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昌伦 《社区》2003,(9):15-17
正当一场严重的疾病灾害在首都肆虐,群众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受到严重影响的关键时刻,2003年4月26日,温家宝总理、吴仪副总理等中央领导来到我们亚运村街道视察非典防治工作,鼓舞广大干部群众共渡难关。在这次抗击非典的战斗中,我们充分发挥了街道的综合协调指挥功能和社区的群防群治功能,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国内     
吴仪 谈判风格“铁”性十足吴仪的名气不是靠她中共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的头衔挣来的。能取得今天的成就,照她自己的话说:“小女子是从男人堆里干出来的。”没有家庭背景的吴仪硬是从石油化工这个几乎由男性垄断的行业干出来的。在20多年的石化生涯中,吴仪从实习生、技术员、技术科长一直做到副厂长、副总经理。1991年,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仪被调到外经贸部担任副部长,主管让很多官员头痛的中美知识产权谈判。结果,她的“铁”性十足的谈判风格很快就让美国人头痛。吴仪刚接手中美知识产权谈判时,美国人想给她来个下马威,在开场白中不…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我是前年到工商局申请办理了营业执照,在西塔附近开了一个“利民寄卖部”,在经营过程中经常发生权利受到侵害的事,有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打着各种旗号要挟,想捞便宜,使我很苦恼。最近看到报上有关“个协”的报道,请问,个体劳动者协会是什么组织?我这种情况能否参加?  相似文献   

4.
袁浩 《金陵瞭望》2010,(9):12-12
当前,各种各样的领导干部下基层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应该说,大多数领导干部走出机关,深入基层,身体力行,走村串户。向群众摸实情,给群众办实事。受到了群众的欢迎和赞扬。但是,也有一些干部到基层去喜欢摆官架子:对农民讲话满口“官腔”,不是教导就是指示。用群众的话说:“和这样的干部说话无形中有一种距离感。”群众不愿意接触这样的干部,见了他们总是躲着走。  相似文献   

5.
很多职场人,尤其是职场新人,都在为职场人际关系的复杂而苦恼。心理咨询师认为,职场上的人际关系比较复杂,想获得好人缘需要一定的技巧,尤其是要注重人际交往中的一些小细节。可不要小瞧了这些细节,它可以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让你不费吹灰之力变成办公室里受欢迎的人。  相似文献   

6.
《金陵瞭望》2005,(15):52-52
中美商贸联委会达成多项共识 7月11日,第十六届中美商贸联委会在北京举行。国务院副总理吴仪与美国商务部长古铁雷斯共同主持会议。双方就加强中是贸易合作、妥善处理经贸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达成了多项共识。  相似文献   

7.
最近,笔者在基层采访时听到一些农民这样反映:村里成年不开会,偶尔开会也很少讲法律、讲政策;村里大喇叭拆了,农民听不到广播;村里虽然订了几份报刊,却很少有人看到。问其原因,他们直言不讳地说:这是因为村干部怕群众知道的法律、政策多了,给工作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8.
干部清不清?述给群众听;村务行不行?述给群众评;村账乱不乱?交给群众看。群众最关心什么,最想了解什么,村干部就述什么。村干部做得怎么样,最后由群众说了算。近日,在有着“富士山”美誉的溧水县方山脚下,晶桥镇芝山村“村民议事室”里热闹非凡。由村民代表对村级干部勤廉开展的评议会在这里进行。  相似文献   

9.
大家都说:"小学生最喜欢当班干部,因为站在同学们面前可以昂首挺胸管那些调皮的人,威风极了。"可我不这样认为,有谁知道当班干部的背后也有一些苦恼呢?  相似文献   

10.
不久前,回了一趟农村老家。由于交通闭塞,农民信息不灵,至今还只靠种庄稼卖粮食苦苦度日,经济状况依旧很差,离“小康”目标还有很大距离。从和乡亲们攀谈中得知,他们虽然也很想脱贫致富,却缺少项目和资金,非常盼望上面的干部能给他们领领头,指指路。可是,由于这里穷,路又不好走,乡里的干部一年也难得来一趟,县里的干部去年过年前倒是坐小船来了一次,专门是来“节日送温暖”的,群众也反映了情况,县上的人也承诺要帮助解决问题。可是,人走后就再也没了消息。乡亲们说:“广播电视里经常播放领导下基层,不过都是到经济好的地方去的,而且跑的基本…  相似文献   

