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代哲学本性复归与生活还原的同向建构旨在面向生活本身、探究人类存在的神圣性维度,弘扬哲学理性所具有的那种纯品性的学术精神,以便在一个更高的思维层级上实现哲学对人的自由本性的最大开放。哲学的这种本性复归与生活还原并不妨碍它多边切入其他学科,当然也不随便对其他文化门类的意义评头论足,而是主张在进行界外阅读、执行跨学科运作之前,首先对哲学自身的基础性问题进行理性反思,以便审视、衡量与检验自己的内在本性与认识能力是否丢失,从而避免因陷入先验幻象、遭遇荒诞而导致自我消解。  相似文献   

2.
阿伦特把现代性的危机归结为哲学对政治的全面裁决,在普遍的和同质化的理性标准面前具有特殊性和异质性的政治生活必然被剥夺其存在的正当性,具有交互性的公共空间逐渐坍塌。因此,走出现代性关键在于能够复归真正的政治,重建公共生活。施特劳斯同样把现代性的危机归结为哲学对政治的越界使用,但他认为政治哲学化的主要责任在于现代哲人的理性任意,强制推行政治的哲学化,背叛了古典政治哲人的教诲。因此,走出危机的关键举措在于哲人自己克制对理性的越界使用,向实现了哲学与政治的绝佳平衡的古典政治哲学复归。  相似文献   

3.
当代哲学在彰显个体生命意识、提升人的生存质量的同时,又一度造成了政治性失语和存在的合法化危机;而其对日常生活世界的还原,又悄然消解了它关怀终极、安立生命的人学理想.现代西方哲学的生活世界观与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理性比照,带给我们深刻的人学启迪:当代哲学只有诉诸社会变革实践,才能将人的生命本质引向人自身,刚强生命力量并使之勇敢地担当起自己生活的全部事实性存在,也只有参与实践变革并积极地对时代主题发言,才能重构社会生活意义并实现对人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4.
生活哲学的当代旨趣及其人文背景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生活本质及其当代意义的传统探讨,大多走进了以情感体验为中心的存在主义或生存论误区。刚刚兴起的生活哲学,由于从发生学角度揭示了生活与理性的紧张关系,把哲学研究与社会生活内在地关联起来,从而实现了哲学对生活本质及其人文背景的真正还原。生活哲学的当代旨趣就在于直面现代生活矛盾、实现其生活化转向,引导它跳出理性王国、贴近并重构现实生活,使哲学最终成为能响应生活诉求并召唤人生真义的一种“人文和声”。  相似文献   

