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牯牛沙水道为长江中游近期出现的重点碍航浅水道,整治好该水道对长江中游航道的畅通具有重要意义。交通运输部于2010年2月批复同意实施该水道航道整治一期工程。简介牯牛沙水道演变特点、主要影响因素、碍航特性与整治方案,详细分析牯牛沙水道整治前后过渡段变化情况、牯牛沙边滩淤积情况以及航道改善情况,重点分析一期工程整治效果,预测演变趋势,提出后续工程建议。一期工程实施后,工程效果良好,总体河势更趋稳定,牯牛沙边滩淤高展宽,利于枯水期水流集中,过渡段浅埂得到较为有效冲刷,淤积减少,碍航程度减轻,浅区航道条件改善,为后续工程的实施创造了有利条件。分析认为:一期工程效果将会随着建筑物功能的继续发挥进一步显现,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2.
在介绍长江中游戴家洲河段航道整治总体工程和一期工程方案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一期工程的整治效果.一期工程整治效果主要体现在:稳定了戴家洲水道枯水期分流条件,直水道进口段弯道形态得到改善,弯道凹岸边界得以延长,弯道水流特性变强,进口段河宽受到控制,浅区航道条件改善,为总体工程的全面实施创造了有利条件并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3.
清中叶,云南铜矿开采的迅速发展对西南地区水运交通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满足外运滇铜的需求,并平抑云南产铜区过高的米、盐价格,朝廷与云南、四川两省地方政府采取若干办法,疏浚金沙江1300余里,改善既有航道的通航条件乃至新辟能够安全运输大宗物资的新航道。其间进行了水文地质勘察、资金筹措与使用、工程组织与管理等活动,均颇具效力。疏浚完工后的金沙江航道大为改观,运输时效性和单位运价均得到改善,对于西南地区的经济开发也发挥了显著的效益。此次金沙江疏浚以其首创性、唯一性而具备了特殊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云梦泽的演变与下荆江河曲的形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长江中游的荆江河段,上起湖北枝城,下迄湖南城陵矶,全长约400公里。其中藕池口以上称上荆江,藕池口以下为下荆江。由于所处地貌形态不同,历史时期河床演变模式各段存在差异。江陵以西的荆江河段,发育在山前冲积扇上,河道以分汊河床形式出现,随着江心洲的南北摆动,河床演变以主、汊河床(史称江、沱)相互交替、转换为其特征。江陵以下的荆江河床的演变,与江汉平原古云梦泽的演变密切相关。可以这样说:云梦泽的消亡过程也就是江陵以下的荆江河床的形成过程。研究历史时期长江中游地区江湖演变的相互关系,对于认识现在下荆江蜿蜒性河床的成因、预测未来河床形态的发展趋势,以及江汉、洞庭地区的防洪等问题,无论在理论上或实践上都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美国和加拿大特殊防务关系构成了对加拿大北极水域的事实干涉,美国曼哈顿号油轮穿行西北航道终于导致两国航道控制冲突。加拿大单边颁布《北极水域污染防治法》,对西北航道实行强力控制。同时通过系列外交活动,推动“北极例外”写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国力有限的情况下,加拿大通过功能主义原则,实现了本国主权权利的扩张。  相似文献   

6.
选取长株潭城市群1995—2018年共6个时间点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采用土地动态度、空间演变等方法分析其生态用地时空变化特征。研究区域生态用地界定为具有生态服务功能、能够有效调节生态平衡、维持生物多样性的林地、草地和水域。研究区域从时间上看,生态用地数量呈下降趋势;结构占比中林地最大、水域居中、草地最小;林地、草地的生态用地动态度为负值,水域的动态值不稳定。研究区域从空间上看,斑块数量、斑块密度、景观破碎度均呈上升趋势,平均斑块面积呈下降趋势;生态空间不断缩小,生态用地呈破碎化、分离化趋势;重心以东南部和东北角为主,重心集聚性减弱。基于此,建议一体化推动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完善生态用地法律制度,加大生态修护及保护力度,以促进长株潭城市群绿色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景观格局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水域斑块景观变化影响着地域水资源分布状况,关系该地域水资源需求现状与特点,所以研究地区水域斑块景观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综合运用RS,GIS技术和景观格局指数法,以荣成市七年Landsat 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进行解译分析,研究了荣成市近30年间的水域斑块景观格局变化趋势,并针对其变化,简单分析了导致水域斑块发生变化的驱动力.结果表明:近30年来,荣成市水域斑块景观面积和数量均呈现下降趋势;水域斑块破碎化程度日益严重;水资源状况主要受到自然和人为两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由于各国对西北航道的权属争议日趋激烈,加拿大北极群岛水域的法律地位也一再成为北极争端中的国际热点。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之下,美加等国围绕北极群岛水域是否属于加国的历史性内水提出各自的官方主张。根据理论上对历史性水域法律地位和成立标准的界定,综合考虑美加两国立场,通过对历史性水域理论在北极群岛水域的适用分析可知,将北极群岛水域看作是加国的历史性内水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自从党中央、国务院作出浦东开发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以来,上海市加快了港口开发的步伐,在长江口南港的浦东外高桥动工兴建4个2.5万吨级泊位,并对由30—40个泊位组成的大型挖入式港池进行了预可行性研究。由于受长江口拦门沙水深所限,上海港至今只能乘潮接纳2.5万吨级以下的满载船舶入港进行装卸作业。随着世界船舶日趋大型化,油轮、大宗干散货船和集装箱船的发展趋势更为显著。不能接纳第三、第四代集装箱船和其他大型船舶已成为上海港及与港口密切相关的产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对浦东开发开放亦具有颇大影响。为此,上海选择深水外港和整治、疏浚长江口深水航道不仅势在必行,而且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0.
当前加拿大在北极西北航道的管理立法中采取"内水性"的管理措施,其希望通过航行许可制等措施实现对西北航道水域的"内水化"控制,维护其国家安全利益,同时保护北极海域的生态环境和因纽特人传统的生活方式。在应对加拿大的管理措施时,我国需妥善处理加拿大对西北航道的海洋主张,尊重加拿大作为沿海国正当的安全利益,在"一带一路"战略下推进与加拿大在西北航道的合作,以《极地规则》为契机敦促加拿大在西北航道实行更加科学合理的环保规则,维护我国在西北航道的航行自由权。  相似文献   

