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世纪后半期,在沙俄金匪越界盗采和国内财政状况困难情况下,为了“兴利实边”,清政府批准在黑龙江地区先后创办了漠河等金矿。这些金矿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清政府的财政困难。1900年沙俄入侵中国东北后,黑龙江地区各金矿多遭沙俄占据和盗采,损失惨重,不但中止了该地区金矿业的发展,而且还使之直至清朝覆亡都陷于一蹶不振境地。  相似文献   

2.
沙俄不仅是两次鸦片战争中“取得实利的唯一强国”,而且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凶恶的敌人之一。提防和反对沙俄侵略是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的一项艰巨任务。林则徐早就洞察到沙俄的侵华野心并且积极进行了预防沙俄侵略的斗争,成为  相似文献   

3.
施越 《西域研究》2023,(1):57-68+171
本文以沙俄当局于1868年颁布的《草原地区临时管理条例》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19世纪中后期沙俄对哈萨克草原的统治政策。该条例在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出台,是这一时期沙俄当局整合新征服中亚边疆的改革措施之一。该条例强化了沙俄在哈萨克草原的军政和司法机构,以税收、土地利用、社会身份和文教等政策引导牧民逐渐转入定居生活。沙俄当局以在草原地区建立“文明秩序”为名,掩盖其侵略和控制的真实目的,在行政和法律体制上推动哈萨克草原融入沙俄版图。  相似文献   

4.
1900年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所举行的震惊世界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被沙俄等帝国主义国家绞杀了。沙俄侵略军的铁蹄践踏了中国东北的大好河山,制造了海兰泡、江东六十四屯等一系列惨绝人寰的惨案。沙俄还同英、美、德、日、法、意、奥等帝国主义国家勾结,组织八国联军,武装入侵直隶(今河北省),于1900年8月14日占领了中国的京城——北京。沙俄等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军凭借其优势武装,极其残酷地镇压了义和团和清军爱国官兵的英勇抵抗。  相似文献   

5.
日俄战争期间东北人民的抗俄斗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十七世纪中叶沙俄开始侵略中国以来,东北一直是中国人民反抗沙俄侵略的重要前哨阵地之一。站在斗争前哨的东北各族人民,坚持不懈、英勇顽强地抗击着沙俄扩张主义者一次又一次的野蛮入侵,用生命和鲜血写下了抗俄斗争的壮丽史篇。日俄战争期间的抗俄斗争,是东北人民继十七世纪的早期抗俄斗争、瑷珲和北京条约前后的抗俄斗争、义和团运动前后  相似文献   

6.
甲午战争以中国的战败而告结束,日本达到了对华战争的目的.然而日本企图一举占有辽东半岛的行径,直接触犯了沙俄南侵的目标.于是,这个老牌侵略扩张主义国家就联合德、法两国,演就了一出“三国干涉还辽”的闹剧.沙俄对于远东地区早就怀有觊觎之心.它所以修筑西伯利亚铁路,旨在随时可以“饮马于黑龙江”,“并指向朝鲜或印度境界而先开事端”.这固然同日本“攻取朝鲜,以制辽东”的战略方针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矛盾,但沙俄在亚洲争夺霸权的主要对手是英国,所以沙俄在朝鲜的问题上所采取的政策是:利用日本削弱中国,进而牵制英国.在“中国愈弱,对俄国愈有利”并乘中国削弱之际“在太平洋沿岸获得自由通路”的这样一种复杂心理的支配下,沙俄政府或多或少在中日战争一触即发的情况下起了纵容日本对华侵略的作用.中日战争结束后,沙俄政府为中国的惨败而感到高兴,沙俄外交大臣罗拔诺夫曾进言俄皇道:“中华帝国在今日被破坏的情况下,即使北京政府会进行一些必需的内政改革,亦很难  相似文献   

7.
一八六○年沙俄逼迫清廷签订了不平等的《北京条约》,割占了我国乌苏里江以东广大领土。从此,当地中国居民陷入了沙俄这座“各族人民的监狱”。但是,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屠刀所吓倒,为捍卫领土,保卫家园,与沙俄侵略者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斗争。一八六八年青岛淘金工起义,就是其中规模较大的一次。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抗俄风暴从青岛席卷南乌苏里大陆,给沙俄殖民者以沉重打击,在抗俄斗争史册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8.
引言清代西北中俄边界,勘分多次,前后数十年。每勘分一次,沙俄多占一大片土地,中国多失一大片国土。沙俄屡勘屡占,中国屡勘屡失,此为中俄边界谈判划界的基本规律。但也有例外,中俄科塔边界谈判就是一个。光绪九年(1883)的中俄科塔边界谈判是根据《中俄改订条...  相似文献   

9.
凭借与中国比邻的地理优势,沙俄是最早对中国西北边疆地区开展研究的欧洲国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其文献研究与俄国汉学的发展同步,是后者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中国西北边疆考察方面,沙俄以俄国地理学会为中心,对包括陕西、甘肃、青海、新疆等在内的几乎全部中国西北地区开展了较为深入的考察,留下了大量的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10.
海参崴的华侨问题,是沙俄侵华政策的产物。本来,海参崴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这是古今中外人所共知的。在沙俄入侵之前,这里根本不存在什么华侨的问题。至一八六○年,沙俄政府乘太平天国革命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之机,利用外交讹诈和武力威胁的手段,强迫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把乌苏里江以东地  相似文献   

