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唑来膦酸与阿仑膦酸钠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11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2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仑膦酸钠口服治疗,70mg/次,1次/周,试验组患者给予唑来膦酸治疗,静脉滴注5mg/次,1次/年,疗程为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腰椎正位L2-L4、股骨颈、Ward三角、大转子区骨密度改善情况以及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CTx)、骨钙素等特异性骨代谢指标变化情况,同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缓解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变化情况。结果经满疗程治疗后,两组患者腰椎正位L2-L4、股骨颈、Ward三角、大转子区骨密度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 0. 05),且试验组患者上述各区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12个月末,两组患者的血浆BALP、TRACP-5b、CTx以及骨钙素水平均明显降低(P 0. 05),试验组患者血浆BALP、TRACP-5b、CTx、骨钙素水平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水平(P 0. 05),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明显降低(P 0. 05),且试验组患者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降低幅度明显较同期对照组患者更为显著(P 0. 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唑来膦酸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疗效显著,优于常规阿仑膦酸钠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骨密度,同时降低外周血碱性磷酸酶水平,减轻患者疼痛症状,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OP)患者外周血瘦素(LEP)及骨代谢指标表达。方法连续选择25例老年男性OP患者,入选对象接受了外周血LEP以及骨代谢指标骨钙素(BGP)和碱性磷酸酶(AKP)等测定,并与22例相同年龄和性别、正常骨密度健康人(对照组)相同检查结果比较。结果老年男性OP组的外周血LEP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外周血BGP和AKP浓度则明显高于后者(P<0.01)。结论老年男性OP患者存在明确外周血LEP低水平表达,伴随其他骨代谢指标浓度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金天格胶囊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7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金天格胶囊组(38例)、接骨七厘片组(39例),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并结合功能锻炼的基础上,分别给予金天格胶囊、接骨七厘片,观察比较骨折愈合时间、骨痂生长情况、疼痛缓解时间及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金天格胶囊治疗骨质疏松性外科颈骨折在骨痂生长情况及肩关节功能恢复方面与接骨七厘片有同样的效果,并且在骨折愈合时间及疼痛缓解时间方面优于接骨七厘片.结论 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以及功能锻炼结合口服中成药(金天格胶囊)对骨质疏松性肱骨外科颈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天然虎骨粉(金天格胶囊)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愈合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罂粟碱联合护理促进老年跟骨骨折手术患者伤口愈合的效果。方法将124例老年跟骨骨折手术患者用计算机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62例。常规组患者予以常规跟骨骨折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罂粟碱。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切口干燥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术后伤口健康及愈合等级差异,记录伤口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切口干燥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术后伤口健康优良率和伤口愈合等级均高于常规组(P0.05),术后伤口并发症发生率则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罂粟碱联合护理可有效缩短老年跟骨骨折手术患者切口愈合时间,并减少并发症发生,有利于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骨折(osteoporosis-related fractures)的再次骨折发生率、出院后是否坚持服药与再次骨折的关系,强调坚持服药的重要性,进一步指导临床诊治工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8月某医院收治的482例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电话随访患者出院后情况,将再次骨折的患者根据是否坚持抗骨质疏松治疗分成两组进行对比,对比其再次骨折发生率及两次骨折间隔时间长短的差异,说明骨质疏松预防用药的重要性。结果 1再次骨折率为11.2%,其中第一次骨折出院后坚持服药仍骨折的患者占5.5%,未坚持服药发生骨折的患者占12.9%,(P=0.032)。