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调查丹东地区满族不同年龄组人群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情况,了解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美国Osteometer Medi Tech公司生产的DTX-200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于2010年9月~12月对732例满族健康人群检测非受力侧前臂尺桡骨远端骨密度,每10岁为一组,获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填写骨质疏松危险因素调查表.结果 满族男性BMD在30~39岁达骨峰值,0.619±0.059(g/cm2),女性在40~49岁达骨峰值,0.527±0.068(g/cm2),之后BMD开始下降.50岁后骨量减少的总体发生率男女比较无差异(P>0.05).但70岁以上女性的OP发病率较同年龄组男性明显升高,差异非常显著(P<0.01).男性OP的发生与年龄、长期素食正相关,与体重、经常饮牛奶负相关,而女性OP的发生仅与年龄正相关.结论 通过对丹东地区满族人群骨密度的调查有助于建立丹东地区满族人群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提供骨质疏松症及其并发症的防治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密云地区19609例正常人骨密度测量,分析本地峰值骨量、骨密度变化规律及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为0P早期预防、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美国Osteometer Medid Tech公司生产的DTX-200型前臂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受试者非受力侧前臂远端桡尺骨三分之一处骨密度(BMD).将检测结果按性别,十岁为一年龄段分组.结果 男女峰值骨量出现在30~39岁,男性0.626±0.078 g/cm2,女性0.507 ±0.063 g/cm2.男女峰值骨量之间进行独立的样本t检验P<0.05,存在着显著差异,女性明显低于男性峰值骨量,男女在40岁以后随年龄增长BMD逐渐下降,男性70岁,女性60岁以后下降明显,女性早于、快于男性.各年龄段前臂远端1/3处桡骨(RADIUS)BMD要高于尺骨(ULNA)、兴趣区的(ROI)BMD,这种趋势反映了前臂远端以桡骨为主要骨的BMD,与总的前臂远端BMD数据相差不多.各年龄段OP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结论 密云地区男女峰值骨量出现在30~39岁,不同年龄,不同性别间骨密度存在显著差异.骨质疏松发生率与年龄的增长呈明显正相关性,患病率从50~59岁开始增加,女性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玉溪市正常人群定量超声(QUS)峰值骨密度(PBD)及正常参考区间并与本院传统的单光子(SPA)骨密度(BMD)检测结果进行对比,了解二者相关性和结果传承.方法 回顾性分析玉溪市人民医院健康体检中心2008年1月~2010年6月14851例Sahara超声及单光子骨密度仪检测的骨密度结果,并从体检系统中筛出影响骨密度因素的异常患者,PEMS按年龄分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玉溪市正常人QUS男女PBD分别出现于25岁(0.6895±0.1411 g/cm2)及24岁(0.6884±0.1084 g/cm2),与厂家提供的25~30岁(0.581 ±0.112 g/cm2)具有统计学差异显著性;SPA男女PBD分别出现于32岁(0.6933±0.0815 g/cm2)及30岁(0.6160 ±0.0728 g/cm2).结论 QUS与SPA法测定BMD,由于方法及测量部位的不同,PBD男女有别且出现的年龄段不同;同年龄组QUS与SPA法BMD无可比性(P<0.01),但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只要正确制定本地域参考区间,也能正确反映个体BMD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南昌地区20岁以上人群骨量变化规律及与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南昌地区576例年龄为20~89岁人群进行腰椎(L1-4)、左股骨颈(Neck)、左前臂(Forearm)骨密度(BMD)测定,ELISA法检测血清BGP和CTX-I水平,直线相关分析BMD与血清BGP及CTX-I之间的关系.