11.
某地五座农民联名写信给市政府.反映乡镇乱集资、乱摊派现象严重,农民负担过重,请求市政府派人调查处理。在信的最后农民们提出“请求暗访,明察请别来”。 农民们为何对市政府提出如此要求呢?笔者认为这还得从我们干部自身找原因。一段时期以来,一些同志,包括部分领导干部对于下基层调查了解情况的态度不够严肃,往往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群众称之为“井中葫芦”现象。什么意思?就是说现在的某些调量研究就像是葫芦掉到了井中,表面上看是下去了,实际上它还  相似文献   

12.
木雨 《金陵瞭望》2005,(17):13-13
选拔干部注重公论,党组织在看一个干部的群众基础好不好时,一般都会把群众推荐票多少作为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但少数干部不是把精神用在为群众出实招、办实事、多服务上,用自己的工作实绩来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而是搞一些小动作来为自己制造所谓的“群众基础”,欺骗党组织。  相似文献   

13.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指导干部工作,是干部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干部工作中的一些认识和实际问题,如干部的德才标准,干部的优点与缺点和党管干部与群众民主推荐等都值得作点辩证思考。  相似文献   

14.
叶晓明 《社区》2011,(34):30-30
天气渐渐变冷,为了让社区困难居民过一个温暖的冬天,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秀峰区甲山社区的社区干部走家串户了解居民的生活情况,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切实为困难居民办好事、办实事,把温暖送到每户困难居民的家中。  相似文献   

15.
这个璀璨指的是广东的扶贫"双到"。近三年来,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在被一些人认为"已富得流油"的广东,对全省3400多个贫困村、37万多贫困户、137万贫困人口,同时进行帮扶,全面推进扶贫"双到"工作。为此,全省派出3500多个扶贫工作组,成千上万名干部驻村,把帮扶的地方当成自己的第二故乡,和当地的干部、群众一道,想...  相似文献   

16.
1925年3月,韦拔群同志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回来后,为了在农民群众中宣传革命理论,培养农民运动骨干,推动右江的农民运动,即着手筹办东兰农民运动讲习所。该所是按照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办学原则、方针和方法培训农民干部的新型学校。它先后共办了三期,培养了各族农运干部六百多人,为以后右江的农民运动、武装斗争和根据地的建立打下了基础。今天,回顾这段革命的战斗历程,对学习革命前辈的优良传统,是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周喜俊 《中华魂》2011,(4):15-18
“我是农民的儿子,我的血管里流淌着农民的血。我觉得省城不缺我一个副处级干部,而我的家乡缺少一个挑大梁的人。我没想干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就想实实在在为乡亲们做点事,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相似文献   

18.
大手牵小手 秀美的山川,令你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尘封的往事,令你难以忘怀、记忆犹新;生活中一定有许多事,让你想起来就不由自主地发笑;一定有一些事,令你到现在还后悔不迭;或许你有许多愿望还没有向人表达,或许你有许多委屈正苦恼不已;同学间的友谊、生活中的趣事、形形色色的人、林林总总的物……都是你习作的素材,请同学们闭上眼睛,  相似文献   

19.
退耕还林,任重道远——西部四省退耕还林还草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深入了解当前西部地区退耕还 林还草政策实施后农民生活情况,2000年下半年,我们对四川、贵州、甘肃、青海等省进行了调查研究。共走访了14个县、53家退耕农户,与当地有关部门进行了座谈,听取了农民的反映,实地查看了退耕还林还草现场及一些试点示范工程。从调查的情况看,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在各级干部和农民群众中得到广泛的拥护和积极的支持,农民生活基本上有保障。但是,有些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一、农民拥护退耕还林还草政策 四川、贵州、甘肃、青海等省根据国家的方案制订了本省的实施方案及细则,任务逐级分解,落…  相似文献   

20.
王涛 《金陵瞭望》2007,(8):11-11
海南省委书记卫留成日前在全省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培训班讲话时谈到:只有不讲道理的领导。没有不讲道理的群众.一些干部早就脱离了群众.还口口声声说群众难管。你不把心思花在工作上。花在老百姓身上.群众怎么能够服气?一有事情就首先问罪群众.这是神经衰弱、没有力量的表现。这不是共产党的官。只有心里装着百姓。扎扎实实改变作风。才能把老百姓的难题、难事解决好。什么是能力?什么是政绩?真心实意为老百姓解决困难和问题就是能力.就是政绩。要教育好群众.首先要教育好干部。有事先从干部身上查起.这才是科学的群众工作方法。真正转变观念,无私无畏,真抓实干,就能干成事干好事,群众的怨气就消了。干群关系就密切了.发展也就有了前提和基础。很久没有听到省部级高官这种发自肺腑的心声了。有问题先从自身找原因.出现矛盾先从领导身上找原因。这才是人民的“公仆”.这才是优秀的领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