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邦彦的词具有鲜明的叙事特征.从叙事视角来看,周词以第一人称内聚焦叙事为主,以零聚焦和外聚焦叙事为辅.从叙事时间和叙事空间来看,周词通过跳跃、留白扩展了文本的故事时间和故事空间.从意象叙事来看,檃括和用典增强了叙事的抒情性与诗意性.  相似文献   

2.
汪洋  孔哲 《东方论坛》2012,(5):119-125
周邦彦词大量采用"时空转换"手法。周词的这一手法不仅转换次数繁多、转换模式多样,而且其"转换"技巧也堪称精妙绝伦。同时,这一手法使得周词的结构层次感增加了,在感情表达上则更趋委婉含蓄,因而,也促进了词体的"雅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清真词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周邦彦(美成)为北宋词坛巨擘,至南宋更被奉为词人之冠。自姜夔“脱胎清真”之后,史(梅溪)吴(梦窗)王(沂孙)张(玉田)诸家,莫不以周词为圭臬,其盛名地位不啻江西诗之与黄庭坚。自宋至明清词话,荦荦著名的如宋沈义父《乐府指迷》,明杨慎《升庵词品》,清周济《四家词选》,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等,对周词也无不寄倾倒之情,或以为“婉约之宗”,或以为“词中老  相似文献   

4.
周邦彦词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较新的视角结合《清真事迹新证》一文及周邦彦可确考的 1 85首词作 ,对周邦彦生平、行谊、仕履略作考订 ;并据此推论出周邦彦之所以不为州里推重 ,不排斥他“疏隽少检”的生活作派中有为当时清流所訾议的道德缺陷方面的因素 ;由此得出了其词作中的抒情主人公与现实中的词人有人格分裂倾向的结论。但是这并不妨碍周词因艺术表现技巧深合时代文化精神而在词史上具有不祧之正宗地位  相似文献   

5.
柳永和周邦彦皆长于羁旅行役词,然彼此风调各异,柳词"奇爽疏快",周词"深静和雅"。柳永秉有宋士林中罕见的"狂放"性格,周邦彦则渐染漆园意趣。柳词在形式上有创辟之功,周词后出转精,而缺乏高远的诗人之致,则是他们共同的不足。  相似文献   

6.
周邦彦在宋代就被公认为“负一代词名”,其词情境浑厚、笔力遒健、结构独特、语言典丽精工,历代推崇备至,誉为“词中老杜”,有“集大成”之号.清真词在题材内容方面仍是以悲欢离合、羁旅行役为主,并没有过多地超越前人.他于词史上的最大贡献是在于其高度的艺术成就,而章法结构又是周邦彦词艺术成就的一个重要方面.周词意境、气格的形成和其章法是密切联系的,历代词论家对其结构也一致称道.本文试图就周邦彦词章法的构成原因、构成途径及其在词史上的影响等几方面进行探讨.由于清真词章法的特色主要表现于慢词长调之中,因此本文的分析也将以长调为主.  相似文献   

7.
柳永的《雨淋铃》是宋词小脍炙人口的名篇,周邦彦的《浪淘沙慢》也是一首“精绽悠扬,千古绝调”。这两首词的词牌、写作背景虽不相同,但其主题、结构、写作方法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虽然这两首词都抒发“悲欢离合、羁旅行役之感”,但是这两首词的风格迥然不同。柳词径直坦露,周词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从抒情范式上看,李清照词与苏轼词有着更深层的密切联系。晚唐五代至北宋,词在其发展演进历程中,形成了两种抒情范式,即温庭筠开创的“花间范式”和苏轼建立的“东坡范式”。李清照抒情的自我化、个性化与具体化、纪实化都是禀承“东坡范式”,秦观、周邦彦词则是传承“花间范式”而加以发展深化。李清照词与秦、周词的抒情范式实有深刻差异。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艺术引领当代国际艺术潮流,呈现出强劲势头。与新媒体艺术的欣欣向荣相比,新媒体艺术批评理论建构和新媒体艺术批评实践却显得相当滞后,新媒体艺术实践与艺术批评呈现"失衡"状态。新媒体艺术与艺术媒介显现亲密关系,新媒体艺术凸显媒介(媒材)的作用。媒体的变革和技术的革新影响着艺术观念、艺术形态和艺术审美的革故鼎新,新媒体艺术实践亟需艺术媒介批评予以观照和引导。对艺术媒介和艺术媒介批评的分析,有助于建立新媒体艺术媒介批评理论。  相似文献   

10.
对艺术和原始艺术的理解和使用不同 ,对艺术起源研究的对象、目标、方法和途径都会不同。艺术和原始艺术的本质问题是艺术起源研究的第一基础。目前 ,在确定艺术和原始艺术上有诸多难题 ,从这一意义上说 ,艺术起源能否搞清楚值得怀疑  相似文献   