结果 ①女性腰椎、左股骨颈骨峰值在30~39岁年龄段,左前臂骨峰值在40~49岁年龄段;男性腰椎、左股骨颈、左前臂骨峰值均出现在30~39岁年龄段;峰值过后BMD逐渐下降.女性腰椎、左股骨颈BMD及男性腰椎、左股骨颈、左前臂BMD与血清CTX-I水平负相关(P均<0.05),与血清BGP无相关性.②南昌地区50~89岁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男性为23.4%、女性为50.3%.结论 骨骼不同部位到达骨峰值年龄段不同,峰值骨量水平也不同;血清CTX-I水平可成为评价骨骼状态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中老年干部前臂远端1/3和1/10部位骨密度(BMD)及血清性激素的变化特点,为骨质疏松症(OP)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测定2 309例健康人前臂远端1/3和1/10部位的BMD,其中有492人测定了血清睾酮(T)或雌二醇(E2)水平.年龄范围40岁~89岁,按5岁一个年龄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随着年龄增大,BMD、T(男性)和E2(女性)均逐渐下降,OP患病率则逐渐升高.其中男性60岁~69岁年龄组BMD呈快速下降(P<0.001);女性50岁~74岁年龄组BMD呈快速下降(P<0.001),50岁~54岁年龄组E2呈快速下降(P<0.001).在50岁~54岁女性前臂远端1/10比1/3部位显示更高的OP患病率(P<0.01).前臂BMD与T水平(男性)、E2水平(女性)的下降呈密切正相关(P<0.01).经年龄标化,中老年男性和女性OP患病率分别为16.57%和44.19%.结论性激素水平与OP患病关系密切.同时测量前臂远端1/3和1/10部位BMD有助于OP的准确诊断.中老年干部尤其围绝经期女性,是OP防治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对骨代谢的影响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194例老年患者骨密度(BMD),以低于峰值BMD 2.0个标准差为骨质疏松症(OP)的诊断标准,比较T2DM(T2DM组)、非T2DM(对照组)及6年以上T2DM(T2DM6年以上组)OP的检出率并进行分析.结果 (1)T2DM组骨质疏松(OP)的发病率高于对照组(P<0.05);T2DM 6年以上组OP的发病率高于对照组(P<0.05).(2)随着年龄的增加、糖尿病病程的延长BMD值减低;糖尿病患者中女性是男性7倍;体重指数(BMI)是BMD的保护因素.结论 T2DM病程越长对BMD的影响越大;T2DM患者的高体重对BMD有保护作用;老年T2DM患者的骨量流失多在数年前已经发生,应注意早期预防和治疗OP.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福建地区畲族、汉族健康人群2424例骨密度测定,分析本地区峰值骨量、骨密度以及骨质疏松发病率.为本地区骨质疏松诊断、预防、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美国OsteometerMediTech公司生产的DTX-200型骨密度仪检测受试者非受力侧前臂挠尺骨远端三分之一处的骨密度.获得骨密度均值、T评分值及Z值.按汉族、畲族、性别、每10岁为一年龄段进行分组,进行统计学的分析.结果 汉族的骨密度峰值男性女性均在30~39岁之间;畲族的骨密度峰值男性、女性都在40~49岁之间.与国内同类型仪器检测报道不同.女性的骨密度在19岁之前均高于男性,女性在50岁以后不管是汉族还是畲族都迅速下降,到80岁以后缓慢下降.畲族的男性骨密度在50岁达到高峰,到70岁以后才逐渐下降,与汉族的骨密度峰值在40岁之前不同.总体汉族男女性骨密度均高于畲族,尤其在19岁之前的汉族女性骨密度明显高于畲族女性,统计学有明显差异.结论 本次调查骨密度汉族与畲族的峰值出现时间有所不同,可能与生活习惯、种族、生活条件不同有关,但骨密度峰值高者骨质疏松的发生率较低,提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测定所得骨矿含量数值更好的评估骨强度,监测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提高高危患者骨折风险识别能力.方法 选取吉林省2375例50-89岁体检者运用美国OSTEOMETERDTX200周围骨骨密度测量仪测量受检者非受力侧前臂桡尺骨远端三分之一处的骨密度、骨矿含量,应用采用SPSS 17.0软件分析处理,数据用X±S表示.