5.
从苏格拉底到黑格尔都在为如何界定人性而思索,但是,从对自我的肯定到康德的道德理性再到黑格尔天国中的完美人性,都是在形而上的层面追问世界本质和存在的意义等问题的过程中涉及人性的问题,而不是在现实的生活世界中探讨活生生的人的问题,从而无法真正认识人的本性和人的生活。杜威认为,人性是由冲动、欲望和理智三者互构的,人不仅具有自由本性,还有自然本性,所以,要改变人性就必须立足于日常经验生活。值得注意的是,生态本性是人性的重要部分,现代人为了追求物质利益的最大化,往往遮蔽了自己的生态本性,从而造成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不平衡。在杜威的实践哲学视域下,寓于生活之中的教育是实现生态本性复归的现实路径。因此,公民生态教育的落实必须立足于人的现实生活,最终实现人性的复归和生态问题的彻底解决。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通过明确"生活"范畴的真义,从而确立马克思哲学的实质即是"生活哲学".文章主要从生活的内涵、生活的结构、生活的主体、生活的内容与生活的形式五个层面对马克思"生活"予以了分析,强调马克思哲学"生活"的原立场性,从而有别于其他哲学,凸显出马克思哲学的独特的价值取向与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7.
人类生活世界迫切问题的日益凸显最终促使生活世界理论的产生。然而,现代西方哲学生活世界理论,并非旨在揭示现实的人与生活世界相互关系的普遍本性,它们既不能根除启蒙理性的弊端,也不能为人类创造理想生活世界提供理论指导。因而,对生活世界理论进行重新定位,自觉地建构真正科学、合理的生活世界理论,以指导人类摆脱当前生存和发展困境、创造理想的生活世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面临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着重从对理解哲学本性的角度,力求对国内学界近几年所讲授哲学导论的思想原则、立论角度与论证思路给予学理上的评价,以便在这样的理论前提下进一步辨明哲学问题的始源性、先验性与延伸性的特征,进一步揭示哲学所论的规定其展开的层面、诠释的方式以及所达及的视界,进一步确证哲学思考维度的本真性质。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通过明确"生活"范畴的真义,从而确立马克思哲学的实质即是"生活哲学"。文章主要从生活的内涵、生活的结构、生活的主体、生活的内容与生活的形式五个层面对马克思"生活"予以了分析,强调马克思哲学"生活"的原立场性,从而有别于其他哲学,凸显出马克思哲学的独特的价值取向与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0.
对于众说纷纭的“王朔现象”,我们应以科学理性的严肃态度,将其置入当代文学话语转型的历史语境中来加以考查。因为“王朔现象”将文学还原为生活,把人性复归于自然,用边缘化的生活方式来彰显个性,生动地揭示了当下人的生存环境与精神状态,最终填补了自然主义在中国现代文学运动中的历史缺席,并确立了一种影响深远的文学话语模式。  相似文献   

11.
思维具有历史的特征.而理性思维只是人类思维的一个阶段.因此,理性思维及与之相对应的理性哲学都无法超越自身的历史局限.理性哲学缺失与当下生活的对应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理性极限.而理性的偏见与虚妄的悲剧价值预设正是这种极限的表现.打破理性极限的前提是将理性还原于历史中并具体列出突破理性哲学的叙述方案.  相似文献   

12.
"实践思维"即"关于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是"形上之思"未分化独立之前作为现代哲学思维的主要形式之一,"形上之思"作为现代哲学的理论理解样式,是对形而上学传统思维的超越,是在"解构"逻辑理性中心主义的同时积极建构人类未来意识形式。作为"形上之思"初始阶段的重要思维方式,"实践思维"试图揭示人类的哲学意蕴,认为实践的本性就是人的本性,也就是哲学的本性,因此"类哲学"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形上之思"是传统哲学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新发展,是对古代本体论的思维方式、近代认识论的思维方式的彻底颠覆,由"形上之思"作为核心与基础的现代哲学也是古代实体哲学、近代意识哲学的必然性发展。"实践思维"与"形上之思"二者,由于前者直接来自于马克思思想,后者则是大陆哲学(主要是现象学)与分析哲学的产物,呈现出各自不同特点,从学理上看,实践思维是"从大到小",而形上之思是"从小到大";从合法性上看,实践思维认为哲学就是人学,形上之思则把自身看成哲学的当然样式。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哲学的产生使哲学的使命由解释世界转变为改变世界,这一革命性变革为我们理解和判定马克思哲学的本性提供了可贵的启示实践唯物主义,囿于实践本体论的思维,固守着实践诠释的立场,复归了解释世界的旧辙;历史唯物主义,以其历史性思维透视着人及其实践和世界,以其历史批判的思维特质演历着改变世界的理论使命.只有把马克思哲学的实质与本性归结为历史唯物主义,方可使其改变世界的使命得以昭示和实现.  相似文献   

14.
西方传统文学一直在理性主义的价值框架里,托庇神学、哲学实现其"认识必然"和"超越必然"的心灵自由象征.所以,西方传统意义里的"诗"与"思"总是同神和理性所保证的"逻辑"或者经验和生活所证实的"事实"密切交织一体.西方传统的"诗"总是运用透明、规整的语言话语传达清晰、明澈的思想意蕴.西方现代哲学价值论转向以及所引动的价值观转变和对语言符号的关注终于摇撼了理性主义的价值框架,使传统历史理性与价值理性通过相互的位移而推动了诗、文学与思、哲学在更深、更本真根源基础上的合二而一,并最终改变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自由象征意蕴.  相似文献   

