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中日甲午战争为转折点,中国社会经济进一步发生深刻变化。中国被卷人世界资本主义商品市场,民族危机空前严重。《马关条约》的签订给中国造成巨大恶果,激起人们对外国侵略者和清朝统治者的莫大愤慨。痛定思痛,人们开始深入探讨甲午战败的原因。许多有识之士对洋务派所谓“新政”进行历史总结,认识到向西方学习,不能仅效仿其坚船利炮和科学技术,而且应效法其议院、宪法、君主立宪之体。此时,向西方学习已成为思想界共同关心的重要社会课题。随着客观形势的发展变化,争取社会进步与民族自救的潮流逐渐形成。戊戌思潮正是社会各界爱…  相似文献   

2.
近十年来,戚其章先生在中日甲午战争与近代社会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已发表有关论文100多篇。《甲午战争与近代社会》一书(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是继《中日甲午战争史论丛》(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之后对近几年研究成果的又一个总结。关于海陆战的研究,是中日甲午战争史研究中的一个重点问题。该书通过对丰岛海战、黄海海战、威海卫之战及成欢之战、金州保卫战的论述,辨析了史学界存在的一些不同观点。关于北洋舰队在黄海海战中究竟以  相似文献   

3.
甲午战争与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发展戚其章近代社会思潮问题,是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一个重大课题。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发展,曾经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自鸦片战争以降,迄于社会主义思潮产生之前,中国社会先后出现了四大近代思潮,即海防思潮、洋务思潮、维...  相似文献   

4.
恩格斯论社会主义公有制──纪念恩格斯忌辰100周年王皑霞,任吉悌本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原苏联和东欧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被拖回到资本主义老路。当今,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蒙受重大损夫,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遇到非难和挑战。如何进一步研究科...  相似文献   

5.
中日甲午战争与中国外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普森 《东南学术》2000,(1):107-111
关于中日甲午战争,学术界已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过探讨,但从外债交的角度来考察官的论著却不多见。本文试图利用新资料,对甲午战争中清政府为抗击日本侵略和为支付巨额战争赔款而举借的外债进行考察,并进而探讨甲午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概念的论述──纪念恩格斯逝世100周年汤润千1马克思恩格斯论证了社会主义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必然性。同时,他们以对其所处时代西欧资本主义发展历史的实际材料的具体研究为基础,论述了后资本主义未来新社会的基本要素和一般特...  相似文献   

7.
论租界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复杂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租界在近代中国产生过错综复杂的影响。它加速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但也促进了中国城市的成长及近代化;它是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桥头堡,但同时又是近代西方文明的扩散基地;它既是列强控制中国经济、加紧经济掠夺的基地,又有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它既是罪恶的渊获、藏污纳垢之地,又是进步活动中心;它在中国战乱之时宣布中立,比平时更像一个地道的独立王国,但同时也给中国人躲避战火提供了避难所;它既是列强对华进行思想渗透、加强精神奴役的据点,又是西学在中国传播的中转站。尽管列强在华广置租界的主观动机与客观效呆之间存在着差异,但它们毕竞是最大的获益者。  相似文献   

8.
<正> 中日甲午战争是决定中、日两国命运,决定东亚历史格局的重要战争,它虽然过去将近一百年了,但其意义和影响值得我们进行讨论,加深认识。中国近代史上发生了许多次对外战争,在此之前,已有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中法战争,可说是烽火连天,硝烟弥漫。而中日甲午战争,比以前的历次战争规模更大,损失更重,失败更惨。割地赔款,丧权辱国,随之而来的是列强争夺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浪潮,国家和民族的生存面临严重威胁。中日甲午战争前,中国虽已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但当时正在搞洋务运动,先进有识之士早已看透了洋务运动的弱点,认识到它不能够挽救中国。但对一般人来说,洋务运动造成一种假象,开了工厂,造了铁路,设了轮船、电报,建了海军,办了学校,引进了西方的科学技术,挂起了求富求强的招牌,给人一种希望和幻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中日甲午战争爆发95周年.现将戚其章同志的新著《甲午战争史》(即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书的结束语摘出发表,以示纪念.  相似文献   

10.
杰出的编辑出版家──纪念叶圣陶诞辰100周年徐登明叶圣陶同志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教育家、语言学家和社会活动家,而且还是一位成就卓著的编辑出版家。他从事编辑出版工作长达70余年。在他一生的编辑出版活动中,先后编辑过刊物有《诗》月刊、《文学周报》、《...  相似文献   

