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径向锻造锤头型面参数对叶片毛坯成型质量影响显著情况,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Simufact.Forming的径向锻造和微观组织演变模拟模块,对叶片毛坯在3类型面曲率半径不同的锤头作用下的径向锻造成型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借助MATLAB工具采用最小区域圆法对锻后毛坯截面圆度定量评价,获悉径向锻造过程中锤头型面曲率半径对叶片毛坯成型质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锤头整个锻造区域内,圆度误差呈“M”型变化趋势;采用径向锻造方法锻造圆柱形毛坯时,锤头型面曲率半径应略大于目标工件半径;宜采用轴向多次小进给量锻造。锤头型面曲率半径越小,毛坯整形区晶粒尺寸分布越均匀,平锻锤头对预成型区晶粒细化效果显著。研究结果对叶片毛坯径向锻造批量化生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根据昆钢冷轧单机架四辊可逆式冷轧机投产以来,轧制产量逐步稳产、高产,质量稳中有升的生产实践,对可逆式冷轧机生产镀锌基板所采取的轧制工艺进行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3.
导电环是智能钻杆导电性能及可靠性的关键。介绍了加工的智能钻杆导电环结构,结构中的内导电环和外导电环分别位于钻杆母接头和公接头的螺纹内径端部,它们之间的柱面接触实现了钻杆接头处的电力及信号导通。对室内钻杆上卸扣试验中导电环的变形过程进行了受力分析,得出轴向力F 是导致导电环变形的主要原因。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分别对内外导电环的接触过程和单个导电环受轴向力F 时的变形状态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分析表明,将内外导电环过盈配合时的过盈量控制在0.024 mm 以下,结合面锥度控制在1:5 以上时,导电环在钻杆上卸扣过程中不会产生塑性变形,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镁合金圆筒件拉深成形质量,课题组利用有限元模拟软件Dynaform和正交试验方法对压边圈分块位置、压边力分配比例及总压边力进行径向分块压边模拟优化。通过对板材壁厚研究,在分块位置80 mm,压边力分配比例1[DK]∶3,总压边力16 kN时,可获得板材最大变薄率的最小值(16.81%);而在分块位置65 mm,压边力分配比例1[DK]∶3,总压边力20 kN时,可获得板材最大变厚率的最小值(6.74%)。与整体压边相比,径向分块压边有效改善了板材壁厚不均匀性,这对工业上提高板材成型质量、获得优良产品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采用CFD技术,数值模拟了化学反应器中温度梯度对Taylor涡胞结构的影响特征,研究了径向温度梯度对轴向Taylor涡胞结构、强度及其临界雷诺数Re的影响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径向温度梯度能抑制中部Taylor涡胞形成,致使系统的临界Re增加;随着径向温度梯度的增加,涡量向温度降低的方向迁移,涡量分布的径向梯度也随之增加;端部的Taylor涡胞强度最大,其集中涡量主要分布于内壁面,且有助于促进流体的热传递效果,中部的Taylor涡胞强度较弱,其对促进流体热传递的效果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应用MARC/autoforge商用有限元软件,对方轧件在椭圆孔型中的轧制变形过程进行热力耦合模拟.研究了模拟过程中的轧件温度场的分布及变化规律以及轧制能力参数在轧制过程中的变化.分析计算说明,采用有限元模拟的方法可以较好地反映金属的实际变形情况.  相似文献   

7.
精轧工作辊磨损是常规热连轧生产时不可避免的问题。工作辊磨损状态不良,会严重影响热轧产品的断面形状质量。根据轧辊磨损机理和生产现状,研发出一系列智能窜辊策略。实际生产证明,该策略的使用能显著优化轧辊磨损状态,延长轧制公里数、保证生产稳定性和提高产品的断面质量。  相似文献   

8.
用平衡路径分叉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固支环板在面内扭矩作用下的塑性屈曲问题.在分析中考虑了由夹紧环板边缘所引起的径向压应力和环向压应力对屈曲临界扭矩的影响.结果表明,这种径向应力和环向应力的存在会使临界扭矩大幅度下降,用J2流动理论可以求得和实验值一致的临界扭矩  相似文献   

9.
从铸轧、冷轧和铝箔工艺参数以及磨辊工艺分别进行了分析,重点对铸轧辊的凸面率、楔形率、原始凸度、相邻两点厚差以及铸轧工艺参数和冷却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轧制铝箔时影响板形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运用工程化台风数值模型预测台风极值风速是结构抗风设计的首要步骤。数值模拟预测之前,需进行台风径向风压和风速场的数值模拟分析。剖析了Holland提出的台风径向风压场和风速场的解析拟合模型,研究了Holland引入的台风径向风压分布系数(Holland参数β)对台风径向风压和风速分布的影响。基于Holland经验解析模型,利用浙江省内数百个近地站点实测气压数据,拟合不同风压分布系数β的计算公式,与近地站点实测气压数据实测结果进行比较验证。研究表明,最大风速半径、中心压差、台风中心纬度及海洋表面温度都会影响风压分布系数的取值,推荐的改进拟合算法更加适用于中国沿海台风登陆过程风压场演变特征分析。  相似文献   