15.
一直以来,人们对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的"美是生活"命题众说纷纭.追溯车尔尼雪夫斯基与费尔巴哈在哲学上的关联、参考林精华先生的翻译、从词源角度、进而用人本生态美学的观点对其进行阐释,可以明确显示"美是生活"的生命内涵.  相似文献   

16.
"'德'-'道'"理型与形而上学的中国形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道德经》中,无论"德"、"道"的理念,还是"德"—"道"关系,都是兼具哲学形而上学和道德形而上学的双重本性。《道德经》的形而上学有两大基本特质:"德"—"道"合一,开创"德"—"道"的形而上学传统;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合一,开创形而上学的辩证法传统。"‘德’—‘道’"理型建构了"尊道贵德"的形而上学的中国传统形态。它以对"普遍理性"和"伦理总体性"的追求为动力,而"道"与"德"的自然自由的本性,又使之具有拒绝形而上学恐怖的本性。《道德经》中哲学形而上学与道德形而上学、"普遍理性"与"伦理总体性"无中介、无过渡的生态同一,对解决现代文明的形而上学难题,解释现代西方哲学的伦理学转向,具有重要的资源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天"与"人"的关系问题是庄子哲学中的核心论题之一,也是庄子"自然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庄子从自然万物的本原出发,认为人与万物的本体都是自成一体、浑然不分的。现实世界的"天人相分"是矛盾而又混乱的,使人类陷入无休止的纷争之中而丧失了本性。因此,人类应认知"天人"本体,领悟自然之道,最终超越人的现实处境,复归本体的生存意义。  相似文献   

18.
回顾20世纪的西方哲学走向,生活世界的重新阐释已成为多元主题中的重要一维。这其中,哈贝马斯对生活世界的阐释是独具特色的,它以社会哲学为视角,将生活世界作为与交往行为相辅相成的概念,在交往理性下重建生活世界,使生活世界成为交往实践的背景和视域。文章试图从哈贝马斯生活世界的理论来源、意蕴及生活世界的殖民化等问题的阐述入手,系统地分析哈贝马斯交往理性下的生活世界概念及其生活世界理论对于批判传统意识哲学和建立新的哲学基础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人类所面临的是一个新全球化时代--人类自主、自觉的类群生活时代.市场经济、全球化、交往实践三位一体,它们均归依于现代社会愈来愈迫切吁求的公共生活或日理想"生活共同体"之生存旨趣;全球化意味着一种"公共哲学时代"或日哲学的公共话语时代的来临,是一种多元的差异主体间平等对话的平台,一种多样性论说的开放的公共话语空间,而不是某种独断式话语霸权的专席;全球化时代的现代公共哲学以对"共生"与"和合"理念(其本质是对和谐的寻求与创造)的深层认肯意向为基础,是对建立在"公共理性"基础上不同族群生存之意义共契信念的解读与阐释,旨在探寻和求证当代人类"公共生活"之可能性、合理性、正当性的多重根据."公共性"生存信念应当成为全球社会公众共同一致的文化需要,成为公共生活和公共行为公正与否的内在的价值尺度.  相似文献   

20.
哲学在其本性上是思考人类生活及其世界的“价值问题”的理论。哲学范式的转换,从根本上取决于人对自身生存发展、生命本质的意义、实现方式和内容的改变,体现人类对自己生存命运的关注,对理想境界及本性完善的价值追求。纵观西方哲学形态演变的历史,可以认为是从“实在论”范式向“价值论”范式转变的历史。当代价值论范式转向的实质,就是要从“实在论”思维范式中解放出来,走向一种立足于人的价值性活动的哲学思维,进入价值论所面对和关注的人的现实生活世界,创造人与社会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所需要的当代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