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土家族文化研究回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年代的土家族研究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容上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形成了土家族研究的初步繁荣期。这一时期是土家族文化研究的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她承接了80年代土家族文化研究的复兴,又启开了土家族文化研究的新局面,既有丰硕的成果,又有学术理论的创新,并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研究人才,还提出了构建土家族学科理论体系,为21世纪的土家族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中国传媒文化的转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中国进入了传媒社会,产生了传媒文化的转型.传媒文化的转型置于整个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之中.如果说20纪90年代前的10年是转型的准备和发展期,90年代尤其是1992年后则进入显著变化期.90年代传媒文化转型表现出多种特征,技术进步、市场的建立、媒介理念的更新及体制调适,是传媒文化转型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潮汕文化是岭南文化中的亚文化,但与闽地文化又有密切的联系。简要回顾广东地区20世纪90年代有关潮汕文化的研究概况,点评这一时期的主要研究成果和学术表现,另从十二个方面对较为重要的相关论文予以展示,并且试图指出在潮汕文化研究上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文化的转型期,商业大潮的侵袭使得作家的创作心态和文化心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女性作家而言,她们更加敏感于时代与女性生存空间的变化,因而掀起了一次女性写作的高潮,女作家的文化立场和写作姿态在这一浪潮中以迥异于男性的文化心态呈现出来,凸显了女性主体精神的特异性和潜在性.  相似文献   

5.
当代一些作家把神秘文化作为一种关照世界和人生的文化哲学借鉴到文学中,表达他们对外在世界和生命现象的情感体悟和哲理思考。从这个层次上讲,对神秘文化的借鉴是对建立在传统认识论基础上的现实主义的超越,也是文学自身摆脱简单、透明与单一的一种努力。当代文学对神秘文化的借鉴不仅丰富了当代文学的内容,也有助于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构成完整的故事情节,渲染必要的环境气氛,甚至表达作者的某些哲理性思考。对神秘文化的借鉴,在某种程度上,也放飞了作家的想象力,使文学的浪漫主义因素得以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三个层面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城市文学进行文化学考察:一是从总体上论述城市文学的兴起以及城市文学叙事的多元审美旨趣与文化症候;二是从消费主义文化视域出发发掘90年代以来对消费主义文化的想象性呈现,及其所包孕的文化价值矛盾;三是进一步论述90年代以来城市文学对消费主义生活方式的铺陈叙写,批判城市文学在对消费主义文化趋骛与超拔的叙事张力所折射出的虚无主义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解放区文学仍是现代文学研究中投入和成果相对薄弱的环节,属于一个尚待进一步开拓的领域。总体来看,有关解放区文学的研究还缺乏系统性和突破性,尤其是扎实、有效,充满强烈文学史意识的研究成果还不多见,学理性研究相对滞后。大多成果止步于某一作家或现象的个案研究,缺乏一种综合性的考察,缺乏清晰的理性思考和必要的逻辑把握。综观目前的解放区文学研究,进入研究对象的本体、还原其历史本质及原貌,进而建构一种文学研究的学理范式,是一个被众多研究者所认同的主导趋向。  相似文献   

8.
现实主义冲击波小说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消费文化进行了深入而充分的书写。关于消费情形和状况主要书写了两个方面:一是奢侈、豪华、铺排的,二是贫穷、困顿、窘迫的;关于消费资源受损、消费条件不足的群体维护,以及争取消费资源、条件的事实,既书写了其自身的维护和争取,也书写了企业领导和基层干部为维护其权益而采取的举措。现实主义冲击波小说还集中呈现了一些官员、商人和女性对个人消费资源的贪婪攫取和大肆侵吞。现实主义冲击波小说消费文化书写的意图在于审视、反思和质疑、批判消费社会的消费文化。  相似文献   

9.
10.
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陆的通俗文学进入全面繁荣,其基本特征有三:一是具有对社会热点话题、焦点话题、社会公众共同关心的话题的关注;二是正面或反面描写"传统文化中的人性";三是借鉴外国流行小说表现手法和影视媒介互动。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历史考察,回顾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中等职业教育在发展方向和发展方式上的论争,对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多元文化教育是美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美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对美国多元文化教育五十年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简要回顾,并对其未来发展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和机遇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东亚政策是针对日本对中国的大肆侵略,美国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利益受到严重挑战的情况下美国政府的应对措施,也是美国对外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美国远东外交的核心所在。它因美国在华利益及远东地位受日本武力扩张的冲击程度而调整。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实施多元文化政策,在教育、就业等方面改善少数族裔等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美国多元文化政策成效显著,促进了美国社会的种族平等与民主。但由于历史与政策本身的原因,多元文化政策也引起了巨大争议。  相似文献   

15.
美国学校德育的特点及其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没有德育的学校教育是不存在的。美国学校德育是最具代表性的西方现代学校德育形式。虽然它表面上并不大张旗鼓地宣传 ,但其学校德育切实体现于学校教育行为。美国学校德育在不同的教育阶段有着不同的过程、内容与形式 ,而且它不孤立地存在于学校教育中 ,广泛地渗透在社会教育中。  相似文献   

16.
美国高校的多元文化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美国高校多元文化教育兴起的背景、教学主张、教学形式及内容等 ,认为这种教育尊重少数民族学生的传统文化价值取向 ,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在消除种族歧视、促进美国各民族之间的沟通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7.
用“消解”描述诗歌现象,是指出现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诗歌中的一种创作倾向,对基本认同的道德观念、审美观念和诗歌艺术观念持反叛、嘲弄和贬低的态度。90年代诗歌中消解倾向的表现主要包括以下两种:“反”字当头——诗歌世界的随意书写;缺乏提升的言说——现有的存在消解过去的美好,诗人只是在表达。  相似文献   

18.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历史阶段,我们迫切需要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家园,而建设当代中国哲学是建立思想家园的核心。当代中国哲学的建设既要注重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也要吸收西方优秀文化。李泽厚用"情本体"试图重新建构内圣外王之道;张立文的"和合学"旨在化解人类面临的价值冲突;成中英的"本体诠释学"试图深入西方哲学的核心重建当代中国哲学,他们都为建设当代中国哲学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工业小说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相对于其他题材,工业文学处于相对薄弱的地位,工业题材小说也是如此.而90年代的现实主义冲击波,似乎给工业小说的复兴提供了机遇.而一度喧嚣之后,当我们回头审视之时,就会发现这一现象并未达到他们宣传中的预期效果.工业小说仍然未能成为文坛重头戏,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