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男性50~59岁年龄组OP发生率为9.33%,女性为7.38%;60~69岁男性OP发生率为18.59%,女性为26.26%;70~79岁男性OP发生率为40.00%,女性为55.90%;80岁以上男性OP发生率63.93%,女性为71.42%.结论 提示随着年龄增加,男女骨密度及BMC均呈下降趋势,女性下降速度明显较男性快,OP发生率也随之增加,各年龄组之间OP发生率女性亦均高于男性;T值大于-1的受检者中有5.74%骨量丢失率在13%~24%之间,亦为骨量减少范围,这类人群远期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及骨折的发生率很高,故骨矿含量(BMC)在临床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治疗、预防骨质疏松骨折发生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比同一组检测者,使用DTX-200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前臂骨骨密度(hone mineral density,BMD)与QCT测量腰椎骨骨密度的测定结果,发现不同设备,不同部位骨密度测量的差异性和相关性.方法 选取志愿者63例(男性19例,女性43例),分别用DTX-200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前臂骨BMD值和T值(n=63),再用QCT测量腰椎骨的BMD值和T值(n=63).分别以QCT测量腰椎骨T值、DTX-200双能X线测量前臂骨T值,进行骨质疏松症诊断(诊断标准1994年WHO制定,T值≥-1.0SD为骨量正常,-2.5SD<T值<-1.0SD为骨量减低,T值≤-2.5SD为骨质疏松).用SPSS13.0软件对DTX-200和QCT测量的BMD值和T值,年龄进行相关性分析,对两组骨质疏松诊断结果分别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 两种设备的检测结果BMD均与年龄呈负相关性,相同年龄段QCT测得的BMD较DTX-200测得的BMD要低,40岁以后更为明显,DTX-200与QCT测量的BMD值的相关系数=0.554(P<0.01),二者骨质疏松症总体诊断符合率为52.4%.结论 DTX-200双能X线测量前臂骨BMD值与QCT测量腰椎骨BMD值密切相关,目前直接使用WHO制定的诊断标准,对QCT与DTX-200的测量结果进行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是否合适有待进一步探讨,不同的检测设备,不同的检查部位应有不同的诊断标准或换算系数.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测定昆明地区老年男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骨密度、肺功能和血气分析的变化,探讨老年COPD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方法用双能X线吸收测定仪(DEXA)测定32例老年COPD患者腰椎(L1-4)、股骨近端(颈部Neck、大粗隆Tmch、合计Total)骨密度(BMD),同时用肺功能仪测定肺功能,血气分析仪测量动脉血气分析.以及生化、血钙等检查。结果COPD组的BMD值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01),COPD患者骨密度与一秒钟用力呼气量(FEVI%)均呈显著正相关(P〈0.001)。昆明地区老年COPD组骨密度低于对照组。结论老年COPD患者骨密度检查能及早发现骨质疏松。低氧血症可能是老年COPD患者合并OP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京津冀地区旅游合作发展始终是旅游区域发展的重要研究问题之一.依据聚集经济的观点,旅游资源聚集和市场聚集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经济资源和市场聚集的特殊聚集方式.对比京津冀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资源和旅游市场的聚集差异特征,区域旅游合作发展应该以本地区的旅游资源与市场聚集的特征来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京津冀地区的旅游发展模式应该基于本地区旅游资源和旅游市场的聚集特点分为两个层级的市场,由于两个层级市场的消费主体不同而实现区域之间的利益分享目标.同时,新的发展模式应该更加关注的市场消费主导对象是散客旅游者,而不是团队旅游者,这是世界旅游未来发展的基本趋势.以此模式实现京津冀地区旅游联动发展应有相关政策的支持.  相似文献   

12.