2第一次骨折至第二次骨折之间平均间隔时间为23.89个月,其中第一次骨折后坚持服药的患者发生第二次骨折的间隔时间为36.50±1.64月,第一次骨折后不坚持服药的患者发生第二次骨折的间隔时间为22.31±4.60月,(P=0.000)。结论出院后坚持服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对预防再次骨折有一定的作用,第一次骨折后坚持抗骨质疏松治疗的患者发生再次骨折的间隔时间比不坚持抗骨质疏松治疗的患者发生再次骨折的间隔时间要长。抗骨质疏松治疗可减少再次骨折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患者外周血雌激素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情况。方法选择2019年春季参加中一东北国际医院健康体检的老年绝经后女性217例,入选对象按有无骨质疏松症(OP)分为老年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组(105例)和对照组(无骨质疏松症者,112例),入组者均接受外周血相关细胞因子指标检测,包括雌二醇(E_2)、骨碱性磷酸酶(BAP)、肿瘤坏死因子-a(TNF-a)、白细胞介素-1(IL-1)和白细胞介素-6(IL-6)。结果老年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组外周血BAP、TNFα、IL-1和IL-6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E_2浓度低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老年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存在着明确的外周血雌激素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异常。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辽宁阜新地区男性糖尿病肾病老年患者骨密度值及血清骨转换指标。方法连续选择2016年1月至12月前往阜新市中心医院肾内科门诊就诊的男性糖尿病肾病老年患者29例,另有同一时间就诊的相同地区男性单纯糖尿病老年患者31例,对照组选择同一时间在我院进行体检、结论健康相同地区老年男性34例。三组对象均在入选后1周内接受了腰椎骨密度、双侧股骨颈骨密度、外周血骨钙素(BGP)和碱性磷酸酶(AKP)等指标检测。结果老年男性糖尿病肾病组左、右侧股骨Neck部位及腰椎L_1~L_4骨密度值均明显低于老年单纯糖尿病组和对照组(P0.01,P0.05);而老年糖尿病肾病组外周血BGP和AKP浓度值均显著高于后两组(P0.01,P0.05)。结论辽宁阜新地区老年男性糖尿病肾病患者存在着明确的骨密度值下降,同时伴有骨转换指标活跃表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阿伦膦酸钠联用补肾中药方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A组)和治疗组(B组)各30例,A组30例患者每天基础补钙同时予以阿伦膦酸钠70mg,每周1次;连续服用6月;B组30例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服补肾中药,每日1剂,分2次服用。治疗前及治疗后3月、6月分别测量骨密度(BMD)、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P-5b)的水平。结果A组3月后腰椎(L2-4)侧位及左股骨颈BMD较治疗前均增加,BALP、TRAP-5b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6月改善更明显,差异更显著(P〈0.01);而B组在上述西医治疗基础上联用补肾中药方,3月及6月后腰椎(L2-4)侧位及左股骨颈BMD增加,BALP、TRAP-5b下降,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更显著(P〈0.01,P〈0.001)。结论阿伦膦酸钠可显著提高老年性骨质疏松症骨密度,降低骨转换,联用补肾中药方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骨密度及骨代谢,以及影响因素.方法 用DEXA骨密度仪测定120例7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6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者、60例肾功能正常者)的腰椎及股骨端骨密度,并检测生化及骨代谢指标.结果 慢性肾功能不全组的腰椎及股骨端各部位骨密度明显下降,骨代谢指标中血磷、甲状旁腺素、降钙素、Ⅰ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显著升高(P<0.01),血钙明显下降,碱性磷酸酶、25羟维生素D3和骨钙素变化不大.血肌酐水平与甲状旁腺素、降钙素、Ⅰ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呈正相关,其中与Ⅰ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水平相关程度最高.结论 慢性肾功能不全者主要表现在骨吸收增加,骨密度下降,骨吸收活跃程度与血肌酐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miR-590在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对BMSCs成骨分化的作用。方法收集老年骨质疏松患者(n=35)和骨质正常人(n=35)血清样本,检测miR-590的表达情况;培养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及正常BMSCs,成骨诱导21天后进行碱性磷酸酶(ALP)染色、茜素红(ARS)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实验,检测成骨分化能力;并向老年骨质疏松患者BMSCs转染miR-590 mimic、mimic-NC、miR-590 inhibitor及inhibitor-NC,成骨诱导21天后检测成骨分化能力。结果 qRT-PCR实验表明,miR-590在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血清和BMSCs中表达显著升高。此外,ALP染色、ARS和qRT-PCR实验表明,过表达miR-590抑制老年骨质疏松患者BMSCs的向成骨方向分化,而敲减miR-590促进老年骨质疏松患者BMSCs的向成骨方向分化。结论 miR-590抑制老年骨质疏松患者BMSCs成骨分化,敲减miR-590可能成为临床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