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论社会结构的对称与非对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作为自然界中一种普遍现象和联系的对称与非对称,自然科学已进行了较为深入持久的研究,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对称与非对称是否也存在于人类社会,它们在自然界中所形成的规律,是否也适用于人类社会?本文试图通过对社会结构中的对称与非对称现象及其规律的考察,进一步揭示社会发展的内在原因和外在表现,以及对称、非对称与社会规律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对称是指事物通过某种中介变化时出现的同一性,这种同一不是绝对的同一,是包含差异的同一;非对称则是事物通过某种中介而变化时出现的差异性,这种差异也不是绝对的差异,是包含同一的差异。对称和非对称,变化中的同一和变化中的差异,互相依存和互相转化,构成了自然界的生动图景,也构成了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奇妙方法和富有启迪性的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3.
物质的旋光性与有机化合物的不对称碳原子有关 ,是由于分子内存在不对称原子而表现出一定的旋光特性 .在溶液中仍然存在 ,可以测量 .旋光性高分子是由于本身或构象的不对称性而具旋光特性的高分子 .自然界里均广泛存在 .随着高分子科学的飞速发展 ,人们注意到了天然高分子和合成高分子的不对称碳原子结构以及在其固体或溶液中存在的规整的螺旋结构 ,而使高分子具旋光特性 .现已应用于许多高新技术领域 .近年来 ,该领域的研究迅速发展 ,国内外研究者对此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已取得很大进展 .单体种类越来越多 ,合成方法遍及高分子聚合反应的所…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分回有目,首创于嘉靖本《三国演义》。从此,回目便成为明清小说,以及近代小说的民族形式。虽然回目短小凝炼,但它在整部书的艺术系统中却起着“以一目尽传精神”的重要作用,是产生审美价值的有机组成因素,而且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回目,作为艺术美的外在形式,它的产生既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又是审美实践的产物。回目形式美的主要特征是对称。它本来是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一种规律性的表现,花草树木的叶脉对称都是十分有规则的;鸟兽鱼虫的眼睛都存在着严格的对称关系;故宫建筑群体依据北京的中轴线,对称布局,庄严稳重,崇高肃穆……美学家李泽厚认为:“一定的自然质料如色彩声音……一定的自然规律如整齐一律……之所  相似文献   

5.
牙齿变黄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某些药物和化学添加剂会使色素沉积、牙齿变黄,还有一些疾病和营养不良也会导致牙齿釉质发育不全和钙化不良,使其外形不对称,釉质失去光泽变黄。另外,吸烟、饮浓茶、喝咖啡、服用某些中药也会使牙齿变黄,当然这些问题都不会发生在自然界的动物身上。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思想。阐述了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人类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要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否则就会导致对自然的破坏。马克思和恩格斯这一思想,为当代人类保护自然环境,摆脱生存环境危机,提供了世界观基础和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在当代物理学中,描述自然界里的基本粒子及其基本相互作用力的理论都是规范理论。为什么它们都能够用统一的规范理论框架来处理?物理学家认为存在一个把整体规范对称推广到局域规范对称合法性的所谓规范论证,物理学哲学家对此基本上持反对态度。我们试图从科学哲学角度说明物理学家的规范论证主要处于发现的语境,而物理学哲学家对规范论证的异议主要出于辩护的语境。基于发现语境和辩护语境区分的合理性,我们试图说明规范论证和对规范论证的异议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两者甚至可以用语境论理论观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8.
平衡乃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固有属性之一,在英语句法中折射为句重心平衡、句对称平衡、句结构平衡、名词主语和动词谓语在人称和数的搭配上形成主谓语搭配的单复数平衡、英语时体的动态平衡等。对英语句法中平衡现象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揭示英语语言的内在组织规律,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从自然界的演化史来看,地球环境的变化始于生命的出现.然而,对于自然界影响最大的则是人类的诞生.随着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自然界就不再是与人无关的“纯粹”自然界了,“外在自然”不断被人类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0.
哲学与科学     
中国传统哲学中关于“理”的概念,因学派不同,理解分歧。本文认为,对“理”最适当的解释是:“规范法则”。这“规范法则”在宇宙中维护着自然和谐,在社会上规范着人类行为。在当代物理学的探讨中,专家们发现自然间之四种相互作用力,具有规范的对称法则。在弱相互作用中的对称法则,虽为李政道、杨振宁两位博士所否定,但即使这不完整的对称法则,也是维护宇宙之和谐美的主要力量。据此,作者给我国传统哲学中的“理”以新的思想内容,认为它相当于自然界中的“规范法则”。这是把自然法则纳入道德范畴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11.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与现实自然界的关系,是在人类历史中形成的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关系,是一种历史地变化着的以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为中介的价值关系。在现代社会,当人类文明的机理严重失调时,人类不应再陶醉于对自然界的改造,而应该加强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学思考,凭激情的行动去建立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  相似文献   