11.
环圈结构这新种型慢波结构具有一系列独特的优点。本文在文献[1]的基础上对它继续进行深入研究,利用格林函数给出了积分方程解,讨论了该结构的色散方程,从这个色散方程出发,研究环结构、介质环圈支持的环圈结构与环杆线。并利用这种系统的场论解导出了环圈结构中的功率流和耦合阻抗的表达式,以及对环圈结构的耦合阻抗进行了详细的讨论。作为其特例,本文还研究了环杆线与环结构的耦合阻抗。本文所得的一系列结果为利用这类慢波结构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文中讨论了一种高分辨率组合侧向电极系。利用高效的数值模式匹配方法并结合表面积分方程,对其进行了数值模拟。其结果表明,该电极系不但具有很高的纵向分辨率,而且也具有较深的径向探测深度,较好地解决了纵向分辨率与径向探测深度之间的矛盾,同时一次测量还可获得更多的地层信息  相似文献   

13.
在坯料轧制过程中,坯料表层和内部金属流动情况将决定最终棒材成品的尺寸形状和产品的性能。通过Deform-3D有限元软件对20A钢热连轧工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轧制过程中不同坯料圆角半径和轧制温度对轧件表层金属流动的影响,通过轧制过程中心部受力状况及心部的位移大小分析了轧件心部金属流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增加坯料的圆角半径,适当提高轧制温度有利于减少棒材在轧制过程中圆角处折叠的产生,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五辊式无溶剂涂布各影响因子对涂层厚度和稳定性的微观影响,利用我国某公司生产的五辊无溶剂涂 布复合机进行实验研究,获得定间距、变车速推荐下的施涂样本。采用分析型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对施涂样本沿辊筒 轴向、径向的厚度进行拍摄,运用SmileView测量软件进行厚度测量,并结合称质量法验证结果的可信度。结果表明:在 实验参数下,轴向涂层厚度稳定性比径向涂层厚度稳定性要强;随着工作车速的增加,涂层稳定性有逐渐变好的趋势;涂 层厚度先变厚再变薄,厚度在200 m/min左右的工作车速下达到最大值。该研究应用于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改变涂布 车速来调节涂层的厚度和稳定性,对实际生产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讨论线性调频脉冲压缩信号距离旁瓣的抑制。研究如何降低小时带积线性调频信号距离旁瓣电平问题,针对该信号频谱矩形特性差,提出了采用频谱修正方法来提高脉冲压缩信号的主副比。该方法具有全数字式处理特点,适宜使用IMS A100器件实现脉冲压缩处理。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无论是小时带积还是大时带积的线性调频信号,经谱修正后,脉冲压缩信号的主副比均舍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6.
针对电磁感应加热瓦楞辊的结构尺寸与加热功率关系不明,结构设计和电磁热耦合仿真时,其材料、结构尺寸的 选取缺乏直观依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磁路原理的瓦楞辊结构的磁路模型,在忽略漏磁和磁饱和前提下,导出了感应加 热的理论功率与瓦楞辊的结构尺寸、材料性质和所通感应电流的关系,给出了具体的解析表达式,并且仿真分析了磁导 率对加热功率的影响,为瓦楞辊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思路,减少了有限元结构仿真时材质和结构尺寸选取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17.
数控冲床加工金属零件毛坯时,精度高,时间短,表面质量好,但在实际生产中若处理不当,会导致垫渣的产生,这是一件令人恼火的事情,解决不好不但影响零件的尺寸精度,破坏毛坯表面质量,甚至损坏磨具。本文浅析了产生垫渣的一些原因和应采取的工艺方法,以期达到避免出现垫渣,充分发挥数控冲床优点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生物系统具有鲁棒抵御外界干扰而维持自身性能稳定的特征。细胞中分子相互作用负反馈环是系统鲁棒控制的主要机理之一。本文对各种负反馈环之间的差异进行了对比并针对p53、Mdm2构成的负反馈环建立了数学模型,以模拟负反馈系统的衰减振荡。  相似文献   

19.
根据滚平机整机性能对振动辊动特性的要求,通过人机交互方式,对振动辊中的激振偏心块进行了动态设计,找出了较理想的结构方案,为结构初期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围绕径向热管的等温性能,对无吸液芯径向热管的外管壁面和内管壁面的温度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不同充液率和不同控制温度下,无吸液芯径向热管管壁的温度分布以及径向热管的换热机理。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径向热管轴向不仅具有良好的等温性能而且具有良好的温度稳定性;由于热管本身比较大的等效热容,使得径向热管对温度波动具有明显的衰减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