11.
湘子桥造型艺术的审美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潮州湘子桥是我国唯一特殊构造的开关活动式大石桥,大桥始建于南宋时期,有800多年的历史,是桥梁史上成功的范例;大桥为舟梁结合,可开可关,非常切合韩江的水文和交通特点,别具一格的造型同时赋予了古桥独特的美。从古桥独特的造型入手,就其空间结构、动态美、音乐美以及功能美、技术美等方面进行分析解读。  相似文献   

12.
大禹治水与夏族东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距今4200至4000年,因全球性气候异常的影响,我国北方的确存在一个持续时间大约200年之久的洪水期。因此大禹治水的各种传说,剔除其中过分神异的成分,还是可以作为传说期的历史材料来予以认识和利用的。大禹治水的重点在兖州,平治兖州水患的方略为“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有夏姒姓集团正是伴随大禹疏浚济、漯而东进,并于大禹登基为王以后立国于济、漯流域的;此不仅有传世古史资料为证,也有田野考古资料为证。  相似文献   

13.
长江是历史上四川对外的重要交通路线 ,而三峡则是这条交通路线的必经之道 ,是川鄂交通的咽喉 ,是连接我国东西南北的交通枢纽 ,是王朝东西交通的漕运干道。三峡水上交通的开发经历了先秦、秦汉六朝、唐宋元、明清四个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三峡水上交通的开发和利用促进了沿江居民经商观念的形成、过境转输的发达、官府关税的巨增及大批城镇 (市 )的崛起  相似文献   

14.
论“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江源”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素有“中华水塔”之称。源区的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关系到区域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和不合理的人为活动,使“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因而,科学合理地实施生态移民工程是加快“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步伐和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洛阳有伊、洛、、涧、谷等数条河流。唐代东都洛阳水灾频繁发生 ,共 35次之多 ,平均不足 1 0年一次 ,给洛阳城及沿岸造成严重破坏和损失。洛阳水灾发生多为五至八月份。唐代洛阳河流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雨季流量大 ,便于行舟 ,旱季水少河浅难以行船。针对频发的水灾 ,唐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救助灾民的措施 ,同时还采取了加固堤坝、疏浚河道等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系统地比较1988年颁布的《水法》与2002年修订的《水法》中涉及航道部分的内容变化,并对立法变化进行分析;以此为基础,按照立法内容的不同,应从可吸收、可借鉴、应明确、应规定四个方面对航道立法作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工程项目能耗较高问题,分析政府、开发商等有关低碳工程项目建设的各相关利益主体,基于演化博弈的理论和方法,选取开发商低碳收益、开发成本等指标,进行政府对开发商低碳工程项目建设的演化博弈分析,指出扩大我国低碳项目建设的政府激励方向并给出相关政策建议,为扩大低碳工程项目建设市场的政策制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南浏段数字航道系统主要由电子航道图系统、综合监控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及系统支撑平台等组成。综合监控系统是数字航道应用系统的核心,主要由航标遥测遥控平台、船舶监控平台、水位监控平台3部分组成。该系统正式运行后,在航标技术信息动态监控、工作船舶动态监控、水位动态监测、标志被打及船舶交通事故调查取证等航道维护日常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提高了航道维护工作效率。未来随着航道科技的不断进步,综合监控系统将拥有更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河流动力学与海洋动力学的差异对中西建筑文化产生的重要影响,以入录世界遗产名录的中西相类的堤岸工程、运河工程、湖泊工程、供水工程和未入录的水电工程为典型样本,两两比较,多方面探索中西水工程文化内涵的异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