12.
在人们的语言经验中,自然物的世界在语言表现中得以展示,即世界就在语言中。当然,语言表现的世界并非自然物本身所是的存在,而是人们心灵之内的思想世界。思想构建于观念,语言构建于语词,自然现象的物与词及其联系唯有在观念的前提下才是可能的和现实的。观念成为了物与词联系的中心,语词的表现意义因为观念而具备了自然物的指称和联系,也因为观念而具备了理性存在的原因决定。自然现象的物与词在作为观念条件下的结果时,也必然地作为了理性主体存在条件下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文章综述了国内语言学界以往关于含有相互义的对称关系实词(动词、形容词、名词)的研究情况,并且提出了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文章建立了一套完备的正则对称矩阵理论,该理论解释了文[1]中所提出的洛书的“惊魄之谜”,并在此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启发和理解。用严格的数学从一个侧面验证了从混沌—阴阳—现实世界的变化规则。  相似文献   

15.
任何一种逻辑都要面向一个世界,形式逻辑也不例外,它主要面向物的世界,物的世界是形式逻辑的存在基础。物的世界是一种理论世界,它的产生具有“合法性”,符合人类的自然倾向,那就是对确定性的渴求。形式逻辑是物的世界的逻辑支撑,形式逻辑的发展程度和样式制约着物的世界的具体形态,物的世界的理论发展和形式逻辑的发展具有内在一致性。物的世界是一种必然的世界、自然的世界、知识的世界。作为一种面向物的世界的逻辑,形式逻辑在本性上与物的世界相契合,它具有必然性、可控制性、可计算性等。  相似文献   

16.
美国杰出戏剧家田纳西.威廉斯的作品虽多以现代工业城市为背景,但也不乏自然世界的参与。在创作力最为旺盛的405,0,和60年代,威廉斯以高超的创作技巧为观众展示了三种自然世界。前两种自然在威廉斯的笔下都是被动和客体的角色。在第三种自然世界里,威廉斯真正走入了原生态自然,从交互主体的角度整体性地来欣赏原生态自然,从而揭示了自然独立存在的美。  相似文献   

17.
王弼对世界存在普遍原理的追问展现在多个方面,认为世界万事万物的存在以"无"为根据,万事万物的运行遵从自然原则;对于人类社会,同样强调自然原则对于人类规范制度的创立具有本源意义,肯定了自然原则对于人类社会具有普遍的适用性,该观点被总结为"名教本于自然"。将自在的物质世界的运行规律规定为自为的人类世界的行为规则,其理论前提是包括人类社会历史与人类思维在内的人类世界与物质世界之间存在着一种共同适用的普遍规律。  相似文献   

18.
农产品价格波动国际传导机制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研究议题,农产品价格波动国际传导规律的把握,对政府展开宏观调控,削弱农产品价格波动国际传导对国内市场造成的不良影响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被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政府作为政策制定依据的传统价格传导理论,建立在对称价格传导假设基础之上,而大量实证检验显示,在实际中对称价格传导是不现实的,农产品价格波动国际传导机制整体应当具有非对称性。目前国际国内就这一议题的系统性研究尚不完备,因而,本文基于非对称性视角对农产品价格波动国际传导机制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重点综述了农产品价格波动国际传导和农产品价格波动非对称传导理论2个方面的文献。  相似文献   

19.
以“金砖五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五国以劳动力及资源优势在国际上地位显著。本文选取对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依赖较强的产业——活动物及动物制成品共五种细分产品为切入点.借助五国自1996年到2010年比较优势指数,分析了各国的优势和劣势产品,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从社会实践视角透视社会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实践的过程和目的在于改造自然世界、社会世界和精神世界。因此,改造世界的技术,也就至少有三类,即自然技术、社会技术和人文(思维)技术。社会技术是人们改造社会世界、调整社会关系、控制社会运行的实践性知识体系。社会技术与自然技术都属于技术大家庭中的成员,但同时又有质的区别,社会技术具有规范性、系统性、主体际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