。儿童村创办伊始,胡曼莉倾注了她的全部心血,她把自己的全部积蓄都花在了孩子们上面。许多武汉人至今仍记得为孤儿募捐时,她声情并茂的演讲,演讲的题目叫《儿童村与国旗》:“我们儿童村很想把国旗高高升起,让它迎风猎猎飘扬,因…  相似文献   

3.
提起“乌兰牧骑”,那个不夸它是我们劳动人民的贴心人呵!在“乌兰牧骑”队员们的心目中,艰苦就是光荣。“哪里最困难,哪里最偏僻,就到哪里送歌献舞”已经成了“乌兰牧骑”演员们的实际行动。只要群众需要,为了几个人,那怕是一个人,他们也要去演  相似文献   

4.
维吾尔族人的鼓乐和花帽文/张光汉(一)鼓乐维吾尔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鼓乐是维吾尔舞蹈不可缺少的伴奏乐器之一。俗语说:“哪里有鼓声,哪里就有舞蹈”,可见鼓乐在维吾尔舞蹈中的重要作用。鼓乐主要有铁鼓、大鼓、皮鼓、铃鼓和手鼓。铁鼓是蒙革的,鼓身为铁铸成...  相似文献   

5.
大家庭文摘     
据人民网2015年2月28日报道,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强调,要“处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关入改革要啃“硬骨头”的攻坚阶段,各种问题和矛盾错综复杂、各个环节千丝万缕,“眉毛胡子一把抓”当然不行,必须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重点是什么,要害在哪里?就是要消除直接影响改革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就是从事关群众的热切期盼的问题入手。
  入改革要啃“硬骨头”的攻坚阶段,各种问题和矛盾错综复杂、各个环节千丝万缕,“眉毛胡子一把抓”当然不行,必须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重点是什么,要害在哪里?就是要消除直接影响改革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就是从事关群众的热切期盼的问题入手。  相似文献   

6.
青春映大山──记全国三八红旗手、会同县“三八”股份林场场长梁辉秀龙世银在素有“广林之乡”美称的会同县,有这样一位女性,她把全部精力和心血倾注到了她所挚爱的林业事业上。15年艰苦奋斗,她创办的“三八”股份林场已辖湘黔两省3县9乡镇31个村,面积达到32...  相似文献   

7.
宁夏,“保卫”枸杞子枸杞是宁夏的“五宝”之一●宁夏市场上的枸杞三分之一是假冒●枸杞产业,宁夏退居老四●“重振河山”的希望在哪里“红(枸杞)、黄(甘草)、蓝(贺兰石)、白(滩羊皮)、黑(发菜)”号称“宁夏五宝”,其中的红宝枸杞被列为宁夏五宝之首,一直是...  相似文献   

8.
玫瑰花在冲她微笑,24岁的张宁走进了收获季节。 那个曾经揣着一份企盼到北京来寻梦的山东小姑娘,拎着两只大皮箱伫立在街头,孤单、无助、彷徨,梦的憧憬冻结在她茫然的期待里。昨天好不容易才租到了房子,一夜之间房主却又收回承诺,偌大的北京竟没有她一个落脚的地方,流浪的心到哪里停泊?还要说“北京人才济济,我喜欢这样的竞争环境”吗?回家吧,坐在摇椅上摇着悠闲的生活,靠父辈雄厚的经济实力,尽情地去享受富贵人生。而妈妈又是怎么说的——“女孩子一定要独立,永远蛰伏在父母的羽翼下不会有出息。”她性格中有着一股倔强,一种坚韧,尽管前程莫测,路还要走  相似文献   

9.
洒下一路民族情———记湖南省首列“民族团结号”列车文/古月月光如银,列车飞驰。突然,5号车厢的乘务员跑过来,气喘吁吁地说:“报告列车长,我车厢有一位孕妇要生孩子了。”“孕妇在哪里下车?”列车长问。“在平口车站。”列车长看看手表,离平口车站还有4个多小...  相似文献   

10.
声音     
《民族论坛》2011,(6):6-6
“保障性安居工程既是重大民生工程又是重大发展工程,要对保障房建设实行质量终身责任制,一旦质量出了问题,不论责任人走到哪里,都要追究其责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  相似文献   

11.
千年金风送爽的一天中午,门铃突然急速地鸣响起来,来者竟是多年不见的佤族女作家布饶依露。我惊喜地开门迎她,进门后,布饶依露径直走进客厅,把紧跟在她身后的一位小姑娘推到我面前,问,张老师,您猜她是什么人 ?  这是一位白白净净、文静可爱的小姑娘。   “什么人 ?我看是中国人呗 !”   “再往下具体猜猜。”   “苦聪人,没想到吧,这可是金平县南科村联防自然村的小苦聪,八托米潞。”“快叫张爷爷。”   “张爷爷好 !”   八、托、米、潞 !我一字一顿地喃喃说。刹那间, 45年前的往事,如梦似雾般地在脑际升起…… …  相似文献   