美国加州的农业不仅称雄美国 ,而且领先于世界各地。加州农业发展模式有 :产学研结合模式、精确农业模式、农业产业化模式、有机农业模式、经营规模化模式、高度的社会服务化模式、农民种植业协会模式、农业生产标准化模式、旱作节水农业模式、农业出口型模式等。这十种成功的农业发展模式对湖南加入WTO后的农业发展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新冠疫情的冲击放大了中小企业的脆弱性.中小企业需要对外部事件冲击进行持续跟踪和评估,同时培育短期应急管理能力和长期适应能力.根据事件系统理论,外部事件在时间、空间和强度上存在差异,并对员工个体、团队、组织和外部环境等不同层面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在不同事件特征维度下中小企业脆弱性产生的管理区域不同,进而影响其相应的管理工具选择.中小企业应根据事件特征及企业脆弱性区域,制定短期和中长期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4.
15.
This study describes and accounts for gender differences in earnings among the foreign-born in Israel and how these differences vary by origin countries. It expands on an earlier study that examined the effect of being foreign-born and female on employment status. I address three major questions: Do earnings corroborate the “double disadvantage” of immigrant women relative to both native-born women and native and foreign-born men? How do gender differences in earnings evolve with the prolongation of tenure in the new country? Does the combined effect of nativity status and gender act similarly among all foreign-born groups? Results of OLS regressions from the 1995 population census indicates that, everything else being equal, immigrants, including immigrant women, out-earn native-born men. The effect of tenure, by single year, shows that immigrant men and immigrant women follow very similar trajectories but the latter achieve similarity to native-born men much sooner. A detailed analysis reveals important stratification by country of birth. All the immigrant women who out-earned native men and native women originated in America or Europe. By contrast, all immigrant women who are at a disadvantage relative to native-born men are from Asia or Africa. The most common pattern, in which immigrant women earn as much as native-born men do but out-earn native-born women, characterizes immigrants from both Asia–Africa and Europe–America. The results are discussed in reference to three working hypotheses—“absorption climate,” “immigration motivation,” and “socio-cultural norms”—and in close connection with observations from the investigation on employment status.  相似文献   

16.
17.
18.
考察组织冗余的成因、分类及其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并从产权性质差异的视角进行进一步研究。通过实证研究发现:(1)非沉淀性冗余资源越多,管理层发生过度投资的可能性越大;(2)企业的沉淀冗余资源与管理层的过度投资无显著相关性;(3)相比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的非沉淀冗余资源越多,管理层发生过度投资行为的可能性越大;(4)相比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沉淀性冗余资源越多,管理层发生过度投资行为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的传世典籍中,战国的<竹书纪年>最先有"禹生石纽"的记载,后成都郫县人扬雄的<蜀王本纪>也有"禹本汶山郡广柔县人,生于石纽"的文字记载,但汶山郡所辖诸县都有大禹的活动遗迹,因而出现了大禹出生地之争.今通过对几处石纽的名与实的景观、石纽地名传存、"石纽"与"石纽山"题刻、古籍中"石纽山"记载、"涂禹山"与"禹碑岭"等遗迹、北川县禹穴沟三处"禹穴"题刻、什邡市"禹穴"等内容的考证可知,北川县禹里乡的石纽山才是名副其实的石纽山,也就是大禹王出生地.  相似文献   

20.
隋唐宋元时期,绍兴佛教空前繁荣,三论、天台、禅宗、律宗、华严等宗派林立,广为传播;大德高僧云集,翻译著述成风,涌现了一批有影响力的佛学著作;寺院遍布州郡,表现为僧与士、佛教与诗歌交相辉映的禅林诗境,以致在佛教传播趋于式微的宋元时期,绍兴佛教仍得益于隋唐繁荣的余晖与南宋陪都的优势,一枝独秀,保持了兴盛的局面,并呈现出佛寺与朝廷宗室关系密切,佛教寺产寺院经济空前繁荣,佛教社会化世俗化倾向逐渐抬头等趋势。隋唐宋元时期绍兴佛教的兴盛、承祧和流变,既源于中国佛教传播的大背景和绍兴特殊的地域优势,又和该地区的历史积淀、民风民俗相关。绍兴为中国佛教主要宗派的形成、发展与流播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