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药补肾益骨方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骨密度及IL-6、TNF—α的影响。方法运用切除大鼠卵巢方法建立去卵巢骨质疏松症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倍美力组、补肾中药组。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法检测各组实验鼠骨密度(BMD);制备各组大鼠腰椎石蜡切片,观察各组大鼠腰椎骨组织形态学变化;采用ELISA法及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各组实验鼠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Sb)、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结果补肾益骨方可明显升高BMD.降低TRACP5b、IL-6和TNF—d含量,明显改善大鼠腰椎骨组织形态学。结论去势骨质疏松模型大鼠血清TRACPSb、IL-6和TNF—α明显升高。补肾益骨方可以明显降低上述血清学指标,同时明显改善大鼠腰椎骨密度及骨组织形态.进-步从分子细胞水平证实该方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17β-雌二醇对去势胰岛素抵抗大鼠骨代谢生化指标及OPG/RANKL表达的影响.方法 36只雌性大鼠卵巢切除后用高果精饲料喂养12周,诱导胰岛素抵抗产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雌激素替代组和溶媒对照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大鼠12只,用普通饲料喂养12周.检测各组大鼠动脉收缩压(SBP)、血清雌二醇(E2)、空腹血糖(FBS)和空腹血清胰岛素(FSI)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测定尿钙、尿脱氧吡啶啉(Dpd)、血清骨钙素(BGP)水平.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股骨组织中护骨素/细胞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OPG/RANKL)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SBP、FBS、FSI、尿钙和尿Dpd水平均显著性升高(均P<0.05),ISI、血清雌二醇和血清BGP水平显著性降低(均P<0.05),股骨中OPG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显著性降低(均P<0.05),而RANKL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显著性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相比,17β-雌二醇替代逆转了上述改变(均P<0.05).结论 17β-雌二醇抑制去势胰岛素抵抗大鼠股骨中骨吸收和促进骨形成,其作用机制可能与17β-雌二醇能上调骨组织中OPG的表达而降低骨组织中RANKL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骨密度及骨代谢,以及影响因素.方法 用DEXA骨密度仪测定120例7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6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者、60例肾功能正常者)的腰椎及股骨端骨密度,并检测生化及骨代谢指标.结果 慢性肾功能不全组的腰椎及股骨端各部位骨密度明显下降,骨代谢指标中血磷、甲状旁腺素、降钙素、Ⅰ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显著升高(P<0.01),血钙明显下降,碱性磷酸酶、25羟维生素D3和骨钙素变化不大.血肌酐水平与甲状旁腺素、降钙素、Ⅰ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呈正相关,其中与Ⅰ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水平相关程度最高.结论 慢性肾功能不全者主要表现在骨吸收增加,骨密度下降,骨吸收活跃程度与血肌酐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GIOP)大鼠模型骨组织Runt相关基因2(Runx2)mRNA及蛋白表达,探讨GIOP的发病机制以及补肾益髓中药的疗效及其调控作用.方法 采用后肢肌注地塞米松(2.5 mg/kg,每周2次,连续9w)的方法复制GIOP大鼠模型,按体重分层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空白组、补肾益髓中药组、补中益气颗粒组、血府逐瘀胶囊组、骨疏康颗粒阳性对照组.灌胃给药9w.应用XR-26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股骨骨密度,以评价动物模型的成立及药物疗效.实时定量RT-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RT-PCR)检测骨组织Runx2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骨组织Runx2蛋白表达.