12.
把恩施这颗漂亮的“绿宝石”捧到市面上,捧到国际上,让更多的人认识她、向往她。  相似文献   

13.
海南“中华民族文化村”为何在关张?李启明:“实话实说”,不幸言中民族大视野ETHNICUNITY文/郑庆东刘唯一1997年9月,海南“中华民族文化村”总经理李启明写下了一份长达数万言的调查报告,《海南旅游业出路在哪里———令人忧虑的海南旅游业现状及对...  相似文献   

14.
我和苗绣     
曾丽 《中国民族》2010,(3):58-61
接过父亲终其一生心血收藏整理的苗族服饰,转眼已7、8年了。父亲曾宪阳被誉为“中国苗族服饰收藏第一人”。而身为汉族的我,常常被收藏界误以为是地地道道的苗族。不过,我不得不承认,在苗族文化浸染中,我已经深深爱上了这个民族。无论走到哪里,我的眼光总是离不开苗族服饰,尤其是她那惊艳世界的苗绣。关于苗绣,我想,不仅仅一本书两本书就能讲完的。对于我来说,恐怕我要花上一生的时间去给所有在我的博物馆里,被这些美丽精致的苗绣倾倒的人们讲述这一文化遗产的来历和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月是故乡明     
唐宾 《民族论坛》2003,(9):34-35
刘墉:“故乡”英文说得好,是hometown,也是birthplace,家在哪里,哪里就可以是故乡,出生在哪里,哪里就是故乡。……在这漂泊与漂泊之间,我们有了家。对漂泊而言,上一个家就是故乡。我想刘墉所指的代际漂泊,外延扩大,没有了铁饭碗的现代社会,漂的一代,落脚点便是家。如果对之有了某种情愫,在漂泊的途中时常反顾,在“月是故乡明”的感慨中寄托心灵、结识朋友,上演一出出温暖的轻喜剧。如“从张家界到大连”,问问我们的土家族小伙故乡的月亮到底在哪儿。  相似文献   

16.
“马二嫂”,回族,真实姓名叫赵忠琴,是山东青州市东门里居委会主任,因她丈夫姓马,故而街坊邻居都喜欢叫她“马二嫂”。她身材高大,身板硬朗,若不是满头华发,很难相信她已是年过60的人了。东门里居委会地处市中心,三步一馆,五步一店,人员流动性大,情况复杂,...  相似文献   

17.
许鑫 《中国民族》2007,(6):28-31
“有困难,找小兰” 在上海市闵行区的少数民族群众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有困难,找小兰。”大伙儿知道,只要有困难找到她,她肯定会千方百计帮大家解决。这位被大家亲切地唤作“小兰”的人,就是闵行区民族宗教事务办公室民族科科长王小兰。  相似文献   

18.
临近毕业的中央民族大学校园里几乎看不见应届毕业生的身影。他们正在为论文、为工作奔波着。作为人生中重要的一段 ,他们的校园生活即将结束 ,迎接他们的将是陌生的另一种人生抉择。采访2000年应届毕业生这天 ,正赶上北京沙尘暴天气 ,这来自西部的尘暴使在校园穿行的毕业生们对前途有一种模糊不清的感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大学毕业生的分配就业 ,早已从“分到哪里去哪里”的单向型选择 ,发展到“想去哪里 ,能去哪里”或“能做什么 ,适合做什么”的双向、多向型选择阶段。毫无疑问 ,今天大学毕业生的分配就业 ,面临着日…  相似文献   

19.
<正>最早的“中国”在哪里?“宅兹中国,自兹乂民”,源于西周早期青铜器何尊上的一句铭文,这是“中国”一词目前所见的最早出处。何尊铭文记述了周成王灭商与营建洛邑都城的史实,其中“中国”是指地理概念的方位词,意为“天下四方的中心地区”,具体指如今黄河南岸的洛阳地区。此“中国”,也隐含了当时的天地意识和国家观念。  相似文献   

20.
刘铁军 《中国民族》2010,(10):53-55
作为甘肃省人口较少民族东乡族的第一位女作家,冯岩不仅对民族文化情有独钟,还对中国“花儿”格外关注,同时对“办报育人”倾心倾力。冯岩的文学成就曾得到省内外许多知名评论家、文学前辈们的褒奖和肯定,她与汪玉良、马自祥三人一起被称为“东乡族文学的三驾马车”。不久前,她的散文集《西部之恋》荣获甘肃少数民族文学一等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