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形成性自我评价的大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国大学英语教学与测试研究和实践的逐渐深化,形成性评价越来越受到老师的重视。形成性评价主要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等。然而,在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却忽略了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是形成性评价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学生自我反省、自我调整的学习过程。文章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目前大学英语教学评价的现状及负面效应。其次,通过课堂实验,证明了学生的自我评价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还有利于大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医德评价有自我评价、同行评价和社会评价三种类型,三类评价中社会评价对医德构建起主导作用;社会评价具有广泛性、经久性、客观性、权威性特点,是医德构建的目标导向;社会评价以社会认同为基础,社会认同与医务人员自我认同的不一致性是医德构建的动力条件;社会评价形式多样,有多种途经保证医德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指的是学生在体验思政课所有环节之后所产生的一整套积极的情感表现,主要包括基础知识的掌握、心理体验与情感共鸣的获得、自我价值的发现、理想信念的建构、以及实践能力的转化。体现出获得过程的阶段性与连续性、获得方法的多样性、获得结果的个体差异性等基本特征。学生获得感是高校思政课过程性评价的重要影响因素,更是衡量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的关键标尺,在高校思政课过程性评价中遵循着实践——认识——再实践的基本逻辑。将学生获得感作为重要评价标准纳入其中,有利于促进学生自我期待与社会需要的实现、激发学生主体意识,促进师生学习共同体建设、精准聚焦并有效解决学生在不同阶段的问题,以及促进高校思政课过程性评价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4.
对某一行为进行评价是规范行为主体的目的性、保障行为过程的科学性、实现行为结果的公益性的有力手段。创业教育的评价体系需包含学校、政府与社会这三大主体和以创业教育理念为统领的九大要素。评价的价值导向是要引导并促成由单纯的就业率评价向就业结构、就业质量、创业尝试评价转向,由毕业之时的就业率评价向若干年后的社会贡献评价转向,由家长期盼的评价向学生自我评价转向,由政府主导的评价向社会主导的评价转向。  相似文献   

5.
对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评价,应建构在其作品艺术成就和艺术思想所产生的影响力上.应该客观、公正、整体地对石鲁及其作品进行评价,这对当前的艺术评价标准、艺术审美标准、价值标准有着积极的导向性.不能狭隘地从自己的审美价值角度来进行"类己则褒;异己则贬"式的批评与评价一个人的艺术作品.技法的表现水平只是艺术作品水平评价的一个方面,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精神的"外化"与"物化",是精神产品,"大师之境的艺术不是修辞练习簿,不是情感按摩器,而是一场熊熊的火.[1](P35)  相似文献   

6.
网络新闻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网络新闻的价值进行定量研究和探索,可以把握舆论导向、提高传播效果、树立媒体声誉、产生有效激励;要根据把关性、查询性、有用性和特色性原则进行评价;建立包括新闻主题、内容、来源、文本水平、技术因素和传播效果六个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评价标准,并进行定量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7.
总结国内外关于学生学习自主性研究的进展 ,由此提出建立中小学生学习自主性科学评价机制的研究构想如下 :将学生学习自主性评价纳入总的学习评价目标系统 ;构建学习自主性评价的结构体系 ,其结构成分包括价值目标、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归因、学习管理、学业自我概念、创新精神、情绪智力等因素 ;采用定性定量结合、多种方法配合的评价模式 ,提高教师评价水平和学生自我评价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中,其自我评价易出现分化,即偏高或偏低。分析其偏差产生的心理原因,可发现大学生自我评价的偏差与其心理健康状态有着密切的关联,所以,迫切需要对大学生自我评价偏差进行调适,这主要包括合理定位理想自我、恰当的社会比较、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调整自我、通过内省调适自我等内容。  相似文献   

9.
浪漫主义与审美主义辨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一种文艺思潮的浪漫主义与作为某些流派、艺术家和思想家以美为最高价值和精神追求的审美主义在精神内涵上有很多相通之处,亦有所不同。理论上说,审美主义发端于浪漫主义,它们的相通之处在于:它们都是对启蒙现代性的反思、批判和超越,却呈现出诸多二律背反的倾向,如:贵族意识与平民精神、精英化与大众化、个人主义与人道主义、理想与现实、自我与社会、彼岸与此岸等的矛盾和冲突。二者的不同之处则在于:其一,浪漫主义更多的是对主体内心情感世界的发抒,体现了一种主体性的诉求,而审美主义则从主体性走向了主体间性;其二,浪漫主义回归中世纪的幻想世界,回归大自然的宁静和谐,而审美主义则走向了审美的自由和超越。  相似文献   

10.
审美主义:从尼采到福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美主义是以美为最高价值的思想倾向,不仅指对艺术的看法,也包括对人生的审美解释。尼采主张对人生的审美态度,提出了"强力意志"、"酒神精神"等命题,但是其审美主义致力于"审美形而上学"而忽略生活。福柯同样提倡审美的人生态度,提出了"生活是艺术品"和"自我构成为主体"等思想。福柯推进了尼采的审美生存主张,并力图将审美落实到日常生活。审美主义的意义和局限应当在个人自由和社会稳定之间的张力关系中得到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