结果 (1)股骨骨密度: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空白组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空白组比较,补肾益髓中药组明显升高(P<0.01),骨疏康颗粒阳性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补中益气颗粒组和血府逐瘀胶囊组虽有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2)骨组织Runx2 mRNA及蛋白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空白组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空白组比较,补肾益髓中药组明显上调(P<0.01),骨疏康颗粒阳性对照组也有明显上调(P<0.05),补中益气颗粒组和血府逐瘀胶囊组虽有所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肌注地塞米松可以成功复制GIOP大鼠模型,(2)骨组织Runx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可能是GIOP的发病机制之一,(3)应用补肾益髓中药具有明显防治效果,疗效优于健脾中药和活血中药,其作用机理与上调骨组织Runx2 mRNA及蛋白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镉(Cd)对大鼠骨组织及体外培养成骨细胞中金属硫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皮下注射的方法对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进行连续Cd染毒(0~1.5 mg/kg bw)12周,5d/w,收集血样、尿样及骨组织,分别测定体内镉负荷;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骨组织中金属硫蛋白(MT)基因表达;同时,应用混合酶消化法分离大鼠颅盖骨成骨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并以不同浓度的Cd(0~2.0 μmol/L)作用24 h以及1.0 μmol/L Cd作用不同时间(24~72 h)后,应用RT-PCR,观察成骨细胞MT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大鼠镉染毒后体内镉负荷显著增加,呈明显剂量-效应关系;镉染毒能够诱导大鼠骨组织MT基因表达,各剂量染毒大鼠骨组织MT基因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体外实验结果同样表明,镉作用能诱导成骨细胞MT表达,并随着染镉剂量的增加,MT基因表达也明显增高,特别是在0.5 μmol/L和2.0 μmol/L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1.0 μmol/L CdCl2作用不同时间后均能诱导成骨细胞MT表达,但表达量并不随锅作用时间而出现明显改变.结论 镉能诱导骨组织及体外培养成骨细胞MT表达,MT可能镉在致骨损伤中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金匮肾气丸联合葡萄糖酸钙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影响,探究其防治骨质疏松的机制.方法 将75只雌性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葡萄糖酸钙组,金匮肾气丸组,金匮肾气丸及葡萄糖酸钙联合用药组共5组,采用卵巢切除的方法制成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灌胃给药3个月后进行血钙,磷,骨钙含量的测定和组织病理学的观察.结果 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去势大鼠血清钙磷含量无明显变化,钙片组、金匮肾气丸组及联合组血钙,磷含量相比空白组也无明显差异;去势大鼠骨钙含量较正常大鼠明显降低,钙片组,金匮肾气丸,以及联合组去势大鼠骨钙含量较模型组明显改善,以联合组改善最明显(P<0.01).组织病理学观察见:经钙片和金匮肾气丸治疗后骨皮质可见蚕食样改变区域变小,骨小梁较细,排列较为一致.联合用药组骨皮质厚度基本正常,骨小梁略变细,排列较整齐,骨小梁厚度基本正常.结论 金匮肾气丸联合葡萄糖酸钙可以减少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矿物质的丢失,对骨质疏松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131Ⅰ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前后对前臂骨密度及骨代谢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102例甲亢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及6个月分别检测其血清TT3、TT4、FT3、FT4、TSH以及骨钙素(BGP)、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血清钙(Ca)和无机磷(P)的含量,治疗前后均采用DTX-200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其前臂骨密度(BMD)值.