11.
阿旺德尔智堪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这篇文章比较详尽的列举了德尔智在沙俄政府和我国西藏地方政府之间的政治活动,它对于研究沙俄侵略西藏的历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文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英国侵略西藏的活动,但有许多观点是根本错误的。例如,文章为沙俄侵略西藏的活动辩护,把沙俄在西藏的秘密政治使者德尔智吹捧为西藏的“解放”者。更值得人们注意的是,文章把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说成是一个国家,把德尔智煽动十三世达赖喇嘛进行民族分裂活动,说成是“帮助西藏实际上摆脱了数百年之久的中国统治”等等,这都是对西藏客观历史的严重歪曲,是西方帝国主义观点的反映。  相似文献   

12.
二十世纪初,活跃于中国思想界的有一批青年知识分子。他们之中有三位代表人物,即:邹容、陈天华和陈独秀。关于邹容和陈天华的思想,史学界已作过不少论述,而对陈独秀却很少有人论及。本文试图介绍和评价从二十世纪初到1905年同盟会成立这一时期陈独秀的思想。 1900年,沙俄参加八国联军入侵我国,沙俄调集十七万大军占领了东北三省。1901年,沙俄向清政府提出十二条款,妄图剥夺我国对东北的主权。消息传出,立即激起了中国的义  相似文献   

13.
罪恶的鸦片贸易王爱琴鸦片是一种麻醉品,毒性很大。明万历至清初,政府以药材进口纳税,数量控制很严,1729年以前每年进口的鸦片不超过200箱。最早向中国贩卖鸦片的是葡萄牙和荷兰,美国与沙俄在19世纪以后也将大量鸦片输往中国。英国向中国贩卖鸦片比葡萄牙、...  相似文献   

14.
一八四○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掠夺我国领土的罪恶活动中,沙俄是一个最残暴、最野蛮的敌人。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俄国皇帝是世界上最凶恶的一个统治者。”(《毛泽东选集》一卷134页)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中国人民面对沙俄帝国主义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50年代,地处祖国西北边陲的塔城回、汉各族人民,在太平天国革命的影响下,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奋起反抗沙俄侵略者,愤怒火烧了沙俄在塔城的贸易圈,谱写了一曲捍卫祖国主权的战歌。19世纪初,沙俄对我国领土巴尔喀什湖  相似文献   

16.
清代前期的中俄关系与喇嘛教问题,是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中国与沙俄的关系和斗争在喇嘛教问题上的反映。就其实质来说,它是沙俄侵略中国和清政府反对沙俄侵略斗争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在有关的中外历史著作中,虽然公布了一些这方面的历史资料,但似乎缺乏系统的专门论述。因此,这篇文章,拟就这个问题勾画出一个大体的历史轮廓,供研究者参考。谬误之处,尚祈专家教正。 从顺治元年(1644)清王朝入主中原到道光二十年(1840),这两个世纪的漫长历史时期,历史学界习惯上称为“清代前期”,本文论述的问题,也大体限制在这个历史范畴之内。  相似文献   

17.
松花江自古以来是东北地区水路交通的干线。沙俄侵略者企图攫取中国内河松花江航行权的野心由来已久。松花江航行权问题,是中俄交涉史上旷时很久的一桩案件。本文根据历”史事实,说明沙俄攫取松花江航行权的经过。  相似文献   

18.
严亚明 《社会科学》2000,5(8):73-77
19世纪中叶 ,清政府很少注意边疆地带的发展事务 ,以东北为例 ,它禁止汉民移居 ,把该地仅视作一块供应宫廷皮毛的狩猎禁地 ,这使得黑龙江北岸的辽阔领土落入沙俄股掌之中。在清王朝高层统治者眼中 ,英俄是肢体之患 ,发捻是心腹之患 ,因此 ,为了维护其统治中心的安全 ,必要时就牺牲边缘地带。沙俄虽然侵吞了大量中国领土 ,但清政府对沙俄的憎恨比对英法侵占北京的憎恨要淡得多。这种情况此后略有改变 ,在 70年代伊犁改约谈判中 ,曾纪泽折冲樽俎 ,维护中国领土主权的表现说明清政府少数外交家领土主权意识的初步觉醒。这种明确的领土主权意识…  相似文献   

19.
茶叶,是我国主要特产之一。六世纪初传入日本;十七世纪初,销往东南亚和欧洲;随着海运事业的发展,华茶渐销于世界各地,成为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鸦片战争前,我国出口货物就以茶叶为大宗。鸦片战争后,华茶出口先后为英、俄所垄断。本文仅就沙俄通过汉口掠夺两湖茶叶的问题进行剖析,以期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沙俄经济侵略的认识。 (一) 十七世纪初,沙俄在觊觎我国领土的同时,也谋求扩大对华贸易。最先,它通过中亚布哈拉商人的中介与中国间接贸易,中叶  相似文献   

20.
苏联驻伊犁领事馆的前身是沙俄驻伊犁领事馆。沙俄曾先后在伊犁惠远、宁远两城设立领事馆。清咸丰元年(1851年)清廷迫于沙俄的压力,签订了不平等的《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俄驻伊犁领事馆、贸易圈在惠远城西门外开设。同治二年(1863年),伊犁爆发农民起义,俄驻伊领事携贸易圈人员逃回俄国,领事馆关闭。光绪八年(1882年),沙俄交还伊犁后,在宁远城北门外重新开设关闭近20年的驻伊犁领事馆。1924年中苏签订《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及声明书》,苏联政府接收沙俄驻伊犁领事馆。1962年"伊塔事件"后闭馆撤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