11.
论近代中国农民进城对城市社会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农民进城与城市社会的互动关系为视角,揭示农民工对近代中国城市社会影响的某些侧面。认为农民进城有着多方面的正效应:加速城市化进程;提供为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所必需的廉价劳动力;人际交往范围的扩大,城市文明的熏陶,使他们的思想、行为等越来越远离传统而具有了“现代性”,而且,作为文化、信息的载体,民工“回流”把城市文明输入农村,给封闭的乡村带来新鲜空气;家族散之四方,给根深蒂固的宗法制度以有力的冲击。但农民进城的负面影响同样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2.
在近代不同历史时期纪念辛亥革命的"双十节"仪式与"辛亥"记忆不断再建构的过程中,民间社会都扮演了不可忽视的重要角色,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近代民间社会对辛亥革命的认知、纪念、诠释以及相关方面的思想与活动,与政府、政党、政派相比较既有某些相似之处,但也有明显的不同。社会各界虽然也从政治上对革命的意义与作用加以阐释,但更多的是紧密结合自身的利益需求,表达其各方面的感受与认知。  相似文献   

13.
徐悲鸿先生是中国现代杰出的绘画艺术大师和卓越的美术教育家,他毕生为.中国美术事业的振兴和发展而奋斗,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在美术创作方面,他高超的艺术成就赢得了世界声誉,使祖国文化艺术在世界艺坛扩大了影响,也开创了中西绘画艺术直接交流的先河。在美术教育方面,他呕心沥血,奖掖后进,为培养一大批优秀的美术人才做出了重大贡献。徐悲鸿先生领导了我国现代美术发展的新潮流,堪称中国现代美术史上一面光辉的旗帜。  相似文献   

14.
论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结构特征及其对社会性质的影响郭驰任何一对矛盾,比如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在另一个层次上可以表现为地主和自耕农、地主和雇农、地主和农奴之间的对立。也就是说,农民阶级作为矛盾的一方可以由几个不同的、但却相互关联具有共性的因素构...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近代史上,由中国人自办且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新式报刊当推甲午战争后出现的《中外纪闻》。围绕该刊的创办、朝中新旧两派展开激烈交锋,最终结果是朝廷允准在京城创设官报馆,并对民间办报持默许态度。此后一二年间,神州大地逐步出现一个兴办报纸的热潮。可以说,甲午战败的结局为中国近代报刊的初兴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6.
这场发生在历史与文化背景长期相似且关系密切的两个近邻国家之间的战争,对于中国社会的震撼程度和对中国人民的教训,远远超过两次鸦片战争和中法战争。这场战争是由日本统治集团蓄意挑起的。甲午战争的惨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震动了中国各个阶层。中国人感到困惑、震惊和愤慨。这场战争中国军队败得比以往都惨,而且是败在被中国人看不起眼的邻近小国日本手中,而日本所提出的条款又过于苛刻。正是由于甲午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的耻辱和深重的灾难.促使中国人民在屈辱、惊恐和悲愤中觉醒,并展开了救国图强的爱国运动,中国的知识…  相似文献   

17.
一长期以来,我国史学界流连于一种无法证实的假设,即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为了论证中国封建社会内资本主义萌芽的存在,学者们千辛万苦,搜集爬梳,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流风所向,也不免有断章取义、附会引伸的现象。古代文献中凡有“雇”、“佣”字样的,便被搜寻出来指为资  相似文献   

18.
论曹禺对中国话剧艺术的贡献──纪念曹禺戏剧创作60周年胡授昌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取决于作家的艺术贡献,而对作家艺术贡献的评估,应是取决于其作品的艺术生命。戏剧作品的艺术生命,用曹禹的话来讲,就"在于演出"。曹禺的《雷雨》、《日出》、《原野》和《北京人...  相似文献   

19.
今天我们满怀崇敬的心情隆重纪念20世纪中国剧坛的一面光辉旗帜──田汉同志诞辰100周年。田汉是我国著名诗人、剧作家、话剧运动的奠基人,戏剧改革的先驱者以及早期革命音乐。电影的杰出组织者和领导人。他自幼酷爱戏剧,早在少年时代就立志做一个戏剧家,曾自诩为一位中国未来的易卜生。从1919年的“五四”运动,到新中国诞生的三十年间,他积极投身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他写作剧本、组织剧社、创办戏剧教育、领导戏剧运动、介绍、翻译外国的戏剧作品和理论,为我国无产阶级革命戏剧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不少人…  相似文献   

20.
刘少奇同志十分重视干部问题,对干部队伍建设进行了具体的探索和实践,提出过许多精辟而又深刻的论述,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干部思想,直接指导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干部工作,为造就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作出了重大贡献。刘少奇同志的干部思想,对于当前的干部队伍建设无疑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