结果 1、甲亢131Ⅰ治疗后痊愈组、好转组和甲低组3个月至6个月前臂骨密度值呈上升趋势,治疗后6个月与治疗前的BMD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甲亢治疗无效组BMD与治疗前BMD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甲亢131Ⅰ治疗前与治疗后6个月BGP、ALP、血清Ca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甲亢治疗无效组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甲亢患者经131Ⅰ治疗后前臂骨密度及其骨代谢指标均有较好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女性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水平的变化与各种骨转换生化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 健康女性694例,年龄20~82岁.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FSH和LH,ELISA测定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骨钙素(OC)、骨Ⅰ型胶原N末端肽(sNTX)和C末端肽(sCTX)、尿骨Ⅰ型胶原N末端肽(uNTX)和C末端肽(uCTX)、尿骨Ⅰ型胶原交联脱氧吡啶酚(uDPD).结果 血清FSH和LH与BAP、OC、sCTX、uNTX和uDPD之间的关系,采用复合曲线模型拟合优度最佳,与sNTX和uCTX之间的关系采用线性模型拟合优度最佳,FSH和LH与BAP(R<'2>=0.392和0.382,P=0.000)之间的决定系数最大,与uDPD(R<'2>=0.027和0.017,P=0.002)之间的决定系数最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BAP43.0%、OC22.1%、uCTX11.8%、sNTX8.2%、uNTX8.2%、sCTX6.6%和uDPD1.9%的变化是由FSH决定的,LH只能解释0.7%~2.1%的变化,FSH对各种骨转换指标的决定性作用大约是LH的7~20倍.结论 女性FSH和LH水平与骨转换速率有关,血清FSH和LH水平增加者骨转换增加,FSH对骨转换的作用远大于LH,对骨形成指标的作用远大于骨吸收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辽宁阜新地区男性糖尿病肾病老年患者骨密度值及血清骨转换指标。方法连续选择2016年1月至12月前往阜新市中心医院肾内科门诊就诊的男性糖尿病肾病老年患者29例,另有同一时间就诊的相同地区男性单纯糖尿病老年患者31例,对照组选择同一时间在我院进行体检、结论健康相同地区老年男性34例。三组对象均在入选后1周内接受了腰椎骨密度、双侧股骨颈骨密度、外周血骨钙素(BGP)和碱性磷酸酶(AKP)等指标检测。结果老年男性糖尿病肾病组左、右侧股骨Neck部位及腰椎L_1~L_4骨密度值均明显低于老年单纯糖尿病组和对照组(P0.01,P0.05);而老年糖尿病肾病组外周血BGP和AKP浓度值均显著高于后两组(P0.01,P0.05)。结论辽宁阜新地区老年男性糖尿病肾病患者存在着明确的骨密度值下降,同时伴有骨转换指标活跃表现。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OP)患者外周血瘦素(LEP)及骨代谢指标表达。方法连续选择25例老年男性OP患者,入选对象接受了外周血LEP以及骨代谢指标骨钙素(BGP)和碱性磷酸酶(AKP)等测定,并与22例相同年龄和性别、正常骨密度健康人(对照组)相同检查结果比较。结果老年男性OP组的外周血LEP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外周血BGP和AKP浓度则明显高于后者(P<0.01)。结论老年男性OP患者存在明确外周血LEP低水平表达,伴随其他骨代谢指标浓度升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运用螺旋CT测量上下颌牙槽骨不同部位的骨密度,为种植体支抗的安全植入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08年7月至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影像中心进行螺旋CT扫描的44例汉族男女性患者,年龄范围20~50岁,要求扫描范围包括上下颌牙齿、牙槽骨及基骨,应用ADW4.2独立影像诊断工作站在CT横断面图像上确定测量部位(切牙区、尖牙区、双尖牙区、磨牙区)后,然后在冠状位及矢状位图像上选取自该区域牙槽嵴顶向根方6 mm处为该区骨密度测量区域,获得其唇(颊)侧、舌(腭)侧皮质骨及松质骨骨密度的CT值.结果 1)上颌骨前磨牙区颊侧皮质骨骨密度高于上颌其他区域颊侧皮质骨,腭侧骨密度最高处为尖牙区,颊侧及腭侧各测量区域之间皮质骨骨密度有统计学差异,松质骨骨密度之间无统计学差异;2)下颌骨自切牙区至磨牙区颊侧皮质骨骨密度逐渐增加,舌侧皮质骨骨密度亦显示出类似的趋势,松质骨骨密度之间无统计学差异;3)比较同一区域上下颌骨皮质骨密度,除了切牙区皮质骨密度差异不大,下颌各区域皮质骨骨密度均高于上颌同区域皮质骨骨密度,松质骨骨密度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根据不同区域的骨密度,种植体的设计及植入方式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2.
甲骨卜辞信息传播模式有其较为明显的特点:一是大多数甲骨卜辞体现出信息传播直线模式,贞人将预测的信息单向直线式传播给时王;二是甲骨卜辞只有部分卜辞体现了信息传播循环互动模式,贞人与时王各自预测结果的交流互通就是明证。  相似文献   

13.