11.
后现代主义艺术颠覆了传统艺术的概念,消弭了艺术与生活之间的界限,打破艺术之间的等级制,使曾受歧视的民间艺术和工艺美术进入艺术的视野,因此,后现代艺术在艺术哲学和艺术史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后现代艺术是西方文化和艺术逻辑发展的产物,虽然它并不一定完全适合中国文化的土壤,但我们应吸收其追求开放民主和多元化的思想资源,重新审视艺术的概念和历史。  相似文献   

12.
古代楼兰艺术在中国艺术发展进程中以及中西艺术交流史中,都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古代埃及艺术、希腊罗马艺术、印度艺术、波斯艺术和中原艺术都在楼兰艺术中留下了鲜明的烙印。这种荟萃东西方艺术为一体的艺术现象,在中外艺术史中都是极为罕见的。古楼兰的民族文化背景及艺术特征因素,决定了楼兰艺术史研究与民族学和图像学有着密切的学科联系,民族学和图像学是解读楼兰艺术本质的科学方法论。  相似文献   

13.
论艺术学的学科体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艺术学是研究艺术现象、艺术规律和艺术本质的人文学科,是对各门类艺术进行宏观、整体、综合和一般性研究的学问。艺术学学科体系可以分为三大块,或三个学科群落,即艺术论(艺术概论、艺术原理、艺术哲学)、艺术史(民族艺术史、门类艺术史、专题艺术史)和艺术学边缘学科群(艺术美学、艺术心理学、艺术人类学、艺术教育学、艺术商学、艺术法学、比较艺术学、中国艺术学等)。  相似文献   

14.
艺术命名的成果形式为新的艺术形式和艺术理论文献。按照符号学的理论对艺术命名成果的内涵进行阐释,艺术命名的成果具有作为文化符号和材质符号的特质。同时,艺术精品和艺术经典在学理上的区分,其实质在于时效性和历史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岑家梧运用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以人类学、考古学、文献学等方面的资料对图腾艺术、史前艺术和中国古代美术进行研究并取得了相当成就,是运用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对于艺术和艺术史展开研究的先行者。岑家梧在艺术史研究中的贡献主要在于他将社会学观点和方法应用于艺术和艺术史研究,将艺术当作一种社会现象来加以考察和研究。在艺术起源的问题上,他指出艺术产生的本质在于其特定的社会意义。在艺术的本质问题上,他反对艺术与社会人生无关的说法,认为应从社会生活来考察艺术的本质。他认为艺术社会学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艺术的起源问题;艺术的本质问题;艺术的进化问题;艺术进化的阶段问题;艺术天才问题。他对于艺术和艺术史展开的研究,在中国艺术史研究现代化转型的进程中有着独特而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6.
“艺术”的王国里根本就是“美的艺术”一统天下,原初的艺术———技艺,被无理地逐出艺术的家园。当代社会,“美的艺术”难以承受外部的解构和自身的消解,已摇摇欲坠,笈笈可危了。只有看到艺术和人的内在联系、看到艺术的人类学本性:艺术即人、艺术即劳动,从而实施艺术观念的人类学突围;也只有以马克思哲学和美学为指导,奠定艺术人类学本性观的理论基石,才有可能彻底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7.
艺术传播是用传播学的方法来研究艺术传播的过程及其一般规律,揭示艺术传播与艺术创作的关系,艺术传播与艺术接收的关系,以及技术复制条件下所带动的艺术传播与艺术的产业化发展的关系、新媒体的出现与艺术形式的变更等在新的大众传媒下艺术的基本问题。文章从艺术的传播与艺术的产业化发展关系出发,结合广西和百色的民歌艺术产业化发展的案例进行分析,探究了艺术传播和艺术产业化发展的复杂关系,对艺术传播和艺术产业化发展关系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8.
从当代美学观念出发,认为构建和规范艺术形态范畴十分必要,可使艺术和文化之间保持协同的关系,更好地发挥艺术的功能。相应地提出了文化模式是构成艺术形态的条件因素,艺术构成是艺术形态区分基本原则及艺术的文化心理功能,是艺术评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艺术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艺术创造活动则是和艺术教育紧密相关的一个概念,弄清楚艺术教育、艺术创造活动的概念内涵对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该文章着重从艺术教育与艺术创造活动的本质、实施过程、目的和任务等几个方面作了比较分析,以期能把艺术教育的概念内涵解释清楚。在指出艺术教育与艺术创造活动的区别的同时,文章也深刻分析了艺术教育与艺术创造活动的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20.
建构新媒体艺术批评理论,需廓清艺术批评、媒介批评和艺术媒介批评几个重要概念,艺术批评通过阐释、评论和评价艺术品,传递和诠释艺术理念/观念,发掘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史价值。媒介批评就是对媒介及媒介活动进行批评,以评判作为方法,倾向于批判,以诠释作为取向的批评实践方法,对于建构新媒体艺术的艺术媒介批评理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艺术媒介批评,不仅关注作为艺术表达/传达载体(手段)的艺术媒介,重视媒介在艺术创作中的价值和作用,尤其是艺术媒介之于艺术形态形成的基础性作用。新媒体艺术批评由世界、作家、作品、读者、媒介“五要素”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