Wnt信号通路与BMP-2信号通路能够促进成骨细胞的分化和成骨细胞分泌的胞外基质的生物矿化,在这一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对这两条信号通路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产妇的骨量与足月新生儿体格的关系.方法 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330名20~33岁妇女产后2~3 d时的全身及多部位骨量和骨密度,问卷调查获得孕期营养摄入、生育史、患病史等基本信息,测量新生儿出生时的身长、体重和头围,分析产妇骨量与新生儿体格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在校正了胎龄、产后BMI、孕期能量、蛋白质、钙摄入量等混杂因素后,协方差分析显示新生儿的身长与产妇股骨颈BMC呈明显线性增长趋势(P=0.031),与全身BMC和左侧股骨BMC的线性增长趋势处于临界水平(P=0.068,P=0.063).新生儿的体重与产妇全身BMC、L4-4BMC、Ward三角BMC和股骨颈BMC之间呈明显线性增长趋势(P<0.05).新生儿头围与产妇全身BMC之间呈明显线性增长趋势(P=0.012).结论 新生儿体格发育与母体骨量显著正相关.提高母体骨量,有利于新生儿体格发育.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南昌地区20岁以上人群骨量变化规律及与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南昌地区576例年龄为20~89岁人群进行腰椎(L1-4)、左股骨颈(Neck)、左前臂(Forearm)骨密度(BMD)测定,ELISA法检测血清BGP和CTX-I水平,直线相关分析BMD与血清BGP及CTX-I之间的关系.结果 ①女性腰椎、左股骨颈骨峰值在30~39岁年龄段,左前臂骨峰值在40~49岁年龄段;男性腰椎、左股骨颈、左前臂骨峰值均出现在30~39岁年龄段;峰值过后BMD逐渐下降.女性腰椎、左股骨颈BMD及男性腰椎、左股骨颈、左前臂BMD与血清CTX-I水平负相关(P均<0.05),与血清BGP无相关性.②南昌地区50~89岁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男性为23.4%、女性为50.3%.结论 骨骼不同部位到达骨峰值年龄段不同,峰值骨量水平也不同;血清CTX-I水平可成为评价骨骼状态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五字诀”优化骨髓穿刺培训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髓穿刺术是临床常用的四大穿刺术之一,对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意义,但其对操作者理论、技能和心理素质的要求均较高。医学实习生刚刚接触临床,如按照以往的方式教学,熟练掌握骨穿技术需要较长时间。作者以独创的“骨穿五字诀一净准好直快”为核心,实施循证教学,突破了以往的教学瓶颈,在大规模培训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这篇文章对甲骨文中的动宾结构,从单宾结构,双宾结构到独有的三宾结构进行了具体分析.单宾结构中的动宾语义共有9种关系,涉及到的动词种类很多.双宾结构的动词有语义的限制,种类不多,关系简单,但宾语次序多样.一般双宾结构(非祭祀动词)与祭祀动词双宾结构有不同之处.三宾结构为甲骨文所特有,仅限于祭祀动词中的甲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绝经后妇女前臂骨骨量丢失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美国NORLAND-Stratec 周围型双能X线骨矿测量仪(pDXA)测量了183例绝经1年以上的女性健康志愿者非优势侧前臂远端桡+尺骨(distal radius+ulna)、近端桡+尺骨(proximal radius+ulna)以及近端桡骨(proximal radius)的BMD值,以问卷调查方法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并测定了尿吡啶酚、血清雌二醇、甲状旁腺激素、骨钙素和碱性磷酸酶等指标.结果 绝经后妇女前臂骨不同测量部位的BMD值均随年龄增长和绝经年限的延长呈加速下降,尤其是绝经后头十年内下降速度明显,此后逐步趋向缓和,其趋势与中轴骨测量结果一致.绝经早、绝经年限长、怀孕次数多和哺乳时间长等因素是绝经后女性骨丢失和骨质疏松症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此外,与非OP的绝经后健康妇女相比,绝经后患OP妇女的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血钙水平较低,血PTH和尿Pyd/Cr等明显升高,表现为高骨转换型.使用雌激素替代治疗可减缓绝经后早期骨量丢失,但使用人数比例仅为9.3%.结论 妇女绝经后前臂骨骨量丢失规律同中轴骨改变,可采用周围型双能X线骨矿测量仪测量前臂骨BMD用于社区高危人群筛查.绝经年限、生育状况和雌激素使用情况等是影响绝经后妇女骨量值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是《临床血液学与检验》课程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根据该内容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加强对学生综合分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学生从事临床骨髓细胞形态检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